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聊什麼?


聊城,聊什麼?

山東,聊城。很早以前就知道這個地方,但是從來沒有去過。

大約十多年以前了,還在單位上班時間,一個朋友去聊城出差回來的描述是:汽車開著開著就到了水邊,低頭即可撩水,在城市中間,那麼一大片,就像海一樣,美極了。又一次知道聊城,是從今年的一則報道上:住建部、國家文物局通報批評聊城、大同、洛陽、韓城、哈爾濱等五座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遺存遭到嚴重破壞,歷史文化價值受到嚴重影響”。儘管是負面新聞,還是勾起了我去看看聊城古城的迫切想法。

今年五一節,消失多年後的“五一小長假”重現江湖,且高速還免費。又逢遠在山東德州的一位朋友兒子結婚典禮,機會來了。從山西長治到山東德州不直接路過聊城,但是繞道聊城也不會跑多少冤枉路,所以這回聊城是如何也不會錯過的了。

從聊城回來,就想說說對聊城的感想。你或許會說,走馬觀花一會兒,能有什麼感想。恰就是這短短的二十個小時,才可能有個第一印象,淺是淺了點,但真實。比如我在長治市待了三十年,讓我一下子說個長治的印象,還真不知道從哪說起,說些什麼。

那麼,聊城,聊什麼?

聊運河


聊城,聊什麼?

我以前對中國的京杭大運河略有知曉,知道從山東經過,也知道從聊城經過,卻從沒有想到運河在聊城市四通八達,簡直就是無處不在,真弄不清究竟是運河在聊城市,還是聊城市在運河裡。

到聊城後,先是找賓館住下,然後就是去找朋友講述的那一片城市中間的海。好在是先前做過功課的,訂賓館就訂在了離東昌湖不遠的地方,所以停下車後,就不再動車了,步行就可。一來高尚些說是低碳環保,二來朋友圈的步數上萬,也是一種炫耀,好像近些年來很時興。出門不多遠,我就與運河偶遇了。沿著運河邊人行步道,隨曲就彎,一邊欣賞運河美景,一邊領略風俗民情。那片海其實名叫東昌湖,也很快就到了。最感意外的是,在東昌湖的邊上竟有一座“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這是我先前所做功課裡沒有涉及的。到了一個地方去當地的博物館參觀是旅遊時的最佳選擇,一來是當地博物館展有當地歷史文化人文類展品,可以全面深刻了解當地文化以及風俗人情,二來博物館一般是免費的,能學習,還免費,多好。

聊城,聊什麼?

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就修在古韻悠長的大運河和那片城市中的海——美麗的東昌湖之間,東臨河,西靠湖。它與一般建築不同,是坐南朝北,給喜歡照相的朋友們帶來很多不便,照個相吧,背光,照出來臉黑。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的館名由由著名的社會學家、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費孝通先生館名親題。要了解運河,參觀博物館沒錯。

京杭大運河,始鑿於春秋戰國,歷隋、元二朝而全線貫成。北起北京,南迄杭州,全長1794公里,無論歷史之久、里程之長,均居世界運河之首。1272年元定都北京後,為了縮短南糧北運的距離,決定將隋唐運河截彎取直。被截彎取直的這段河道,上接濟寧境內的濟州河,下通臨清境內的衛河(也叫御河),1289年開通,元政府為之取名“會通河”,全長共97.5公里,也就是聊城段運河。

元代後期由於中原地區戰亂不休,運河一度處於停運狀態。明朝永樂年間,又對運河山東段進行全面疏浚,興建了一系列保持水勢的設施,使運河全線暢通。這種狀況持續了四百年之久。清咸豐五年(1855),由於黃河改道,將山東境內運河衝為南北兩段,從而無法保持全線的暢通,運河運輸能力大為削弱。光緒二十七年,清政府下令廢止了河運。

聊城作為大運河沿岸著名的城市,因運河而興,運河為其不僅流淌出一個名垂青史的繁盛時代,而且積澱了豐富的運河文化底蘊,使它成為一座名副其實的歷史文化名城。大運河同百事百物一般,也是幾歷興衰。古時,漕運之便,澤被運河兩岸,聊城因而興盛、聞名;如今漕運不再,這條水仍舊是聊城的魂,運河給聊城厚重的文化帶來了一抹靈動。

聊古城


聊城,聊什麼?

聊城是古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6000多年前即有大汶口文化,先後創造了史前文化、運河文化,境內名勝古蹟2700多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重點保護單位15處。有旅遊開發價值的景觀有470多處,因為開發還被國家住建部、文物局通報批評。

古城是要看歷史的,而歷史就隱藏在最最深處的巷陌。這是個矛盾,也是城市經營與發展的難題。巷陌深處,大多是原住百姓,生活水平一般,各種條件不便。要想改變,切入點在哪裡?拆了真文物,建設假古董,成了許多當政者不二的選擇。城市面貌改變、百姓生活改變,百姓歡喜、專家叫孬。聊城的老城部分是一定要去看的。長治已經絕跡的共享單車在聊城還在很好的生存者,轉老城,它是最好的選擇。騎車從運河文化博物館出發,把導航目的地設成山峽會館。一路老城小巷穿過,兩邊低矮的建築,看到許多少數民族居住的標識,和長治市的老街巷很像。路不太好走,到處都挖了溝,不知是取暖、供氣,還是上下水工程,但凡為改善民生,暫時的不便,都應該理解,雙手點贊。

