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失格》這本書,你們看了有什麼感受?

葉芳鑾


本書由主角葉藏的遭遇裡隱藏起了作者的人生和思想表現出了作者自我的一個內心世界,充滿可恥的一生。

全篇充斥著世間的黑暗

葉藏是一個可悲又可嘆的人,迷茫在世間,軟弱溫順 ,受人喜愛,但這些都無法改變他卑微地地位。他直視世間的黑暗,也感受到自身的黑暗,即討厭去又恐懼。

可能是爸爸帶給他的不幸,也可能是他自己帶來的不幸,其實更可能是世間帶來的不幸,我相信一個人的性格缺失是因為自己本身,沒有無緣無故的悲傷正如沒有無緣無故的喜歡,我們都一樣,活著用盡全力但卻無能為力。

我想最後作者和他愛人在水裡找到了葉藏,也找到了真實和自由。

感謝


閱讀的魔力


看完《人間失格》這本書,我以為我會很喪很喪很喪,出乎意料的是,平靜,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平靜,

起初微笑君還對我說,他不敢看太宰治的書,太悲了,也不建議我看下去,

卻不想我是如此平靜且沉默。

我一度懷疑,

我與書中的阿葉沒什麼兩樣,都是自憐自哀的扮演著活著的樣子,為了與大眾一樣,為了讓自己顯得不那麼獨特,小心翼翼又敏感的存在,我也同樣對此感到悲哀,

那個真實的我們從不敢刨開在外人面前,哪怕是與你最為親近的人,也不曾瞭解你半分,

那份真實總是描寫不出,講不出來,就算有人聆聽,

道非道,怎麼能相同。

人與動物不同的是,

人會思考,而三六九等的人的思考境地不同,決定了人生而不同,想太多的人,總是活不好的,他把自己困在自己的一番世界裡,外面的人進不來,裡面的人害怕著出去,

活的太苦了,

其實又何嘗不是多人愛著他,家人是有親情在的,他做了那麼多事家人並沒有責備他,寄的金錢儘管杯水車薪,可依舊存在,

情人是愛他的,妻子是愛他的,他有朋友,那些接濟他生活的人,如果不是關心,誰願意去看一個陌生人過的好不好,

世人太冷漠,唯情難得,

可他不懂啊,他天生,不會去愛,也害怕被愛,所以悲哀,

他多可憐啊,別人永遠不會理解他,因為他病了,卑微敏感的病,來到這人世一遭,用酒精麻痺自己的每一天,

這樣他才能感到真實的活著,

他們總會問我為什麼會喜歡喝酒,

喜歡就是喜歡,哪有那麼多的為什麼,每天光是和這形形色色的世界打招呼已經足夠疲憊,喝酒啊,能讓人,更清醒,更真實,

所以我喜歡喝酒,

差一點,差一點,

我也是如此可憐的人,慶幸的是,我擁有我的救贖,生命裡唯一的陽光,我開始一點一點去感受愛,儘管這是件難以理解的事,

弱小敏感的我,也被所有人喜愛,儘管,他們永遠不知道我在想什麼,儘管他們永遠不會理解我,可只要有一點點的對我好,陪伴我,我就知道,他們愛著我,

憑藉著這份愛,我就能努力的過好自己的生活,

多難過啊,世人萬千,沒人會懂你,

你活在和別人不同的世界裡,偶爾也想逃離,可更害怕面對,生活,那麼多漫長,出現的那些人,過客也好,失去也好,

人間總歸,不要白來一趟,

人間不值得,

人間不值得,難過啊。







拋線木偶


“他的痛苦,在於他用心看著漆黑的世界”

太宰治,一個飽受爭議的作家,一個“膽小鬼”,他的作品無不充斥著對世界的批判,《人間失格》是其較為晚期的一部作品,且更像是其一生的寫照。小說的主人公葉藏,就如同是他眼中的自己。第一次讀過這本書,給我留下印象的,是其中那一個黑色的世界。是這樣的絕望才會使他描寫了一個這樣的世界?再重新讀過一遍,才知道是他的精神世界。

