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灭亡时,到底有多惨?全中国损失多少人口?

文史砖家


从明神宗后期开始,明朝的国势便开始走上下坡路。此时,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清)迅速崛起,并日渐成为明朝在关外的心腹大患。为了征剿后金,明神宗向民间大征“辽饷”,结果非但没能消灭努尔哈赤,反倒因为横征暴敛,导致大批农民破产,由此为大规模的民变埋下伏笔。



明光宗、熹宗在位时,情况非但没见好转,反而因为朝廷内部的党争激烈,而变得更加糟糕。而在崇祯帝即位的当年(1627年),以陕西白水县饥民首领王二起义为开端,明末农民大起义就此揭开帷幕,在短短数年的时间里,便涌现出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数位强大的农民军首领,给明朝以沉重的打击。


与此同时,后金(清)对明朝的攻势更加猛烈,甚至多次入关扫荡、劫掠,给内地造成严重的破坏。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崇祯帝为了解决问题,只能在天灾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向民间大征“三饷”(辽饷、练饷、剿饷),结果非但没能解决问题,反而更加激化各种矛盾。再加上崇祯帝刚愎自用、多疑狂躁,导致局势更加不可收拾。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一月,李自成在西安僭号称帝,建立大顺政权,随即率军进入山西,仅用了两个多月时间,便打到北京城下。李自成行军之所以如此神速,固然在于大顺军战斗力极强,但更关键的一点,则是明朝守将们畏敌如虎,尚未交战便纷纷献城投降。


当年三月十九日,就在李自成抵达北京城下两日后,兵部尚书张缙彦便献城投降,使得京师就此陷落。当日,崇祯帝走投无路,在煤山(今景山)自缢身亡。崇祯帝在殉国前,为防止后妃和公主们受辱,便逼迫张皇后、袁贵妃自缢,并亲手砍杀幼女昭仁公主及数位妃嫔,砍伤长女长平公主,场景令人惨不忍睹(详情见《明史·卷一百一十四》)。



崇祯帝殉国后,李自成占据北京仅仅42天,便被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援引而来的清兵赶走,并被迫在陕西、湖北一带流亡,最终在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初战死在湖北九宫山。清军入关并占据北京后,正式开始长达十余年的统一战争,从这一刻起,中国的历史进入到清朝时期。


当然,从法统上来讲,明朝并没有随着崇祯帝的殉国而灭亡,因为在他死后没多久,留在陪都南京的大臣们便拥立福王朱由崧为帝,是为弘光帝。由此开始,明朝正式进入到与清朝并立的南明时期,并以北伐中原、收复故土为己任,情况非常类似于当年的东晋或南宋。



南明前后存在17年,共经历4位皇帝、1位监国。平心而论,除了弘光帝碌碌无为、绍武帝在位极短无所作为外,无论是隆武帝朱聿键还是永历帝朱由榔,都是有能力、有理想的皇帝,无不想完成驱清兴明的大业,然而由于本身是弱势皇帝,再加上内部党争激烈、将领多怀异心,导致局势日渐糜烂,终至于不可收拾。


南明永历十三年(1659年),永历帝在清军主帅吴三桂的逼迫下,先是撤往中缅边界,再转入缅甸境内,成为外国的人质。两年后(1661年),缅王莽白发动“咒水之难”,杀死大批南明官员并囚禁永历帝,随后又将其送给吴三桂(详见《西南纪事》、《缅甸史》等书)。



次年(1662年)6月1日,永历帝父子及眷属25人,在昆明篦子坡被吴三桂用弓弦勒死。至此,明朝正式覆亡。而在此之前,弘光帝朱由崧、隆武帝朱聿键、绍武帝朱聿鐭均被清军杀害,而监国鲁王朱以海则逃奔郑成功,并于永历帝遇难的同年,病死在金门。


在亡国的过程中,明朝皇室的遭遇固然很悲惨,但跟黎民百姓比起来,却不值得大书特书。依照学者的统计,在崇祯三年(1630年)时,明朝的人口数达到峰值,大约为1.93亿,历经十余年的战乱(农民战争及对后金/清的战事)、饥荒、疾疫,到崇祯帝殉国的当年(1644年),实际人口数已经下降到大约1.52亿,锐减4000多万人!



