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看不起现代诗,现代诗却能拿诺贝尔文学奖?

高产大师诗集


1,中国人没有看不起现代诗,从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文人一直在向西方学习,坚持现代诗诗歌创作。而且涌现出不少挑大旗的人物,如郭沫若,徐志摩,后来的贺敬之,再后来的顾城,海子,舒婷,包括汪国真,他们都有自己的风格,和不少优秀作品。虽然量不是很大,但也算引领过一时风潮。

2,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现代诗诗人都不是中国的现代诗诗人。中国诗人写不出符合西方现代诗评价理论体系的诗歌。汉语和西方语言文字根本是两种不同的语言,音,形,意截然不同,虽然西方现代诗评价理论体系已然成型,仍无法照搬到中国。根本行不通。

3,弘扬传统文化,繁荣诗歌创作的重点在前半句,不管是哪种诗歌体裁,坚持本民族的精华才是根本,学习西方只是手段,西方现代诗也是经由古典文化发展而来,继承本民族文化精华的现代诗歌才是现代诗发展创新的方向。

4,五四运动的创新是革命性创新,在当时是新文化运动大势所趋,当下的诗歌创新则应坚持继承性创新,并逐步形成自己的不同于西方的现代诗评价理论体系,才能有创新,有发展。


L携云之手


中国人不是看不起现代诗。而是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的“诸侯林立”、“呻吟谄媚”现象,被我们一般民众“惊诧”了,越来越看不懂了。失去了大众粉丝们的基础,就没有了发展的生命力,时间一长就会忽略不计了。实际上,中国现代诗歌期待一种“觉醒”。我是“诗歌围城”之外的一介草民,不敢妄言,也算是吐露心声罢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智利诗人聂鲁达有一句名言:诗固然不能写得白痴都能看懂,可也不应该写成只有诗人自己和他的驴子才懂。对于时下我们各位“伟大”诗人们来说,这也算是一种善意的提醒吧。

凡是入选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在世界范围内享有无可争议的赞誉和推崇,这就是世俗意义上的“权威性”。现代诗歌入选无可非议,同时也证明这位诗人在国内国外诗歌爱好者中都很“叫座”。

那么,我们国家能不能创作出既属于民族又属于世界的诗歌?个人愚见,这才是今天我们的诗歌界所要讨论、所要认清、所要解决的问题。越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想想我们的鲁迅,日本的村上春树,不必多言了吧。

门外之浅谈,还请大家多多指教。附录一首聂鲁达著名的诗歌,共同愉悦欣赏如何?

用你的眼睛阻隔这个月的光

用你的臂膀拂去所有的忧伤

只求你别忘了

我若哭着醒来

那是梦见自己是迷途的孩子

穿过夜晚的树叶

寻找你的手

你是一沽无声的泉水

在遥远的山脚渐渐隐匿

我是一颗孤单的石子

在寞落的山顶等待晨曦

怎么说起 又怎能忘记

所有的话语都显得苍白无力

所以 我只能――

用我这个月的记忆铭刻你的快乐

用我所有的泪水灌溉你的伤心

只求你别忘了

我若笑着死去

那是因为梦见自己是残落的败叶

穿过寂静的黑色

亲吻你的脸





平民之宴


因为国内的现代诗和国外的现代诗是两种概念,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国外的现代诗,与我们看唐诗宋词一样,但当国外的现代诗翻译成中文以后,意境全无。

说到本质上,还是文化的巨大差异而导致的喜好不同。

当然现代诗在国内也有固定的爱好者,并不是一无是处,只是在变现,或者说商业化缺乏途径。

但对现代诗有追求的人,又何必在意变现和商业化。

比如我也喜欢诗词,也会兴致来了写几首。合适的就放进小说里,任君嘻笑怒骂,我尽了兴就好。



宸哲


中国人没有看不起现代诗,只不过如今人心浮躁金钱至上,极少有能潜心研磨作出能让大众认可广为传诵的好诗的新生代诗人。相反,现代诗界停滞不前甚至后退、杂芜乱生,兼之网络日益发达信息爆炸,人们见多识广眼光更高了,一般的新诗都看不上,对没有超越性发展的现代诗界基本已是失望继而忽略无视的态度了。

听到外国现代诗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大概更多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吧。

民国至八十年代是中国现代诗最开创发展繁荣的时期。

徐志摩的诗就跟他的情史一样至今为人津津乐道。一首《再别康桥》,一句“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即使几十年过去了,如今依然让人心动。

