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穰苴:中國古代兵法史上一顆遺失的黑珍珠

名將,似一顆顆天上的明星閃耀在歷史的長河中,最為人們之談資。

在上一篇頭條中,和大家一起聊了一下戰國末年田單復國的故事,今天呢,我們再來聊一聊田氏家族另外一個響噹噹的兵法大家——司馬穰苴。

司馬穰苴:中國古代兵法史上一顆遺失的黑珍珠

司馬穰苴,本名田穰苴,齊國田氏老祖宗田完(陳完)的庶出後代。

春秋戰國時期,齊國曆史上田氏宗族但凡露過臉的,名字都是一個字,而唯獨田穰苴的名字是兩個字,也算是獨樹一幟了。

另類之人必有另類之處。

齊景公時期,晉、燕兩個諸侯國同時來犯。晉攻阿城和甄城,燕侵黃河南岸一帶。

最讓人煩的是,此時的齊國軍隊早已沒有了當年齊桓公爭霸時的勇武,竟然一戰而敗,簡直是丟盡了齊國這個老牌霸主的臉面。

景公一朝也不頹廢啊,為此,齊景公十分憂慮,寢食難安。

危急關頭,相國晏嬰就向齊景公推薦了田穰苴。、

這個晏嬰就是《晏子使楚》中那個晏子了,也是他後來最先斷定田氏必將對姜氏齊國代而取之的,當然這就是後話了。

他對齊景公說:"田穰苴雖然是田氏門中偏室所生,但他這個人文能令人信服,武能威懾敵人,可以一試。"

司馬穰苴:中國古代兵法史上一顆遺失的黑珍珠

"穰苴雖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眾,武能威敵,願君試之。"(《史記.司馬穰苴列傳》)

非常時期不講俗套,齊景公召見田穰苴當面一談,果然非同欣賞,並立刻授予他帥印,命他領兵前往抗擊晉、燕兩國軍隊。

沒想到的是,此時此景的田穰苴竟然謙虛了起來,他以自己出身卑微為由,向齊景公申請一名朝裡朝外都說得上話的監軍。

國難當頭,估計齊景公也是要啥給啥了,就派了自己的寵臣莊賈來擔任這個監軍職務。

後來的事實證明,田穰苴估計是給齊景公設了一個套,也是給莊賈挖了一個坑。

為什麼這麼說呢?田穰苴出身不算高貴,短期內難以在軍中樹立起足夠的威信自然是一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恐怕是如今的齊國軍隊軍紀渙散,早已沒有了當年"尊王攘夷"時的風範,帶著這樣的軍隊出征,前番的潰敗就是先例。

說明白點,田穰苴需要殺雞儆猴,在軍隊內樹立起令行禁止的規矩。

為了國家大義,看來只能委屈一下景公的這位寵臣了。

結果呢,這位莊賈大人那是真的往坑裡跳啊!

寵臣莊賈一貫驕橫,同時呢出征的軍隊又是自己麾下的,所以呢,他壓根就沒有把田穰苴以及二人約定的集合時間當回事,而是在自己的府邸和前來餞行的親戚朋友吆五喝六起來。(由此也可以窺見景公的朝堂大概是一番什麼樣的天地了。)

等到他醉醺醺的到達軍營的時候,天都快黑了,且前方傳來戰報,又有一城失守,田穰苴怒了:

"將受命之日則忘其家,臨軍約束則忘其親,援枹鼓之急則忘其身。今敵國深侵,邦內騷動,士卒暴露於境,君寢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懸於君,何謂相送乎!"

司馬穰苴:中國古代兵法史上一顆遺失的黑珍珠

義正辭嚴,估計齊景公自己來了都挑不出來毛病。

還有什麼說的,一切估計都是按照田穰苴的既定規劃來的,他招來軍正(負責軍中執法的軍官)問明法紀,直接就把莊賈咔嚓了。

等到齊景公收到消息,快馬加鞭派人拿著符節來救已經晚了。

事情還沒有完,齊景公派來的使者因為救人心切,在軍營內騎馬馳騁,也成了立威的對象。

所謂"將在軍,軍令有所不受。"

雖然田穰苴沒敢殺持節的使者本人,卻是將他的隨從給砍頭了。

一下子,三軍動容了,個個精神振奮、鬥志昂揚起來。晉、燕兩國的軍隊聽到這個消息,連打都不打,直接退回去了。

晉師聞之,為罷去。燕師聞之,度水而解。於是追擊之,遂取所亡封內故境而引兵歸。(《史記.司馬穰苴列傳》)

司馬穰苴:中國古代兵法史上一顆遺失的黑珍珠

凱旋歸來,齊景公也還算是明君,沒有拿他殺自己寵臣這件事說事,直接拜他為大司馬,執掌了齊國軍政大權。

從此,田穰苴便被稱為了司馬穰苴,而且後世子孫也以此為姓。

後來呢,雖然這田穰苴是庶出,畢竟屬於田家的人,他的飛黃騰達自然促進了田氏家族在齊國的勢力膨脹,這引起了其他家族鮑氏、國氏和高氏的不滿,在他們的進讒下,齊景公就把田穰苴給罷職了。

其實,讒言固然是個引子,但真正想攆人回家的恐怕還是齊景公本人吧,畢竟功高震主嘛。

雖然,司馬穰苴被貶後不久就抑鬱而終,但他"治軍貴在嚴,領軍須有威"的軍事思想卻以《司馬法》的形式流傳了下來,在中國軍事思想的發展上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司馬穰苴:中國古代兵法史上一顆遺失的黑珍珠

三百多年後,大漢朝有一位叫周亞夫的將軍在河內守的位置上,複製了他的這一套治軍方法。

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天子先驅至,不得入。先驅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居無何,上至,又不得入。於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吾欲入勞軍。"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馳。"於是天子乃按轡徐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甲冑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史記.絳侯周勃世家》)

當時的情況是,匈奴大舉入邊,漢文帝便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軍棘門;以河內守周亞夫為將軍,軍細柳。

當漢文帝親自前往各軍營勞軍時,前兩處軍營大大小小的軍官都是列隊相迎,唯獨在周亞夫的細柳軍那裡吃了閉門羹。

司馬穰苴:中國古代兵法史上一顆遺失的黑珍珠

不過呢,漢文帝也是明事理的皇帝,不僅沒有感到失了尊嚴,還留下了一句話:

"嗟乎,此真將軍矣!"

為什麼?這是他留給兒子當皇帝時的一個鎮乾坤的寶啊。

後來呢?漢景帝時期,周亞夫臨危受命,不負所望,一舉平定七國之亂,為漢朝江山立下了不世功勳,仕途上是先當太尉再任宰相,也算是一時榮光了。

不過呢,但凡這樣的將軍性格上就偏倔強,漢景帝怕他實在難以駕馭,再留給自己的兒子的時候生了什麼事端,於是就找了個藉口,把他給投監獄裡了。

叱吒疆場一生的條侯周亞夫最終竟絕食五日而死。

司馬穰苴:中國古代兵法史上一顆遺失的黑珍珠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可嘆功臣名將看似叱吒風雲,終究不過帝王手中的一顆棋子,有用時擺在棋盤上,無用時便隨時丟棄,反正棋盤只有一個,而棋子卻有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