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失荊州真的只是大意?看完他的對手,你就不這樣認為了

歷史是一出沒有結局的戲,每個結局都是這出戏的新情節的開始。

關羽失荊州真的只是大意?看完他的對手,你就不這樣認為了

文|小毅說歷史

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人們對於關羽都是無比尊敬的,在他的身上有著無數的稱呼,每個都能是段佳話,即使已經上千年過去,他的光芒也依然沒有減弱,而是讓人們對他的研究越來越深入了,不過在他的無數功績當中,有一件事情是特別遺憾的,那就是大意失荊州的事情,在這件事情上面,很多人也都覺得,如果當時他能不那麼大意,也許結果會是完全不同的。但讓我們翻開歷史,回到過去查看真實情況,就會發現即使沒有大意,也不一定就能保的住,因為除了他自己的本質原因外,還有個重要原因,下面就來給大家做出詳解。

關羽失荊州真的只是大意?看完他的對手,你就不這樣認為了

關羽的強肯定是不用多說的,所謂強將手下無弱兵,他帶出來的人自然也不會差,但也要看是跟誰比,就他當時的兵力來說,差不多也就五萬人數左右。而當時在攻打樊城曹仁時所用的兵力是差不多的,大概兩萬人數左右,關羽如果用正面進攻的招數,打起來費力不說,兵力的折損也會增加,同時曹操為了能在這一戰當中取得勝利,先後進行了大量兵力的投入,先是徐晃和龐德的幾萬兵力進行支援,後面又派出了一大支精銳部隊出動。

從兵力的總數上面來說,曹操前前後後共投入了十萬左右的大軍,剛開始打仗的時候,關羽這邊無疑是有優勢的,面對曹軍一點也不弱,反而把對方打的很慘,但這只是短期情況,在關羽的兵力不斷消耗的同時,並沒有及時有援兵進來,各方面都得不到補充,請求劉封的支援,對方也是按兵不動,沒有任何幫助的意思。

關羽失荊州真的只是大意?看完他的對手,你就不這樣認為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打到最後就是關羽的兵不斷減少,而曹軍的兵卻是一直在增加的,兩方的兵力不同,在時間的拉長下,也就產生了對比。除此以外,關羽背後的呂蒙也對其虎視眈眈,想著要怎麼對付關羽,為了能對付他,集結了東吳大量的精銳部隊,而且為了保證戰役的成功,進行了兵分三路的方式。

從兵力的數量上面來看也有好幾萬,面對兩方不利的形勢下,關羽的很多部下也選擇了不戰而降,傅士仁就是這裡面一個很好的例子,所以,就算是他不大意,面對曹和吳的兩大勢力,想要保證處於有利地位,也不是那麼容易的,至少從數據上面來看沒有任何勝算,而且就算是其中有所變數,也都已經成為了歷史,大家如今能做的也只是各種推測。

關羽失荊州真的只是大意?看完他的對手,你就不這樣認為了

面對四面八方湧過來的勁敵,很多人都有個疑問,那就是身為老大哥的劉備為什麼遲遲沒有動靜,對於這其中的原因,並沒有詳細的記錄,但也有可能是因為當時的信息還有條件都有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才沒有來的及支援,但不管是因為什麼,在關羽打仗的這個緊要關頭,沒有救援就等於在白白等死,失去了後盾又面臨著強敵,被拿下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關羽失荊州真的只是大意?看完他的對手,你就不這樣認為了

關羽對於自己的處境自然也是非常清楚的,正是因為這樣,才會不斷派人去叫劉封來進行支援,只是劉封面對當時的形勢,最後並沒有做出支援的動作,讓關羽失去了最後的機會,即使如此關羽也戰鬥到了最後,不管有沒有救援依然心存希望,面對最後的結果,除了接受以外,已經沒有別的辦法。

所以說,關羽失去荊州的丟失,不是大意,而是局勢使然的結果,在古代的歷史當中,兵力就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將軍武力值不管有多高,都不可能獨自打敗幾萬的軍隊,更何況面對的兩支強隊,也並不是無能之輩,在物資還有兵力不斷減少的時候,關羽就已經想到了種種可能性,並找出瞭解決的辦法。

關羽失荊州真的只是大意?看完他的對手,你就不這樣認為了

只是當他派出去的人,沒有帶回來支援消息時,他的敗局也就一點點變成了現實,很多人對於關羽失荊州的事情都有無數的解讀,也有著不同的看法,但不管是怎麼樣的分析,都要建立於當時的情況上面。不過,就算是這樣,關羽的魅力也從來沒有減弱過,大家對於他的重情重義,對於他的武力都是由衷的佩服,關於他的事蹟還會繼續傳說下去,成為大家心目中的偶像,綜上所述,荊州時面臨的困境大家也就都明白是怎麼回事了,也知道了任何時候,歷史都是無法改變的,但探究的心也不會停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