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的家政女工:十幾年來,與中介鬥智鬥勇

摘要:本文為“那些年,我掉過的坑”徵文大賽的投稿作品。打工的歲月總是難熬的,更何況我作為一名虛擬的家庭成員,每天24小時生活在一個本不屬於我的家庭。

北漂的家政女工:十幾年來,與中介鬥智鬥勇

插畫師:左丘

2006年的7月24日,我孤身一人來到H市,正式成為北漂一族。

當時是我們縣婦聯介紹一家天都的家政公司,婦聯亮心大姐跟我說:這個家政公司如何如何得好,我到了H市還有人接站。因為我沒有做保姆的經驗,她們看到我一副不諳世事的樣子,就又鼓勵我說:“別怕,有困難、不好解決的事,可以給我們打電話,有政府出面解決。”僅這一句話,就給我增長了足夠的勇氣和信心。

本來父親是不贊同我獨自去H市的,但當時由於下崗生活所迫,我只能選擇背井離鄉。我說服了父親,揹著簡單的行李,邁出了北漂的第一步。

坐了20多個小時的火車,伴隨著一聲淒厲的長鳴,火車緩緩地駛進了終點的H市站。我隨著潮湧的旅客走出了站臺,家政公司果然來了一名大男孩兒接站。

夏季的天空有點兒像娃娃的臉,陰晴不定,在嘩嘩的雨水中,我還慌亂地摔了一跤。

到了家政公司,老闆是一名中年男人,安徽人。中等身材,體態微胖,四方臉,兩隻有神的大眼睛透露著徽商的精明強幹。他給我簡單地介紹了一下公司的情況,然後話鋒一轉,就講了一些公司的規章制度:上戶第一個月的工資要作為押金抵押在家政公司,期限是一年,每個月要交100元的管理費,還必須要遵守員工管理制度。

接下來,我填寫了一張表格,算是正式入職。一個星期之後,我幸運地碰到了家政職業的第一個僱主。當時我比較老實,要了1100元的工資,扣除公司每月的100元,我得1000元。

打工的歲月總是難熬的,更何況我作為一名虛擬的家庭成員,每天24小時生活在一個本不屬於我的家庭。

在工作一個月後的一天,經理李少庭開車,與一個比較年輕的女人來到僱主家做回訪。做了一些簡單的瞭解後,他問我押金怎麼付,我選擇了分兩個月付清(每個月500元)。因為我第一次來H市,手頭上也沒有多餘的錢,他同意了,並給我寫了抵押金的收據。

為了這1000元為期一年的押金,我中途沒有回過老家。即便是我在待崗失業的情況下,也是一個人在H市苦苦地支撐著。每個月,我都是在規定的時間內去公司領工資,一年的時間就是在艱難的期盼中煎熬著。

突然有一天,我在僱主家上班,老鄉王姐給我打來電話:告訴我從今以後不讓僱主往公司賬上打錢了,讓我直接在僱主那裡領工資,並叮囑我一定要回公司要回我的抵押金。掛掉王姐的電話,我感覺到了事態的嚴重性,趕緊和僱主說明了情況,匆匆地趕回家政公司。

這短短一年時間中,天都家政公司拓展業務已經發展了三家分部。在天紅苑分部,我不得不承受著被加盟商——一位年輕的老闆刁難帶來的委屈。

北漂的家政女工:十幾年來,與中介鬥智鬥勇

插畫師:蘇丹

炎熱的夏天,我坐了很長時間的公交車,回去找僱主要合同。當時合同是一式兩份,僱主和家政公司各一份,我們家政員是沒有合同的。當我滿頭大汗地把合同交給他時,他表現得很輕鬆悠閒的樣子,滿臉的不屑一顧,帶著蔑視、嘲笑的口吻說:“其實這個合同要不要都無所謂。”既然是無所謂,你為什麼還讓我回去找僱主要?這句到了嘴邊的話,我硬生生地嚥了回去。

