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呼聲由來已久,為何遲遲無法結果?

早在十年前就有機構發出聲音:物聯網的時代要到來了。在隨後的一段時間裡,更多的人聽到的是各種關於物聯網的吹捧和美好描繪,而現在當中卻遲遲沒有見到真正的物聯網技術的成熟或者實踐,只不過讓很多的跟上市公司有關的企業股票火了一把。

物聯網呼聲由來已久,為何遲遲無法結果?


何為物聯網,發展物聯網都需要哪些條件呢?很多人都知道互聯網,但是對物聯網到底是什麼可能就不是太清楚了。簡而言之物聯網是建立在互聯網基礎上的,通過互聯網技術將各種物品與物品之間實現互聯互通。也就是說物聯網的社會中,不管是電視洗衣機,還是家用機器人都可以通過網絡實現一鍵控制。

物聯網呼聲由來已久,為何遲遲無法結果?


那麼物聯網的建立都需要哪些條件呢?其實滿足物聯網建立的條件其實是非常之高的,任何一個條件不成熟可能都會讓物聯網的真實效果打折。首先是必須有高速穩定的互聯網通信,這個也是制約物聯網發展的核心門檻。當十幾年前有科學家提出物聯網概念時,當時無法獲得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就是當時的互聯網技術發展的落後,還停留在1G、2G的時代,根本無法完成大數據安全穩定快速傳輸的使命;其次是智能科技的發展,這是物聯網技術發展的硬件所需,如果物品本身不具備智能科技那麼就無法順利進入物聯網的體系。

物聯網呼聲由來已久,為何遲遲無法結果?


比如您現在試圖通過手機APP連接一個傳統的老洗衣機是根本不現實的,因為它本身都沒有植入互聯網芯片,也不具備全自動的功能。第三是各種傳感器技術的飛速發展。智能物聯需要依靠的是各種各樣的敏感的傳感器,在傳感器的幫助下可以讓設備及時獲得各種信息並執行相關的程序。我們國家的電子半導體工業這兩年有了比較大的進步,但是從總體來看跟歐美日等先進國家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現在的科技已經又邁入了一個新的臺階,在很多方面都已經逐步具備了智能物聯網時代的真正到來,這也讓很多科學家為之興奮。

物聯網呼聲由來已久,為何遲遲無法結果?


首先是5G通信技術的發展。原先制約物聯網發展的核心之所在就是互聯網技術短板,而經過這幾年的發展,互聯網從3G到4G,直到這兩年炒的比較熱的5G通信技術。可以說5G通信技術的到來將徹底敲開物聯網落地的大門,因為5G通信技術具備了非常顛覆性的優勢,比如它的傳輸速度可以達到4G的100倍,它的傳輸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也有了質的提升,同時整個網絡的帶寬也是4G的好多倍。可以說,5G的到來就是物聯網時代到來的前兆。

物聯網呼聲由來已久,為何遲遲無法結果?


其次是智能技術的發展。隨著電腦技術的發展和人工智能科技的開發,人類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已經從單純的大數據推理判斷開始向類似於人類大腦思維方面轉向,預計在未來五年內可以推出很多具備人類仿生思維的機器人或者設備,這對智能物聯網而言是一大進步,預示著物的接入條件已經逐步成熟。

最後是半導體傳感器等工業技術的發展。人類的半導體芯片現在已經進入了5nm階段,摩爾定律已經讓人類發揮到了一個極致。在此基礎上的各種各樣半導體電子元件體積越來越小,但是功能卻越來越完善,讓物與物的核心靈魂配件科技方面的發展又取得了重要的進步。

物聯網時代即將到來,讓我們翹首以盼,共同迎接這個新的美好時代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