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视门第,士族当道的梁朝,庶人陈霸先是如何攀上权力高峰的

在宇宙大将军侯景称帝仅仅三个月以后,也就是公元552年2月,王僧辩率大军顺流而下,与沿赣江北上的陈霸先在白茅湾(今江西九江东)会师。(前情详见智慧大话小作《陈霸先霸气侧漏让越南史籍第一个真正的政权领导李南帝变为罹难帝》以及《历史上唯一把自己的姓做国号的霸气侧漏的陈霸先!》,不再赘述)

此时的陈霸先兵强马壮,有甲兵三万,强弩五千,战船两千余条,粮食五十万石。看到王僧辩军中缺粮,陈霸先慷慨地送给他三十万石军粮作为见面礼,王僧辩大为感激。

随后王、陈两位主帅登上高台,歃血为盟,一起宣读檄文,全军将士人人振奋。

两军会师后合兵一处继续东进,势如破竹,很快进占芜湖。

侯景急忙派大将侯子鉴率主力据守建康上游的重镇姑孰(今安徽当涂),临行前他特意叮嘱:荆州军擅长水战,千万不要与他们在水上交锋。别忘记任约的教训。

侯子鉴按照侯景的要求,舍舟登岸,在陆地上安营扎寨,严阵以待。

王僧辩则在芜湖逗留,徘徊不进,甚至几次好像要进攻可是还没交手就哆哆嗦嗦地退了回去——好像一个娘娘腔面对美女又想追又不敢追的样子,一副怂样。

在重视门第,士族当道的梁朝,庶人陈霸先是如何攀上权力高峰的

王僧辩

十几天后,侯子鉴终于有了自己的判断,看来王僧辩是害怕我,如果再不出手,只怕要被他逃回去了。

立功心切的侯子鉴率军登上战船,向王僧辩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王僧辩故意把大船隐藏在长江两岸,用小船与侯子鉴交战。

战不多久,就纷纷败退。

侯子鉴心头大喜,荆州军果然不堪一击,急忙率军追赶。

王僧辩大旗一挥,梁军隐藏起来的大船纷纷驶出,切断了侯子鉴的退路。

随后王僧辩也回军力战,两下夹击,侯子鉴大败,只身逃回建康。

这消息,震天地,侯景惊得呆若木鸡:侯子鉴,贱猴子,这回你真是坑了老子!

一代杀神竟然也忍不住泪流满面。

但侯景毕竟是侯景,他的沮丧就像呵在玻璃上的热气一样很快就销声匿迹,没过多久他又恢复了冷静。

自己还有数万人马,广陵、京口以及三吴等地区还都掌握在自己手里,只要死守建康,等待援军,也许还有翻身的可能。

他下定了决心: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要叹气。只要有一丝机会,就不要放弃。

于是他收集了各种大小船只装满石头沉于江中,以堵塞秦淮河口;又于秦淮河北岸构筑工事,在从石头城到朱雀桥长达十几里的范围内密集布防。

然而这一切却根本无法阻挡士气正盛的梁军。

王僧辩率军乘涨潮的机会进入秦淮河,顺利突破了侯景的第一道防线。

然而看到秦淮河北面密密麻麻的敌军工事,诸将都不免有些畏惧,连王僧辩也觉得很为难,便问身边的陈霸先:看样子不好办啊,陈将军有何良策?

陈霸先斩钉截铁地说:三年前,柳仲礼率数十万大军不敢渡河,止步于秦淮河南岸,咱们决不能让历史重演。我愿意担任先锋!

他一马当先,率部强行渡河,很快就突破了侯景的防线,王僧辩则率大军紧随其后,在秦淮河北面扎下营寨。

侯景困兽犹斗,他留王伟守台城,自己亲率仅存的一万步兵、八百铁骑出城迎击。

陈霸先对王僧辩说:兵法云,善用兵者,如常山之蛇,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如今我众敌寡,咱们应该把部队展开,既便于互相救援,又可分敌人之兵,便于各个击破。

