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上海年輕人買房,越買越遠了?"



最近有個同事準備買房,說實話這個小青年算是正宗的上海市區人,從小也是生活學習都在外環以內,但是讓我比較奇怪的是這個小青年的買房範圍可以說是放大到了全市範圍,也就是曾經的近郊,遠郊也都在他的考察之中。說實話短短十幾年功夫,這上海人買房的觀念和地域選擇真的發生太多變化了。

這位小青年快到適婚年齡了,也談了個朋友但是在上海這男孩子沒有婚房應該是沒法結婚的,尤其是過不了丈母孃這一關。最早他的買房範圍鎖定在市區,也就是他土生土長的板塊。這個老牌靜安區的新房供應量不多,稍微次新的樓盤單價早就十來萬了,對於這個工薪家庭出身的年輕人來說應該是沒有這個買房實力了。而對他來說,只要能夠買房,其實已經沒有什麼郊區和市區概念了。


當時小編還比較奇怪,難道這個小年輕是特例嗎?後來在和好幾個90後的小同事瞭解之後才發現原來在他們眼裡早已經沒有市區和郊區的概念了,更不要說什麼”上只角“和”下只角“,在他們眼裡只要房子在G1501以內其實都是可以接受的而幾個外地小年輕更是把買房範圍看到了崑山,嘉興,太倉等地。當我問他們難道你們以後上班不考慮通勤嗎?這些小年輕只是告說先買房再說,以後地鐵,高鐵都很方便,再不行就買個車吧。


後來想想現在年輕人買房地理概念的變化其實也是城市的發展變化,曾經的上海人覺得古北很遠,七寶很遠,九亭很遠但是今天卻在這些板塊發現上海市區人口也是越來越多,當然更不要說當年的浦東了。對於今天的年輕人來說,他們的選擇只看房子新舊,只看房價能否接受,對於是否是老牌市區還是郊區,他們早已經不在乎了而這或許就是房價改變了我們的買房選擇。


有個買房高手告訴我其實對於未來的板塊發展和房價我們都不好預測,很多現在的熱門板塊未來未必熱門而今天所謂的”低窪“板塊卻會因為價格因素而導入更多的人群。後來想想是這個道理,尤其是房產價格,真正具有投資價值和漲幅的絕非是市中心那些大平層豪宅,由於接盤人數有限以及價格高位,這些樓盤的交易並不熱門而那些遠郊的低價板塊卻在吸引了年輕人的眼光。正如今天的蘇州園區一樣,哪裡有就業,哪裡有年輕人,這房價也就越有潛力。而上海年輕人買房隨著價格的因素,也勢必只能越買越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