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陪寫作業時情緒暴躁,孩子成績受影響,如何陪寫作業減負?

9eN7y_sky


陪孩子寫作業情緒不好,家長的心態是關鍵!

陪孩子寫作業情緒暴躁,我想這是每個家長都碰到過的問題吧,重點在於家長如何調整心態,控制自己的情緒,平常心態來陪伴孩子!



多鼓勵,多表揚,不要指責打罵!用全心全意的愛來陪伴孩子!

學會正確引導孩子,體諒孩子的辛苦!比如:“寶貝,寫作業累了吧!來吃個水果……”,“孩子,看你寫作業是不是有什麼困難,需要我怎麼配合你呢?……”,“每天熬夜太晚了,我很擔心你,這樣會對身體健康有影響……!”

應該從愛孩子的角度來坦誠溝通,正確引導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這樣,他就會發自內心的努力提升自己!


親子教育文化


和很多家長一樣,我們也為自家的孩子不愛學習而著急。小孫子今年念二年級,各方面都好,好奇心很強,一有機會便拉著奶奶去工地大門口看施工機械,研究它們的工作原理。男孩心裡崇拜英雄,喜歡槍炮坦克戰艦之類,別人考試忙答題,他考試畫他心中的航空母艦。用老師的話說,他不知道為何而學習,學習就象別人家的事。我批評他學習倒數第一,他倒一本正經地說"你們不用急呀!我後面還有一個人呢”。著急是肯定的,我和他談了學習的用途“你不是喜歡做坦克嗎?那可是個很費錢的事,國家絕不會用一個學習不好的人去做………。”道理講通了,也完全明白了,可拿起筆來還是願意畫槍炮,就是不愛寫字。沒辦法,胡蘿蔔加大棒,美國人那學來的。表現好了大人就高興就表揚就氣氛樣和,更多時候還要順順毛還有物質獎勵。表現不好氣氛就緊張,就氣憤,男孩皮糙肉厚,有時小本棍之類也往身上召呼。其實每個孩子都願意做父母眼中的乖寶寶。就看怎麼引導了。現在學習是好了,老師也很高興,家長也暫時不焦慮了,可是,這樣強行掐斷孩子的興趣真的好嗎?我不知道。心裡很茫然。


逸泉212


我會跟孩子商量:我去洗菜,有不懂的空著我一會來看,先做其它的題目。如果是抄寫作業,我會挑一兩個寫得好的說,這個字寫得真好!這一行不錯!整齊清潔。孩子會心情愉快,作業完成速度快,家長別要求那麼高,字體工整筆畫正確就行,練書法空餘時間再說。要掌握好作業完成的時間和節奏,解答問題不是直接告訴孩子答案,要跟孩子一起翻書查字典,有書為證,孩子也不會和你槓。上到四年級以上培養獨立完成的習慣,還要學會自己檢查。輔導孩子作業,自己也能溫故知新,從中學到很多東西,孩子的成長也是家長的成長。孩子學好家長也學好了不是?😊😊😊


飛阿逸


作為家長的我們,陪孩子寫作業是都很正常的一件事!尤其是低年級學生,好動,貪玩,不自覺,這就需要我們家長要監督孩子,讓孩子認真把作業完成!當然,孩子也有不會做題的時侯,這時家長要有耐心,教給孩子解題方法!千萬不要帶情緒,家長一有情緒,孩子本來會做的都做錯了,結果第二天上課也沒精神,會影響一天的課程!每位家長都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慾望,但是這需要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口吃成個大胖子,是不可取的!在校有老師教,在家有家長教!二者相互配合,才能讓孩子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學習成績有所提高!


一世情緣CK3959


家長陪孩子寫作業,需要具備一下兩個最基本因素:

1、瞭解孩子思維成長的狀態。

2、良好的陪伴孩子學習的方法。

如果不具備這兩個因素,對於家長來說,陪伴孩子寫作業就是痛苦的煎熬;對於孩子來說,家長的陪伴反而讓他寫作業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等孩子到了小學高年齡或上了初中以後,極有可能出現厭學或棄學的表現。

為什麼會這樣呢?

