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三大殿是越南太監修建,這背後蘊含著一段明朝輝煌歷史

說起現在的故宮,它最早興建於明朝永樂時期,當時永樂大帝遷都北京,並營建北京城池、皇宮宮殿及百司府廨,其中北京故宮是就是當時中國營建的最雄偉宮殿建築群。永樂時期沒有把全部建設完成,主要是由於財力所限以及頻繁的北征。而永樂帝兒孫仁宗、宣宗兩位皇帝在位不久,而且都城之爭不斷,所以北京城也沒完成,北京城和故宮的最終完成都是在明朝強盛時期的明英宗年間建好,從1437年(正統二年)開始,明英宗命工匠“修營北京城池、九門、兩宮三殿、五府六部諸司公宇”,工程陸陸續續進行了十多年,而負責建設這個故宮的總負責人就是越南人阮安。

北京故宮三大殿是越南太監修建,這背後蘊含著一段明朝輝煌歷史

對於阮安《明史 列傳第一百九十二 宦官一》中有詳細記載:

“範弘,交阯人,初名安。永樂中,英國公張輔以交童之美秀者還,選為奄,弘及王瑾、阮安、院浪等與焉。佔對嫻雅,成祖愛之,教令讀書,涉經史,善筆札,侍仁宗東宮。宣德初,為更名,累遷司禮太監,偕英受免死詔,又偕英及御用太監王瑾同賜銀記。正統時,英宗眷弘,嘗目之曰蓬來吉士。十四年從徵,歿於土木,喪歸,葬香山水安寺,弘建也。而王瑾至景泰時始卒。”

北京故宮三大殿是越南太監修建,這背後蘊含著一段明朝輝煌歷史

其實阮安1381年出生於大越國陳朝的河東,那麼為何他會來到中國,並在北京主持修建北京城和故宮三大殿呢?這要從明成祖滅安南,設置交趾郡說起。

明成祖滅安南起因是安南陳朝權臣胡季犛篡位殺了陳朝末帝陳日焜,之後稱帝建立大虞國,這就是越南歷史上的胡朝,胡季犛後退位讓自己次子胡漢蒼登基為胡朝皇帝,胡漢蒼嚮明朝朝貢,自稱是陳朝皇帝的外甥,由於陳氏無後,所以經陳朝大臣推舉為國王(“宗嗣繼絕,支庶淪滅,無可紹承。臣,陳氏之甥,為眾所推”),請求明朝封自己為安南國王位。明成祖朱棣一時被矇蔽而同意封胡為安南國王。當時明成祖也是篡位,所以胡朝這樣的做法並沒有質疑,直接將胡漢蒼冊封為“安南國王”。

不久胡季犛篡權一事被陳朝遺臣告發,陳朝遺臣裴伯耆到明廷,控訴胡季犛父子“弒主篡位,屠害忠臣”,並稱陳朝後裔陳添平尚在,請求明朝出兵討伐,重新恢復陳添平國王身份。當時朱棣其實對此事明瞭,只是派使者嚴厲詰責胡漢蒼,胡漢蒼假意上表請罪,願意讓位於陳添平。1406年明派五千護送陳添平回安南,沒想到陳添平進入安南後被安南士兵的伏擊,明軍不敵,陳添平及部分士兵被俘,陳添平後被胡朝審問後被處死。事後朱棣當庭大怒,於是派遣總兵官朱能為徵夷將軍征伐胡朝,後朱能行軍時病卒,由副將張輔代替。

北京故宮三大殿是越南太監修建,這背後蘊含著一段明朝輝煌歷史

明軍在經過一年的征戰之後,迅速拿下了胡朝的都城西都清化府。明朝在安南國設置“交址都指揮使司”、“交址等處承宣布政使司”、“交址等處提刑按察使司”等都布按三司,直接管轄,安南在自立數百年後又重新回到中原王朝版圖之內。當時攻取安南後,明軍主將張輔等下令,將該地:

“懷才抱德、山林隱逸、明經能文、博學有才、賢良方正、孝弟力田、聰明正直、廉能幹濟、練達吏事、精通書算、明習兵法、武藝智謀、容貌魁偉、語言便利、膂力勇敢、陰陽術數、醫藥方脈之人,悉心訪求,以禮送赴京擢用。“

其實就是蒐羅了安南當地的能人到明朝,而且這些能人中有部分童男被閹割成為太監,送入明朝宮廷內服務。而阮安就是其中一位,阮安在明朝宮廷內成長,經過學習,成為明朝宣德正統年的一位建築家、水力學家,被明朝皇帝委以重任,最初永樂帝修建北京城時阮安就是其中建設者,其才能也得到認可,史書曾記載他“目量意營,悉中規制,工部奉行而已”,意思就說阮安無需查閱資料,只憑實地觀測和思考,所制訂的建設方案就完全能達到各方面的要求,而主管建築的工部官員只需奉行就可以了。

在明英宗正統年阮安先後負責建立了北京城城門,當時史書對此有記載:“上遂命太監阮安董其役。取京師聚操之卒萬餘,停操而用之,厚其既廩,均其勞逸;材木諸費,一出公府之所有,有司不預,百姓不知”。於是阮安花費數年依次建造好了西直門、平則門(阜成門)、東直門、朝陽門、德勝門、正陽門等九門。1445年(明英宗正統十年),阮安奉明英宗命重建紫禁城中的奉天、華蓋、謹身三大殿,正統六年(1441)阮安負責監建的三大殿建成,英宗賜給他黃金五十兩,白金百兩,綵緞八表裡,鈔萬貫,這算是皇帝賞賜太監最多的一次。除了建造北京城和紫禁城三大殿以外,阮安也對北京城一些河道進行疏通。

北京故宮三大殿是越南太監修建,這背後蘊含著一段明朝輝煌歷史

阮安之於北京故宮其實是一種建造,並非設計者。今天站在北京三大殿,就會想到當年的強盛的明帝國,想到修建者阮安,這或許就是阮安之幸,現代人之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