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拥有湘军40多万,手下将领都拥护他,他为什么不做皇帝?

无人机科研及应用


在很多人看来,曾国藩是一个济世救民的圣人,外能抵御太平天国,没能以帝王为尊,是个乱世中不可多得的圣人。也正是因此才不会起兵叛乱的,然而真的是如此吗?

其实只要仔细观察一下湘军攻破天京以后的举动就知道了,湘军进城以后,将城内的普通百姓屠戮殆尽,无论老幼全部杀光,同样的,对于城中四十以下的妇女全部掳走,如果说这是手底下的兵私自干出的事情,要说没有得到他曾国藩的首肯,怎么说都说不过去吧。

在太平天国覆灭以后,曾国荃曾经夜里带着数十将领找到曾国藩,请求他自立为帝,可是曾国藩不敢呀,早在这之前,大清皇帝驾崩的时候,手底下的人也曾经这么劝谏过,但他始终都没有答应。是他不想答应的吗?

试问,如果有一个皇帝的宝座摆在你面前,只要勾勾手就能得到,如果只是为了自己心中的大义,有几人能够轻易拒绝掉这样的机会呢?曾国藩是绝对不行的,说他不动心是绝对不可能的。他之所以不动手,只能是因为实力不够。

其实攻打天京时,湘军的实力就已经达到了巅峰,这之后的湘军,实力是在一步步的倒退的。湘军内部已经被分化了,早已预感到不妙的慈禧,任用了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削弱曾国潘的势力,可以说打完了太平天国,曾国藩手底下能用的自己人已经不多了,当他振臂一呼,等待他的绝对不是四十万湘军的回应,相反的,不知会有多少人前来剿灭他。

慈禧抗击外敌的能力是出了名的差,但是搞内斗她却是一等一的好手,整理太平天国资产的时候,她还直接严令不许曾国潘插手。可见她自己对曾国藩充满了防备。

其实在那个时代做皇帝真的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列强们的枪炮不强大吗?当然强大了,这时候为什么非要出头呢?出头即做不了皇帝,又得落下一个骂名,的确是愚钝之人才会做出那样的决定,很明显曾国藩并不是。

他深知自己做不了皇帝,即使做的了,也绝对坐不稳,何不安心留一个美名给后世呢?


魏青衣


“一群靠鲜血和头颅拼出血路的‘乌合之众’”。

这句,是当时权威对攻下太平天国后的湘军的评价。

这群所谓乌合之众的统领曾国藩,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任何时候都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这个优点,也成了曾国藩最终没有称帝的主因。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这类俗语,曾国藩再熟悉不过了。

熟悉历史的曾国藩知道,攻下太平天国后的自己,即将迎来慈禧太后的“卸磨杀驴”。

通常,面对这种情况有两种抉择:一是自断臂膀;二是反,也就是传说中的“黄袍加身”。

最终,曾国藩选择了前者,一直努力在清朝做他的“汉臣第一”。这以后,慈禧要兵,那就给兵,慈溪要权,那就给权,愣生生把自己的双臂悉数奉上了。

曾国藩的这一选择,表面看是因为他的“忠”,实际上,却是因为他这种选择乃是“不得已而为之”。

这背后的原因,抛开湘军锐气已消、时机不允许称帝以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左宗棠。

左宗棠此人,既能成就湘军,也势必可以败湘军,这点,极有自知之明的曾国藩再清楚不过了。如此,他要称帝,能成吗?


记者李满


我觉得很重要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1、曾国藩作为晚清的中兴重臣,其本身儒家忠君思想是十分的根深蒂固,这给其实可以从曾国藩家书中可以看到。

2、当时中国虽说有天平天国、洋人,清政府摇摇欲坠。但是也不想北洋时期那样军阀割据,清廷还是正统,一旦有造反的必定会群起而攻之,枪打出头鸟,正愁没战功。

3、曾国藩没有称帝野心,在客观上对维护国家统一,抵御外强侵略起到了积极作用。当时,太平天国首都天京被攻陷后,尚有余部三十万人活动于各地,北方的东西捻军方兴未艾。

综合以上表现曾国藩不造反的原因。但是,不代表他不会因为机缘巧合而成功!


