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一日工作流程和規範細則(人員配備及工作要求)


幼兒園一日工作流程和規範細則(人員配備及工作要求)


◆ ◆

入園


幼兒園來園活動的步驟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進門問候:

⑴、人員配備:保安2名、專任教師1名

⑵、工作要求:保安隨身攜帶安保器械:頭盔、警棍、對講機、鋼叉。必須站在幼兒園大門處,主動和來園幼兒及家長打招呼問好,注意查看進出有無可疑人員。如發現有可疑人員,須仔細查問並立即報告園長、有必要時報警。專任教師主動和來園幼兒及家長打招呼問好,負責提示孩子使用指紋機。

2、接受晨檢:

⑴、人員配備:保健醫生

注:晨檢後,保健老師需發給幼兒每人一個晨檢牌。晨檢牌分3種顏色:紅色、黃色、綠色,分別代表不同的含義。紅色代表身體不適的帶藥幼兒;黃色代表身體不適但並未帶藥的幼兒;綠色代表晨檢合格的健康幼兒。拿紅色牌的幼兒需在保健室填寫“兒童服藥單”後方可進入教室。班主任老師需對拿紅色牌的幼兒及時關切詢問,一日生活中多關注此類幼兒在進餐、午睡、上課、遊戲等環節的表現。

⑵、工作要求:

①一問:詢問幼兒在家時的健康狀況,如睡眠、飲食、大小便等。②二看:看孩子的神態、面色、皮膚,尤其注意手足皮膚及口腔粘膜有無異常。③三摸:摸耳垂為中心的腮腺有無腫大,頜下及頸部淋巴結有無腫大。④四查:根據傳染病流行季節,檢查相應部位,如手足及軀幹皮膚、咽喉、眼睛等;檢查幼兒有無攜帶食品、危險的物品,是否有受傷,是在家裡受傷還是在園裡受傷,發現情況及時與家長溝通,消除安全隱患;檢查幼兒衛生情況,如指甲、衣物等等。

3、班級接待

⑴、人員配備:班主任、配班教師、保育老師

⑵、工作要求:站位:副班和保育員站課室門口,班主任在課室裡面。

①班主任:檢查室內是否存在安全隱患,確保幼兒安全。與配班教師一起做好當天活動所需的各項準備工作。熱情主動與幼兒打招呼,做好接待工作。

②配班老師:做好接待工作,主動熱情和幼兒打招呼,進行第二次晨檢。指導幼兒用正確方法洗手,幫助幼兒整理衣褲。適時適當與班主任互動,協助當日值日幼兒做好班級日常基本管理工作。

③保育員:做好接待工作,主動熱情和幼兒打招呼,指導放書包,插保健卡,確保本班教室的環境衛生與安全工作。

協助教師觀察本班幼兒的健康情況。如發現情緒欠佳的幼兒,需及時做好安撫工作。

◆ ◆

離園


幼兒園離園活動的步驟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進門問候並檢查《接送卡》、憑卡進園,沒有卡的請使用身份證和登記:

⑴、人員配備:保安2名、專任教師1名

⑵、工作要求:保安隨身攜帶安保器械:頭盔、警棍、對講機、鋼叉。必須站在幼兒園大門處,主動和來園家長打招呼問好,注意查看進出有無可疑人員。如發現有可疑人員,須仔細查問並立即報告園長、有必要時報警。專任教師主動和來園幼兒及家長打招呼問好,負責提示離開的孩子使用指紋機。

2、接受離園檢查:

⑴、人員配備:保健醫生

注:重點檢查幼兒身體狀況,衛生情況,發現異常及時與家長溝通,下班後報告園長。

3、班級離園工作

⑴、人員配備:班主任、配班教師、保育老師

⑵、工作要求:站位:班主任和保育員站課室門口,副班老師在課室裡面。

流程:

①離園前幼兒身體檢查、整理衣物(衛生、衣物、鞋子情況,是否受傷等)

②離園接待:熱情主動與家長打招呼,指導拿書包、適時交流情況。查看《接送卡》,既要認卡也要認人 。沒帶接送卡的要籤接送表。

注意:未成年人不可以接送幼兒,委託其他人來園接送,必須要有委託書,身份證,家長打電話給教師確認。

◆ ◆

進餐


由於不同年齡階段幼兒身心發展水平不同,在進餐環節表現出的進餐狀態、進餐需求也不盡相同。作為教師,我們要明確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在進餐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豐富多樣的活動,並適時加以幫助、指導,以實現進餐環節的溫馨、有序,保證幼兒充足的營養,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

