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妓杜秋娘靠写诗玩转了自己的命运,华丽变身做了大唐皇妃

从古至今,写诗的青楼美貌女子不少,然而能像杜秋娘这般靠写诗实现命运华丽转身的着实不多。

人们都知道杜秋娘出身卑微,却“一夜成名”,我认为她能逆袭成为人生赢家,是因为她高超的心理捕捉能力。

名妓杜秋娘靠写诗玩转了自己的命运,华丽变身做了大唐皇妃

杜秋娘

秋娘是润州人,即现今的江苏镇江人。是一个美似烟花的江南女子,江南女子的秀丽与文采她身上尽数体现,可惜年幼时命运不堪。出身卑微,家境贫寒,小小年纪就沦落到了青楼,不过也正是在青楼,才使得她(被迫)有了学习才艺的机会,才有了她以后出彩的机会!

“裙边遮定双鸳小,只有金莲步步香”,这是灵秀柔媚,“一串红牙碎玉敲,碧云无力驻凌霄”,这是能歌善舞。而且因为聪慧勤奋,秋娘还学会了填词作赋。刚刚十五岁的时候,便已经成为风靡江南的当红歌妓了。

姣好的容貌,一向是身处弱势的女人们手中最大的资本。如果还拥有令人侧目的才华,那么平步青云栖上枝头变凤凰的梦想——假如她有这样的梦想的话——就仅仅是时间和机遇的问题了。上天没有亏待美丽的杜秋娘,当她名动镇江时,她飞黄腾达的时机来了。

镇江节度使李锜为满足自己的享乐之心,去青楼取乐,花重金把杜秋娘买入府中,让秋娘成了他众多歌舞伎之一。玲珑通透的秋娘,思量着要从美女如云长袖善舞的歌舞伎中脱颖而出,于是不甘于只表演一些时下流行的固有曲调。斟酌再三,自己动笔写了首小曲《金缕衣》,在一次重要的家宴上,婉转唱出: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一时艳惊四座。从能歌善舞的众美女歌妓中脱颖而出,可谓是“一夜成名”。更重要的是早已年过半百的李锜,竟听得热血澎湃!和秋娘眉来眼去后,意乱情迷,当即收秋娘为妾,花前月下去了。实现了命运的第一次转身。

名妓杜秋娘靠写诗玩转了自己的命运,华丽变身做了大唐皇妃

杜秋娘

只要不是傻子,任谁都会明白杜秋娘在诗中放置的炽热无比、大胆奔放的欲望的。

它劝人们要及时摘取爱情的果实,或及时建功立业。虽然说得不是很具体,但富有哲理,涵义深永。“劝君莫惜”“劝君惜取”“花开”“无花”“只需折”“空折枝”,这些显而易见,无处不在的强烈对比令李锜恍然大悟。这种对欲望的不假矫饰热切追求,这种从女性身上体现出来的澎湃生命意识,以及出身卑微的人儿对自己前途的自信和积极,除了大唐王朝,又还能在哪个朝代找到呢?

何况李锜并非一般的藩镇,此人是李唐宗室,其六世祖是淮安王李神通(高祖李渊的堂弟)。李锜当时已年过半百,这个年龄的人总有许多悬而未决的困惑、顾虑。拿《金缕衣》来对照当时李锜的内心,是多么的有鼓舞作用,当时的李锜肯定很需要“花开堪折直须折”的笃定自若。

因为杜秋娘与李锜相识大概一年后,李锜明目张胆地扯起反旗,估计临老临老他也打算作一回孙权,割据江东。唐宪宗李纯大怒,以淮南节度使王锷为诸道行营兵招付处置使,发宣武、武宁、武昌、淮南、江西、浙东等地兵马,从宣州(今安徽宣城)、杭州、信州(今江西上饶)分三路出发,进讨李锜。

大家都知道“造反”可不好玩,十反九败,而且三族会被杀个溜净。毫不例外的李琦也落了个身死族灭!

名妓杜秋娘靠写诗玩转了自己的命运,华丽变身做了大唐皇妃

杜秋娘

李锜在与唐宪宗的战争中,兵败身亡。秋娘以罪奴身份入宫,

进宫之后杜秋娘依然是一名歌妓,当唐宪宗要求杜秋娘为他表演时,她再一次用《金缕衣》原韵所赋,却更显风流的诗作,俘虏了唐宪宗年轻的心,且看这首诗:

“秋风瑟瑟拂罗衣,长忆江南水暖时。

花谢花开缘底事?新梅重绽最高枝。”

花开花落本是自然常理,何必忧愁苦闷呢,等到寒冬一到,新梅又将在高高的枝头上傲视群芳,何等气魄。

名妓杜秋娘靠写诗玩转了自己的命运,华丽变身做了大唐皇妃

杜秋娘

当时唐宪宗李纯正是青春“少年时”,“新梅重绽最高枝”的超然洒脱,积极奋发的乐观情绪很快感染了他。而此时的杜秋娘也只有十七八岁,正是明艳高雅,气韵十足,试问这样的杜秋娘怎不令龙心悦?

“从教弄酒春衫涴,别有风流上眼波”,宪宗被深深打动,很快沉醉在杜秋娘的温柔乡里,不久即封秋娘为秋妃。宰相李吉普曾劝宪宗再选天下美女补充后宫,岂知宪宗说:“我有一秋妃足矣!”可见当时的秋娘真的是集千般宠爱于一身了。就这样,杜秋娘成了宪宗李纯的秋妃,成功实现了命运的又一次华丽转身。

这一次,杜秋娘还是很好地抓住了李纯的年轻、满怀报负。所以,杜秋娘不仅有才,能写出漂亮的诗,关键是能唱和出对方的心声,她是位名副其实的心理捕捉高手。

青楼女子如何,卑微的阶下囚又如何?杜秋娘靠写诗玩转了自己的命运,真正成了命运的掌舵者。

名妓杜秋娘靠写诗玩转了自己的命运,华丽变身做了大唐皇妃

杜秋娘

不仅如此,杜秋娘还在宪宗的专宠下不遗余力地干预朝政。这样的行为,在宪宗没有身故之前是没有人敢站出来指责的。唐宪宗死后,杜秋娘也还可以趁着先帝的余威,对唐穆宗指手画脚。

到了敬宗、文宗,已经没有杜秋娘说话的地方了。直到这个时候,杜秋娘依然不甘寂寞,想发动政变扶持自己养育大的漳王李凑成为帝王。当年杜秋娘的起家,不过是因为博得了男人们的宠爱和玩赏。她想获得最高权力或许没有错,错的是她无法明白她自己的真正地位。想想吧,在那血雨腥风的宫廷内,怎么可能让一个年老色衰文物级的女人得到天下?——政变最终失败了,杜秋娘被消籍为民,在一个被世人遗忘的角落里,了此残生。

“年少追梦,几许闲愁,几许踌躇。 一指流沙,时光转眼瘦。”

在生命的尽头,她还会时常想起那首几乎决定了她整个人生的《金缕衣》吗?会想起曾经从自己明眸皓齿的口中流出的那些字正腔圆的唱腔吗?在最后的最后,她会懂得自己曾经的那些璀璨一时的挣扎,仅仅只能成为绚丽的悲剧吗?但愿她不懂。永永远远的不要懂得才好。

杜秋娘一生如花般美艳,但“花开花谢终有时”,杜秋娘这朵美艳的花也逃不掉这一自然规律,然而她却能在自己最美的年华里“花开堪折直须折”,我想她的人生已是了无遗憾的。

名妓杜秋娘靠写诗玩转了自己的命运,华丽变身做了大唐皇妃

杜秋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