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貿易代表:美國不會像鴉片戰爭英國人割佔香港,只想貿易互惠

鴉片戰爭之後,美國看到清廷與英國簽訂了《南京條約》,英國人在中國獲得了巨大的特權利益,割讓了香港,開放了口岸,有獲得了賠款,這讓美國人非常眼紅。於是,美國總統派出美國貿易代表顧盛率領使節團到中國與清廷進行貿易談判。

美貿易代表:美國不會像鴉片戰爭英國人割佔香港,只想貿易互惠

澳門望廈村普濟禪院是《望廈條約》簽訂的地方

我們知道,耆英由於執行屈辱的外交政策,很能滿足侵略者的要求,道光帝也認為他是一個瞭解西方世界的人,便讓他與美國貿易代表顧盛談判,美國人對耆英有著很好的印象,把他說成是通曉西方國情、民情的人,不把歐美人當成“蠻夷”,覺得他相信西方國家來華的目的只為簽訂商約,並非顛覆清王朝的統治。所以西方人對他便有了較高的評價。也正是因為這樣,顧盛充滿期待。

1844年5月31日,耆英抵達廣州。從此他便代替兩廣總督程矞採擔負起同顧盛談判的使命。耆英到廣州後雖然表示顧盛前往北京不符合中國體制。但是,對於顧盛要求籤約一事,也許是被英國人打怕了,這個妥協派裡的骨幹分子害怕再惹出別的麻煩,遭到皇上的怪罪。所以,他急於把顧盛穩在澳門。便想盡快與他儘快達成條約。他到廣州的當天,即照會顧盛:“本大臣到省後,將公事稍為清理,即行往澳門,以圖快晤。”耆英除了擔心顧盛北上進京外,還怕他突然前去廣州,畢竟他這個妥協派剛到廣州,也要避嫌的,免得給主戰派一個親西方的罪名,所以他命人通知顧盛:他“不日即赴澳門與之會晤”,[1]希望這樣能夠穩住顧盛,使他不再提進京的事。

美貿易代表:美國不會像鴉片戰爭英國人割佔香港,只想貿易互惠

《望廈條約》內容局部

雖然如此,顧盛仍然宣稱,並不打算放棄北上。耆英沒辦法,只好於6月10日專程前往澳門,勸說顧盛放棄這一打算。17日,耆英到澳門柵欄外的望廈村,他下榻在觀音廟內,準備拜會顧盛。不用說,他是奔著儘快結束和議來的。

耆英在望廈村安頓後,開始積極落實談判的事情,他希望速戰速決,儘快與顧盛簽約。從而使其放棄進京面見皇上的打算。因此,他到澳門的第二天,耆英帶領黃恩彤等人來到了顧盛的住所。雖然這是耆英到澳門後的一次禮節性拜訪,但是耆英的衛隊一路浩浩蕩蕩,還是引起了喜歡渲染的美國人的注意。後來的美國報紙說:走在最前面的是手執鞭子和斧子的兩個開道者,這兩個開道者後邊是他的衛隊,有40人的樣子,衛隊的後邊是兩個騎兵,接著就是耆英乘坐的綠呢大轎和轎子後邊的隨員們。這些人都穿著華麗的絲綢官服,戴著翎子官帽,雍容華貴,在小小的澳門街頭,形成了一道風景。耆英到顧盛的住所時,美國使團為他舉行了歡迎儀式,然後把他和他的隨員們迎進大廳。耆英和顧盛互致禮節性的問候後,耆英開門見山說:“大皇帝由於貴公使來自遙遠的國度,非常高興,所以他不願貴公使進京,派我來會見閣下。再者,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這樣一個事實:如果每個國家聽到貴公使進京的消息一定要派大使進京,可想而知,安排接待他們將是很困難的。”[2]