進餐活動流程:進餐前心理準備、餐前盥洗、播放進餐音樂、孩子獨立拿餐、餐前禮儀(教師問今天的食譜名稱,幼兒回應,教師請幼兒用餐,幼兒回請),進餐中幼兒技能的掌握、習慣的養成指導、鼓勵保持整潔進餐環境及鼓勵愉快進餐;進餐後的整理、盥洗等。

內在要求:

① 懂得進餐時情緒愉快對身體健康有益,能安靜愉快地進餐,樂意自己吃飯。

② 知道進餐前要洗乾淨雙手。

③ 正確使用餐具,學習掌握吃多種食物的技能,逐步做到獨立進餐。

④ 瞭解各種食物的營養知識,根據需要適量進食,知道均衡膳食對身體有益;愛吃各種食物,不挑食,不偏食,吃飽吃好。

⑤ 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做到細嚼慢嚥,吃飯不發出較大聲音,不掉飯菜,保持桌面、地面乾淨

⑥ 餐後有序整理餐具,收拾食物殘渣,做到餐後擦嘴、洗手以及漱口。

◆ ◆

午睡


1、睡前:被褥提前鋪好(中大班幼兒可在老師指導下,自己準備)。放下窗簾,保證室內光線柔和,有利於睡眠。

2、每日觀察天氣:根據四季氣候,開窗或開空調(開窗不要吹對流風,開空調保證室內溫度在26度)

3、值班教師組織餐後、睡前的鋪墊工作,飯後散步或安靜遊戲,穩定幼兒情緒,有利於飯後消化休息。

4、休息過後入廁。

5、指導幼兒脫衣服,並整理放好。(幼兒間互相幫助)

6、安排床位:每個幼兒睡一張床,要各睡一頭,男孩一邊,女孩一邊,體弱幼兒在背風地方。有的幼兒生活習慣好,從小養成定時吃飯、飲水、睡眠、二便的習慣,有的幼兒入睡困難一些,作為老師需要幫助他們,可以坐在她身邊,坐一會兒,有時一個鼓勵、信任的眼神,就可以使他逐漸平靜下來、安靜入睡。

7、午睡交接班:教師把午睡人數、身體情況等交接給午睡值班人員,並在《午睡值班表》中登記。

8、睡間:20-30分鐘巡視幼兒一次,對於生病的幼兒多予以觀察並記錄,有無咳嗽,發熱現象,及時測體溫,及時處理,其他幼兒擦汗、蓋被,調整睡姿,觀察面色呼吸等。中間有上廁所的孩子,要穿好衣服,穿上拖鞋,帶他去入廁。把午睡情況登記。

9、如有早醒後的可以讓他穿衣入廁,由一個老師帶著陸續幫助睡醒的幼兒穿好衣服入廁、洗手、喝水、吃水。

10、起床,指導幼兒穿衣,請點幼兒人數,全部離開臥室後,開窗通風15分鐘以上。翻開被子,檢查後再疊起、拖地(如果幼兒枕巾、被褥、因汗潮溼,要及時拆洗,幼兒身上的衣服也隨時換洗)。

11、保健醫生對孩子進行身體檢查。

◆ ◆

喂藥


如果孩子必須在幼兒園用藥,則應該按照以下流程辦理。

一、保證階段(三個保證)

①保證這些藥是正規醫院開具,有病歷本和醫生證明。

②保證這次用藥已經獲得孩子家長的授權;家長有填寫《吃藥登記表》

③保證在用藥前已經檢查該兒童的過敏史。

二、執行階段

①家長送藥來園要填寫《吃藥登記表》,文字和口頭與教工交接。 ②教工洗手戴手套後準備喂藥;

③喂藥前查用藥記錄:檢查用藥兒童的用藥記錄,包括用藥的日期時間、事件、劑量,並核實孩子的個人信息;藥須由家長提供檢查處方藥和非處方藥。在這個環節裡,藥必須是由孩子的家長提供,並且必須是原封包裝(帶出廠標籤、未曾開封)、必須沒有過期、必須嚴格按照家長提供的用藥計劃、必須劑量正確等。

④填寫用藥記錄並通知家長用藥結束後,參與執行的工作人員填寫用藥記錄並通知孩子家長,剩餘的藥將放入家長同意的保存處(如冰箱)。等家長來幼兒園後,家長檢查用藥記錄並簽名,隨後拿走剩餘的藥。