“回首往昔,我的人生充斥著恥辱”,葉藏的恥辱,在於家人的無情,朋友的欺詐,世人另類的眼光,這是世界的責任嗎?是,但不全是,更多的是出於他心靈的純粹與脆弱,他內心憧憬的,是一個至善至美的世界,容不下半點瑕疵,這才使得“我一直對人類畏葸不已”。他想打破什麼,卻無能為力,只能用愚蠢的搞笑來偽裝自己,迎合這個世界。為了讓父親高興換掉了禮物單,為了讓老師高興在作文裡編笑話,無力的學著虛偽,當作自己生存的法則,給自己的心靈加上了一層薄薄的屏障,直到真實的世界將其打破。

“以神的懲罰,作為鞭撻自己的喜悅”

高中後,堀木像這個罪惡世界的使者踏入葉藏的生活。 他的無賴、虛偽、陰險,葉藏內心戰慄不已,臉上卻仍然強顏歡笑。直到家人與他斷絕關係,妻子被侵犯,朋友只想從他身上佔便宜。內心最後一道防線被攻破,自己被世界逼入絕境,心靈中的不和諧被眾人發覺,終於,葉藏被當作了瘋子。在“黑暗的世界”中,葉藏沉迷於酒與嗎啡,以作踐自己當做一種解放,不斷試著自殺,“罪的反義詞是罰”,葉藏靠著他內心的一小片淨土,苟且生存著。

世界對於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桃花源。而葉藏內心的潔癖,讓他感到與世界格格不入,他是善良的,也是膽小的,會被幸福刺傷,習慣去用技巧討好他人,藉以來摸一摸自己真正存在的溫度。在我們看來,他是頹廢的,是消極的,但他的內心,卻是美麗與純粹,就像文章結尾寫到“我們所認識的阿葉,又誠實又乖巧,要是不喝酒的話,不,即使是喝酒……也是一個神一樣的好孩子。”

所謂的世間,不就是個人嗎?

所謂人生,就是有意義的活著。每一個人的世界,都不一樣。死亡,很容易,活著,卻是最大的難題。若像葉藏一樣,膽小的面對世界,希望保持著內心的純粹,就會不堪一擊,變得消極負面。

所謂世間,不只是個人,面對世間的不和諧,我們要做的,不是逃避,不是沉淪,大庭葉藏不止是那個沉淪於厭世之中的大庭葉藏,同樣也是那個神一樣的好孩子。我們應該從他的灰暗中看到他的美麗,學會這種美麗,而不是他的弱者精神,世界是美的,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人間失格》帶我們體會到了人心中最不願被人觸及的陰暗面,但這種陰暗面,卻是我們內心真正的純粹,喜歡《人間失格》,不過是因為他像自己,像每個人最初的模樣。





契可可


《人間失格》:我曾經也想過一了百了

今天,讀完了日本作家太宰治的《人間失格》。

作為一部自傳體的小說,這本纖薄的書裡透露出極致的頹廢,作者太宰治巧妙地將自己的人生與思想,隱藏於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

藉由葉藏的獨白,來窺探太宰治的內心世界,一個“充滿了恥辱的一生”。

而就在發表這部作品的同年,太宰治就自殺身亡。

01

膽小鬼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還會被幸福所傷。

《人間失格》的主人公葉藏,按今天的話來說,是一個“討好型人格”。

就像作者在書中所講的那樣:

我一直對人類畏葸不已,並因這種畏葸而戰慄。對自己作為人類一員的言行也毫無自信,只好將獨自的懊惱深藏進胸中的小匣子裡,將精神上的憂鬱和過敏封存起來,偽裝成天真無邪的樂天外表,把自己一步步地徹底打磨成搞笑的畸人。

葉藏是一個膽小的人,家人或朋友的誤解或責備,會讓他感到晴天霹靂般震驚和害怕。

為了應付這種情緒,他不敢抗爭,不敢狡辯,只能默默承受這種攻擊。

但是,作為一個敏感而又悲觀的人,他順從乖巧的外表下,隱藏的卻是近於狂歡的恐懼。

他為了討人歡心,會故意搞笑,為了迎合父親的心理,會故意選擇自己不喜歡的禮物。

對討厭的事物不能說討厭,對喜歡的事物不能說喜歡,如同戰戰兢兢地行竊一般。

而正是這樣的性格,導致了他後面“充滿恥辱的一生”。

02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人間失格》,又名為喪失為人的資格。

即,不配為人。

葉藏對待人世間的態度是消極和悲觀的,他任憑自己一點點在深淵裡沉淪,卻沒有一絲想要改變的努力。

他自殺未遂、被包養、酗酒、吸毒、肺結核病、住進精神病院……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自己作的。

