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是“什麼都不想”嗎?


冥想是“什麼都不想”嗎?

冥想是“什麼也不想嗎”?

有朋友問大漠老師:為什麼我在冥想時,總也靜不下來,特別煩躁,我沒辦法控制自己什麼都不想!如何才能讓自己一動不動地坐著,啥也干擾不了我?

很多朋友對冥想的練習是存有誤區的,冥想不是啥也不想!

01:冥想是不期待的看到

在你練習冥想時,要放下對冥想結果的期待。

不期待不是混沌不清晰地為所欲為,而是了了分明地看到,而不強求於想要的結果。

在這個過程中,看到你所看到的(以看去看),聽到你所聽到的(以聽去聽),覺察你所覺察到的(以覺去覺)······什麼意思呢?

比如你看到自己心裡生出波動,你不困於波動的漩渦,急於做出反應,而要跳脫出波動的漩渦,去看正在經歷波動的你。你此時即是內心波動的實踐者,又對實踐本身進行著觀察。

但是我們往往太容易因為心裡的波動事件而急於行動,做出反應,又因自己的反應而感到厭煩和無助。那麼我們要做的是通過對當下出現的每一種反應,去了解自己“習慣的行動和想法”,進而才能管理自己習慣的情緒反應。

所以在任何情緒反應出現的時候,你要保持放鬆,在心裡看到它,並對它說:我看到你了,你出現了,歡迎!

這時,你的心便是敞開,而不拘泥於習慣的漩渦坑洞。所以能夠積極地看到,並且保持對自己的友善,你才會讓自己柔軟放鬆下來,進而參與身心的互動體驗。

冥想是“什麼都不想”嗎?

02:冥想從調身調息開始

調身:即調整你的身體姿勢挺拔端正、穩定輕鬆。

挺拔端正的姿勢,有助於內心平穩,意念集中,呼吸順暢。或因內心平穩而形成身體挺拔端正的姿勢。

所以在冥想練習時,多選擇盤坐的姿勢,臀部貼實地面,脊柱立直挺拔,胸廓打開,脖頸伸展,面部放鬆。

意念關注鼻腔周圍,感覺呼吸。

調息:呼吸之相和內心、身體狀態相合。

呼吸之風相---是因情緒波動,急躁,身體緊張,如此呼吸短淺急促,來去有聲。

呼吸之喘相---是因為內心抗拒,煩躁不安,身體上緊下松,耗氣動念,呼吸來去有聲或無聲,氣息不調和,經過鼻孔的摩擦感清晰。

呼吸之氣相---是因為心未沉靜,還有外求,念不專注,還有遊離,身未端正,還有散慢。呼吸會深長,卻不夠柔和,氣息雖緩慢,但細聽有聲,氣息經過鼻孔的摩擦感清晰。

呼吸之息相---是因為內心沉靜內斂,不追不求,全然專注於自己當時當下,身體平穩不懈怠。呼吸柔和綿軟,細聽無聲,細覺鼻孔摩擦輕盈,似觸非觸。

在覺察呼吸中,心不評判,息不刻意,感官逐漸回收到鼻孔,呼吸為定錨,進而制感、精進,進入冥想。

冥想是“什麼都不想”嗎?

03:冥想是如實看到

當你調整好身體姿勢,調整好呼吸後,你的感官收回到對身體當下存在狀況的如實如是的觀察中。

如實:無論你內心焦慮不安,而引發了頭痛,肩頸痠痛、身體發緊,都是被你看到和覺察到的,那是真實的感覺。

如是:那種感覺是強烈的,還是輕微的,是瞬間即逝的,還是纏綿不絕的,是因身而動念,還是因念而身困,都是一種存在的反應。

當你接納這些出現的情景,並進行觀察時,你是自我行為的旁觀者和踐行者,你不受困於自己“想要安靜”的執念,那些“所有的出現”都成了你的觀照對象。

你看到它們流水一樣經過,比如我看到了我的悲傷,我看到了我的喜悅,我看到了我的困惑,我看到了我的艱辛,我看到了我的恐慌,我看到了我的煩躁········

這些東西出現了,卻又過去了,它們不是永遠屬於你的。所以你也放下了那些對自己的評判,比如我是躁動的人,我是安靜不下來的人,我是容易恐慌的人,我是不適合冥想的人。所有這些因為自我評判而出現的看法,都是“自我催眠”行為。

你只是暫時出現了恐慌、煩躁、焦慮等來自心裡的感受,又因為這些感受讓你感覺身體不舒適,呼吸不穩定,於是你便認為自己是無法安靜冥想的人。

一個完整的生命體,必然在每一天、每一刻會隨著環境、關係的轉換而出現不同的感覺(來自身體的)和感受(來自內心的)。你若向這一切敞開,你會發現,生命沒有完全的靜止,而是反覆無常。可是我們太容易把自己不喜歡的放大,進而時刻防範和抵禦,讓它們演變成了對你的威脅和影響。

比如有生必有死,你卻害怕死,依賴生,覺得生是正常,死是不正常。

有喜必有悲傷,你卻抗拒悲傷,依戀喜悅,覺得有了悲傷,自己就處處不好,甚至懷疑自己的人生。

然而,情緒卻是人類最好的發明,有情緒,你知道自己是活著的。有各種變化,你會看到世界的豐富,也會對明天更有期待。有失去,你才會有新的希望得到,明天才會出現新的轉機。

冥想是“什麼都不想”嗎?

04:看到不定,才得定

我們都是在不確定中轉換,在變化中進化,在脆弱中成長,在悲傷後得到喜悅。

活著的生命哪有定數?那是留給死人的!

活著的人怎麼會沒有想法?這些想法的出現,是讓你更清晰地瞭解自己。

活著的人怎麼會沒有情緒?這些情緒是你表達和觀察到對象,讓你療愈過去的創傷。

生命總會給你提供很多機會,讓你隨時調整和發現機遇。從中發現更多可能性,進而向更遠更廣闊的領域敞開。

所以冥想不是什麼也不想,而是通過觀察各種“想”,而還原自己真實的面目,看到生而為人的自己!

在冥想中,你不是在周圍建起銅牆鐵壁,防止所有不喜歡的進到這面牆裡來。而是讓自己成為流動的水,化為柔和的光,在流動中跟著變化看到變化;在柔和中,所有和你的心觸碰的聲音和感受,都成為照亮你的光。

你看那束光流連波動,朝向未知處,靜待奇蹟出現!

而且冥想絕不是紙上談兵,你若想在文字中瞭解冥想,那是不可能的。如果你有發現文字中的智慧,那是你經過實踐後,接受到了觸動你心靈的光芒。

冥想是需要實踐實修的,不是天馬行空的想象,不是抄襲的文字。未經過你實踐學習和練習,你永遠讀不懂冥想的智慧,更找不到療愈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