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小夥張躍俊:率先開辦農家樂,脫貧致富山裡紅

編者按:寧武縣聚焦深度貧困持續發力,細化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強化目標引領,注重分類指導,拿出更多硬招實招,確保工作不留死角,進一步把好“兩不愁三保障”標準,加快補齊精神短板,改進幫扶方式,將扶貧與扶智、扶志結合起來,湧現出一批自主創業、自主脫貧的先進典型。現開設專欄,旨在通過脫貧典型榜樣的力量,進一步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主動脫貧的意識,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實現高質量脫貧。

脫貧致富山裡紅

——記涔山鄉小石洞村脫貧標兵張躍俊

張躍俊是涔山鄉小石洞村人,1982年12月生,標準的“80後”。他思想進步,突破常規,刻苦鑽研學習科技文化知識和餐飲業管理,帶頭髮展特色旅遊產業,成為全村農家樂經營管理的典型示範人物。

80后小伙张跃俊:率先开办农家乐,脱贫致富山里红

2014年之前,張躍俊起初跑過運輸車,也在酒店打過工,收入很不穩定,2014年,他被識別為貧困戶。2015年,他在懸空村的停車場開了一家飯店,幹了三年,但由於地方小、環境偏,收入也不理想。

80后小伙张跃俊:率先开办农家乐,脱贫致富山里红

張躍俊的妻子是漚泥灣村人,這裡山清水秀,環境優美。近年來,該村把休閒農業作為調整產業結構、脫貧致富的特色產業,以“旅遊+”發展模式,推進精準扶貧。2018年5月,在精準扶貧的惠民政策引導和支持下,張躍俊認真分析市場實際情況後,還是把目光瞄準旅遊產業發展的勢頭,自籌資金,以一年1萬元的租金,租下了漚泥灣村一處閒置的樓房,投資4萬元用於整修、配置設備,開辦了漚泥灣村第一家農家樂,命名為“山裡紅農家樂”。主要從事餐飲和住宿,他一邊憑著在酒店打工的經驗經營,一邊看書學習餐飲住宿方面的知識。他的農家樂住宿有10間客房,價格60元-80元不等;就餐以莜麵、豆麵、甜苣菜、銀盤蘑菇等寧武農家特色飯菜為主,每桌8人,可同時容納100人吃飯。遊客主要集中在5-8月份,尤其在旅遊旺季,張躍俊和妻子忙不過來,就僱用貧困戶過來幫忙,最多時每月給1800元的工資。張躍俊說,去年來他這裡的遊客挺多,有一次接待了三個大巴的遊客。許多遊客是在萬年冰洞、懸棺、棧道遊覽完順道過來的。“來這裡的回頭客多,多數是本地人帶外地人過來。”張躍俊說。正是投入了實誠的一顆心,環境好、服務好、飯菜好,使得遊客讚不絕口。2018年半年下來,遊客粗略估算有上千人,刨去成本後淨收入5萬餘元。2018年,張躍俊夫妻兩人還享受了政府15000元的產業幫扶資金,入股了石門山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年底分紅領了2024元。走上了致富之路。

80后小伙张跃俊:率先开办农家乐,脱贫致富山里红

為了進一步滿足遊客需求,前幾天,張躍俊正在給三樓的房間裡安裝淋浴。“五一”剛過,記者電話聯繫了張躍俊,張躍俊說,“五一”期間,他家的農家樂接待遊客9人次,收入2000元,話語中充滿了喜悅。

80后小伙张跃俊:率先开办农家乐,脱贫致富山里红

就這樣,80後小夥張躍俊憑著踏實苦幹的精神,通過發展農家樂取得了初步成功,經濟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村裡已經是出了名的“經營管理致富帶頭人”。在張躍俊的示範引領下,漚泥灣村裡的其他人也紛紛效仿,一間又一間的“農家樂”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冒出。張躍俊在搞好自己家農家樂的同時,“先富幫後富,共同奔小康”,義務給村民講解餐飲住宿的一些知識和管理經驗,使更多村民也走上了農家樂的致富道路,過上了農家樂的富裕生活,在貧困群眾中樹起鮮明旗幟,起到先鋒模範作用。“農家樂”不僅鼓起了村民的口袋,更富了村民的腦袋。全村生態餐飲服務經濟一年比一年紅火,許多外出打工的村民紛紛回家發展。這些可喜變化,充分體現了精準脫貧攻堅的成果。

80后小伙张跃俊:率先开办农家乐,脱贫致富山里红

現在,張躍俊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如今是咱們鄉里頭髮展鄉村旅遊產業的大好時機,我和媳婦要把農家樂做大,打出品牌。我相信,有黨和政府的關心和支持,我們的生意會越來越紅火。”(劉強 吳光宇 佀應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