他認為自己不配得到幸福,不配活在人世間。

那,不如就這樣吧。

用女人來麻痺自己,用酒來麻痺自己,用毒品來麻痺自己。

寧願永遠活在醉醺醺的夢裡,也不要活在真實的人間。

我想,這也是作者太宰治的狀態。

傳聞作者太宰治短暫的一生,曾自殺過五回。

第一次是在他20歲的時候,當時他是一名左翼青年,對自己出生在有錢人家感到很愧疚,仿照芥川龍之介服安眠藥自殺,結果因為劑量不夠,沒有成功;

第二次是和一位女招待相約一起跳海,結果他被人救起,女招待卻死在了海里;

第三次是兩次落選芥川獎後,到山上上吊,結果上吊的繩子斷了,他被人救下;

第四次是他和他的妻子小山初代一起服安眠藥自殺,結果因為劑量不夠,兩人都沒死成;

最後一次,也就是在出版《人間失格》的同年,他和山崎富榮一起跳河自殺。

他們是6月13日投的水,19日清晨屍體被發現,而這天剛好是太宰治的生日。

後來,這一天被後人稱作“櫻桃祭”,以紀念太宰治。

03

我曾經也想過一了百了。

有段時間,喪文化很流行,周圍的人動不動就說,我差不多是個廢人了。

喪文化,指一些90後的年輕人,在現實生活中,失去目標和希望,陷入頹廢和絕望的泥沼而難以自拔的活著,他們喪失心智,漫無目的,蹣跚而行,沒有情感,沒有意識,沒有約束,只能像行屍走肉一樣麻木地生存下去。

我想,大部分人應該都經歷過這種心理煎熬吧。

在網上看到了這樣一個故事:

以喪聞名的日本,在某一年卻發生了奇蹟,自殺率創造了歷史最低。

有一個歌手叫中島美嘉,在事業如日中天時,卻患上了咽鼓管開放症。

醫生給出的診斷結果是:無法治癒。

試想,一個歌手辨別不出自己的聲音,這該是多麼殘忍的一件事。

失聰的她,用腳打著拍子,嘶吼唱出那首她的真實故事《我曾經也想過一了百了》。

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 因為被人說是冷血

想要被愛而哭泣 是因為嚐到了人的溫暖

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 因為你燦爛的笑容

盡考慮著死的事 一定是因為太過認真地活

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 因為還未與你相遇

因為有像你這樣的人出生 我對世界稍微有了好感

因為有像你這樣的人活在這個世上 我對世界稍微有了期待

在那些感到生活崩潰,想要一了百了的日子裡,不妨逼自己一把。

逼自己,堅強起來,振作起來。

再堅持活下去。

可以允許自己崩潰大哭,可以允許自己整天發呆,可以允許自己排洩負能量。

但請一定要撐下去。

雖然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是一部悲劇色彩濃厚的小說,但我偏偏要引用太宰治在《晚年》中的一段話:

我本想這個冬日就去死的,可最近拿到一套鼠灰色細條紋的麻質和服,是適合夏天穿的和服,所以還是先活到夏天吧。

生而為人,請好好活著。



愛讀書的嘉莉妹妹


文藝青年裡有個暗號,就是太宰治的《人間失格》,無論是差異多大的兩個人,如果恰巧發現對方也在看《人間失格》,立馬就有了幾分惺惺相惜的味道。

確實,《人間失格》這本書就像是攜帶著傳染性精神病毒,就算喪到致鬱,還是有許多讀者巴巴地跳入感染區,滲血噙淚也毫無自覺。

為什麼?《人間失格》這麼喪,為什麼還能這麼流行呢?

