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增產不增收問題究竟出在哪兒

這些年隨著農業技術的進步,農民兄弟的收成越來越好,可是隨著而來的銷售難更讓農民朋友愁白了頭,那麼增產不增收問題究竟在哪呢。

我們都知道市場經濟之下價格是由供求關係決定的,供應少價格就高一些,供應過剩價格就會低,如果依據市場規律判斷,糧食年年增產豐收價格上不去似乎理所當然。

農民增產不增收問題究竟出在哪兒

但是我們卻忽略了市場經濟的另一個作用就是通過價格調節市場供求,正常情況下如果一種商品價格持續低迷,一定會伴隨減產和轉產,但是這種作用在我們的農業尤其是糧食作物生產並沒有顯現出來。首先基本農田制度從根本上限制了種植的範圍,而且不允許棄荒不種,在沒有大的天災人禍的情況下,減產基本不可能,這就造成了糧食必然長期過剩。同時國家採取糧食指導價和收購保護價,基本只是維持農民微薄利潤,只有規模化才是盈利之道,否則只能算是勉強安身立命而已,這與工業化大生產的時代背景是完全相符的,畢竟工業取代農業成為發展主動力是歷史必然。另外由於糧食的商品性沒有完全顯現,流通度尤其進出口自由度不高,相反國家會通過進出口調控國內農產品價格。所以從長期來看抑農保工的政策不會改變。

正是由於以上種種原因,農民朋友更要認清形勢轉變思路,首先,糧食作物既然沒有完全商品化,就不要都堵在初級產品階段等著收購,糧食變現困難但是深加工產品確是不受限制,而且附加值更高,農民朋友可以考慮創造糧食商品化的途徑賺取更高的利潤。另外農村電商和品牌農產品逐漸脫穎而出,大路貨價格不好,但是走上品牌銷售的綠色農產品可是供不應求而且價格高昂啊。另外要考慮適應歷史潮流,既然工業是發展方向,脫農向工是必然,就要提前準備,尤其對於子女教育要跟上,靠知識進城和靠體力進城概念可不一樣,社會主義建設可不能總靠體力啊,你沒能適應城市節奏,至少不要讓子女也不適應。雖然農村也有不少造富機會,但對於大多數的普通人來說,工人生活會比農民普遍要好,不要牴觸,歷史需要這種分配形式,希望農民朋友儘早認清形勢,當然如果你有出類拔萃的實力,農村一樣會造就大批富翁,畢竟任何領域都有領軍人物不是。總之抱怨解決不了問題,誰能適應才是贏家,不是嗎。支持記得點贊關注哦。謝謝!

農民增產不增收問題究竟出在哪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