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著自行車的速度,花著汽車的費用,以後電動車還是你的首選嗎?

賽e蝸牛


在電動車實施新國標之際,可以說牽動了全國老百姓,因為電動車是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出行交通工具。而且,在新國標實施之前,電動車一直是我國的熱門消費品。那麼,在新國標實施後,電動車是否仍然會成為老百姓的出行首選,還真不好說。

先來了解一下新國標電動車的幾項指標特點。

1、必須有腳踏板,我們以前的電動車,只有輕便型的有腳踏板,仿摩托及摩托型的都沒有腳踏板。而新國標電動車必須有腳踏板,也就是說,腳踏板成了電動車是否超標的一個分界線,沒有腳踏板的將均屬於超標電動車。

2、新國標電動車額定輸出功率小於或等於400W,最大設計車速不得超過25公里/小時,時速超過25公里會處於斷電狀態。

3、包括電池在內,整車重量不得超過55公斤,蓄電池標準電壓不得超過48V。

可見,從最大時速上來說,新國標電動車降低了騎行速度。確實如題目中所言,自行車騎快點可能也就是新國標電動車的速度,唯一的優點就是用不著費力蹬。當然,降速的目的可能也是為了減少事故的發生。不過,人們買電動車除了方便之外,也是圖個比騎自行車快。如果失去了這一優勢,有可能會降低老百姓的使用慾望。

還有一點,便是大家都比較關注的價錢問題。之前的輕型電動車市場售價基本在2000元左右,新國標電動車的市場零售價格可能會較之前的價格提高500—1000元,基本在3000元以上。當然,這只是目前的價格,以後可能會漲也可能會降。目前來講,價格略顯貴。

總的來說,在降速、提價的基礎上,車型也比較固定,減少了消費者選擇的餘地。在這種情形下,性價比降低,老百姓是否會繼續選擇電動車作為出行工具,很難預料。畢竟才剛剛開始,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才可以得出結論。

大家會選擇嗎?說說你的想法。

【謝謝朋友們耐心閱讀,歡迎關注、評論等,發表看法,一起互動交流!】


龍族社


讓我們算一筆賬:(歡迎理性挑錯)\r

先假設:1、現有電動自行車約40Km/h;2、現通勤每天1趟,單程半小時;3、全國有1億底層勞動者騎電動自行車通勤;4、騎電動車通勤者底薪2640(時薪15元×8×22)。\r

那麼,(1)換成新國標電動自行車後,每天通勤時間增加36分鐘(改乘公共交通增加時間更多),這36分鐘不為勞動者帶來任何收益,也不會給國家的GDP產生任何貢獻,只能帶來早晚高峰更多人滯留在路上的擁堵。\r

(2)如果這增加的通勤時間靠減少加班來彌補,勞動者每月(按上6休1)損失約468元,每年損失約5616元。如果不減少加班時間,通過減少休息時間來通勤,可以理解為每年(不是當年)醫藥費支出增加5616元(原理同996.icu)。\r

(3)此外,以前購買的超標電動車要淘汰,換符合國標的新電動車,需支出3000元(也許這是新國標制定者看中的,或許過兩年再改國標)。這是能對GDP產生貢獻的部分。至於買汽車,很難!!!\r

(4)從全國來講,購新車產生GDP3000億,通勤時間延長浪費人力資源5616億(不產生任何價值),合計-2616億。\r

以上個人觀點,有何假設或計算不合理,歡迎理性批評指正!


默默努力915


首先電動車並不是自行車的速度,也沒有花著汽車的費用,電動自行車在使用時是不花錢的,不需要購買保險也不需要車船使用稅,也就是充電需要錢。


電動摩托車,行駛速度每小時>50公里以上,需要購買保險,我看了一下,目前很多城市的電動車保險費是50元/年,同時車輛屬於摩托車的話需要繳納30-60元的車船使用稅(目前還沒有看到對電動摩托車收取,同時稅務局規定減免新能源車輛的車船使用稅),這樣算下來的話也就每年增加50塊錢費用,考取駕駛證費用屬於一次性,要另算了。

但汽車的費用就高出很多,保險類就有很多種,車損、三者、交強險、不計免賠等等,根據車的價位不同一般都要3000元起,就算別的保險不買,950元交強險是必須強制要買的。另外行駛中的油費、停車費,車輛保養費,車輛貶值等,就算一輛車不怎麼開,一年費用算下來差不多也要一萬元左右。