于是梁军摆开一字长蛇阵,迎战侯景。

侯景真是足够彪悍,他率军猛打猛冲,梁将王僧志的部队抵挡不住,眼看就要被冲垮。

关键时刻,陈霸先命部将徐度率两千士兵出其不意地迂回到叛军身后,乱箭齐发,叛军顿时一片混乱,王僧志终于转危为安。

看到形势有利,陈霸先立即指挥部将杜僧明、周文育、侯安都等人奋勇冲锋,王僧辩麾下的猛将王琳、杜龛等人也紧随其后,叛军逐渐落了下风。

侯景想要跳水逃生。

然而已经太晚了,羊鹍等人早已用刀挡住了他的去路,他转身逃回船舱,羊鹍顺手拿起一把长矛,狠狠地刺进了他的后背。

侯景当场毙命。

在重视门第,士族当道的梁朝,庶人陈霸先是如何攀上权力高峰的

侯景

给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遭到毁灭性的破坏的长达四年之久的“侯景之乱”终于平定了。

但摆在萧绎(508年9月16日 ―555年1月27日后世称为梁元帝 )面前的,此时还有一个问题,该怎么处置侯景当初所立的废帝萧栋呢?

他早有安排。

在出兵时,王僧辩就想到过这个问题,他问萧绎:平贼之后,该以何种礼节对待嗣君?

萧绎的回答是:六门之内,自极兵威!——台城共有六个城门,这意思明摆着,台城内的人都可以杀,嗣君当然也不例外。

王僧辩当然知道萧绎的意思,他回答说:讨贼的事,臣义不容辞;成济的事,您让别人干!——成济是什么人?看过三国的都知道,那是杀死曹魏皇帝曹髦的凶手!

萧绎也不勉强王僧辩,把这个脏活交给了亲信朱买臣。

朱买臣请重获自由的废帝萧栋兄弟三人到船上喝酒,随后有人找他有事,他出去了一下。

他刚走,就发生了意外——不发生意外那才是真的意外。

船翻了,萧栋等人全都溺死。

国不可一日无君,没有皇帝怎么行?

王僧辩赶紧领衔群臣劝进。

萧绎照例推辞了几次,当然最后只能“勉为其难”地在江陵正式即皇帝位,改年号为承圣,是为梁元帝。

在重视门第,士族当道的梁朝,庶人陈霸先是如何攀上权力高峰的

梁元帝

然而此时他管辖的范围却十分有限,在上游的益州,他的弟弟萧纪已先于他称帝;在他北面的雍州,是他的死对头——已经投靠西魏的侄子萧詧;而巴陵(今湖南岳阳)以东、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都已经被西魏和北齐所瓜分。

新帝登基,当然要大封功臣。

此次平定侯景,王僧辩功劳最大,因此被加封为司徒、扬州刺史,镇守京城建康;陈霸先次之,也被封为征北大将军、南徐州刺史,镇守京口。

当然,多疑的萧绎也没忘了把陈霸先的儿子陈昌和侄子陈顼征召到江陵,名义上封为京官,实际上作为人质,毕竟出身庶族的陈霸先不是他的嫡系。

此时的王僧辩春风得意,意气风发。

男儿手中持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大乱已平巨贼死,手提旧京还天子。

这是何等的功绩,这是何等的荣耀!

身为平叛的最高统帅,他怎么可能不得意!

在收复建康后,

作为统帅,王僧辩对士兵也不加约束——也许他根本就约束不了,荆州军在建康城中大肆劫掠,城内到处火光冲天,甚至连宫中的太极殿(皇宫的正殿)、东西堂(皇帝的住所)也被烧毁,宫中的大量金银珠宝全都不知所踪。

而由于都城陷落,皇帝被杀,刚刚安定的不久的梁朝不可避免地再次陷入了混乱,以至于四分五裂。

公元554年9月,北朝西魏权臣宇文泰派柱国大将军为主帅,中山公宇文护(宇文泰的侄子)、大将军杨忠、荆州刺史长孙俭为副帅,在已向西魏称藩的雍州刺史萧詧接应下率军五万迅猛攻入梁朝都城江陵。

萧绎也连忙派人前往建康和广州,急召王僧辩和陈霸先火速率军前来救援。

接到命令后,王僧辩和陈霸先都立即率军出发,然而他们都远在千里之外,即使再快又怎么可能快得过距离江陵不过百里的西魏军?南梁帝国的国都告破,作为皇帝的萧绎,登基时间前后不超过三年,就落了个身死国灭!