於是上週,我們花了7天的時間,前往書中找尋它成就流行經典的一些原因。


以下內容源自博庫圖書館共讀群書友評論
上期共讀書目:《人間失格》
下載“博庫圖書館”APP即可免費在線閱讀~

一個戴著小丑面具的主角

《人間失格》裡的葉藏,是個喪到不能再喪的主人公,終日惶惶地活在這個世上。

表面上看,他誠實乖巧,是好孩子、好學生,可其實,葉藏不過是個生存的懦夫、交往的騙子:他自始至終都在通過扮演蠢蛋的方式引人發笑,他總是會做一些可笑的事,像小丑一樣,展現給世人一張喜劇的臉譜。

因為他覺得,只有這樣的做法才會使他得到認可、受人喜歡。

@136****7209

葉藏,家中最小的孩子,體弱多病,不受關注的他內心總比旁人敏感,害怕忽視害怕爭執害怕被厭惡,於是他迎合大人的話,餓了累了想要舞獅面具。

他看到大人們的虛與委蛇,他看到社會中的爾虞我詐,他害怕與人正經交談,他總是插科打諢企圖用天真爛漫的孩童天性來取悅他人保護自己,真話假話毫無意義不是麼?博大家一笑也就夠了。

所以即使後來,葉藏考進了東京的一所高等學校,也依然沒有摘下小丑的面具,他繼續著人前插科打諢、滑稽耍寶的日子。

可是,整天戴著面具過活太辛苦了,在都市痞子堀木的引導下,葉藏終於走向了自己不可逆轉的腐生活,喝酒、抽菸、嫖娼妓、進當鋪,以及玩票性地參加左翼組織......

@心情

這就是社會的現實,我們何曾不是這樣呢,每天為了生計,帶著各種顏色的面具來生存,有幾個真正懂自己的人能瞭解自己呢,面對現實還要強顏歡笑,面對謊言的揭穿仍然裝作若無其事……也許只有麻醉自己,才能獲得短暫的快樂。

一齣戲外人的“戲中戲”

再後來,葉藏的生活終歸是墜入了萬丈深淵,酗酒、自殺、嗑藥、眾叛親離......他選擇和心愛之人殉情,一點點地把路走窄;他在雲裡霧裡中虛擲大好年華,從此不能自律,不能掌握生活,不能與現實世界正常相處。

這到底是誰的過錯?

或許有原生家庭的一份“功勞”。

@peony

葉藏在大家族裡排行最末,在貴族家庭裡不享有繼承權——他是被遺忘忽略的孩子,是連女傭男僕都敢肆無忌憚侮辱的孩子。然而遭受如此大的傷害,父母兄長竟然毫無察覺;就連坐在最末席位吃飯時驚若寒蟬、硬著頭皮填塞的痛苦狀,父母長輩也未曾關注過。以至後來,他所有的荒唐、放縱,都像是在抗議親人對他的忽略和遺忘。

@鄭為理

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由於忙於工作或者是二胎,出現了家庭角色上的缺失,為了得到家長關注的孩子們就會各顯神通。裝乖和表現好是其中一種手段,甚至不惜考試作弊獲取好成績來得到家長的肯定;但是如果個人能力確實有限,或者裝乖並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就會走向另一個極端,開始藉由不良行為引起家長關注。就像是文中葉藏的行為一般。

或許是周遭人的“推波助瀾”。

@鄭為理

文中能稱得上葉藏“朋友”的竹一和崛木無疑是葉藏認識自己和社會的“領路人”。 兒時唯獨竹一識破了葉藏的逗樂把戲,但他並沒有當眾揭穿,只是走到葉藏背後低聲說葉藏是故意的。竹一的存在似乎是為了提醒葉藏、試圖從混沌的世界裡喚醒他。

隨後堀木代替了竹一。可堀木只關心自己的感受,而完全不顧及他人;但讓葉藏更無法忍受的是,在自己的愛人受到侵犯時崛木並沒有去制止,經此,葉藏對人性的自私有了更加清醒的認識。