◆ ◆

戶外活動


配備人員:保教人員3人

幼兒園內各種各樣的戶外活動器具,要根據幼兒活動能力,由易到難地合理安排,遵循循序漸進的原理,切不可齊步走。小小班、小班先從簡單的中型玩具玩起,再玩綜合性強的集各種動作鍛鍊、障礙練習於一體的複合型大型玩具。其次,玩每一種戶外活動器具,我們都要分階段落實規則,由易到難逐步掌握各種安全玩法,增強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流程:

1、戶外活動前。清點幼兒人數,幼兒自帶水壺、汗巾。

2、檢查戶外場地。保育員或副班老師提前檢查戶外活動場地及設備設施、器械是否安全,在安全的情況下才準備戶外活動。

3、活動前的安全教育和示範。當孩子第一次玩某一大型玩具或者器械時,或對一些遊戲方法還未完全適應,或嘗試某些具有危險性的動作時,教師會作為一個有經驗的成人,與孩子們一起討論、分享如何安全使用某一器械、可能存在的危險以及如何避免危險發生的經驗等,並在兒童對這些器械設施活動的反覆嘗試中給孩子以適當的安全指導與提醒。

4、過程引導,適時補充。過程中隨時不定期清點幼兒人數,高度注意幼兒安全,發現有隱患的危險動作,馬上制止,注意教工的3個人站位,呈三角形站位。

5、生活照顧。活動過程中根據幼兒運動量、是否出汗,及時減少衣物,使用汗巾。

6、活動後安全檢查。清點幼兒人數,檢查幼兒身體安全情況,把脫下衣物帶回班級。

◆ ◆

外出活動


1、外出活動方案報領導審批,經批准後方可組織實施。

2、提前活動場地踩點。對往返路線、交通工具、場地、設施、設備、消防、疏散通道等進行詳細勘察,認真排查各種安全隱患,制定活動的安全管理方案,購買意外保險,確保師生人身安全。

3、成立臨時的安全管理組織機構,並簽訂安全管理責任書、制定安全管理工作方案,與家長簽定同意幼兒外出意見書。

4、準備人手一份通訊錄、分工領導負責名單、每臺車人員名單、車牌號碼,司機手機號碼,工作人員穿工作服裝,幼兒穿園服、穿無綁帶運動鞋、園旗、保健藥品、衛生用品、水、對講機、自備食物和衣物等。

5、出發前檢查幼兒身體狀況、衣物鞋狀況,清點人數,活動前安全教育,叮囑司機注意安全,上報主負責人後出發。

6、行程中注意車裡安全。

7、到達目的地安排行程,集中時間,清點人數,安全注意事項。

8、返程前清點人數,檢查師生身體狀況,換衣服等,返程車中注意熟睡的孩子安全。

9、安全回園,檢查人數,師生身體狀況等,確認無誤後上報園領導,平安歸來。

幼兒教師學會如何樹立威信

幼兒教師在幼兒心目中的威信,是與其教育教學效果成正比的。因此,我們應該注意在幼兒心目中樹立起崇高的威信。為了在幼兒心目中樹立起崇高的威信,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熱愛幼兒,並給幼兒以關注

每個幼兒都渴望能得到我們的愛與關注。幼兒喜歡我們,那是因為我們滿足了幼兒的被人愛與關注的需要。在我們的調查中發現,幼兒喜歡我們老師,那是因為“我住院時,她去看我”、“她打電話叫我媽媽來接我”、“她給我梳頭打辮子”、“她常摸我的頭”、“她帶我去她家”、“她說她喜歡我”、“她上課看著我笑”、“她去過我家”。“我尿褲子後,李老師幫我換。”“我不喜歡閆老師,因為我叫她,她不應我。”、“我不喜歡李老師,因為她罵過我。”、“我喜歡危老師,因為她經常對我笑,還經常彎下腰來跟我說話。”

我們的行為,有些是有意的,有些是無意的,但在幼兒的眼裡卻是對他們的關注和愛

我們要想得到幼兒的愛戴,那我們就應該經常對幼兒表示我們對他們的愛與關注。

2、善於肯定

善於肯定,這不單是指我們要善於表揚幼兒,更是指我們要創造機會,讓幼兒在教育活動中獲得成功的經驗,讓其在活動中,自我肯定。

幼兒喜歡某項教育活動,主要原因是因為他們的才能,他們的努力得到了老師的肯定。“我喜歡跳舞,因為老師說,我跳舞跳得好。”、“我喜歡畫畫,因為於老師說,我畫得好,還獎給我兩朵小紅花。”、“我喜歡做手工,老師說我手巧。”、“我喜歡跑步,因為跑得快,比賽總得第一。”、“我喜歡數學,因為我得了100分。”、“我喜歡算數,因為我算得快。”“我喜歡梁老師,不喜歡賀老師;因為梁老師經常表揚我,賀老師批評我。”、“我喜歡‘滾大球遊戲’,因為我總是得第一。”、“我喜歡摺紙課,因為我會折戰鬥機,我折的戰鬥機飛得最高。”“我喜歡猜迷語課,因為我一猜就中。”、“我喜歡舞蹈課,因為我可以到講臺上去跳舞。”、“我喜歡老鷹抓小雞遊戲,因為總是抓不到我。”