美貿易代表:美國不會像鴉片戰爭英國人割佔香港,只想貿易互惠

《英國新聞畫報》刊登的耆英1843年曾經前往香港維多利亞港圖片,這是他出行的衛隊

在維護大清禮制的問題上,耆英還真不含糊,短短的幾句話,就把大清國皇帝不願接見外國使團的意圖說了個明明白白。當然,耆英也暗示了,除非美國使團願意像藩屬國的貢使那樣磕頭拜見,那樣道光皇帝還是樂意接見的。很明白,這是老規矩了,天朝的皇帝是不會接見不願磕頭的使者的,天朝的體制不可破。但是,顧盛來華之前,美國國務卿的訓令很明確的表示,美利堅與大清是兩個平等的政體,不許使者給中國皇帝磕頭下跪。這樣,兩個人的初次見面很有點心照不宣。接下來,雙方禮節性地客套了一番,雙方互問了前來的路途情況和年齡。最後,顧盛表示“希望這次會晤將有助於兩國的利益與和平。”耆英聽後,也表示:“希望如此!”耆英拜訪顧盛後,顧盛又做了禮節性的回訪,雖然耆英知道,顧盛此來中國要求貿易通商,建立關係,有點強逼的意味。但中國是好客的,也是面子問題,中午耆英設了豐盛的午宴招待了顧盛、伯駕等人。吃過飯後,耆英還將自己手上心愛的扳指送給了顧盛,這樣,顧盛很高興地便告辭回去了。

美貿易代表:美國不會像鴉片戰爭英國人割佔香港,只想貿易互惠

晚清時的澳門一角

耆英為什麼要送顧盛扳指呢?他本來是想給顧盛一個好印象,中國人講究禮尚往來,但是,顧盛卻認為這是耆英發起的戰爭挑釁。他說,中國人戴扳指是戰時用於拉弓箭的。顧盛還說,雖然如此,他還是作為友好的象徵而接受的。這個說法,讓耆英哭笑不得。耆英解釋說,中國的扳指從來沒有用於戰爭。

雙方互訪後,於20日晚上舉行會議,約定談判時間。耆英表示,中方可以立即投入談判,希望美方提出草約的條款,作為討論的底本。於是,從6月21日下午,雙方開始了談判。

美貿易代表:美國不會像鴉片戰爭英國人割佔香港,只想貿易互惠

耆英畫像

21日談判一開始,美方便提出了一個草約提案。顧盛說這個提案是根據五項原則:美國應基於友好和平的精神對待中國;美國並不要求完全的互惠,既然美國的港口對一切國家的船隻開放而且不徵出口稅,而中國只開放五個港口且有出口稅,美國可以默認中國皇帝所願意採取的辦法;如果美國的草案和英國的條約有何出入,那是因為英國佔有香港,而美國並不希望得到這種租借地。

[3]顧盛似乎想向耆英表明,美國人並不想像鴉片戰爭中英國人那樣,要求中國割讓香港,美國不想割讓中國領土,但是希望清廷接受美國方面提出的貿易條件。

什麼條件呢?顧盛以照會的形式提出了四個重要問題。那四個問題呢?

一、仍然要求進京,因為他帶著總統的使命,要將總統的書信親遞大皇帝;二、在廣州的美國公民活動區域問題,當局只限定了很小的範圍,這不利於他們的安全,經常遭到暴民的襲擊,要求擴大他們的活動範圍;三、1839年廣州當局拘留了美國領事和公民,這是對美國尊嚴的傷害;四、1842年美國公民舍裡被殺一案該如何處理?

美貿易代表:美國不會像鴉片戰爭英國人割佔香港,只想貿易互惠

美國貿易代表顧盛

這四個問題讓耆英感到了為難。耆英說,第一個問題性質比較嚴重,必須慎重討論;第二個問題,可以雙方派出代表協商;第三個問題是林則徐禁菸造成的,他已經受到懲罰;第四個問題,屬於戰爭中的不幸事件,天長日久,已經沒法調查清楚。

這樣雙方便不能達成一致意見,耆英請示了道光帝,中美雙方几經磋磨,經過討價還價終於達成一致意見,於1844年7月3日,那一天正好是美國的建國紀念日,美國人選擇在這一天簽訂條約,很有象徵意味。當天,中美雙方在望廈村觀音廟,分別在《五口通商章程:海關稅則》(即《中美望廈條約》)上簽字。

美貿易代表:美國不會像鴉片戰爭英國人割佔香港,只想貿易互惠

本文根據《晚清外交七十年》改寫

這個條約的簽訂,美國沒費一槍一炮地根據英國女王提出的“利益均沾”原則獲得了中英條約中規定的全部特權,並獲得了條約中沒有規定的一些特權。這個條約為後來法國與中國簽訂《黃埔條約》提供了借鑑。李書緯根據作品《晚清外交七十年》改寫,今日頭條原創首發,詳細內容請參看《晚清外交七十年》,轉載請註明出處。

————————————

參考文獻:

[1]《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第6冊,第2826頁,中華書局1964年版。

[2]喬明順:《中美關係第一頁:1844年簽訂的前前後後》,第119頁,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1年版。

[3](美)賴德烈著,陳鬱譯:《早期中美關係史(1744—1844)》,第133、134頁,商務印書館1963年10月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