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啥不爱买保险?

燕子找家


我只想说是大部分保险公司都太坑,现在的年轻人都懂得玩一份保障,很多年轻人一家就好多份保险。而不是国人不买保险!

咱们就先举例说下,原位癌。买过重疾险的人都知道重疾险原位癌是不赔的。说是遵循中国保险业行业协会与中国医师协会联合宣布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意思就是原位癌算不上真正的癌症,得了原位癌几年内事没有任何不适情况。就是原位癌不算重大疾病。再比如得了冠心病,想要得到理赔就得跟保险公司的条款一样,什么类型的冠心病,动什么样的手术保险公司合同都有规定的。

这就给很多老百姓造成盲目,顾虑了。(本人不是保险行业的,说的不对请谅解)


吃货鲜果小二


我记得9几年吧,我们家全家都交保险公司介绍的医疗保险,那个时候没有农村医疗保险,城里的社保也不能交医疗保险只能交养老保险,所以一家人都保了保险,价格还不便宜一个人好像要2000多交好多年,有一年我妈生病住院了一个月用了差不多2万多吧,健康出院回家我爸拿着单据去保险公司报销,说这个病不能报这个药不能报之后只报了几天床位费,我爸一气之下把我们的保险全退了,可气人的是保险公司不给退说没有保满年份,只能退1千多,没办法后来每个人只退了一千多块钱,直到现在看见保险公司来推销医疗保险就走开因为都是熟人,不好推脱,他们的保险最容易出现的病一个不能报都是只能报一些稀奇古怪的病,现在有农村医保交还有城里的医疗保险交很不错,不管什么病住院都给报50%以上,越大的病报越高,我亲戚心脏手术用了32万他自己好像出了6万多,要是以前就等死吧,现在国家真的好,希望国家越来越好,人民看病报销越来越方便,非常感谢国家。

我不知道现在的保险怎么样,希望会比以前好,能带给投保人实实在在的好处不要担心这个能不能报那个能不能报。


京韦joiningwe


中国人为啥不爱买保险,因为保险真是可信又不可信。也是凑巧,我今天刚去过保险公司,是去领少儿时期的保险费。下面我用我自己的保险经历以及对保险的所见所闻说一下我的见解。

第一种情况:

我今天领的保险费是我少儿时期家人给我买的保险,名称是“国寿英才少儿保险”,家人给我8-18岁连续缴纳了10年保险费,每年659元。真不凑巧,这十年期间,我没生过啥大病,也没出过意外,高中时仅仅因为重感冒住院有过一次,但是金额不多,家里的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后,完全达不到保险公司报销要求,自己花的钱不多,保险公司报销流程又比较复杂,就不了了之了。恰恰保险的十年结束后生过一次大病,虽然前十年投保的保险费没有领到手,但是过了保险年限,是不能报销的。

投保的十年期间没发生过任何保险报销项目,那么保险金是可以领取的。今天才搞清楚,我的是分三次领完,金额分别为3000、3000、4000元。保险公司说的领取时间分别是我18、22、25岁,这三个年龄时领取,实际是领取时间推迟了一年,也就是领取时间分别为19岁、23岁、26岁,三次领完。

第一次领取是我爸(我的投保人)给我交最后一次保险费的第二年领取了3000元,第二次领取3000应该是在去年,由于我一直在外面,我爸去了两次没领到,告诉我必须本人领取。我当时很纳闷,从小到大交保险费我没去过一次保险公司,一直是我的投保人(我爸爸)去交费的,现在我的投保人拿我的身份证复印件和保险单不能领取。所以拖了一年,正好我这两天回家,今天我去了保险公司,终于知道为什么投保人不能领取,原来是留存我的个人信息(我的正面照、手持身份证照),留存完信息,明天3000就可以到账了。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告诉我,最后一次,26岁领取的4000元,不用采集我的信息,可代领也可直接打我银行卡上。

