湖南高速收費可不停車移動快捷支付 年內有望全國首推

華聲在線5月9日訊(記者鄧桂明)不用裝ETC,也不用拿卡,甚至不用停車,秒過收費站就完成繳費,這在湖南高速公路上已經實現並有望在今年內為廣大司機朋友所用。記者今日從湖南高速集團獲悉,湖南高速不停車手機移動快捷支付前期測試成功,這是湖南高速利用“車牌+視頻識別“技術,便利群眾出行、提高通行效率的創新突破。

不停車移動快捷支付項目由湖南全路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開發,該公司於今年3月6日正式入駐星沙區塊鏈產業園,主要通過信息技術為公眾提供更為便捷的高速公路出行服務。公司用戶僅需手機註冊成為“全路通”用戶,進行實名認證、綁定支付賬戶,即可實現不領卡、不停車無感通行,秒過收費站。

體驗: 無需減速 1秒通過1秒收到提示信息

目前,我國高速公路主要採用人工和ETC兩種收費方式。隨著“互聯網+”和移動支付的快速發展和普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呼籲不停車支付高速公路通行費。

今日下午,記者乘坐用於測試的卡斯特去體驗不停車移動快捷支付。

從黃花收費站進高速時,橫杆旁邊的車牌圖像識別攝像機識別車輛信息後,橫杆自動抬起來,1秒之內車輛進入高速通行,1秒鐘後收到系統提示車輛從收費站通過的信息和圖片。

從S20長瀏高速三一收費站出來時,收費站自動完成車牌識別、計費扣費、抬杆放行等操作,只要1秒鐘,車輛駛出高速,同時還收到了系統推送的扣費信息和圖片。值得注意的是,出高速時車輛時速在30公里左右,無需停車繳費,即可輕鬆完成以上步驟。

湖南高速收费可不停车移动快捷支付 年内有望全国首推
湖南高速收费可不停车移动快捷支付 年内有望全国首推

(系統推送的扣費圖片和信息。)

據瞭解,目前長永高速長沙、三一、黃花、永安等四個收費站設置了測試車道;收費暫與ETC一樣,最終標準尚需審批。

技術:用戶體驗好 建設運營成本低識別正確率99.9% 以上

“不用現金、不用領卡,註冊車輛相關信息即可實現不停車通行收費車道。”全路通公司技術部負責人陽守戎介紹,在現有MTC、ETC收費方式的基礎上,“全路通”提供一種更為方便、快捷和支付實時透明的通行收費與移動應用服務,真正意義上實現零成本快速註冊、不停車通行高速公路和雲端自動交費。該項目還利用區塊鏈分佈式儲存、信息透明等特性,建立用戶信用體系,解決了費用支付的信任問題,具有註冊方便、建設成本低等特點。

經過近3個月的數據統計,“全路通”車牌識別的正確率99.9%以上。註冊用戶進出收費站,可以通過手機收到文字信息、出入站照片,還能收到加密下發的二維碼,便於收費稽查。二維碼包含車輛車牌、顏色、車型等信息,還能包含車輛路徑信息,便於實現用戶跨省通行。

記者瞭解到,早在2016年,湖南省交通運輸廳就開始組織開展高速公路不停車支付的試驗應用工作。據測試路段的業主現代投資長沙分公司副總經理李向東介紹,測試的通行成功率為100%,ETC車道和MTC車道均可以混道通行。“測試效果非常好,而且車道改造的成本低,施工量小,一天即可以完成車道改造。同時降低了收費員的工作強度,極大節約運營成本。”

“湖南在交通運輸部提供主體技術路線的基礎上先行先試,率先建設了全省統一的用戶、賬戶管理平臺,實現用戶與賬戶的綁定關係。這個項目為湖南乃至全國實現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和取消省界收費站提供了完整的技術解決方案,除了ETC,現在又多另一種選擇。”湖南高速公路聯網收費中心負責人介紹,目前該項目已經完成測試,即將進入用戶推廣階段。

意義:取消省界收費站大背景下的湖南創新實踐

2019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5月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進一步明確了時間節點和推廣應用方式:力爭今年底前基本取消全國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推廣電子不停車快捷收費系統。

在這一大背景下,為用戶提供多元化的不停車快捷支付,降低建設運營成本,提升用戶體驗,成為全國交通行業一個共同創新命題。在ETC進行廣泛推廣應用的同時,2018年湖南高速實現微信、支付寶、銀聯等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掃碼支付全覆蓋。湖南高速一直致力於支付方式的創新探索,這次,湖南高速即將在全國首推不停車手機移動快捷支付,意味著無感支付應用將上升到一個新的水平,為助力取消省界高速公路收費站提供一種新的技術參考。業界專家評價:推廣應用不停車手機支付,有望進一步加快取消省界高速公路收費站的步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