小玥历史


曾国藩是晚清到民国除了袁世凯外距离皇位最近的人。平定太平天国后,整个南中国几乎全是湘军一系的人,带甲军士高达四十万。反观清廷,八旗绿营已经烂了,最后的敢战之士全部牺牲在了江南江北两营(围困天京)。僧格林沁死后,剩下的王公贵胄都成了酒囊饭袋。

曾国藩依旧没有造反称帝,为什么?因为曾国藩非常的理智和谨慎。当时好似局势一片大好,皇位唾手可得。实际上步步凶险。

外部因素

一、李鸿章和他的淮军。李鸿章曾经供职于曾国藩幕府。两人常以师生相称。但是实际上二者都是非常传统的中国文人。李对曾是“近而不亲”,要想让李鸿章支持曾国藩称帝,还需要大费一番功夫。偏偏淮军还是晚晴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他成军晚于湘军士气正足,获得了上海买办阶级的支持全部装备上了先进的洋枪,太平天国战争后期参与过实战。力量不容小觑。


二、曾国藩权力的基础。早期的湘军确实是曾国藩一手创立的。但是等到后期南中国任何一支团练力量只要你遵奉曾大帅的号令,便能称为“湘军”。但是他们听从的是清廷的曾大帅,而不是曾国藩本人。如果曾国藩走上一条与清廷背道相驰的道路。又有几人支持几人反对。毕竟“写在纸上的都是让人推翻的”乱世里的承诺不足为信。

曾国藩正是敏锐的洞悉了这一切。

自身因素

一、曾国藩的性格。我记得看过一本书上描写曾国藩最大的特征是“又笨又慢”。曾国藩这个人当真不想是一个能够成“大事”的明主。为人迂腐稍遇挫折便要“投江自尽”。这样自己性命都保证不了的人,周围的人怎么会愿意以身家性命相托。

二、曾国藩的野心。他有野心吗?必然有。可是有些人本来就不机灵,再加上做多了八股文忠君体国的思想早已经根植于曾国藩的心中。对于曾来说“至君尧舜上,再失海波平”便是他一生的夙愿。如果不是太平天国起义可能也就没有后面的“曾剃头”“曾大帅”了。也许咸丰正是看透了曾国藩才会放心以南中国相托付。如果对象变为左宗棠也许一切都会不同。



结语

曾国藩的性情注定他难以成帝王。但是也正是他的性情使得他成为了“乱世之能臣”。


历史的拐点


第一,是湘军总数最高峰时近40万,而非曾文正能指挥调动这40万湘军。40万包括了刘长佑刘坤一系的和左宗棠一系的及李鸿章一系的淮军及胡林翼一系遗留下来的部队,还有席宝田一小系等等。曾文正真正能直接掌握的,不会超过20万。曾国荃手里的5~7万骄兵悍将,只听曾老九的,而曾老九骄横无法,个性强悍,对大哥的话也是半听不听的。鲍超手下2万左右的湘军,虽战力强悍但军纪极坏,也不易制约。曾文正真正能得心应手指挥的不过是杨岳斌彭玉麟手里的2~3万长江水师而已,水师不能北上平原作战。曾文正有知人之明,知己之智。儒家弟子,以天下苍生为己念,忠君爱国之思想深入骨髓,他是不能反也不会反。


1027和达货架制造


太平天国攻克南京,并改南京为天京,定都天京,这段时间长达十一年之久。等于是太平军在天京城里,居住了十一年,曾国藩攻打了太平军十一年。

曾国藩兴办湘军,是得到了朝廷的支持的。十多年来,他的湘军确实成为了那个时代,最勇猛的一支军队。

不说别的,太平军正是他们湘军灭掉的,仅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湘军的勇猛。

可以说到了曾国藩灭掉太平天国之后,长江以南的半壁江山,已经落入到了曾国藩的手里。为什么曾国藩不趁机当皇帝呢?

我们现说一下都有哪些人,建议过让曾国藩称帝?

第一个提出这个说法的人,是曾国藩的水军老大彭玉麟。当时,彭玉麟写了一个纸条,问曾国藩,如今半壁江山以在手,要不要划江而治?