也就是说,我03年-13年交了10年总共6590元保险费。十年期间没发生过任何报销项目,到2021年一共领取10000保险金。03年到现在,人民币不断贬值,实际领取的保险费总额超过了投保费用总额。因此,个人认为,这种情况,这份保险对我来说,没有得到什么,也没有多大损失。

第二种情况:

我爸爸朋友的孩子小时候是和我一起投保的,都是少儿保险,投保几年后生了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但是,保险公司发现是慢性病后,这个孩子被保险公司永久解除。这一点投保之前保险公司没有任何说明,中途就这样被解除了。那时候大人忙着给孩子看病,只能接受保险公司的解除。我个人认为,这种情况,保险公司就相当于很多人眼里名副其实的骗子。

第三种情况:

我同学的妈妈前年买了一份保险,投保金额较高,一年8000元,连续n年。真是巧了,去年的时候动了一个大手术,花了不少钱,保险就理赔了,农村合作医疗报销+保险公司报销,报销比例还挺高。由于投保金额较高,保险公司报销比例也高。我个人认为,这种情况,保险是可以相信的。


总之,保险离我们很近,可信又不可信。大家买保险之前一定要擦亮眼睛,了解清楚,认真阅读保险合同,不要投无用的保险。当然啦,最好还是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开开心心的。

感谢阅读,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喜欢记得关注我。


小可职场日记


过去,不是不爱买,是不信任保险公司。劝投保时,说得天花乱坠,理赔时,百般设置障碍。把保险变成理财产品,保险的本质被改变。

不过,现在有了变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两次汽车理赔,都十分快捷,平安保险公司当地的勘验员让加微信,传现场照片和个人信息等,然后我自己开车来到4S店,把车交给相关人员即可。人还没有到家,赔付款入账,取车时用此款支付。这使我改变了对于保险公司的印象。

这样的服务,会使人积极投保的。


lymxmx


我觉得保险挺好,大病医疗那种。前些天在医院照顾我妈,隔壁病床住着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病人,那个病人每天晚上咳嗽的很厉害,伴随呕吐,我私下里问医生才知道,他得的病叫心功能衰竭,我妈在医院住了半个月院,从我妈住院的第二天起,就看没到那个病人接受治疗,一直到我妈出院,也没见他接受治疗,医生老是催他出院,原因是欠费,他说等家里人来给他缴费治疗,人到了生病的那一天,没有一个愿意等死的,可见他有多无奈,可是一直没见到他的家人来,不用说,肯定是他平时没有积攒财富,没有购买保险,假如他有大病险,哪来如今的尴尬,不治疗要死,治疗又没钱。


记忆中原2


一个老同事,以前关系平平,3年前我小侄女出生,然后对我异常热情,后来才知她刚加入国寿。一个婶婶,10年前大侄女出生,也是第一次来我家玩,打了个大红包,后来才知她在平安。。。还有院子里新搬来的邻居,也是嘘寒问暖,各种关心家中两个小孩。绕着弯问我小孩保险买不买,要不要加入保险公司。我回答说,现在谁身边没几个卖保险的朋友,25年死党的姐姐在卖保险,小时候偷过他钱的堂哥在卖保险,我只能和他们两人买。我自己十年加入过平安,深知自己只能成为保险消费者,保险是一份也卖不出去。而且身边的人大多数人都帮小孩买了保险,各种意外险都买有。在我看来没买的人不是没保险意识,只不过是没钱,或收入不稳定而已。但“优秀而执着”的保险从业者不这么看,他们会说,你如果买了保险,以后缺钱还可以用保单贷款呀。。。


漫时光年


中国现在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保险公司,说白了就是骗你保险费来养活他们,仅此而已!2015年我颈椎病发了要住院治疗,到医院因为2015年的个人医保我没交,住院费用全部自费所以我没住忍痛把枕头枕低点睡了半年才睡好,以后每年个人医保吓得赶紧交,而保险公司的人每天都在外面拉保险骗人保险,可见老百姓心里还是明白的,保险公司就是个骗子,个人医保要是不交住院就不能报销,如果2015年我不是颈椎病而是其它什么大病必须住院用个十几万就得自己全掏,吓尿了,所以医保不到时候我跳起脚来交,那才是硬道理,不要人催,社会上那些保险都是保险公司的人到你家做工作,骗到手的,到关健时候又不愿意赔偿的,那就是养活他们自己的。