處理完合同的事,我來到萬惠分部,才得知經理李少庭已經多日不見蹤影,加盟商也在找他。而我們這些外來的家政員都慌了神,工資和押金都在李少庭手裡。

“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劉姓的加盟商居然把李少庭找到了,並帶回了萬惠分部。他是被幾個壯漢押著回來的,臉上還有傷。李少庭開始給我們退押金髮放工資。我的押金剛好到期,我很幸運地拿回了屬於自己的血汗錢。

但是有好多姐妹就沒有我幸運了,由於李少庭所帶的資金有限,錢發到一半就沒有了。我老鄉孟姐的丈夫—於哥的押金就沒有拿到,李少庭的理由是:押金不到期。孟姐反駁說:公司都已經不存在了,還有什麼期限之說呢?可是無論孟姐怎麼據理力爭,她還是沒有拿到屬於自己的勞動所得。

接下來,郝、段、王三位老師堵在門口,要我們必須交給她們三個人50元錢,理由是:請找李少庭的加盟商吃飯。但事後據知知情人說並沒有請,當時這也算是一筆不菲的現金。

加盟商還想逼迫李少庭拿錢,可李少庭卻偷偷地跑掉了。李少庭就徹底地消失了,沒有了蹤影,加盟商再也沒有找到他,拖欠的工資和押金也就不了了之。

再後來,老鄉譚姐回老家探親,還專程去縣婦聯反映了這一問題,但結局也是無果而終。據說。縣婦聯給李少庭介紹一個人會收到100元的好處費。

經過這次事件,此後,我分別在幾家家政公司簽約。由於是初來公司的新人,不瞭解情況,老師都是把不好乾的、沒人肯去的單讓我去。因為我是新人是要交服務費的,他們還在我面前討好地說是特殊照顧我,當時我還對老師心存感激。可是上戶以後,我慢慢地發現了其中的奧秘。

還有一次,我從老家剛到H市給XX的一家家政公司打電話:問是否有活?接電話的老師很明確的告訴我:馬上來公司,來了就上戶。當我拖著沉重的行李,疲憊不堪地來到公司時,老師立刻讓我交20%的管理費,說交錢就可以直接上戶,不用面試,客戶人家特別好。

有了以往上當的教訓,我看到了滿屋子等活的人,我給自己找理由:剛到H市坐火車累了,不著急找活兒,先休息一下。老師卻不耐煩地催促說:你交了錢,到客戶家休息是一樣的。見我執意不交錢,老師十分不高興地數落了我一頓。其中有一位年輕的小老師悄悄地說:現在的阿姨都不好騙了,她們都很精的。

其實這個“精”也是在吃過虧,上過當以後才不得已“精”起來的。事實證明,我在公司呆了好幾天,老師給我講的那個活也沒有出現。後來,有的姐妹私下告訴我:那個活根本就不存在。

在任何一家家政公司都有這樣一條鐵的規定:交了管理費後,無論是什麼原因,是一概不退費的。談單老師都是老闆僱來的,她們掙的都是提成的效益工資。現在的家政人員的工資有兩種付費方式:

一種簡單的方式是:客戶與家政員直接對接,不需要第三方參與。

還有一種方式就是:客戶預付費用,家政員每個月回公司領工資。

家政老師會極力千方百計地向客戶推薦預付,比如會說家政公司有一些優惠政策:客戶預付5萬元,公司贈送1萬元。老師為了讓客戶提前預付,甚至會對客戶說:這樣可以對客戶人身安全以及財產的保障,也是對家政員工作質量變相的約束。如果客戶中途終止合同,不在公司請人,尾款也是不退的。但這一點,老師會守口如瓶,不會向客戶透露。

老師還會分別向客戶和家政員推銷保險,有的家政公司甚至是強制性地購買保險。正常的保險是每一位投保者手裡會有一份保單,而家政投保者的保單是統一的,老師的答覆是團體購買。投保者手裡只有一張買保險的收據,而實際上卻看不到保單,保險裡面的具體相關內容也是老師口頭複述。為了讓客戶和家政員購買保險,老師對於雙方的說辭內容也是不一樣的。

