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许三观卖血记》,品那个时代下的人生味道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也巧,昨天刚读完余华老师的《许三观卖血记》,趁这个有意义的日子,分享一下自己的读后感。

读《许三观卖血记》,品那个时代下的人生味道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先生继《活着》后,又一部小说,相比“活着”始终逃脱不了不幸去世的悲剧必然性,这部小说的内核有着更多希望的亮色.

故事围绕一个文化大革命的前后期的工人阶级,在不同的历史大背景下面对每次生活绝境时去医院卖血来度过难关的故事展开,许三观面对生活的绝境时,为求继续生存所表现出来的顽强意志,还有中国过去社会体制的错乱。在那种体制下,个性被完全泯灭了。

许三观在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抛弃他之后,他回农村看望爷爷,回城路上无意间碰到了阿方和根龙,然后跟随他俩去医院卖了第一次血,而且还掌握了一些窍门,卖血前要拼命喝水,这样血就会增多,卖血对人体无害,卖血后要吃一盘炒猪肝,喝二两黄酒,黄酒还有温一温。对这些,许三观也身心不疑,在当时的社会,吃不饱肚子,时刻面临死亡的时候,人好像不是很“聪明”,比较容易信任别人说的一切,或许是面对能一下挣平时半年才能挣的钱,诱惑太大。现在社会面对卖血这样的事情,肯定要考虑健康问题,而且要多方求证,要BD等。

许三观是当时6.4亿人口的其中一员,他跟其他人一样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许三观通过卖血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35元),当时这可是很大一笔钱了,有了这笔钱再加上他三寸不烂之舌,成功说服了许玉兰她爹,让许玉兰他爹把许玉兰许配给他,但是她爹其实都已经答应了何小勇,要不许玉兰许配给何小勇,因为卖血他比何小勇有钱,他还给许玉兰他爹说:“你就一个女儿,许玉兰成了我的女人,生了孩子也是姓许”,你们许家不也有后了吗。许玉兰他爹竟然也答应了。

余华老师对某些细节的描写,也真的是很到位,没有多余的冗长和啰嗦,还多情节写的也诙谐幽默,让人读起来很轻松,让这个80后的我在读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多回忆,就像余华在中文版自序里引用的马提亚尔的话:“回忆过去的生活,无异于再活一次。写作和阅读其实都是在敲响回忆之门,或者说都是为了再活一次”。

读《许三观卖血记》,品那个时代下的人生味道

马提亚尔

卖完血后的不适感,尤其是因为想让正在青年下乡的二乐能早点回调城里,间隔很短的时间连续两次卖血,以便来招待二乐在乡下的队长。还被队长灌酒,这次差点要了命,许三观也感觉到卖血有可能丢命,以至于以后的每次卖血的决定来说明困难处境的加重,每次卖血都是生死抉择。

余华老师也在文章中淋漓尽致的描述了当时环境下市井生活和人们耐心忍受饥饿和文化大革命的灾难图景,每家每户都生活在邻居的“监视”之下。也反映了人们对“生”的渴望,许三观的女人许玉兰面对被人给贴的大字报,面对批斗,那种忍耐,那种对生的追求让人佩服,有些被批斗的人不忍屈辱,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有的是被自己的家人批斗致死,也反映当时的残酷现实。

读《许三观卖血记》,品那个时代下的人生味道

韩版电视剧 许三观卖血记

许三观在得知“一乐”不是他亲生的时,也没有表现的过激。虽然他很伤心,因为他最疼爱一乐,一乐也最孝顺他,从有一次三观去爬房顶修房,一乐是又给倒水,又给准备毛巾,而三乐就在梯子上坐着。

“根龙”的卖血去世也让许三观意识到过度卖血会死人的,这也给后面一乐重度肝炎,许三观安顿好家里后在去上海的路上每个3、4天就去卖血的极大的反差,这也说明许三观对孩子们的爱,即使冒着随时因卖血而亡的风险也要频繁卖血。

读《许三观卖血记》,品那个时代下的人生味道

韩版电视剧 许三观卖血记

65岁的许三观,三个孩子都工作家庭都有了着落,终于可以安详晚年了,当他再一次走到“胜利饭店”(每次卖血后在这里吃炒猪肝的地方,也是历经了文化大革命,大炼钢铁等历史背景下屹立不倒的餐厅,甚至在大饥荒时只能卖清水面条)时,想起来炒猪肝和温黄酒,就特别想吃,他决定再卖一次血,这次卖血就为了吃炒猪肝、喝黄酒。可是医院的血头深深的刺痛了他,血头嫌他太老了,还不如猪血,他的血只能卖给刷油漆的。以至于他在大街上大哭,把三个儿子和许玉兰都哭来了,得知事情原委后,许玉兰告诉他,他们有钱了,再也不用去卖血了,他到了饭店,只点炒猪肝,连点了三盘,一瓶黄酒。

故事结尾,许三观还为年轻的血头(血头就是医院里卖血把关的人,他之前卖血的“李血头”去世了)羞辱他而生气,许玉兰也是在数落这个他们认识的年轻后生(沈傻子的儿子)来给许三观解气,许三观对许玉兰说:“这就叫屌毛出得比眉毛晚,长得倒比眉毛长”

他们再也不用卖血了。

今天是国际读书日,多写两句,冯唐在他的新作《无所谓》里“陪装腔犯生存指南”这一章节里写道“尽管你的青春渐渐逝去,尽管你的皮肤渐渐皱起,尽管你的勃起渐渐平息,但是你的气质真的越来越好,难道这就是古书上说的中年男人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冯唐说陪身边要装逼读书的男生时要跟他说的话,我想说即便是为了“装逼”,也要多读点书了,那就从今天开始吧,今天是个好节点,

今天是国际读书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