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河南开封鼓楼景点

开封鼓楼,又名谯楼,位于河南开封市鼓楼区鼓楼街。台高3丈,砖砌瓮门,以通东西,东北角有砖阶,可循级而登,楼为重檐歇山式,面阔5间,上层设栏干,可行游远眺。西檐下匾"声震天中",东檐下匾为"无远弗届"。楷书工整,气势雄伟,为开封旧城内榜书之冠。

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河南开封鼓楼景点


明代后期,河南巡抚认为钟楼、鼓楼妨碍了巡抚衙门的风水,下令将钟、鼓二楼上的钟与鼓互相调换,将钟楼改为鼓楼,鼓楼改为钟楼。

在卸钟进行互换过程中钟纽断了,钟从楼上掉下来,摔个粉碎。后来将碎铁片熔化后重新铸了新钟,但新钟发音远不如老钟响亮。 巡抚十分气恼,但也无可奈何,只好作罢,但从此对钟楼不管不问,任其破损、坍塌也不加修缮。

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河南开封鼓楼景点


到了清代,钟楼已经破损、坍塌得不成样子,康熙十年(1671年),河南巡抚郎廷相下令将钟楼拆掉,从此开封就没了钟楼。拆下来的砖瓦、木料在大相国寺内建了藏经楼。

钟楼存在的时候,那个地方叫钟楼口,钟楼拆掉以后,其处叫"拆楼口"(谐音错叫为"车路口")。

开封鼓楼一直保存了下来,但1948年6月开封第一次解放时毁于战火,只剩下了一个基台,1976年,这栋在历次的战火、洪水甚至文化大革命革中屹立不倒的建筑,最终不幸被拆除。

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河南开封鼓楼景点


开封人对鼓楼比较熟悉,但对钟楼却较为陌生,因钟楼拆毁已有300多年了。开封钟楼哪里去了?钟楼是怎样"销声匿迹"的呢?在过去的岁月里曾有不少的传说。其中一种传说是:晚清时期,有一巡抚到开封任职,上任后却不理政事,经常和一帮人通宵达旦地寻欢作乐。早上,洪亮的钟声经常惊醒刚入睡的巡抚大人。他大为恼火,叫来师爷下令道,以后早上不准再撞钟。师爷为难地说:"晨钟暮鼓这是开封城多年的规矩,不好改呀。""不好改,惹我恼了,把钟楼给拆了。"师爷不愧为高参,马上顺着说:"想拆钟楼好办,但要叫众百姓心服、口服,并赞成拥护。"师爷说着便献上妙计。

两天后,巡抚大人召见城内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们,他讲道,最近,有人报告说钟楼年久失修,恐怕雨季到来下雨倒塌,伤及路人,特暂时关闭钟楼,拆掉重建,不知众位意见如何?

老人们听后道,感谢大人为民着想,为地方造福,但是拆钟楼再重修,银两出自何处?巡抚道,国库存银不多,但可拿出一些,本人俸禄全部献出,也望全城父老捐助一点。众老听完后深受感动,齐声说,大人为百姓造福,我们赞成,不足银两,由全城百姓募捐。

不久,开始拆钟楼,建着慢拆时快,只几天,开封城中的钟楼就被拆除了。以后,官府年年催要捐助修钟楼的银两,但只见收钱却不见钟楼动工的迹象。不久,该巡抚升迁到外省,带着众百姓捐助的银子,溜之乎也。古城众百姓得知后,痛恨万分,便将钟楼拆除后的遗址叫为"拆楼口",以后时间长了,讹传为"车路口"(在今省府西街胜利市场一带)。

钟楼拆除的情况据有关史料记载是: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黄河决口,洪水淹城后,钟楼台基被淤于地下一部分,楼也大损。待到康熙十年(1671年),巡抚郎廷相看钟楼损坏,楼下门洞也无法通行,下令将钟楼拆除,所得建筑材料全部搬运到大相国寺,用于藏经楼的修建。从此,钟楼从古城消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