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霸杀母,双面人格的背后是不健全原生家庭埋下的毒刺

涉嫌弑母的北大学生吴谢宇,数日前在江北机场被警方抓获。4月27日,《紧急呼叫》对话与吴谢宇曾共事过半年的前同事,还原其在重庆的双面生活。前同事称,吴谢宇隐姓埋名,对外自称叫“小龙”,白天在学校(培训机构)教学,晚上到酒吧兼职陪酒当男模。他酷爱健身,身体壮得跟石头似的,长相相对一般,但收入还过得去,“点一次500块钱。”

在2015年7月11日(涉嫌弑母)之后 , 警方查到吴谢宇花费几十万元购买彩票和嫖娼。

吴谢宇与一名性工作者长期交往 ,多次出入洗浴中心等提供色情服务的场所 。比如曾两次到福州嫖娼 。在重庆 ,吴谢宇晚上在多个酒吧串场当男模,白天做教师 。

吴谢宇在机场被捕,他一看到警察就知道自己完了 。

北大学霸杀母,双面人格的背后是不健全原生家庭埋下的毒刺


01 不健全的原生家庭——“有毒”的父母

在一个家庭中,父母在孩子心里种下了精神和情感的种子,他们会随孩子一起成长。在有些家庭里,父母种下的是爱、尊重和独立,而在另一些家庭里,则是恐惧、责任或负罪感。如果孩子是来自后一种家庭,那么随着成长,这些种子也会长成无形的杂草,侵入他各方面的生活,使他丧失自信和自尊,并在人际关系、事业或家庭各个方面不知不觉地受到损害。

大多数父母都是普通人,在对待孩子方面都难免有不足之处。只要他们平时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理解,大部分孩子是可以原谅他们偶尔发作的坏脾气的。但也有很多家长的负面行为模式持续存在,他们对孩子的情感伤害,破坏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而孩子遭受的痛苦也会随着成长不断加深。有些伤害比如性虐待和身体虐待,甚至发生一次就足以给孩子的身心造成终生都很难愈合的重创。

遗憾的是,在关于如何做个合格的父母方面,绝大多数人都是依靠感觉和本能去尝试。很多错误的观念、有害的做法,常常使孩子陷入多年的心理和感情被伤害状态走不出来。

北大学霸杀母,双面人格的背后是不健全原生家庭埋下的毒刺

戈登是一位成功的整形外科医生,因为时常爆发的坏脾气导致妻子离开他(这些坦白说都不是“人话”)。在接受作者的心理治疗时,戈登渐渐认识到,原来自己的坏脾气来自于原生家庭,也就是自己小时候所在的父母的家庭。小时候只要他犯了类似言语间有些微不敬,或拿回家低于平均分数的成绩单等小毛病,便能招来身为杰出心脏病专家的父亲送上的一顿暴打。他意识到自己从童年时代起心底一直潜伏着一座火山,就是他对父亲的愤怒。一旦外界的压力过大,他便会肆意向身边的人,通常是他的妻子喷发。

什么是有毒的父母?一些人在儿童时期,生活都被父母设定的模式所影响甚至控制。父母经常打骂、训斥他们,嘲笑他们愚笨、丑陋或无用,使他们深受负罪感的折磨,或对他们实施性虐待,或强加给他们太多的责任,或者对他们极度溺爱和过度保护。这些模式对孩子的情感极具破坏性,使他们在成年后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和生活不顺,却很难从当下找到原因。其实正是因为,他们的父母是有毒的父母,他们是中毒的受害者。这些情感伤害,就像化学毒素一样蔓延至孩子的整个身心,孩子的痛苦也随着成长不断加深。 “有毒”这个字眼最适合用来描绘这些不断贬损、伤害甚至虐待孩子,即使在他们成年后也大多并未收敛的父母了。

北大学霸杀母,双面人格的背后是不健全原生家庭埋下的毒刺

对于北大学霸吴谢宇来说,母亲的强权和控制欲导致了吴谢宇的变态与报复,他虽然已经拿到国外大学的offer,可以远走他乡,但是原生家庭的枷锁使他无法摆脱母亲,必须通过极端手段才能摆脱童年的阴影。


02 不健全的原生家庭——

“中毒”的孩子

那孩子又是如何中毒的呢?毫无疑问,孩子会因为朋友、老师、兄弟姐妹以及其他家庭成员的贬损受到伤害,而最容易带来伤害的还是父母。毕竟在孩子幼小的灵里,父母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所以,如果无所不知的父母认定他是个坏孩子,那他就认为自己一定是个坏孩子。如果母亲常说“你真蠢”,那他就会认为自己真是蠢的;如果父亲常说“你真没用”,那他就会认定自己一定没用。孩子们不会从其他角度审视这些评价并提出质疑。当孩子从别人嘴里听到关于自己的负面评价,并让这些评价进入他自己的潜意识时,就是在“内化”这些评价。负面评价的内化过程,也就是变“你是”为“我是”,这一内化过程直接形成了孩子自卑心理的基础。