崛木如同走向另一個極端的葉藏,他的出現壓制住了葉藏內心代表最後理性的竹一,並帶著葉藏以冷酷虛偽的方式回覆世界。葉藏雖輕蔑他,但也無法放棄他,這種無法平衡的矛盾必然會將葉藏一步步拉進無法回頭深淵。

但是,我們無權嘲笑葉藏的墮落。

@wumin

據對周圍的觀察,以及個人的經驗,人們會輕易滑向不可控的狀態。一般的不可控,表現為不可遏制地花錢買買買,做事拖拉,酗酒,暴飲暴食等;極端的,在租房裡三月不出門,過著與垃圾相伴,整天吃吃睡睡的腐生活。

人為什麼難以掌控自己,讓自己活得如此窩囊、卑賤和無望?作為一手導演自己為戲劇丑角的葉藏,在作品中向我們透露了人類輕易墮落的緣由,即沒有約束。

而這種約束,通常是至親的摯愛和叮嚀,社會的認可和期望,是一種溫和而有力的精神守望。當沒有感受到這種正面的激勵,而自己又自暴自棄時,人性中隱藏的魔性就會乘虛而出,牢牢掌控你的生活。

我們為什麼要讀太宰治?

很多人說,看了《人間失格》覺得太宰治過於懦弱,不喜歡也無法理解;還有人斷言,太宰治的書看多了,小心變成精神病。可事實當真如此麼?

或許並不。就個人而言,太宰治的文字,是博庫君所見過的,對文明社會最大的抨擊與嘲諷。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這個社會充斥著對正能量的吶喊,其振聾發聵之勢彷彿負能量是生而為人的原罪。

可退出主旋律的閱讀圈子,讀讀太宰治的作品,我們才會驚奇地發現,原來世界上堂而皇之地存在著一種讓正能量瑟瑟發抖的無賴藝術——它告訴我們世間本就殘酷,痛苦消極並非原罪,因為上帝在給我們微笑的同時一併還賜予了淚水。

“接下來還有沒有需要我完成的事情?沒有的話我就去死了”

既然你開心的時候可以大笑,那我傷心難過的時候為什麼不可以大哭?

@Grace

我們身邊的世界其實也是如此地殘酷、複雜,有的時候也覺得難以忍受,那麼我們就只能選擇這種“死又死不了,活又活不下去”的人生哲學了嗎?當然不是。也許普普通通的平凡人會頹廢、會孤獨,它的根源在於不能達到過高的理想而導致的自我毀滅。其實人無完人,殘缺不全也有它自己的完整,不完美亦有它本身的美麗。

@peony

而當我們被太宰治筆下人物的悲慘命運揪心感慨,為揮之不去的陰鬱壓得喘不過氣的時候,反觀自己每天生活中那些芝麻綠豆的煩惱,工作中那些哭著喊著難以達成的任務,想一想那些在社會最深的底部沉淪彷徨的人,那簡直算不了什麼!相比他們的“喪”與不幸,用葉藏的話來說,已經是在“享受著無與倫比的幸福安樂”了。


博庫圖書館


我讀《人間失格》最大的收穫,是書中的兩句話。

第一句:這輩子丟人的事實在太多。

這是放在小說開頭的第一句話。

太宰治寫完這本書後自殺成功,此前曾經自殺5次(4次?)。

蕭伯納說:知道害羞的事越多的人越高尚。

在我看來,按照太宰治的邏輯,很多人早該無地自容,可他們居然洋洋得意!

恥感文化對於日本,是民族精神支柱之一。

無恥的民族沒有未來。

第二句:搞笑是對人類最後的求愛。

這句話居然讓我瞬間加深了對周星馳的認識。

單親家庭、死跑龍套、完美主義者、無厘頭、以喜劇演悲劇,喜劇之王,這一切是周星馳的人生軌跡,也是他藝術追求的孤獨道路,直到內地大學生看懂了他的《大話西遊》。

真正深刻的喜劇的內核是哭笑不得甚至哭不出來。

至於某些小品沒話找話屎尿屁瘋傻低幼是因為創作表演者太順利太幸福太不缺愛。

藝術絕不是醉生夢死的產物,絕不是飽醉之餘的哼哼,絕不是沒話找話的無聊。




大悔憶智冰


我是讀書芽,我來回答。



看完《人間失格》這本書,立刻就想到大鵬寫的一本書——《在難搞的日子笑出聲來》。

兩部作品表現出的,是完全相反的人生態度:一個頹喪至死,死不妥協;一個是積極抗爭,奮力向上。不用懷疑,前一種,讀來令人壓抑,主角葉藏整個形象令人可憐又無法令人認同。但書中很多敘述又確實有真實而發人深省之處,直擊我們每個人的靈魂,值得一讀。



