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不是喊口號,用心做到這四點,真正發揮企業文化的價值

無形資產的價值取決於它與戰略的協調程度。

——羅伯特.卡普蘭

企業文化不是喊口號,用心做到這四點,真正發揮企業文化的價值

企業文化建設以戰略為前提

企業戰略確定了企業參與競爭的方式,

企業通過戰略地圖直觀的展示了財務層面、客戶層面、內部層面、學習與成長層面中各組織戰略要素之間的因果關係,

學習與成長層面是戰略實現的驅動性因素,

一般包括人力資源部、信息資本、組織資本,

而組織資本又包括了企業文化、領導力、團隊工作等,

這些資產的價值來源於它們幫助企業實施戰略的能力,

也就是說,無形資產的價值取決於其與戰略協調一致的程度。

企業文化作為無形資產中的重要元素,其價值也取決於其與企業戰略協調程度。



企業文化是企業特有的全體員工共有的意義共享體系,

每個企業有自己的文化圖譜,

我們可以通過以下7個方面來識別不同企業的文化特徵。

1.創新與冒險。 企業多大程度鼓勵員工創新與冒險。

2.細節關注。企業多大程度上關注員工是否做事縝密、分析細緻、注重細節。

3.結果導向。企業多大程度上關注結果和效果,

而不是為了實現結果而使用的技術或活動過程。

4.人際取向。企業在做決策時多大程度上會考慮決策帶來的人際影響

5.團隊取向。企業組織工作活動中多大程度上鼓勵團隊協作。

6.競爭性。企業多大程度上鼓勵競爭和追求卓越,而不是和諧。

7.穩定性。企業在組織工作活動中多大程度上鼓勵維持現狀,是否鼓勵成長和發展。

以上7個方面的程度不同,

構成了企業不同的文化圖譜,是企業的特徵所在,

它既是企業發展過程中的沉澱,

也是企業為了持續發展而規劃設計的結果,

有利於員工形成歸屬感、認同感,並對員工的行為具有指導、協調作用,

它更是企業戰略實現的驅動性因素。

企業文化不是喊口號,用心做到這四點,真正發揮企業文化的價值

每個企業的文化有自己的特徵



企業文化建設四步走

第一步 文化診斷

為了有針對性的調整或變革企業文化,

需要在規劃之前對現有的企業文化進行分析診斷,

判斷目前的企業文化是否能驅動戰略的實現,

是否能實現其必須發揮的功能,並進一步確定需要調整或變革的方面。

美國學者Denison通過對一千多家企業、四萬多名員工長達15年研究的基礎上建了“Denison企業文化模型”,

從應變能力、願景及目標、一致性、員工參與四個維度來評測企業文化。

1.應變能力與願景及目標兩個維度是組織關注外部的程度,

反映了企業是否順應 外部經濟、政治、社會環境的變化適時地做出相應的改變和調整。

2. 一致性與員工參與兩個維度反映了組織關注內部的程度,

它要求企業具備對內部系統、結構和流程進行動態的整合,以滿足組織目標的實現。

3. 應變能力與員工參與兩個維度又反映了組織的靈活性,

即以市場、客戶為導向的創新能力。

4. 願景及目標與一致性兩個維度要求組織具有相對的穩定性,

使得企業有自己的發展方向和目標,

並且強化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和歸屬感。

企業文化不是喊口號,用心做到這四點,真正發揮企業文化的價值


第二步 文化定位

在對企業文化現狀有充分的瞭解和分析之後,

應根據現有的文化特徵,結合公司的發展戰略,

初步確定企業文化的基本格調。

1.產品領先戰略的企業文化模式

採取產品領先戰略的企業,為了保持產品領先地位,

一般重視創新,包括制度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等等,

企業內部管理一般採取注重產出結果的粗放式管理,

注重員工個性發揮和平等,

注重學習交流,追求適應快速變化的環境,

對創新帶來的高風險有更高的容忍度。

與之相對對於的企業文化模式,

一般鼓勵員工創新,對制度流程紀律的要求相對較低,更注重靈活性和結果。

2.總成本最低戰略的企業文化模式

採取總成本最低戰略的企業,

一般依靠規模優勢、秩序優勢、效率優勢而達到總成本控制的目的,

此類企業為了能更好控制管理過程,

會更注重穩定、秩序、紀律,重視精益化管理。

與之相對於的企業文化模式,一般更重視制度流程的建設,

規範員工的行為,傾向於標準化管理,注重服從等品質。

3.全面客戶解決方案和系統鎖定戰略的企業文化模式

採取全面客戶解決方案戰略或系統鎖定戰略的企業,

一般更注重客戶關係的維護,

重視客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

重視企業內部不同部門之間的協同和配合。

與之相對應的企業文化模式,一般重視培養員工如何維護客戶關係,

重視團隊合作,重視內部管理秩序,對制度流程紀律的要求高。


第三步 文化規劃

企業文化體系一般包括理念層、制度層、物質層三個層面。

1.理念層

理念層是企業文化體系最核心且最隱秘的層面,

是企業的願景、使命、核心價值觀、企業精神、經營理念等一系列關於企業存在的意義、企業最看重的價值、企業倡導的行為模式等的文字表達,

是企業文化的導航系統,指引企業文化系列活動開展的方向。

企業文化理念體系包括戰略理念層、價值理念層和執行理念層,可以用下圖表示:

企業文化不是喊口號,用心做到這四點,真正發揮企業文化的價值


2.制度層

制度層(中間層面)。

制度是行為規範的總和,用來約束成員行為,維持組織正常秩序。

包括一般制度和特殊制度兩個層面。

企業的制度體系建設過程中,應檢視其是否與企業的理念體系相匹配,

特別是薪酬激勵體系、培訓體系、員工行為規範等。


3.物質層

物質層(外顯層面)。

物質層面是組織文化的外在物質表現,

是企業文化理念的視覺識別系統,

通過企業LOGO、形象廣告、商標、品牌、產品包裝、 辦公環境、工作服等媒體及方式向大眾表現、傳達企業理念。

企業應該結合企業的戰略和公司的實際情況,

從以上三個層面規劃企業文化體系,

並逐一細化落實,形成獨特的企業文化體系,

作為企業文化落地的指導系統。

企業文化不是喊口號,用心做到這四點,真正發揮企業文化的價值


第四步 文化植入

企業文化體系是為了戰略目標實現而構建的導航系統,

能否發揮其應有的功能,產生價值,關鍵在於其理念是否為員工所接受並遵行。

一般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的培訓、樹立英雄人物、領導模範作用、

傳播與價值理念相契合的案例或故事、企業文化內刊、辦公環境營造、企業文化活動組織等方式

將企業文化理念輸入員工的理念體系,並通過制度、激勵機制,最終形成員工的個人行為。

企業文化是企業戰略目標實現的驅動性因素,

是企業運轉的導航系統,

也是企業經營的哲學,

需要頂層設計和系統規劃,

更需要滲透到日常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其價值。

企業文化不是喊口號,用心做到這四點,真正發揮企業文化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