满清入关后,战乱、瘟疫、灾荒发生的次数不仅比之前更加频发,而且规模更大,再加上清军在南北各地的屠城、张献忠屠川等事件,使得中国人口数量锐减程度更甚,以至于到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当时中国的人口数大约为1.01亿(所有数据均见《中国人口史》),如此算来,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中国损失的人口数竟然将近1亿!


如果仅从崇祯帝殉国当年算起,那么在4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人口数量锐减5000余万,若扣除和平年代正增长的人口数,那么损失的人口数量将更加庞大。在这串枯燥冰冷的数字变化背后,代表着怎样惨烈的亡国现实,由此可以想象。


史料来源:《明史》、《南明史》、《西南纪事》、《缅甸史》、《明季北略》、《明季南略》、《中国人口史》等


文史砖家


1644年,农民领袖李自成率先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杀而亡,大明王朝宣布终结。

在最后的卫国战争中,大部分明朝皇族都在抗清保国的战争中殉国了,除了这些在明末浩劫中牺牲的皇族成员外,一部分幸存下来的皇族则开始了更加艰难的生活。当李自成攻入北京后,太子朱慈烺,三子朱慈炯,四子朱慈炤,秦王朱存枢,晋王朱求桂,代王朱传被李自成农民军全部杀掉,子孙也不知所踪。清朝入关后,皇族成员们为了躲避迫害,纷纷隐姓埋名,流入民间,如八大山人则自动放弃朱姓。因此在明朝灭亡时,明朝皇族基本被杀或者逃。

而全中国损失的人和旱灾、洪涝、蝗灾,以及战争灾害频发,自然引发了饥荒。饥者相食的惨剧不断发生。一名河南官员在地方任职11个月,连续遭到旱灾、蝗灾和水灾。大灾之后必有大疫,1641年地区级别的瘟疫向全国蔓延。

整个行军轨迹大部分在中原,是当时饥民最为集中的地方。之所以闯军规模可以破百万,得民心,不是因为李自成顺应天意,而是因为百姓要吃饭。明朝末期至清朝初期,人口锐减是一个公认的事实。有人讲中国人口的锐减全加在了清军屠杀的头上,从公平的角度来说这是不公平的。因为必须考虑各种灾荒、明军的杀良冒功、农民军的屠杀以及各地草寇的屠杀等等。

明朝末年到底有多少人?清朝初年又剩下多少人?

关于明朝人口的数量问题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具体的数字争议很大。明朝官方自己的最后一次统计是在1620年,此次统计出的结果是5165万人。对于这个结果大多数人持怀疑态度,以为当时已经属于明朝末期,已经出现已经出现了大量的流民。此外那些卖身给贵族或者官吏家族的奴仆和奴婢是不计算在内的,不要小看这个数字。再加上那些为了躲避赋税刻意隐瞒人口的家庭,这个数字还会增加。历史学家葛剑雄认为在1600年左右,中国的人口达到了1.97亿。但是又另一些人认为这个数字过高,但是无论结果到底多少,我们在这里做一个推测:明朝人口至少在1亿以上,准确一些应该是1亿至1.5亿之间。

  清朝官方的数字也有水分,在1652年,清朝公布了第一次人口统计的数字,此时中国的人口是1063万。但是这个数字明显不可信,因为当时的南方还在南明王朝的手里,这个数字清朝无法统计;此外由于当时正值战乱时期,大量人口逃亡无法统计,还有一些人隐瞒了户籍,所说1000万的人口是不符合事实的。在康熙初期,清朝的统计数字是2000万,但是这个数字只统计了男丁,没有统计女人。如果成倍计算再加上那些奴仆和流民,在康熙初期的中国人口应在5000万左右。从这个数字来看,中国在明末清朝那个混乱的时代,损失的人口应在5000万至8000万之间。但是我们只是一个猜测而已,具体数据可能有待考证。