建筑学者林徽因的《你是人间四月天》,那一缕极致纯净轻灵的四月清风,无论过去多少年依旧涤荡心田。

海子走了,但他那个简单而温暖的愿望:“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至今仍是浮华世界里许多人最真挚的心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八个字被懂得的或不知其意的网友们纷纷用来作签名作网名。

叶芝《当你老了》被改编成歌曲,在中国流行歌坛引起一时风潮。

还有木心的《从前慢》:“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触动了多少在这飞速发展变化社会中迷失初心的人。

中国人没有看不起现代诗,是看不惯那些把诗坛作弄得乱七八糟不成样的泛滥“诗人”。

抒情诉衷,我们找不到如戴望舒那“丁香花一般”哀婉动人的;郑愁予那“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的宋词般的寂寞哀愁。

言志赞颂,我们找不到艾青那“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和“即使我们是一支蜡烛/也应该‘蜡炬成灰泪始干’/即使我们只是一根火柴/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即使我们死后尸骨腐烂了/也要变成磷火在荒野中燃烧”的矢志坚定。

…………

可惜,这些都是过去的辉煌了。

如今现代诗坛要发展繁荣,任重而道远。


禾苗清青


不是中国人看不起现代诗,而是你我等下里巴人看不明白,不喜欢现代诗而已。至于现代诗能否拿诺贝尔文学奖的问题,我想这应该问问以表音文字为母语的诺奖评审委员们,但不知道他们懂不懂现代汉语。

如果有话语权的谁人,能明确告知那些或许不懂现代汉语的委员们,现代诗们的现代诗已经放弃了五千年传承的音律和审美,而接受了诺奖们表音文字音律,理论。现代诗们的现代诗,现在已经是在用现代汉语来表达的西方式思维和西方式审美。

尽管如此的衷诚,在800万国民中选出来的诺奖评审委员们,也不一定会将奖项颁发给14亿人民中的现代诗们的现代诗。我想,这是因为,现代诗们的现代诗已经快失去民族性了。没有民族性的东西,就不具备世界性。

现代诗的现代诗们,应该认真研究一下西方诗歌严格的音律要求,比如说,什么短长格,短短长格,或者六音步诗、八音步诗什么的。尽最大努力摆脱五千年诗歌的传统及格律束缚,去践行西方诗歌的格律、审美和传统。我想,现代诗们举起双手,是肯定能得到诺奖的奖的。欧耶!


农夫934813


能拿到诺贝尔文学奖的现代诗,全是些外国诗人写的,像艾略特,瓦雷里,聂鲁达。他们所以能获奖确实是写出了非常高级的现代诗。中国人并没有瞧不起这些现代诗。相反却是敬佩这些现代诗。中国人瞧不起的现代诗是中国人写的现代诗。瞧不起它的贫乏,荒芜,混乱,甚至把它当作了怪胎和侏儒。仅对为数极少的几个现代诗人的几首现代诗有兴趣。


含真诗书画


诗死了

死在朦胧的早晨

树枝抖落身上的黄叶

仿佛要为她送行

风扫落叶

雄鸡齐鸣

高山已望见了太阳的光明

露珠里的花蕾

正准备怒放

唱诗班的鸟儿

轻轻地亮着嗓门

她们听说了

诗死了

死在朦胧的早晨

她的灵魂将在阳光下虚化

葬礼就在花开的时候举行

送她的灵魂去天堂

葬礼开始了

献上甘露

献上鲜花

献上歌声

诚挚地祝她一路远行

那里有她要去的地方


清月听鸟歌


管它什么平仄,守旧,落后。现代诗就是用最少的字代表出最大的意,顺口就行。


舍我几谁


诗好像一般和歌联系在一起的吧?所以我们一般都叫什么诗歌云云的!西方的诗歌一般是献歌,是对神的赞美诗,所以显得更神圣,中国没有神,多抒发的是个人情感,在中国,连地位最尊贵的是皇帝,好像有史以来也没有任何陛下获得过子民们为它创作的可以亘古流传的赞美诗!


世界这么黑电筒离不得


好的现代诗照样能够点亮人的心扉、催促人们奋进,例如当年郭小川、贺敬之、马识途等人的现代诗。但中国古典诗词的积淀过于深厚、影响过于巨大;再加上现代诗由于那十年的出现,而使自己的改造与成熟之路戛然而止,实际上现在的现代诗在格式上是不成熟的。按照不成熟的格式写出的东西,无论是在阅读朗诵,还是在自身所反映出来的意念与蕴含上,都难以达到美好与深刻。于是很少有脍炙人口的新诗产生,于是古典诗词仍然可以大行其道,把现代诗挤得几乎没有存身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