所以你說的電動車是自行車的速度,花著汽車的費用,根本就不存在,另外很多人出遠門都是開汽車,近的地方是騎電動車的。


01號特約評論員


像樓主提出的這個問題,我是不贊同的。從目前來說以至以後,如果出現不了像電動車一樣便捷的或者是消耗能源並且對環境汙染更小的交通工具的話,電動車就不可能被取代。並且相比較汽車來說,更加節省成本更低,比較適合大眾群體。自行車比較費力,並且速度較慢,影響辦事效率。所以綜合來比較的話,還是電動車更加佔優勢。


目前雖然一些地方出臺一些電動車的法律法規,主要目的是針對大部分的電動車使用人群,為了促使大家規範化行駛和使用,來進一步保證交通的暢通以及在行駛過程中的安全,包括自己和行人的安全,所以才會對電動車進行規範。 目前很多區域都在推行電動車上牌,分為藍牌和黃牌兩種,藍牌是完全符合電動車法律法規的交通工具,而黃牌電動車則有三年的過渡期,超過三年之後就不能上路行駛了。而針對綠牌電動車沒有此要求。



綜上所述,政府出臺了有關電動車的法律法規,並不意味著電動車就會被取代,而是為了使現在的交通更加規範,電動車的使用者以及行人的安全受到保障,政府的電動車上班以及行駛的規範,我是舉雙手贊同的。




上述是我的觀點。歡迎補充和評價。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點贊,並順便加個關注吧,我將持續更新農村小知識,謝謝!


農業生活有格調


我都懷疑題主有沒有騎過電動車,電動車除了充電時要用一點電之外,其它再沒有任何費用,它既不需要像機動車那樣購買各種車輛保險,更不需要日常加油和保養,又何來的汽車使用和養護費用呢?而且電動車的速度,更是自行車難以企及的。

從2019年5月1日開始,我國實行了電動車的新規,一改往日對電動車動力較為寬泛的管理,重新對電動車性能做出了明確的規定,最根本的一點就是進行了限速,明確時速不得超過25公里,如果超過會自動斷電,像以前那種沒有腳踏的一律視為機動車。新規的出臺,影響最大的是大馬力和三輪電動車,以前都屬於非機動車先列,新規後一律都視為機動車,這些車輛的生產廠家和消費者在選擇時都會慎重考慮。

實際上,限速25公里並不會影響電動車的速度,而且在實際使用當中,特別是城市中穿行,電動車很少能夠達到這個時速,新規出臺並不會影響到老百姓的對電動車的使用,人們還是會首選電動車。因為電動車的優勢非常明顯,它既有一定的速度性,還沒有像汽車那樣的笨重,可以靈活穿梭於大街小巷,而且關鍵是沒有像題主講的花著汽車的費用。


元芳有看法


肯定的回答您:無論時代怎樣發展,電動車依然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依然是大多數家庭的首選。以下是我對於這個問題的分析。

▶▶自行車的速度:雖然國家已經實行了新的電動車標準,限制最高時速不得高於25公里/小時,但這是出於安全考量而做出的決定,無論我們使用什麼形式的交通工具,安全始終是擺在首位的。每年發生的電動車事故,很大比重是因為電動車車主騎得過快導致,這個與汽車的“十次事故九次快”一個道理。所以,速度快慢不是影響購買電動車的原因,也不會影響到他的市場表現,只要符合國標,消費者照樣買單。

▶▶汽車的費用:這個比喻略顯誇張了。即便是市面上比較高端的電動車估計也不會超過萬元,況且絕大部分家庭會更加傾向於經濟實惠型的款式,畢竟電動車是短途代步的工具,並非像汽車那樣還肩負著所謂的面子工程。除了購車費用,貌似沒有什麼附加費用了。所以,這個疑惑是不成立的。

