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見人就咬的習慣,根源竟然在父母這裡

一般人都知道,嬰幼兒的發育會受到媽媽養育方式的影響。而英國的心理諮詢師布拉夫曼博士認為,不僅是媽媽,爸爸的影響也同樣重要。

孩子和父母是一個整體,在這個整體中的所有人都會對彼此發揮影響。

布拉夫曼博士的《看見孩子,看見自己》一書中,記錄了丹尼爾咬人的例子。

孩子見人就咬的習慣,根源竟然在父母這裡

一歲零一個月的丹尼爾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養成了“見人就咬”的習慣,他的父母不論是批評他、打他、綁在椅子上,還是在他嘴唇上抹一些味道強烈的東西,都沒有辦法制止。於是來到布拉夫曼博士這裡尋求幫助。

博士發現丹尼爾走路、發音、玩玩具都很正常,於是,他著重瞭解了丹尼爾父母的情況。

丹尼爾的媽媽反對一般的社會陳規,並不顧父母反對嫁給了丹尼爾爸爸,不過,她對於傳統的挑戰導致了內心有一些內疚。雖然她希望養育一個不受陳規束縛的孩子,但她又認為孩子應該控制自己的慾望,必須要改掉咬人的習慣,所以,她自身是有些衝突的。丹尼爾的爸爸表面上認為孩子不應該咬人,但他又堅定地認為千萬不能讓孩子屈服於世界的規則,所以他的言行也是有衝突的。

博士指出,丹尼爾父母在批評管教丹尼爾的時候,其實他們內在是很不一致的。雖然不清楚第一次丹尼爾咬人的時候,心裡到底有什麼想法,但咬人的習慣實際上是對父母矛盾的態度作出的反應。

雖然當時丹尼爾的父母覺得博士胡說八道,但自從那次見面之後,丹尼爾就再也沒有咬人了,丹尼爾的媽媽說實在不清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孩子見人就咬的習慣,根源竟然在父母這裡

博士解釋到,父母和孩子是一個相互影響的整體,當一方態度發生改變,另一方的行為也會發生變化,孩子根據父母的態度給予回應。

書中其它案例也驗證了這一點。5歲的格洛麗亞非常害羞、不敢去上學,新學期開始的時候,她又哭又鬧,說身上到處都疼。在第一次會面中,博士發現她的媽媽總說“她是我們唯一的孩子”,媽媽對孩子有很多的焦慮。博士相信,孩子清楚地知道媽媽的焦慮,也知道自己在媽媽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她覺得爸爸媽媽都非常需要她,所以她不願意離家。而當她的爸爸堅定地把她送到學校,這幫助她明白“可以”離開家。

那次諮詢之後,格洛麗亞就能正常去上學了。

孩子見人就咬的習慣,根源竟然在父母這裡

都說情緒穩定的父母對孩子至關重要,確實如此。父母的焦慮,會無形中傳給孩子,孩子接收到父母的情緒,則會引發各種各樣的反應。孩子的問題,通常也反應了父母的問題,看見孩子,也意味著看見自己。

所以,當孩子出現問題,真正成熟的父母明白,這是孩子發出的信號,首先要做的不是解決孩子的問題,而是處理孩子的情緒,去看看孩子的眼睛,聽聽孩子的心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