北漂的家政女工:十几年来,与中介斗智斗勇

插畫師:補藥臉

目前的國內市場,家政是一個興起的行業,有很多老闆的目光都聚焦在這塊領域,只要有人就不難賺到錢。有的公司拓展業務發展全國性連鎖,老闆僱傭老師來進行員工式管理,老師掙效益工資,這些老師自然就成為老闆僱來的剝削工具。同樣是打工者,只不過是服務對象略有不同,但實際上卻有著本質上的差別。

有的家政公司還擴大經營範圍,銷售一些商品,他們打著自己公司的品牌,打著服務於外來的家政員的口號,賣一些拉桿箱、揹包、衣服和鞋等。

目前的家政市場大概有三種收費標準:按照家政員上戶第一個月工資的百分比收費,分別是10%,15%,20%。

但有個別公司20%收費還是有附加條件的,比如家政員的首單工資是4000元,按照公司20%的收費標準是800元。在一年的服務期限內,如果家政員中途下崗,換一個工資5000元的單,那麼要按照規定補交200元的管理費。相反,如果家政員中途換一個低於4000元的工資的單兒,家政公司則概不負責退費,這是地道的霸王條款,不合理要求。

家政人員只是一個外來務工人員,為了謀生,也只能無條件地忍受。

如果家政員在服務期與客戶發生矛盾分歧,拿不到屬於自己的工資,也只能自認倒黴,公司概不負任何責任。老師更不會為了維護家政員的合法權益而去得罪客戶,他們會和客戶沆瀣一氣。

每一家家政公司都不歡迎新人,而下戶待崗的家政員就會進入冬眠期。如果不想過冬眠,那就要跟老師處理好人際關係,才會有面試的機會。

舊社會家政員被稱為:老媽子,丫鬟婆子之類,現在稱為:保姆,阿姨,好聽一點的稱為:家政服務員。但這只是稱謂上的改變,而實際上並沒有太大的改變,3000萬家政工仍在承受著家政公司各種名目繁多的變相剝削,還有個別客戶的刁難。

現在有的個別客戶認為:國家規定的法定假只有公務員、企業白領和國企的人可以享受這個待遇,而家政員就是一個沒有社會地位的保姆,不可以享受法定假日,而且也不受勞動法保護。

我的問題是:在今天人人平等的社會,為什麼這些封建社會的餘毒還蔓延?家政員是否還是一個國家的合法公民?

在H市的家政行業遊走了十幾年,我深深地體會到了:社會就是一所大課堂,它的生機和陷阱無處不在,它教會了我們很多課堂上、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小椒有話說

本次徵文大賽中,我們將選出25位“最佳讀者”。粉絲讀者們只要多多轉發本文或之後發佈的徵文作品到群聊或朋友圈,發送相關截圖給客服尖小椒(微信號jianxiaojiao45),或在參與活動的投稿作品下留言評論,就有機會得到一份專屬粉絲讀者們的驚喜禮包!希望大家可以耐心讀完全文,認真給出自己的評價,我們接受每一個善意的批評和意見,但是不歡迎任何惡意的誹謗和謾罵哦。

延伸閱讀

逼遷還不退房租?看我如何與房東據理力爭討公道

勞動節,那些“看不見的勞動者”

北漂的家政女工:十几年来,与中介斗智斗勇

本文為“那些年,我掉過的坑”徵文大賽的投稿作品,系橙雨傘公益和尖椒部落共同開發和製作。歡迎轉載,但請保留本段文字:轉載自關愛女性,賦能女性遠離暴力的跨界公益項目“橙雨傘”(微信ID:chengyusan666)+中國女工權益與生活資訊平臺“尖椒部落”(jianjiaobuluo.com)。並保留以下作者信息:

北漂的家政女工:十几年来,与中介斗智斗勇

黑龍江人,曾經是一名建築塔吊工。2000年下崗,開始漂泊打工,06年來北京做家政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