在重视门第,士族当道的梁朝,庶人陈霸先是如何攀上权力高峰的

江陵之战

王僧辩和陈霸先在建康拥立萧绎的第九子年仅12岁的晋安王萧方智为主。

而这时和西魏一样觊觎南朝的北齐皇帝高洋敏锐地发现王僧辩虽然在建康拥立了萧方智,却并没有马上称帝,而只是以太宰承制,显然王僧辩此时还患得患失,在观望各方面的反应。

高洋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他立刻遣使到建康,给王僧辩指派了一个新皇帝——在寒山之战中被俘获的饭桶萧渊明。

王僧辩当然不可能答应。

这是赤裸裸地干涉别国内政。

如果皇帝人选都由你指定,那我们梁朝还算是独立国家吗?这和西魏立萧詧为傀儡皇帝有何区别?更何况,萧渊明只是梁武帝的侄儿,是旁枝;而萧方智却是梁武帝的孙子,梁元帝的儿子,是直系。废萧方智立萧渊明,就如抛弃白富美嫩的前妻而与再娶一个黑丑穷老的母夜叉一样,太没道理了。

王僧辩毫不犹豫地拒绝了高洋的要求。

然而霸道的高洋可不管你同意不同意,他马上派其弟上党王高涣率大军护送萧渊明,到建康上任。

北齐大军势如破竹,连克皖城(今安徽潜山)、东关(今安徽含山)等地,斩杀梁朝大将裴之横,很快就打到了长江边。

残酷的现实让王僧辩不得不重新考虑这个问题,他觉得以自己目前的实力和北齐相比,就像一个48公斤级的举重选手要与96公斤级的选手对抗一样——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

他彻底失去了信心,只好喃喃地自言自语:生活就像强奸,既然无力抵抗,不如躺下来好好享受吧。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无奈地同意了高洋所提的条件——迎立萧渊明,但他还是留了个心眼,提了个小小的要求作为缓兵之计:必须立萧方智为太子。

高洋表示同意。

公元555年5月,萧渊明在文武百官的迎接下,进入建康,正式即皇帝位,任命王僧辩为大司马、太子太傅、扬州牧,陈霸先为侍中。

当然这个朝廷是向北齐称臣的。

在重视门第,士族当道的梁朝,庶人陈霸先是如何攀上权力高峰的

南北朝形势图

朝政总算稳定下来了,王僧辩松了一口气。

然而他这次屈服于北齐的行为还是给人留下了口实,也暴露了他作风偏软的弱点——他缺乏放手一搏的勇气,缺乏力挽狂澜的魄力,缺乏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的狠劲,更缺乏主宰天下、号令群雄的胆略。

这一点小子我看出来了,陈霸先也看出来了。

说起来王僧辩和陈霸先两人关系不错,讨伐侯景时两人曾并肩作战,配合得可谓亲密无间,后来他们甚至还结成了儿女亲家,只是因为恰逢王僧辩母亲去世,因此暂时没有成婚。

但两人的个性却完全不同。

王僧辩处事稳健保守,不打无把握之仗;陈霸先则积极进取,敢于铤而走险。

王僧辩信奉的是:量入为出,有多少实力办多少事;陈霸先信奉的则是:富贵险中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从他们的经历也可以看出他们的不同。

王僧辩是出身士族名门的官二代,年轻时就一直跟随萧绎,先后担任参军、太守等职,最终凭借萧绎的器重和本身的能力而位极人臣;而陈霸先却是出身底层的庶族平民,从里长、油库吏一步步做起,最终在乱世乘势而起,化不可能为可能,在极其注重门第的梁朝创造了奇迹!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王僧辩好比是根红苗正、秘书出身、得到领导赏识的高学历人才,陈霸先好比是没有任何背景、赤手空拳打天下的农民企业家。

这样的两个人,观念自然大不一样。

在是否要迎立萧渊明这个问题上,王、陈二人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陈霸先对此坚决反对,他曾先后四次派使者前往建康劝阻王僧辩,但王僧辩依然固执己见,陈霸先心里极为不满。

在重视门第,士族当道的梁朝,庶人陈霸先是如何攀上权力高峰的

陈霸先

这几年,陈霸先一直驻扎在在京口。此时江北的土地大多被北齐占领,百姓不满北齐的统治,纷纷揭竿而起,陈霸先果断率军渡江接应,虽然最终由于缺乏支持而被迫撤回京口,但却大大增强了陈霸先在江淮一带的声望,京口附近的流民纷纷前来归附,其中以吴明彻最为有名。