中毒的成年子女所表现的症状惊人地相似:自尊心受损,并引发自我毁灭式行为,还常常把曾经受到的伤害不自觉地转移到自己的孩子身上,事业发展也大多不顺利。几乎所有中毒的子女都或多或少地感到自己毫无价值、不讨人喜欢而且一无是处。对于一个毫无防范、依赖父母的孩子来说,很容易觉得自己做了“坏事”在先,惹得父母发火是理所当然的,并因为父母的虐待而自责和愧疚。

北大学霸杀母,双面人格的背后是不健全原生家庭埋下的毒刺

父母对孩子实施的各种“有毒”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孩子作为一个可爱的、有价值的、有能力的人的正当的自我认知,还会使他对未来自己的生存方式及成就价值产生必然的负面预期。

桑迪是一位花艺设计师,父母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桑迪16岁时就发育的像个大姑娘,开始受到男孩子注意。一次她与男孩子吻别时被父亲看到,并恼火地大骂桑迪是婊子,并反复责骂。桑迪觉得反正也要被上帝责罚,就和那个男孩发生了关系,却意外怀孕。父母知道咆哮着指责她犯下“不可饶恕的罪孽”,桑迪以自杀相威胁才换来他们在流产手术同意书上签字。桑迪流产后,她的父母总是旧事重提,反复地数落她的劣行。

桑迪虽然受了伤害,却一直竭力为父母开脱责任。桑迪总是说,这不能怪她的父母,毕竟是自己做错事在先,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孽。父母对自己寄予了那么高的道德期望,而自己却犯下罪过让他们如此伤心,她甚至觉得自己没有权利活在世上。父母一直在爱她并要拯救她的灵魂。现在她只想好好地补偿父母,他们让她做什么就做什么,甚至不惜与丈夫争吵,她只希望父母能原谅自己。

北大学霸杀母,双面人格的背后是不健全原生家庭埋下的毒刺


03 如何解原生家庭之毒?实现自我心理疗愈?

受害的孩子要做些什么,来最大限度减少父母的负面影响呢?要如何重新界定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重建全新的自信和自我价值体系?

面对自己的遭遇,首先需要发泄愤怒。哀悼我们从未得到过渴望许久的父爱和母爱这一事实,不应该去弱化和抹杀曾遭受的伤害。有毒的父母必须承认事实,承担责任,并显示出补偿的意愿,并求得孩子的原谅。只有从有毒父母的控制下解放自己,才能获得情绪和内心的真正平静,只有将责任归于那些应该负责的父母之后,真正的解放才能降临。

要摆脱和父母的纠缠关系,致力于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进行“自我界定”。就是当撇开父母或其他人的灌输与影响,你仍可以自由地拥有自己的信念、情感和行为,就是进行了“自我界定”。孩子没有义务为照顾父母的心情而改变自己的人生计划。为了父母的心情而忽视自己的需求,并不能为自己和父母带来任何好处。

心理治疗就如同一场情感的手术,和外科手术一样,我们必须先清理伤口,然后才能等待它愈合。而想让疼痛最终消失,我们需要很多时间。但是,当痛苦开始时,我们知道痊愈的过程也开始了。

北大学霸杀母,双面人格的背后是不健全原生家庭埋下的毒刺

多练习使用“非辩护性回应”,既不提出解释,也不提出要求。因此,不会遭到拒绝。

与父母对峙。意味着要为了痛苦的过去和艰难的现在,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勇敢地面对父母。从容坚定地同父母谈一谈记忆中发生在童年时的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对峙,可以通过写信完成,写给侵害者的信中内容可以包括“你对我的所作所为、我当时的感受、我的生活如何受到影响和我现在对你的要求”,也可以写给沉默者、受伤害的子女。还可以采用面谈方式,开诚布公地与父母展开对话。

在专业治疗小组里,可以在大家读完所有的信件后,即刻设置一些简要的场景来解决信中提出的问题。这些心理剧或角色扮演的场景都是极为深刻又卓有成效的手段。角色扮演为受害者提供了一个机会,在还未准备好面对家人的时候,向他表达自己的所有情感。同时营造了一个安全的氛围去尝试一些新的为模式。这些都是成功治疗不可或缺的因素。

北大学霸杀母,双面人格的背后是不健全原生家庭埋下的毒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