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智深一生英雄,唯獨此事不夠仗義

水滸傳中好漢眾多,但是真正當的起“英雄”二字的,恐怕只有花和尚魯智深了。魯智深是一個真性情的人,按他自己的口頭禪就是“遇酒便吃,遇事便做,遇弱便扶,遇強便打”,所以魯智深一出場就踐行了他的口頭禪。

魯智深一生英雄,唯獨此事不夠仗義

金氏父女流落渭州,被鄭屠所欺騙,瞭解原委後,魯提轄二話不說就拿出十兩銀子,然後又找史進借了五兩銀子,一併給了金氏婦女做盤纏,讓二人離開。這就是魯智深遇弱便扶的體現,他不會去想對方是否是在騙他,只是覺得金翠蓮父女二人應該被幫助,所以他就那麼做了。既然幫人那就要幫到底,第二天天一亮,魯智深就找到鄭屠,狠狠的把他打了一頓,結果下手太重打死了鄭屠,自己也因此犯了命案,只能放棄優渥的生活流浪江湖。同樣是教訓惡霸,武松打蔣門神是為了報恩也是為了義氣,本質是幫施恩這個惡霸對付另一個惡霸,所以武松在打蔣門神這件事上,只能稱為好漢,不能稱為英雄。

魯智深一生英雄,唯獨此事不夠仗義

魯智深自從救了金翠蓮打死了鄭屠後,一路上都是在鋤強扶弱,路過桃花上,教訓小霸王周通,解救劉老漢唯一的女兒。來到了大相國寺,本來流浪的生活終於結束安定了下來,不想自己的兄弟林沖被陷害,再次出手幫助林沖,一路上偷偷護送林沖,在野豬林出手救下林沖,最後更是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把林沖送到了安全地方為止。結果自己也被高俅迫害,不得已再次流浪江湖。魯智深就是這樣一個率真的人,不管是誰遇到困難,只要是自己遇到了,從來都是不計自己得失的幫助,哪怕這樣的幫助會使自己深陷危險之中也在所不惜。

魯智深一生英雄,唯獨此事不夠仗義

魯智深雖是英雄,但是還是做了一件不夠仗義的事,那是他去大相國寺的路上,路過瓦罐寺,肚中飢餓,來到瓦罐寺找幾個老和尚要點吃的,老和尚也是幾天沒有吃東西了,煮了一點粟米粥,所以只能騙魯智深沒有吃的,可是魯智深聞到香味找到粥,不問青紅皂白就搶幾個老和尚的粥吃。魯智深一生英雄,卻在此時搶幾個老弱病殘的和尚吃的,欺負幾個老和尚實在是不夠仗義。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魯智深一生都是在為他人奔波,只有這件事為了自己,是人就會有缺點,正是這樣的不完美才是最真實的魯智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