聊城山陝會館始建於清乾隆八年(1743年),由山西、陝西的商人集資興建。我從山西來,一定要看的。山西陝西的商人在全國各地經商,聯合建起了許多會館,一塊兒敬神,一塊兒聽戲,踐行秦晉之好。聊城山陝會館建成後,歷史上先後進行過多次擴建和維修。據現存16通碑碣記載,維修所用木材多來自陝西終南山,工匠多來自山西汾陽府,建築風格儘量體現其地方特色。其建成後百餘年間,每年春節、端午節、中秋節都演戲以娛神。

聊城山陝會館坐西朝東,面前就是彎曲而過的運河。歷史上聊城商業發達、經濟繁榮,山陝兩地商人多在這裡經商,想家了,想家鄉的梆子腔,於是兩省人合力置地建房。山西陝西兩地客商坐在會館裡一起拜著關老爺,商討著生意往來,喝著老白汾,聽著梆子戲咿咿呀呀。山峽會館集中國傳統文化之大成,融中國傳統儒、道、佛三家思想於一體。館內石雕、木雕、磚雕和繪畫工藝更是中國建築藝術的精品,對於研究中國的古代建築史、商貿史、戲劇史、運河文化史、書法、繪畫、雕刻藝術史以及清代資本主義萌芽因素的產生具有極高的資料價值。

山陝商人的聰明才智,給聊城留下的不僅是一座國保、一座旅遊資源的建築,更是一筆寶貴的精神文化財富。

聊民情

晚飯,吃麵是山西人第一選擇。好在聊城的主食也以麵食為主,所以不存在任何糾結。尋一條小巷,進一間小館,要一碗麵,喝上二兩小酒,不也美哉!住宿的酒店就在一條小巷口,不需要尋了。幾步遠就有一家“餄餎館”,僅一間店面,三張能坐四人的長條桌,門外小黑板上寫有“涼菜、餄餎面”,條件完全滿足了,還用跑嗎?

飯館的主人是一對小夫妻,約二十五六的歲數,精明利索,小店收拾的乾乾淨淨。小夫妻的母親幫忙照看著九個月胖嘟嘟的兒子,一家人和和美美,此情此景,吃啥也開心。晚上有的是時間,可以坐下來慢慢地吃,慢慢地攀談。本以為餄餎面也是當地的主要飲食,不曾想聊城本地人卻很少吃餄餎面,小倆口開這個店也只是試著做買賣,搞個差異化經營。去年的後半年,小夥子才盤下這間小店,一個人經營了半年,買賣還不錯,今年過年後孩子稍大些了,妻子才隨著一塊來幫忙,奶奶也來幫忙隨帶看孩子。

小夥子說自己還到過長治,曾在長治的一個工地上幹過小工。感覺就是長治煤多,因為他們的工地附近就是高高的煤堆,每天有來來往往的大卡車拉煤。飲食就是每天吃機器面,連他這個山東人都不習慣。最大的發現是長治農村的房屋後牆都沒有窗戶,和他們家鄉極大不一樣。細細想來,聊城地處平原,海拔只有30米左右,氣溫常年不算太低,房子保暖不是最主要的問題,而通風反倒是尤為重要,所以房子後牆留窗戶很正常。長治地區多數縣份都在太行山脊上,海拔平均在1000米左右,西北風一吹能凍死人,房子第一要務是保暖,所以後牆萬萬不能開窗戶。

十里不同俗,更何況一個山東一個山西。長治人吃餄餎是家常便飯,聊城人卻喜歡啃著硬麵饅頭。每個地方的風俗民情一定是與它所處的地理環境分不開的,長治的房子後牆不留窗戶可以有若干個解釋,歸根結底其實是怕冷。家和萬事興,祝願小倆口的小店買賣越來越紅火。

聊文化

聊城,聊什麼?

文化也是個小姑娘,由你隨便打扮吧。

在運河文化博物館裡看到了兩塊圖版,內容超出了我此前的認知,一時茫然,求教與大家。

一是岳飛。大家熟知的岳飛“生於湯陰,長於內黃”,在這裡是這樣介紹的:“岳飛,字鵬舉,漢族,聊城市東昌府區湖西辦事處嶽莊村人。中國歷史上著名戰略家、軍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將。”要不是,簡介有那麼多重合之處,我還真以為是另外一個“岳飛”。一是“舜都”。大概因我是山西人,所以從小聽到學到的知識點都是“舜都蒲坂”,在這裡我有學習到了一點:“據專家考證,現陽穀景陽岡龍山文化城址即舜帝當年的都城”。

聊城,聊什麼?

我所在的長治市,一直有種說法是慈禧太后的故里。這不是新鮮事,其實在民國的時候,就有這種傳說。後來好多專家,找了很多證據來證明這件事的真實性。但是有些證據太假了,把一件本來很真的事做著做著和假的一樣了。

地方上做文化,喜歡把自己地方說的無所不能,無上高大,和大部分小人物一樣,喜歡吹,漫無天際。這樣不好。

我也真是個無聊的人,最起碼不會聊天。本來前三項說的聊城人還不討厭,結果最後一項揭人短,成了招人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