1、家長督促下的學習,孩子處於被動狀態,他沒有對知識的好奇、探究,沒有學習的主動性,只是完成寫作業的任務。

2、因為情緒是影響注意力的最主要因素,當家長因為孩子寫作業發脾氣的時候,身邊的孩子馬上就會被傳染,也會情緒滿滿。此刻,他沒有辦法集中精神在寫作業這件事情上。

通常,家長皺一皺眉頭,孩子至少30分鐘無法集中注意力,更不要說一晚上的狂風暴雨了。

另外,家庭中的情緒還會被孩子帶到課堂上,致使孩子無法在上課的過程中集中注意力。

❤如果家長想把孩子寫作業這件事情做好,一定要具備家庭教育能力,給孩子創造出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



宋老師教育諮詢


陪孩子寫作業,一般都是在幼小階段,因為大多數家長也只能止步於這階段。首先不比較,每個孩子都有個體差異,有自身的身心發展規律,不要過多比較甚至貶低,很傷孩子自尊,對於偏內向又敏感的孩子更是如此,造成陪寫作業時心裡很壓抑,負擔過重 更加影響發揮。其次多反思,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只有六七歲到十來歲 ,試想自己這個年紀時在幹嘛,要實事求是,那些說自己小時候比孩子強多了的家長,肯定是隻拿成績說事兒,要懂得現在是素質教育,尤其小時候,不光是學科成績打基礎,是孩子在各方面都要打基礎,甚至學科成績好壞顯得微不足道。有句話,我們這一代終究沒有下一代人的素質高,就像我們這一代的素質要強於上一代。當然這是整體而言,但又不得不承認其有一定的道理,因為生命總是向前不會往後。孩子今後的幸福可能與成績有很大關係,但決定幸福的是對生活的態度,這裡就包括你做為家長對代孩子寫作業的態度。我們做家長的誰不期望孩子幸福呢?!最後那些陪寫作業對孩子大吼大叫,甚至打罵的家長,他們是在害孩子,有可能培養出高分的考生,但培養不出幸福的人生觀。


rou和遠方


有關這個問題,身邊有好多家長也會問我,也會討論!我對於此有自己的觀點!孩子學習必須陪讀,但是陪讀分階段,講方法!

第一階段一到三年級,這時必須陪著寫作業,因為這個階段是培養孩子習慣的關鍵時期!孩子剛從幼兒園到小學,缺乏基本規矩,需要家長陪伴養成好的寫作業的習慣!習慣包括坐姿端正,握筆正確,筆畫準確,書面整潔!

那麼怎麼能陪寫作業不生氣呢?就是寫作業前跟孩子說好自己先寫,不會的劃上,空著,把會的先寫完,不會的集中給她講,孩子寫作業,家長在旁邊看書,暗中觀察,有坐姿握筆等問題,輕輕的去糾正一下就好了,不要全程干預寫作業!如果孩子需要讀題,就用手指著字給他念題,然後他自己做,題的對錯不要在孩子寫作業時糾正,全寫完一起跟孩子改並講解!

第二階段四到六年級,這個時候不用全程陪同,但是要求孩子在規定時間完成作業!比如,每天讓孩子把作業記在本子上,到家後估算寫作業時間,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寫完一項打個對勾,先寫孩子的強項,合理安排時間,到了週末,週五把作業都寫完,不要拖到週六日!最開始時,寫完作業,不要檢查對錯,但是要檢查是不是所有項目都完成了!

陪寫作業過程中要明白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有不會的很正常,如果都會了就不用上學了,所以要放平心態,換位思考,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反而會有好的效果!