幼兒健康成長需要成功經驗,哪怕是一點滴的成功,也會對幼兒的成長起巨大的促進作用,我們應該創造機會讓每個幼兒都經常有機會獲得成功的經驗,這是對培養他們的學習、生活興趣,培養他們自信心是十分有益的。千萬不可從幼兒期開始就使幼兒成為“失敗者”。

3、樂於與幼兒一起遊玩、交往

幼兒是好交往的,幼兒又特別喜歡和教師交往。與教師交往,不僅能滿足幼兒的交往需要,而且還能滿足幼兒的自尊及榮譽需要。“我喜歡‘藏鈴鐺遊戲’,因為可以跟老師一起玩。”、“我喜歡抓‘星星遊戲’,因為老師來抓我們。”、“我喜歡莫老師,因為她經常和我一起去倒垃圾。”、“我喜歡你們新老師,因為你們新老師跟我玩。”、“我喜歡玩‘老狼老幾點鐘遊戲’,因為可以讓老師抓。”、“我喜歡蒙老師,因為我們出去散步時她總是牽著我手。”、“我喜歡馬老師,因為她經常跑我們做遊戲。”、“老鷹抓小雞遊戲,因為老師和大家一起玩。”

4、給幼兒以表現的機會

幼兒是好表現的。因此特別喜歡那些能給其以表現機會的老師或教育活動。如有的幼兒說,“我喜歡‘藏鈴鐺遊戲’,因為找不到鈴鐺可以站出來唱歌。”(在我們遊戲的設計中,它的原意是“‘找不到’鈴鐺挨站出來唱歌”;可是幼兒的想法和我們的想法卻完全不一樣,在他們的思維裡,“‘找不到’鈴鐺可以站出來唱歌”,這一點是很值得我們幼兒教師注意的。)“我喜歡寧老師,因為她經常提問我。”、“我喜歡畫畫,畫完後,可以把自己的畫貼在教室。”、“我喜歡聽故事,因為李老師講完故事後總讓我站起來講。”、“我喜歡張老師,因為她說我嗓子好可以站出來指揮,打拍子。”、“我喜歡上‘應用題課’,因為可以回答問題。”“我喜歡丁老師,因為她天天叫我發玩具。”、“我喜歡‘海洋課’,因為可以回答問題。”“我喜歡跑步,因為我有一雙漂亮的運動鞋。”、“我喜歡舞蹈課,因為可以學本領,可以表演,還可以上電視。”、“我喜歡兒歌課,因為學兒歌可以背給媽媽聽。”

作為教師應努力創造機會,讓每個幼兒都有表現自我的機會,進而使得幼兒更加喜歡我們幼兒園所組織的各項教育活動。

5、溫柔地對待幼兒

幼兒的心靈是脆弱的,他們需要我們細心地呵護。許多幼兒說:“我喜歡黃老師,因為她不兇,不大聲對我說話,不罰我。”、“我不喜歡周老師,因為我已經不想吃了,她還叫我站在面前吃。”、“我不喜歡雷老師,因為她老是叫我快點吃。”、“我喜歡韋老師,因為她提問題,我答不出來,她就叫我坐下。

6、要有寬容之心

孩子們常常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作為教師,採取寬容的態度進行教育,抑或是懲罰的手段呢?我們說,對於幼兒園的孩子,寬容比懲罰更為有效。因為幼兒園的孩子年齡比較小,具有強烈的好奇心,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往往在成人看來已經很嚴重的錯誤,孩子卻常常意識不到,這與成人的明知故犯完全是兩回事。在剛入園時,經常出現有的孩子把玩具拿回家裡去,但這決不能認為是孩子的不良行為,甚至上升為“偷”的行為,因為一方面孩子確實喜歡這個玩具,控制不住自己而為之;另一方面孩子往往認為玩具是幼兒園的,就是我的。這時候,如果按照成人的標準對孩子施以懲罰,那麼處於似懂非懂時期的孩子,懲罰對他並不起什麼作用,也許還會使事情變得更糟糕。

