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常青:融入長三角 青商應該“主動出擊”

丁常青:融入长三角 青商应该“主动出击”

丁常青:融入长三角 青商应该“主动出击”

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深入推進,行業協會(商會)將在新的歷史時期面臨新的發展機遇,2019中國長三角青商高峰論壇組委會在論壇即將召開之際,分別採訪了安徽、上海、江蘇、浙江的青年企業家協會(青年商會)相關負責同志,共同展望行業協會(商會)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的新角色。

安徽省青年創業者協會會長丁常青

融入長三角青商應該“主動出擊”

安青網訊 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經濟最具活力、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是“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的重要交匯地帶,在國家現代化建設大局和開放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丁常青覺得,青商應該“主動出擊”,才能更好地融入和推動長三角地區的一體化發展。

他說,長三角城市群以上海為核心,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組成。重點要抓住五個方面發展:一是國家“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的實施,為長三角城市群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和開放優勢,為高層次、高水平、高質量的參與國際合作帶來了新空間;二是提升城鎮化質量建設,打造國家新型城鎮管理創新模式;三是在國家現代化建設全方位開放格局中,發展長三角經濟帶為創新長三角城市群發展模式、建立健全一體化發展體系機制注入了新元素;四是國家經濟發展離不開科技的發展不斷深化創新,為企業創新發展帶來新契機;五是生態文明理念和綠色城鎮化要求,為推進長三角城市群綠色轉型,促進生態環境步入良性循環軌道指明瞭新方向為青商在新一輪的發展機遇中都應看到這個機遇,抓住這五個方面的發展機遇,藉助天時、地利、人和的良機找尋創新發展機遇。

“當下的青年企業家們正處於中國第二次改革發展的新關口,我們要保持戰略定力,堅定全面深 化改革開放不動搖,堅持‘改革開放再出發’。”丁常青說,青年企業家們找準自身發展定位,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建設,從大力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的大背景下來思考、研討,更有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這也表明長三角青年企業家的發展領域代表了新經濟、新產業方向,其他領域包括金融與投資、工業與製造業、農業與農產品、批發和零售業等領域合作,進一步拓展市場,增加企業收入、吸引優質人才,提升企業競爭力、政府營商環境更優,行政成本降低對整個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長三角一體化的發展離不開青年企業家的密切合作、優勢互補,尤其是一些重點領域的協同對接。丁常青說,長三角一體化建設目前在公共基礎設施、醫療教育、軌道交通、人才引進、文化旅遊、現代化農業、大健康養老、互聯網信息建設、工業製造產業升級、智能製造應用等領域的合作我們已日趨成熟,還要積極策劃推動一系列標誌性大事,如爭取國家支持三省一市率先取消省界高速公路收費站,推進5G先試先用,啟動長江河道流域新一輪整治工作的實踐探索等;配合開好2019年三省一市主要領導座談會,爭取開出新成效、新特點,充分有效發揮一體化建設區域合作辦公機制。首先要開放用好已有服務平臺,共同為三省一市服務,為長三角企業打造“一帶一路”投資平臺;還要加強重點專題對接與合作,比如在科創和產業協調發展方面以上海為核心和周邊城市有很大的合作成效和潛力,應圍繞培育新增長點進行深入合作。在各行業領域市場服務上,要發揮好上海金融市場的優勢為長三角企業做好融資服務的功能,把資本市場服務基地建設好。在民生領域,要針對長三角人群流動特點,立足公共服務便利化,擴大交通卡、醫保卡跨區域使用等,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

安徽是長三角的“新軍”,他認為,安徽融入長三角城市群一體化,青年企業家們應該以開放的心態抓住機遇合作共贏,快速融入成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重要的中堅力量和建設者。安徽在長三角一體化經濟的帶動下,為了發揮優勢,關鍵在於青商找準路子、結合自身企業特長,並借鑑蘇浙滬等地先進的發展經驗,推動安徽與江浙滬的融合,為實施五大發展美好安徽目標加快了前進方向。(本報記者 張仲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