▶▶為何電動車還是首選:截止2018年年底,我國汽車保有量突破2.4億輛,機動車駕駛人突破4億人,這個數據還在持續增加中,陸續有城市榮登擁堵城市榜單,我們花在路上的時間成本越來越高。舉個例子,我家附近是當地有名的學校,可想而知,一到上學、放學,學校門口道路的擁堵狀況。我經常看到的是排著長隊焦灼的等待前行的機動車駕駛人,還有為了一個車位偶爾發生的口角不愉快。但是在這其中,電動車卻可以隨意穿行(首先確保安全),甚至可以直接到門口去接孩子。往往不到一公里的路途,機動車可能要花費10分鐘,而電動車用不了兩三分鐘就出去了。擴大到整個城市的交通狀況,電動車在便利性方面有著機動車無法比擬的優勢。有很多家裡有豪車的依然購買電動車,就是圖個平時短途代步的方便。所以,不管政策怎麼改,時代怎麼發展,電動車依然是大部分家庭短途代步的首選。


貓眼看車


電動車剛剛出來的時候就是為了彌補禁摩的口子,也就是說電動車的出現就是為了高速和低速之間的空白,滿足大眾中短途出行的需求,電動車的地位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汽車的遠程和自行車的短程之間的一種填補,非常適合大眾的出行需求,這也是為什麼電動車受歡迎的原因。

而電動車的各種門檻低,人人都可以騎,沒有各種條條框框上面的約束,導致了一些不遵守交通的人不顧安全影響他人的安全出行的行為出現,電動車雖然方便了大家,但是也導致了一些沒有素質的人有了影響交通安全的空間,當然這些其實跟車沒有什麼關係,主要原因還是在個人素質上面。

而國家對電動車的治理是屬於治理電動車亂像,目的是為了規範交通方面的安全,說白了就是想通過管制電動車來減少交通的各種隱患,初衷的確還是讓人很容易理解的,只是治理的方法就屬於沒有對症下藥,說白了沒有從跟不上去解決原因,而是想通過經濟方面的干預來解決交通方面的問題。

推行新國標,導致了不合格的電動車有的不能上路,有的需要掏錢上牌,這些都會直接關係到老百姓的錢袋子的問題,雖然新國標電動車也可以開,只是不論從舒適度還是速度方面以及續航能力來說都達不到大眾的口味需求,限速限重的做法使得電動車的優勢完全沒有,而且國標電動車又貴各方面並不比自行車強多少,但是卻比自行車貴很多,對於這種沒有優點的東西,大眾不買賬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電動車在失去了舒適度和速度上面的優勢以後,已經對自行車沒有多少優勢,而且價格上還特別貴,這種情況下可以想象大眾的選擇是什麼,也就是說國標電動車的標準已經把原有電動車的優勢全部遺棄,在大家從國標電動車身上沒有看到優點的情況下大家當然不會接受新國標啦!

再者現在交通問題並不是電動車的原因,而是人是主導車子的,車速的快慢和行走的路線並不是車子決定而是人決定,這個時候去對車子進行限制就等於白費力氣,速度雖然控制了但是路線還不是沒控制住,所以選擇從人身上下手比從車子身上下手有用多了,所以說對於現在的這個做法不得不說真是一個笑話,也不知道是誰做出的這樣的決定,做這種決定的原因不是愚蠢就是關乎利益,不會有第三個原因了。


無法超越的足跡


首先,限電合理嗎?限電後行人就不闖紅燈了,達標車也不違章了?交通工具就會因為限電而消失?限電就像計劃生育一樣。行人闖紅燈引發的傷亡全責,對方不賠償,電動車違章引起的交通事故全責,對方一分不賠償,汽車違章也一樣全責,保險車險按次數加N倍,讓他們違章不起,以生命為代價,而不是一有事故就同情弱者,是他們的全責也能得到賠償,零成本,他們違章都理所應當,碰瓷就這樣產生了。限電是不可取,解決不了違章,闖紅燈,道路擁堵,只是方便了別的交通工具而已,管理無能,除了限,就是禁


從未走遠166711920


中國的發展速度太快了,慢點吧,迴歸原始社會吧?這個專家是長尾巴了。


桑村趙


不用專家叫獸想辦法來限制電動車,小汽車也會有朝一日取代電動車,專家的做法只是加速了這個進程而已。等到汽車多到馬路堵不動了,到時候專家們又會想辦法出臺什麼政策諸如提高車船使用稅之類的措施來限制窮人放棄駕車出行,總之他們都會有對策來對付窮人階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