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東方 我在西村


面朝東方 我在西村


面朝東方,我正在西村。 我不知道如何開啟這一扇記憶的大門。曾經似乎很沉重的歲月,在今日,卻變得如此輕慢而悠揚。村頭的喇叭聲飄拂在廣袤的田園上空,被寒風裹挾著,時遠時近,若隱若無。


面朝東方 我在西村


風將老牛的低吼聲送來,也將田園的畫卷打開。在西村四周,現在已經是收割後的景象。一切沐浴在冬日的暖陽裡,顯得舒適而悠閒,讓人覺得農村從來就沒有經歷過困苦與辛勞。 在冬季,因為少了蚊蠅的侵擾,老牛很安靜。溫柔的大眼睛十分明亮,讓人對牠多出了親近。但牠總還是要獨立在寒風裡,並沒有獲得人們在懷舊時更實質性的愛意。 面朝東方,我在西村,似乎還是感到有些寒意。


面朝東方 我在西村


母親的愛意全部傾注給了家人身上。即將過年,冬季再冷,她也會挑上重擔,步行兩裡地,去村外的水塘邊漿洗。然後將洗過的被褥晾曬在村頭的田野邊;在團圓的日子裡,孩子們睡在夢中,滿滿都是故鄉太陽的味道。


面朝東方 我在西村


祖母守在村邊的水塘邊。但凡能動,除了幫助家裡縫縫補補,她自己的衣服是從來不需要子女料理的。祖母坐在碧綠的塘水邊,告訴你,塘水是活的,是從村外的水陽江流進來的。水陽江是西村的母親河,西村每天清晨的第一縷朝陽,便是從水陽江上趟過來的。


面朝東方 我在西村


父親每天起床後的第一件事情,便是煮水陽江的水泡茶喝。喝完茶,他才會去江畔的田地裡忙一陣子。等到太陽過了江,他再帶著一身汗與泥,回到家中。這時候,祖母已經等候在門前。他會和祖母打聲招呼,遞去新採來的蔬菜,說上幾句田裡的見聞,然後繼續喝茶。等茶喝飽了,才開始用早餐。


面朝東方 我在西村


父親吃飯的時間,孩子們已經在村頭的兩棵大樹下玩耍了。村頭田地裡環繞著溝渠,溝渠裡除了魚蝦,裡面還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東西,總也抓不完。


面朝東方 我在西村


在村頭,除了溝渠裡的魚蝦,還有耐人尋味的糖串,吸引人,勾引人,令人饞涎欲滴。玩累的時候,誰能買上一根,誰就能立即成為孩子們當中的領頭羊。如果大方一點,自己舔上一口,然後讓夥伴們依次吮嘗,那今天,你就能成為西村孩子中最可愛的網紅。


面朝東方 我在西村


西村的大姐姐很瞭解孩子們的心理。在過年前後,或者活動期間,她們就會一早坐在西村的路邊,擺上五顏六色的玩具與裝飾品。這時候的西村已經擺脫了舊日貧困的模樣,連爺爺奶奶都捨得為孩子買上一兩件可人的禮物。


面朝東方 我在西村


西村距離縣城很近,只有十幾公里的路程。西村的田園與花市,常吸引城內的人們來西村趕集。如此,西村裡的花市生意日漸走俏,能讓遊人滿載而歸。


面朝東方 我在西村


西村很小,一聲炮響,遊人便會被聲音吸引到村邊的“大炮”面前。汪司傅很開心,能繪聲繪色地講故事。他說,他放的不是炮,而是周總理冠名的“糧食放大器”。這玩意曾經出口美國,有專利。


面朝東方 我在西村


西村的活動似乎離不開童趣。女孩在父親的鼓勵下,卯足勁地爬進了立在田園裡的相框。其實我們從來不曾老去,其實記憶從來不曾流逝,其實故事裡從來沒有背離過童心。


面朝東方 我在西村


西村愛惜田園,更憐惜田園裡的生活。田園給了鄉村賴以生存的糧食與生機,田園還帶來了更多的詩情畫意。


面朝東方 我在西村


這詩情畫意吸引了帥氣的摩托車手,風馳電掣地穿行在西村的田園路上,有花香,有稻草香,有鄰家的歌唱,還時常出現的花鼓戲演唱。


面朝東方 我在西村


西村不時會出現打著紅旗的大媽隊伍。以驕傲的模樣,塗脂抹粉,衣著光鮮,旁騖無人地穿行在小巷裡。嗲嗲地說話,含情脈脈地自拍,無比自戀的擺拍。其實,她們真的不是在表現自己,而是自遇見西村後,迷情地走進了自己的童年。


面朝東方 我在西村


還有比大媽更瘋狂的年輕“藝術家”。他們來到西村後,把所有廢棄的生活、勞動用品搜來,費盡心思,花盡銀兩,造出了無數不能吃、不能用的所謂藝術品。這些藝術品擺放在村邊路上,讓人忍俊不止。


面朝東方 我在西村


更有甚者,把好好的圖畫堆在西村乾枯的草叢裡,隨性亂放,居然成行為藝術。面朝東方,西村有些失去了方向。這麼值錢的東西,在西村就是玩具,就是趣味,就是休閒時光。宛如孩子們依次分享過後的“糖串”,給西村的空氣裡帶來了鹹鹹甜甜的怪味道。


面朝東方 我在西村


西村村頭有兩棵樹,面朝東方,四季喃喃絮語。西村其實不熱鬧,很冷清,尤其在寒冷的冬季。人們何時喜歡上了西村的冷清,我不知道,因為我與西村也只是一場邂逅。我喜歡村頭的兩棵樹,學他們靜靜地依偎而坐,與最親的人在一起,聆聽西村人家的開門聲,無比幽寂;聆聽村頭喇叭的廣播聲,無限曠遠。


面朝東方 我在西村


西村很小。小巷和童年的時光一樣短,很快就會被走完。但走出了小巷後,你會發現,你再也走不出了自己的童年。西村讓人相信,其實我們從來不曾老去,從來不願世故,從來不曾捨棄過對童年的記掛與嚮往。 來到西村,不妨面朝東方,一如村前的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