簡述下內容:出生於日本地主大家庭的大庭葉藏,其父親曾任眾議院議員、貴族院議員,同時經營很行和鐵路。可說,他的生活是相當優越。當時日本戰敗,整個國家和社會包括家庭,都籠罩著一種濃濃的頹喪氛圍。子女中,葉藏是最小的一個,其父對他寄予厚望,希望他將來也能從政。但是,生性敏感細膩的他,對周遭的一切,都充滿了絕望,可是無力反抗,終日戴著面具生活,進而麻痺和放逐自己,在不斷自我否定中苦悶和彷徨,最終走向毀滅……



《人間失格》中,敘述的事實,很多事例與我們認識到的現實有著強烈共鳴。那就是:生活很美好,也充斥著很多不堪。比如書中講述,幼年時他家僕人帶著他去聽父親所屬那個政黨的名人演講,與父親要好的一批人也來了。回家路上,那些人背地裡將那場演講貶得一文不值。但是,當他們到父親面前時卻滿臉堆笑,誇讚說當晚的演講真是太成功了。他們家的僕人們也跟母親說“非常有趣”。

諸如此類的微小事例,在幼小的葉藏心中,形成了錯誤認識,他以為,退讓和屈服於他人,才是生存之道。這種認識一直延續到他的青年和中年。比如:他的好友堀木,明知他滿心看不起自己,卻還是委屈自己與他交往,跟著他一起,生生把自己變成花花公子,流連於各色女人懷中。



這便成了葉藏自我毀滅的開始。

書中有一句很核心的話:”而我的不幸,全部源於我的罪惡,我無從向他人提出抗議“。為什麼認為自己無從抗議,只是葉藏認為“沒有資格”。這就是他的自我否定!

而直擊我們靈魂的地方在於: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軟弱和頹廢的時候。

這些,一定不是主旋律,都只是生活中的小插曲。我們更多的會是用它們來讓自己休整和緩衝,讓靈魂和身軀得以休憩,恢復活力後,重新出發。



美好生活中,存在著諸多不美好。並不會因為我們的厭惡和軟弱而減少,更不會憑空消失。我們不能如《人間失格》中一樣,任憑自己軟弱和頹喪,因為那樣不僅改變不了什麼,更可能走向惡果。

友好而明智看待那些不美好,與之共生共存,相生相伴,幸福感就不會真的減少。

讀書芽與所有小夥伴共勉!


讀書芽聊情感


遲鈍而健康 敏感而脆弱 你會怎麼選

有句書評是這樣的 這本書是唯一一本如果你看了之後沒看懂我卻很羨慕你的書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它能喚醒你內心的那一點黑暗和那一絲敏感 甚至會引起你的共鳴 也會讓你特別心疼主人公 讀完這本書 壓抑是正常的 尤其是書的最後一句 更加傷感

他說過 生而為人 他很抱歉 但是 總覺得錯不在他 他也是一個可憐的孩子 一個從20歲就開始自殺的人 敏感 偽裝 無賴 逃避 吸毒 到39歲時用自己的第五次自殺結束了他的一生 這算是自我救贖吧 也許對他而言活著要比死去更累 但死亡 又何嘗不需要勇氣

雖然這本書寫的很消極他的一生過得很頹廢 但自始至終他都是一個清醒的人 他知道這樣不好但他膽怯 他只能一味的逃避 “膽小鬼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也會被幸福所傷” 不知為何我很喜歡他 並不是喜歡他的頹廢 消極 而是喜歡他的勇敢 一個帶了39年面具的人 終於摘下了面具 然後毫無顧慮地把這麼黑暗 噁心 自私的自己撕開給大家看 此時 已經沒有任何一個東西可以代替他所帶來的積極意義