经过在京口的苦心经营,陈霸先的实力大大增强,如今的他的兵力已由北伐时的三万扩充到十余万人。

从一个草根变成了手握重兵而且是建康朝廷仅次于王僧辩的二号人物,陈霸先该满足了吧。

不,他不满足。

他从来都不是甘居人下的人。

雄心勃勃的他一直想取代王僧辩,甚至取代皇帝。

现在,王僧辩的软弱让他看到了期待已久的机会。

疾病不会自愈,成功需要自予。

他决定以王僧辩无端废立、投靠北齐为由发动兵变,除掉王僧辩,掌握建康政权。

公元555年9月,有探子向王僧辩密报,称寿春一带出现大量北齐军队,可能会大举南侵——后来发生的一切证明这纯属子虚乌有,显然是陈霸先策划的假消息。

王僧辩急忙派人通知陈霸先,让他赶紧做好防守的准备。

陈霸先随即召集侯安都、周文育、徐度、杜棱等几位心腹大将密谋,打算借机集结部队,袭击王僧辩。

杜棱认为难以成功——无论实力还是名位,王僧辩都占有优势。这样做实在太危险了!

眼见无法说服杜棱,陈霸先干脆把他用毛巾堵住口,关在密室,以防走漏风声。

随后陈霸先立即采取行动,他命侯安都、徐度率水军溯江而上,自己则亲率步骑走陆路,兵分两路,向王僧辩所在的石头城进发。

外人都以为是由于局势紧张,建康在征兵增防,因此对此毫不介意。

京口和建康相距不过百余里,两支部队很快就在石头城外会合。

关键时刻,陈霸先却突然勒马不前,停了下来

难道他犹豫了?想打退堂鼓了?

不,这不是他的性格。

他是在试探,看看部下是否铁了心地跟他造反。

果然,侯安都急了,冲上去对他大声吼道:今日作贼,事势已成。你留在后面干嘛?难道事败后可以不被砍头吗?要赶远路就不要带太多东西,要干大事就不要想太多东西!你这样畏首畏尾,算什么好汉!

被下属一顿臭骂,陈霸先却没有生气,而是笑着对周围的部下说:侯安都骂我了,骂得好,我们就应该一往无前!

在重视门第,士族当道的梁朝,庶人陈霸先是如何攀上权力高峰的

陈霸先

随后陈霸先下令进攻石头城。

石头城北面与山岗相连,城墙不是太高,侯安都命令士兵围成一圈,把他抛到城墙上,随后他打开城门,大军蜂拥而入。

此时王僧辩正在房内办公,听到外面大声喧哗,情知有变,赶紧与儿子王頠(wěi)以及数十名卫士冲到门外,看到北面有大量士兵,便慌忙向南门逃跑。

然而此时陈霸先已率军控制了南门,王僧辩根本出不去,只好逃到了南门楼上,向楼下的老战友求饶。

陈霸先不为所动,反而扬言要放火烧楼。

走投无路的王僧辩只能下楼就擒。

两人一见面,陈霸先就厉声质问:我有何辜,你要与北齐军队一起来讨伐我!

王僧辩莫名其妙。

接着,陈霸先又问:你为何全无防备?——是啊,令他最困惑的就是这一点:石头城居然无人防守。如果王僧辩相信北齐将要入侵,用重兵防守石头城,他可就没这么容易攻进来了。

王僧辩反驳道:让你扼守建康的北门,怎么叫没有防备?——建康附近有两个主要渡口,南面的采石,北面的京口,因此京口被称为建康的北大门。

陈霸先无言以对,便干脆不再多话,下令立即绞死王僧辩父子。

王僧辩就这样糊里糊涂地死在了他最亲密的战友手下。

也许他至死都想不明白:我如此信任陈霸先,他为何会这样对我?

小子我却要说:正因为你如此信任他,所以,他才会这样对你!

你的信任,正是他用来杀你的刀刃!

在陈霸先的眼里,权力重如泰山,而亲家、盟友却随时可删!

王僧辩太大意了,他只顾如何应付外敌的压力,却完全没有防备来自后方的冷箭,这就好像走路时只顾看着地上生怕踩到狗屎,却完全没有看上面——结果头上挨了一坨五彩缤纷的鸟粪。

虽然王僧辩死了,但作为平定侯景之乱的主帅,他的历史功绩永垂史册,没人可以抹杀。

杀掉王僧辩后,陈霸先立即传檄天下:王僧辩图谋不轨,已经被我诛杀。除王氏父子外,其余人等一律不予追究。

随后,在陈霸先的安排下,萧渊明退位,13岁的萧方智登基,改年号为绍泰,是为梁敬帝。

陈霸先则被加封为尚书令、都督中外诸军事、扬州、南徐州二州刺史,从此他取代了王僧辩,成为建康朝廷的实际控制人。

作为下一目标,霸气侧漏的陈霸先就要积极为登基做准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