小邓陪你说历史


明朝灭亡时有多惨?很惨,非常惨。仅一个扬州府就惨目忍睹。

1645年5月13日,多铎的军队开到扬州城下,试图招降史可法一众官员,遭到拒绝,于5月20日攻克扬州城。 这七天之中,真正的守城战其实只发生了一天。之后,清军攻入城内,在十天的时间里几乎屠尽了这个历史上久富盛名的繁华之城,其实最可怜的还是哪些女子,男人无能保护不了她们。


根据当时幸存者王秀楚的《扬州十日记》记载,屠杀共持续十日,整个扬州府仅被收殓的尸体就超80万具。真正死亡的肯定不止这个数,听说当时中国人口减少了百分之八十。战争是残酷的,但有时候又避免不了,所以希望中国强大,就算有战争也要在别的国家进行。


我是炮泡


明朝在万历年间没有大规模战争前,也就是说萨尔浒之战前,估计有9000多万—1.3亿人口,后来经过与后金的战争,野猪皮屠杀辽东汉人,后来陕西大旱,出现饥荒,李自成起义,明朝官军又与农民军战争,同时与清战争,张献忠屠蜀,清军入关后大肆屠城,从北方屠到南方,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广州屠城,还有明清战争死的人等等。到顺治年间,天下太平了基本没有战争以后,人口普查全国就两千多万人,就是说从1616年到1663年左右,47年,全国损失了5000多万人。


浪潮518888


实际上《桃花扇》就是一部可信的历史。就像在《桃花扇小引》中所说的那样,他的创作目的是为了讲清楚明朝300年历史,是由何时何地何人灭亡的。具体来说,明朝不是亡于崇祯年间,是灭亡于南明弘光时代,真正灭亡明朝的人,不是朱由检,而是马士英。马士英的抗清似乎很难成立。你没看见马士英统帅的江北四镇其主力基本都投降了清朝,唯一跟清军主力多铎统帅的南征大军作战的是左良玉所统率的部队。有一次在扬州北面的江苏盱眙,左良玉正在进攻多铎的大军,激战之时,史可法就在附近,左良玉邀请史可法一起进攻,说趁敌军尚未站稳脚跟,正是进攻的大好时机,但史可法害怕打不过就没过去打。从《续明纪事本末》这一段看出来,史可法的性格有点软弱,过于谨慎和胆小。\r

然而,史可法在最后关头却又表现得非常勇敢,就像《桃花扇》所写的那样,整个南明王朝超过百万大军都没有人敢于防守多绎带领的清军,因为马士英规定敢于议论防守清军的人,要被杀头。最后史可法带领三千士兵防守扬州,这三千士兵后来又跑掉了大半。\r

年的情形,在马士英像疯狗一样宣称敢于议论防守清兵就要被杀死的命令之下,上百万精锐部队基本上不做任何抵抗,成建制的投降清军。这样的的情形,在没有马士英巨大破坏的情况,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先例,从逻辑上分析都是不可能发生的特殊事件。明朝史书《南渡录》和《甲乙事案》是清朝的禁书,可信度相当高。刘宗周说:马士英亡国之罪不用言矣。明朝史书《甲乙事案》:有明之失,不在他人,实士英一人耳!这是当时人们最普遍的评价!就是明朝的灭亡,实际就是马士英一个人造成的,这才有了后来的清朝全民一个剃头令,.这种说法现在看来很片面!但代表了当时人们普遍的看法!只是后来的统治者不太宣传!清朝的人不爱讲,就像曾国藩说的清朝的天下得来太容易了。\r


e_listen141814398


天启6年5165万,顺治12年1403万,顺治18年1913万。一直到康熙24年才2034万。(以上数据出自梁方仲先生《中国历代户口、田地》,近五千万人口,约七成汉人被杀。

满清入关,施圈地、占屋、投充、逃人法、迁海等暴政,死亡无数。更不用说因剃发易服而屠城了;济南、大同、南昌、广州……。

要说屠城记录,恐怕超过地球上所有国家了!


勇144540699


损失一亿人口抗战才损失3500万人口咋没人喊着灭亡野猪皮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