每個人心裡都會有不敢漏出的陰暗面 即使你是一個整天笑的沒心沒肺的人 也不例外 這並不可恥 誰又不是這樣 請不要被它腐蝕你的內心 即使你看透了這個世界 厭惡它 厭惡那些虛偽的人 甚至厭惡自己 也不要忘了保持清醒 更不要一味地逃避 你要熱愛生活 享受它帶給你的一切美好 同時也要消化掉它帶給你的不好的東西 有那麼多人愛著你 就憑這個你也要好好的生活 慢慢的長大



翊珂


《人間失格》:一個神經症人格的內心獨白

圖片來自網絡。

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裡的松子在自己的住屋牆上寫了一句話: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時,我的心裡非常訝異:這個人,把做人的資格看得非常的莊重,同時又多麼地憎恨自己。很快,我就知道這句話的原作者是日本作家太宰治。

1948年,太宰治的遺書裡寫道:“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然後太宰治自殺身亡了。這已經是太宰治第五次自殺了,他終於成功地殺死自己了。在他死前,他的自傳體小說《人間失格》發表了。

《人間失格》目前在市場上有多個版本,我看的是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在2017年新出的版本,有意思的是這個版本同時收錄法國作家安德烈.紀德的自傳體小說《背德者》。《人間失格》是擁有健康的身體,病態的靈魂,葉藏最終自我毀滅。《背德者》是擁有病態的身體,雄健的靈魂,米歇爾在妻子過世後,他的生活猶如重生一般的喜悅。很明顯,編輯把兩篇文章放在一起,目的讓讀者對兩者的比較後明白:比起病態的肉身,健康的靈魂才是生存的價值。

圖片來自網絡。

如果說《人間失格》有什麼偉大之處,我想大約是太宰治將一個神經症人格的內心獨白描寫得如此的細膩、真實,就像手裡捧著一顆受傷後鮮淋淋的心臟在你面前,無聲地控訴人類的陰暗面。


卡倫.霍妮將神經症描述為:神經症是一種由恐懼和對抗這些恐懼的防禦措施,以及為了緩和內心衝突努力尋求妥協時導致的心理紊亂。並且,通地外在觀察可以看出,只有當這種心理紊亂與文化中普遍存在的共有行為模式發生極大偏離時,我們才能稱之為神經症。而葉藏恰恰是屬於這類人,我們往下看。


《人間失格》裡的主人公叫做葉藏,出生於日本鄉下的富有家庭,父親是一名議員,家裡兄弟姐妹眾多,還有傭人。


葉藏從小就對人類的生活懵懵懂懂,經過他的觀察,他發現人類相互地瞞騙地生活,他得出的結論:最終被”只有我自己是異端“的不安和恐懼緊緊扼住了咽喉。這一句話概括了葉藏的神經症人格的特徵:對人類莫名的恐懼,防禦恐懼的方法是扮小丑,因為這樣他就不用欺騙別人,希望不用自我欺騙和被別人欺騙吧。可這個,只是他一廂情願的想法而已。


童年,父親問下次要帶什麼禮物回來,父親覺得他會喜歡獅子,葉藏心裡並不想要,可為了討父親歡心,他還是把“獅子”寫在禮物單上面。


當他和堀木正雄一起玩,葉藏從未讓他吃虧過,可是當葉藏和酒吧的服務員常子殉情未盡後,堀木正雄明顯想疏遠他。堀木正雄想從他這裡撈錢,並不是什麼真誠的友誼。更令人氣憤的是,堀木正雄發現書商強姦葉藏的妻子良子,他並沒有上前去阻止或做什麼保護朋友的事,只是“他一邊小聲地說道,一邊指給我看。我屋子上的小窗戶是開著的,從那兒可以看到屋子裡面。電燈開著,裡面有兩隻動物在蠕動。“可以說,葉藏也發現一個殘忍的事實:原來在堀木的心裡,他沒把我當成一個真正的人看待。