等一个晴天的人


人到中年,我感觉我对保险是非常需要的,但看看中国保险行业这不争气的半保半骗的模式,还是不想购买了,我唯一参加的保险就是马老板的相互保。

我对保险是极其极其有偏见的,我对保险的偏见源于我一次次的生活经验。

1、八十年代,工资几十块钱,母亲每月坚持购买五元钱的保险,说等到我结婚就有足够的钱了。结果农合社改革不了了之,仅退还本金。那点微薄的保金在通胀面前无比的渺小。

2、2003年大学期间,在公共汽车上听人闲聊,说卖一千多的保险,她可以提成六百多,我心里觉得这么高的提成,真正用于保险的钱有多少?我觉得保险真不靠谱。

3、09年第一次买车剐蹭,修了八百元,第一次去保险公司报账,种种原因,只报了二百块钱,柜员还嘲笑我笨。我当时心里觉得这帮人就是骗子。

4、听郎咸平讲中国金融业缺乏信托责任,我深深认同,我觉得普通老百姓对金融业的人来说,就是韭菜而已,能割刀是一刀,银行,保险,证券无不如此。。。

5、前几年,母亲在中国银行网点,把卖保险的误认为银行工作人员,让对方操作手机,买了五万保险,我阅读了保险合同,除了空难,最高理赔约一点七倍,买五万最多赔个七万,要这保险有什么用,有一点几乎可以忽略的收益,要长达十四年后才能拿回本金。我心里说,这要不是披着保险公司的皮,这合同和抢劫诈骗有什么区别?

6 、看到一个数据,中国保险业上千亿保金,每年用于理赔的资金比例低到无法想象,从这个比例上说比买彩票还不靠谱。。。。。

真希望马老板像对银行业那样对保险行业来一次搅局,让保险业重生。把全球最庞大的保险市场做成了人人厌恶的行业,中国保险业真丢人。。。

以上种种,希望只是我个人的偏见吧。。。


阿米罗罗君


其实这么说也挺片面的,以前我也不懂,也讨厌保险,但是五险一金还是在扣。等我需要开药,不住院的时候,职工医保卡里的钱就可以花了。去年有点肛肠方面的疾病,住院一月,三线城市,出院结算6900多,职工医保报销5000,自费1900多。今年离职了,去了保险公司了解了一下,因为两年前买了一份重疾险,也没太听明白咋回事(知道了为啥这个没给我报销?没出险)。去了保险公司学习了就好,终于知道怎么回事儿了,不是说保险骗人,是这个保险代理人对你有所保留,不专业。买车必须上保险呢,国家规定的,有事情出险,不也就赔了?也没骗谁呀?不经过系统的了解,而去贸然评价一个职业,很不明智呀。虽然这是现状,但是有保险心理踏实。


我们那些小成熟


我曾经做过十二年保险代替人,可以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曾经获得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安徽省分公司先进个人,全市只有三人,本来可以破格转正,正在进行时,商业《保险法》出台,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改制,成立中国人寿,中国财产,两大保险公司,我转正的问题搁浅了。两家都不认帐,这就是中国企业的悲哀。后来,我对保险公司失去了信心,保险公司确实骗人,推销保险时,只向保户宣传对保户有利条款吸引保户,不如实告之,理赔时把那些保户忽视的条款来解释,保户蒙了,只有退保,退保保费要打折,一切解释权在保险公司。就我个人而言,给保险公司干了十二年,我六十多岁,保险公司一分钱不给,当民师,赤脚医生。村干部干十年每月发给养老金三百到五百。保险公司真是骗子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