曾国藩看到信件之后,大骂了两句,并切把彭玉麟写的纸团给放在了嘴里吃了下去。因为这是谋逆,若是被人告发了,是要灭族的。

所以,曾国藩不得不小心。

注意,湘军里的人,是彭玉麟支持曾国藩,而不是全部湘军都支持他。

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他在湘军里的地位很高,若是他的哥哥称帝,他会全力支持的,但是,曾国荃也仅仅只能代表,一部人人的意见。

若是打仗他的部下会听他的调令,若是造反那就另当别论了。毕竟谁都不想让全族人的脑袋搬家。

晚清有中兴之主称号的左中棠也是湘军,他就没有说过支持曾国藩称帝的话,而且他和曾国藩之间的矛盾也是重重的。

若是曾国藩想要称帝的话,他第一个就得出来反动曾国藩。

我们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因为曾国藩在攻打太平军的时候,他的老父亲去世了。没有得到朝廷的批准,他就擅自回家了,在当时这种做法都是不符合礼制的。

曾国藩回去之后,左中棠就写信大骂曾国藩对朝廷不忠,说他自以为在军中威望很高,所以,才敢这么做的。湘军离开他,什么都都干不成。其实事实上左中棠说他狗屁不是,走了后湘军依然能够打胜仗。

当然了关于曾国藩和左中棠之间的这种矛盾还有很多,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曾国藩想当皇帝的话,左中棠肯定第一个不答应。

若是这样的话,到时候湘军势必会从内部分裂,若是一分裂,曾国藩就是谋逆,站在他那边的湘军,肯定军心就不会稳。

到时候,朝廷在剿灭他们,就易如反掌了。

这就是曾国藩为什么见了彭玉麟的信件,不称帝的原因。

除了彭玉麟外,太平军里的李秀成,他在被曾国藩俘虏后,也曾劝过曾国藩称帝,他愿意为曾国藩效犬马之劳。

但是,曾国藩还是处死了他。

说实话曾国藩称帝,时机根本不成熟,虽然他占有半壁江山,但是,也仅仅是名义上的,能够跟随他的人马有多少?这个都是未知数。

所以,他不能冒这个险。

当然了最主要的是,曾国藩根本就没有想当过皇帝。这从他的思想里,是可以看出来的。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提倡的是忠孝两全。他的大量的书信和家书,就是最好的证明,他一直都是一个本本份份的臣子。

若是曾国藩不想称帝,任凭别人说破天,恐怕他也不会称帝的。

综合以上原因,正是他不称帝的具体缘由。


史学达人


曾国藩前半生呆板的让人无奈,后半生圆滑的让人恐惧。


这种性格上的转变直接影响了曾国藩的后半生,正是曾国藩后半生的圆滑才保全了自己的地位。历代王朝之中,很少有权臣能够全身而退,曾国藩拥有着节制“四省军政”的大权,还是作为湘军的实际掌舵者,不仅仅没有落得挫骨扬灰的悲惨下场,反而成为了后世中的“中兴之臣”。


这其中的意味太值得我们思考了!


为什么统兵四十万的曾国藩不趁机格局江南之地,坐地称王,成为名正言顺的皇帝呢?


这个问题或许很多人都曾经想过。


曾国藩是个深受儒家文化所洗礼的士人形象。在这一点上,儒家文化对他的洗礼之深恐怕很多人都能感受到。


“忠君爱国”对于他而言更是一生的政治教条。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儒家传统文化对于曾国藩人格的塑造有极大的影响,而曾国藩几乎将这句话深深地刻印在了骨髓里面。


在剿灭太平天国之后的曾国藩就算他在江南之地有翻云覆雨的本领,但是骨子里面的那个道德标尺却时时刻刻的在提醒着他:


要做一个“忠君爱国”的臣子。


教条主义对于曾国藩这位传统读书人荼毒之深,逼迫这曾国藩成为一个忠臣,一个能臣,一个“扶大厦于将倾倒,挽狂澜于既倒”的中兴之臣。


理解了这一点,可能大家都会想明白为什么曾国藩没有称帝。


称帝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可是曾国藩如果真的称帝了,他这一生所标榜的圣人形象就完全被自己打翻了。很明白,曾国藩不想这么做,也不会这么做。