冰248429084


既然孩子的成績受影響,就說明家長陪寫作業的效果不好,為什麼還要陪呢?其實孩子需要家長無情緒,無期待的陪伴,你只是讓孩子感覺到你在,你和她在一起就好,你可以做你的事,沒必要非盯著孩子。這裡面我認為真正影響孩子成績的是家長的暴躁情緒,孩子做作業是孩子的事情,家長要做的是給孩子足夠的愛,信任,支持,理解,引領就可以了,孩子不用管,全靠德行感,家長把自己事弄明白了,給孩子做表率,樹榜樣。

這個問題中我讀到了兩個信息都是指向家長的:第一,家長的暴躁情緒,作為一個心理工作者,我可能更看重的是家長的內心狀態,因為一個痛苦的家長養不出幸福的孩子的。所以,家長要先學習怎麼管理情緒這一課;第二,是問題“如何陪寫作業減負?”如果家長本人把陪孩子當成一種負擔的話,怎麼陪都會給孩子增加負擔,要想孩子輕鬆,首先家長要輕鬆,家長不輕鬆,孩子不成功。不是還在不優秀,而是父母太落後!

 


愛有聲教育王玉霞


首先我們要認可自己的情緒是正常的,就像吃了不乾淨的東西要拉肚子,衣服穿久了會髒,然後我們再想辦法怎麼解決?

基本上家長陪孩子寫作業情緒暴躁,是因為這三個原因。

一,認為孩子太笨怎麼說都說不明白。

經常在一些視頻網站上看到,家長咬牙切齒的教孩子,然後孩子還是一臉懵聽不明白。解決辦法,有的問題並不是唯一標準的答案,孩子的思想天馬行空,應該被允許和鼓勵。我是一個培訓中心的教學負責人,記得有一次聽老師上朗誦課,頭一句是花是紅色的,老師的導入部分是寶貝們,請問花是什麼顏色的?孩子們有的說是黃色的,藍色的,紫色的,老師糾正說,寶貝花是紅色的,然後引導孩子們一起朗誦,下課後我就告訴我們老師,可以允許孩子們自由發揮,花憑什麼只能是紅色的?還有就是如果孩子真的聽不明白,一定是他的理解有問題嗎?會不會是我們的表達有問題?我們說的話無法讓孩子聽懂。

二,對孩子期待太高。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一點問題都沒有,但我們同時要明白,尺有所長,寸有所短。如果孩子真的很努力了,還達不到你的要求。就接受它吧!並且幫助孩子找到他所擅長的方向,讓他在這個方向有更大的突破。我經常跟一些孩子聊天,他們告訴我說爸爸媽媽說一套做一套,表面上跟老師和親戚朋友說,不在乎我考多少分快快樂樂成長就行了,可我們每次考差了,總是說三道四,給我們臉色看。感覺的出來,這對孩子的情緒影響很大。

三,孩子寫作業時粗心大意態度不好。

我小時候做作業,很難做到全神貫注,總是做一會兒,看會兒電視,和小夥伴玩一會兒。我媽每次都急得大罵,你就不能一次性做完嗎?拉屎拉節節屎,一次性拉痛快了不行嗎?說實話,這種話對我一點用都沒有,因為就是管不住自己啊!還有就是我媽老跟我說,你其實是很聰明的,你這是粗心,粗心是不可原諒的。長大以後我才明白,這些都不對,第一,我並不是很聰明,第二,所謂的粗心,其實是一種注意力的缺失。我們應該提升的是自己的專注能力。這個可以通過一些小遊戲來做到。

總結:先接受自己的情緒,然後找到原因,運用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

才疏學淺,能想到的就是這些歡迎大家補充。


250話劇


每個人看待問題的角度不一樣,希望也就不一樣,由於現在社會競爭殘酷,每位家長都希望孩子優秀,但是不能把你的希望值強加在孩子身上,需要時刻關注孩子的想法,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在你的眼裡,自己的孩子應該是最好的,所以平淡看待問題,控制自己的情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