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我們先不要忙於採取什麼樣的方法和手段進行教育而應當先聽一聽孩子的想法,聽他來敘述事情發生的經過。大多數情況下,孩子並沒有意識到這是犯錯誤或者沒有認識到怨錯誤的嚴重程度,那麼,老師就要幫助他們來認識錯誤。分析這種錯誤行為產生的危害。如果教師一味地採取比較嚴厲的態度,甚至懲罰。孩子的注意力常常會集中到教師的態度上來。變得十分害怕和緊張。不利於認識和改正自己的錯誤。仍以孩子把幼兒園的玩具帶回家為例,我應當先給他講清楚幼兒園的玩具是給全班小朋友玩兒的,不能帶回家一個人玩兒,這樣做不對。也許當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以後,又會顧慮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那我們就悄悄地對他說:“你把玩具悄悄地放回去,我不會把這件事告訴其他小朋友的。”我們想一想,這種方法是不是比讓拿玩具的孩子當眾承認錯誤,承受小朋友的指責要好得多?這不僅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也會激勵他吸取教訓,從而改正錯誤。

7、對幼兒要公正

讓我們來做一個小小的實驗:選擇幼兒園的十個班級,分別詢問孩子們:“你們的老師喜歡誰?”十個班級中起碼有七八個班級的孩子會脫口而出一串孩子的名字,他們都是教師經常表揚的、教師眼中的好孩子。這不會錯的,孩子們心裡最清楚、最明白。也許有的教師會說:“沒錯,那些孩子確實很好,能力強、守紀律,我是經常表揚他們,同時也是激勵其他孩子進步呀!”教師眼中的好孩子會經常受表揚,有更多的機會“拋頭露面”,即使他們犯了錯誤,也會很快地得到教師的寬容。長此以往,這些孩子易形成驕橫、霸道的性格,容不得別人說一個“不”字,因為他認為教師總會向著他,為了引起教師的注意,於是學會了使用攻擊性和破壞性的行為。

做教師的心裡應該清楚,孩子的心其實是非常敏感的每一個孩子都渴望得到教師的關注,希望教師表揚他,也十分留意教師喜歡誰、不喜歡誰。新小班入園不久,有一個叫小娟的女孩不願意來幼兒園,於是教師就去家訪,想了解一下她不願上幼兒園的原因,更多幼兒知識分享關注趙老師扣扣 肆壹玖捌壹貳叄捌肆 經過詢問,她說:“我入園時,教師摸了其他小朋友的頭,沒有摸我的頭,我就不願意去幼兒園了。”也許是教師的工作有疏漏,但這足以說明孩子們是多麼敏感呀!因此,教師心中的天平不應有任何的傾斜,每個孩子在我們心中的份量是一樣重的。

那麼,我們不妨讓全班小朋友輪流來做值日生,儘管有的孩子發餐具比較慢,甚至發亂了,影響了進餐環節的順利進行;我們也不妨讓每個孩子輪流到大家面前帶動作、拍節奏,儘管有的孩子動作並不是很優美,節奏並不是十分準確;我們還不妨讓孩子們都來嘗試做“小班長”,而不要總是班上的一、兩個孩子去管其他的孩子……,這樣做的結果常常會影響到正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但我們如果不把機會給那些孩子們,那我們又如何知道和了解他們究竟是行還是不行呢?

如果我們按照上面的方法去做了,當我們再來做那個小實驗時,相信十個班級中會有七、八個班的孩子回答:“老師喜歡我們每個小朋友!”這時,我們就是一名公正的教師了。

8、做一個有魅力的教師

說起魅力,它涵蓋的內容很多,不僅有外在魅力,而且包含內在魅力。教師魅力合理地散發與釋放,將對孩子的性格塑造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外在魅力即端莊、大方、得體,但在孩子眼中卻有著與成人不同的標準,每當你穿著豔麗的服裝或是一件嶄新的衣服,改變了一個新的髮型,他們便會情不自禁地說:“老師,你真漂亮。”可見幼兒還不能真正分辯、理解美的涵義之所在,那麼作為教師應該樹立怎樣的形象,給幼兒以正同的引導和影響呢?乾淨、整齊、適度的修飾應是我們所追求的,過分商標法、前衛或是邋遢不修邊幅的形象,特別是濃妝應是我們儘量避免的。

要知道,孩子們非常會“察言觀色”,因此,教師內在的人格魅力的散發會細細地被他們體味到,這種內在魅力存在於我們日常生活與工作當中,時時刻刻、方方面面,對孩子們進行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對此,作為教師一定要“提高警惕”,因為我們是孩子們的一面鏡子!


幼兒園一日工作流程和規範細則(人員配備及工作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