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裡炊煙------舒 心

炊煙起處是故鄉,故鄉的炊煙,在記憶裡永不過期。

農村人是要和炊煙相依為命的。早晚時間,每家房頂的炊煙,輕輕嫋嫋,飄蕩在村莊的上空,散發著柴草的清香味。炊煙餵養了一個又一個親人,目送一個個老人離去,又以獨特的方式歡迎一個個新生命的降臨。炊煙裡有太多飯菜的香味,有不計其數的孩童的歡笑聲,有家的印跡,有歲月的吻痕。有溫馨,有溫暖,有甜蜜。

今夜無月,天空一貧如洗,連星星也不知躲到哪裡去了,我躺在乾淨的棉床上,做著有關炊煙的各種各樣的夢。我對老屋、小草、屋瓦、泥土、炊煙有著某種特別的情愫。每當太陽要落山的時候,鄉村屋頂的煙囪裡就會有一股淡淡的炊煙帶著清香散逸出來。煙囪冒著嫋嫋煙氣,直接升入了天空,炊煙生動無比,它像大地拋向天空的情絲;像一位美麗優雅的舞者,有時弓著腰,有時舒展開來,有時扭著身子。

炊煙是夕陽落山時發出的嘆息,等燕子選定落腳的人家,夕陽泛出微紅的臉頰,炊煙就要開始為房屋化妝了。陽光靜靜地斜照著,一家人所有的秘密都藏在炊煙裡,蜿蜒曲折,最終盤旋飄散在穹空,與白雲融為一體,慢慢地又化為烏有。人的一生,就像這炊煙,終將化為泥土,緊貼大地,你和你的一切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生命的最後都將化為泡影,消散在人世間。

在夢裡,宣騰騰地散漫著誘人的清煙。炊煙像是喝醉了的美人,在天空中彎來扭去,最終開成一朵漂亮的煙花,村莊因為有了炊煙才變得有了煙火氣,有了人氣。炊煙是柴禾的精魂,是村莊的精靈,搖曳在村子的天空,像一股仙氣,瀰漫在曠野,護佑村民周全。

每每炊煙升起的時候,鄉村的生活沿著小河展開了。炊煙順著瓦溝,悠悠揚揚,一縷一縷地上升,炊煙爬滿黑瓦,在屋頂上飛,在瓦上開花,繼而又消失在屋瓦之上。瓦與炊煙的顏色很相像,所以大多數情況下,看到瓦我就想到了煙;看到炊煙,我自然聯想到了瓦,那個親切呀。

炊煙升騰起來時,村莊便有了朦朧美。

炊煙的味道是嗆人的,有時煙囪堵塞,煙霧也會氣人勒!母親生火時,煙子不從煙囪裡冒,反倒從爐沿邊吐露出來,整個屋子霧濛濛的,我和母親硬是被煙火嗆出淚水來。母親看著我哈哈笑,我看著母親也調皮地笑了起來。

故鄉的炊煙是最早生起的一縷溫暖。作家饒雪漫曾經說過:“人生中有很多美好難忘的時光,大抵都是與自己獨處之時。”說得真好,我喜歡獨自坐在炊煙下,遙望煙霧,梳理著自己的心情,享受著傍晚緋紅裡的安然與寧靜。

母親總是披著炊煙出去,又蕩著炊煙回來。幾十年,在爐灶邊煮菜燒飯。爐子點燃,那一道躥出煙囪的炊煙,慢慢氤氳地覆蓋在故鄉的田野、樹林上空,升騰起鄉村的第一縷炊煙。看著炊煙開始想念你,往事如煙,房屋上正飄著一縷青煙,我用靜默的眼睛打量風掠過的喘息和炊煙蜿蜒的暗影。曾經的記憶像炊煙,漸漸消散。那些曾經的事情是不是隻會消失呢?小時候不知道何為鄉愁?長大後,原來故鄉的馬路、炊煙都是令人牽腸掛肚的印記。

每當夜空裡的星星泛出燦爛的光亮時,子夜的鐘聲敲響了,寧靜的鄉村便開始絲絲縷縷地抖下飄渺的霧。夜幕的黑紗在雞叫聲中漸漸淡化。時間的“滴答”聲也開始奏起黎明的交響曲,又碰撞星光彙集成韻,驚醒夢中正香的父母親。於是,寂靜無聲的鄉村開始有了聲音。母親起得最早,怕驚動了家裡的人,輕手輕腳地劃根火柴,“剎”地照亮眼前,灶裡的柴禾“噼噼啪啪”地燃燒著通紅的光亮。一會兒的功夫,陸續有村婦們煮飯的炊煙開始從房屋頂上緲緲地飄出,清香飄逸,我能從煙霧裡聞到飯菜可口的香味,忽而愈發覺得親切了。

故鄉的炊煙是溫馨的。村子每家堂屋都有一個方形爐子,遇上雨天,燒柴取暖,溫一壺深深的茶,慢慢喝,那茶水很苦,一般人是喝不下的。冬天的時候,炊煙給一個村莊帶來生機與溫暖。

近幾年我在外地讀書,一年回家兩三次,每次回家,車子行駛在彎彎的山路,透過車窗遠遠地看見村莊瀰漫的炊煙,那種思鄉之情和接近故鄉的感覺是如此迫切,我在偌大的鄉村裡尋找家的位置,我在想,母親肯定也在爐灶邊忙活了,於是,我開始尋找那一縷屬於我們家的炊煙,到底升騰起來的煙霧那一溜是從我們家煙囪裡冒出來的呢?

無論走多遠走到哪裡,故鄉的炊煙總是牽著我的思念。來到城市,基本見不到炊煙,只有工業園區笨重的煙囪裡冒出的黑霧,或是天陰之時,城郊田野裡焚燒秸稈蕩起的煙氣。多麼親切的炊煙啊!我似乎很多年不見了,它縹緲似夢,此刻讓我不知道身在何處何時,恍惚讓我想要回到故鄉。

在夢裡,故鄉的炊煙又嫋嫋地升起,我躺在炊煙織就的棉床上,如夢如幻,軟乎乎的。此刻,我也想變成一縷輕柔溫馨的炊煙,飄在故鄉的上空,浸染在故鄉的田野和暮色裡,沉醉在故鄉的懷抱,在一個又一個夜晚,繼續做夢,繼續想念故鄉,想念故鄉的炊煙。

夢裡炊煙------舒 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