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發貸探索“科技+金融+擔保” 模式


農發貸探索“科技+金融+擔保” 模式


4月19日,深圳農金圈金融服務有限公司(農發貸母公司)與中國農業銀行湛江分行、粵財普惠金融(湛江)融資擔保股份有限公司舉行三方合作簽約儀式,攜手共同開展農業供應鏈金融服務項目的合作——“農業擔-農金圈”項目,採取“科技+金融+擔保”三輪驅動模式,整合三方優勢,協同支農助農,為涉農企業提供金融支持,助力金融機構提升三農金融服務。


農發貸探索“科技+金融+擔保” 模式


(圖為三方合作簽約儀式現場)

“黃金賽道”

農業現代化關鍵在於產業振興,農業產業發展需要金融資金的大力扶持。隨著政策鼓勵、市場需求的轉變,近年來,三農金融服務已然成為金融服務領域的“黃金賽道”,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正在抓住這一波普惠金融變革機會。在金融科技的技術驅動下,無論是互聯網金融平臺還是傳統金融機構,也轉向對這一“新跑道”的探索,從單兵作戰走向協作共生,解決三農“融資難、融資貴”難題。


農發貸探索“科技+金融+擔保” 模式


此次,農金圈與中國農業銀行湛江分行、粵財普惠金融(湛江)融資擔保股份有限公司三方的合作簽約,開展農業供應鏈金融項目合作,項目“農業擔-農金圈”將在湛江率先試點推行,由中國農業銀行湛江分行,為農金圈旗下全資控股平臺——農發貸推薦的授信客戶提供資金支持,農發貸及粵財普惠金融分別提供擔保,為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農資經銷商、農資零售店、農產品收儲商、農戶等提供金融支持。

中國農業銀行作為國內最大的商業銀行之一,在傳統金融領域具有專業優勢,為促進金融科技與傳統金融業務的融合,除了自主技術升級,開放合作也是戰術之一。目前,農行湛江分行與農金圈簽約合作,充分發揮優勢互補,共同開展金融科技深度合作,為小微及三農企業降低融資成本。

粵財普惠湛江擔保作為廣東省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的重要一環,持續研發推廣中小微企業和“三農”政策性融資擔保產品,重點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助力湛江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農發貸是由國內農資龍頭上市公司諾普信投資設立,股東包括中國本土最大創投機構“深創投”,上銀國際及百果園。

農發貸聯合創始人楊世華表示,農發貸是國內用科技金融手段去探索解決農業產業鏈裡面走在最前面、紮根最深的,特別是在種植業這個領域。從一開始就明確為農業新型經營主體提供應收應付賬款融資服務、從線下服務到線上全自動化流程服務、從較為單一的產品到今天多元化產品服務、從剛開始一些新型農業經營者獲得不了持牌金融機構的金融服務,到今天通過搭建的橋樑獲得持牌金融機構的支持,每一小步助推著三農金融服務往前邁進。

金融科技賦能 農村金融突圍

金融科技賦能傳統金融服務的轉型。隨著對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科技的應用與融合,將進一步提高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與創新性,踐行普惠金融,助力三農發展。

農發貸成立四年以來,在獲客、數據、風控、貸後管理等方面有著大量積累,打磨出結合“線上+線下”的稼穡信貸風控體系。通過與諾普信、金正大、史丹利、大疆等80多家國內知名農資、農機企業合作,從整個農業生產鏈上各環節獲取多年的交易數據沉澱,從而構建出產業鏈條的“大數據”,以此建立主體的徵信模型,改變原來以抵押為主的徵信方式。


農發貸探索“科技+金融+擔保” 模式


此外,農發貸還擁有自己線下團隊,在農村田間地頭去全面蒐集借款人真實的經營情況、財務現狀、個人品行等,勾勒出最全面立體的用戶畫像,然後再建立、完善平臺自身有質量、多維度的數據庫。

金融科技的助力,讓金融服務和產品更容易獲得,風控效率得到更大的提升。而此次三方合作,是傳統金融機構與金融科技平臺,優勢互補,各取所長的創新嘗試。

“未來,我們持續注重農村金融領域的科技能力,進行合作和輸出,讓更多的現代化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能夠享受到我們這些服務,獲得更高效的金融服務,同時幫助他們降低融資的成本。農發貸通過與持牌金融機構的深度合作,輸出金融科技核心能力,去提升整個產業的服務效率和服務水平。”農發貸聯合創始人楊世華表示。

截止到目前,農發貸的服務已覆蓋全國27個省區、2萬多個家庭農場、4000多萬畝耕地,服務數萬名農資經銷商、規模種植戶、農產品加工貿易商,帶動農業生產資料供應鏈、規模化種植產業、農產品流通等產值超過350億元。

轉自: 農業行業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