還有自己的老爸的朋友“比目魚“,一個慣用了瞞騙的世人。每次葉藏的老家寄來的錢,”比目魚“都說成是自己,是自己對葉藏的愛護等。長輩,就跟做議員的老爸一樣,對葉藏還是當成不經人事的小孩,一直瞞騙。


最讓人絕望,也是促使葉藏真正地走向自我毀滅則是良子被姦汙的事。阿良天生對人有一種信賴,這在葉藏看來是一件非常寶貴的品質。良子的內心如同她的處女身子一樣天真無邪,可以說這是葉藏最後的救贖了。


良子是信賴別人的天才,書商說他什麼都不會做,結果是良子被玷汙了。這個事實,讓葉藏無法下嚥不是妻子的貞潔,而是一個縈繞在他的心頭的疑問:難道信賴也是罪嗎?

《人間失格》作者:太宰治。圖片來自網絡。

葉藏終於被最後一根稻草壓垮了,他開始酗酒,注射嗎啡,身體算是徹底地垮了。正在這個時候,老家的哥哥來信,父親死了。葉藏想:那個一刻都未離開我心田的、令人懷念的恐怖存在,已經不在了。有人據此判斷引起葉藏神經症人格是他對父親的恐懼,其實,葉藏是通過他的父親發現一個相互欺騙的陰暗世界,這是構成他莫名恐懼的來源之一。

通過葉藏的經歷,我看到的是他內心的無名恐懼是如何一步一步地拖向命運的深淵,一個神經症人格在自我救贖與命運搏鬥之間的痛苦掙扎。雖然,葉藏的結局挺慘的,但卻給我的精神上有種難以形容的震憾。


最後我們還說說《人間失格》的佈局,全書由作者的序言、後記以及葉藏的三個手札構成。開篇先是從旁人的角度來看葉藏這個人的照片,然後讓讀者去傾聽葉藏的內心獨白,最後又是迴歸旁人的角度。這樣的佈局從外到裡,從裡到外,相當的精巧,重要的是太宰治把葉藏這個人物從外表到內心,從外人看他以及他如何看外人的形成一個閉環,讓我們讀者可以較為客觀地審視一個神經症人格的內心。

多說一句,如果你的內心並不清朗,那麼緩些日子再來閱讀《人間失格》吧!

靈林玖玖,一個寫過100篇以上書評的閩南人。


靈林玖玖


生而為人,對不起

生來就失去了作為人的資格,不是因為做了什麼大奸大惡的事情,只是無法理解其他人的價值,無法看穿世人的面具,無法忍受虛假和卑劣,只是無法明白這個世界運行的法則和意義。所以,對不起。可憐的是,這樣一個人,卻偏偏想要融入這樣一個在他眼中扭曲怪誕的社會。因為從來不曾明白過,所以唯一剩下的方式,就是去討好別人。

像個小丑一樣惹得別人哈哈大笑,於是以為自己存在了,有了意義。至於是否真的融入了他們,別人,其他人,卻連去想一想,看一看的勇氣都沒有 。

太宰治的文字平實卻擁有讓人無法直視的力量。時時刻刻彷彿有觸手,試圖將你拖入無盡的黑暗的漩渦之中。觸手的名字,一名絕望,一名悲慼。

等看到良子被商人強姦,抑或與商人通姦一幕,彷彿撕碎了最後的帷幕,悲傷和惶恐如浪潮鋪面襲來,打溼面孔。那動物行為的一幕,卻擁有了無可比擬阻礙的力量。對於無法理解的人來說,或許那只是怪誕和戲謔。但對於同樣生命中沒有太陽,依靠著某個人作為生命的光活下去的我,卻對那種彷彿一瞬間失去世界所帶來的恐懼和絕望感同身受。

在經歷了漫長而痛苦的一生之後,才發現無論如何努力,也過不好這一生。生存,還是死亡,似乎死亡更加快樂。至少,死亡是平靜的。

大約是去年二月,我看完《人間失格》,蜷縮在椅子上,如小獸緊緊抱著自己。腦海中浮現的,一幕幕全是虛無的幻影,連一絲真實的影子也不存在。我的心裡悲傷地低聲迴響著一個聲音:

誰來救救我,救救我。

“你是我生命的一束光啊!”這句話真的不是說說而已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