看过曾国藩传记的读者相信大家都会发现,曾国藩这个人的“自制力”、“自控力”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每天的生活除了读书写字,就是按时反省自己,他的一生都在想着将自己塑造成为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儒家圣人形象。


所以天平天国的确是被曾国藩的湘军剿灭了,凭借这份不世之功,清政府曾经许诺的封曾国藩为王的承诺不仅仅没有兑现,曾国藩反而还主动示弱将自己一手打造的湘军几乎尽数解散,这种格局在中国历代王朝中做到的人,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但是曾国藩这么做了!!!


他不仅仅保全了自己的身家性命,还让自己成为了后人顶礼膜拜的圣人。


而且如果曾国藩不这么做,清王朝是一定会联合绞杀曾国藩的湘军的,身败名裂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曾国藩不解除湘军的话,或是坐地称王称霸的话,如今的他一定会是被死死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曾国藩如果真的当了帝王,就能够挽救这个乱世。可是,在晚清那个动乱的格局中,已经并非一人之力能够改变的,它所需要的是在末世洪流之中被命运的车轮一步步的推向文明的国度。


历史总探长


“功高明主眷,心苦后人知”明末名将袁崇焕写下自己的无奈。二百多年后,有个湖南人对这首诗应该会有相同的体会,只不过这个曾国藩比袁崇焕要幸运太多!

1864年7月19日正午,随着一巨响,围困二年之久的南京城,终于被湘军攻陷。千里之外的北京,以慈禧为首的满清贵族则焦急等待着,他们害怕曾氏兄弟趁机造反!

曾国潘确实有令人害怕的理由。早在1861年10月,朝廷特命曾国藩为“两江总督着统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并浙江全省军务,所有四省巡抚提镇以下各官,悉归节制。”有财权,并且他还拥有一支身经百战的军队,他们都来自曾的家乡湖南,他们只效忠于曾国潘。曾是位杰出但冷酷的将领,他指使曾国荃杀掉八千名太平军战俘,砍头一直从早上砍到晚上。他说“既已带兵,自以杀贼为志,何必以多杀人为悔!”

但只有他的亲人和少数挚友知道,曾国潘无意夺取天下,建朝称帝!

他最大的希望是回到书堆里,当个正常的文人,没事写写对子,练练书法,平静过一生。是的,他曾经怀疑朝廷官员的腐败、贪婪、无能;但他从未质疑皇帝本人。不管朝中大臣说什么或做什么,他始终相信为人臣子就必须遵守君臣之道。

或许在旁人看来,代表权力最大化的皇位值得拼死追求。但在曾国潘看来,特别是他所处的乱世,权力是不祥之物,权力让他害怕失败,让他害怕辜负加在他身上的重大责任。他知道勤于政事的皇帝终身活在恐惧之中,整个国家的重担压在肩上,从即位至死,皇帝的一生是活在众人挑刺的目光下。曾国潘虽未当过皇帝,但在安徽,他身兼重任,时时担心受怕。那段日子,是他有生以来最苦的日子。他说:“自古握兵柄而兼窃利权者,无不凶于国而害于家。”

1865年正月,曾国潘向清廷请病假,他希望人们将他遗忘,好让他告老还乡。可朝中大臣忘不了他,常常在指责他弟弟曾国荃时,不忘这个哥哥曾国潘。暗中骂他爬上高位,全凭运气。他想回到老家过好晚年,可朝廷偏偏不放人,直到1872病死在任上。


民国不晓生


曾国潘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也是晚清重臣,同时也是他一手创办了湘军,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

曾国潘所处的时代,满清已经走向了衰败,甚至已经是注定将会走向灭亡,曾国潘创立的湘军身经百战,可以说是兵多将广,而曾国潘在扫荡太平天国时,节制多省,直接掌控了地方大权,另外加上咸丰皇帝1861年病逝,曾国潘直接取清朝而代之,建立一个新的汉王朝其实是完全可行的,但是为什么曾国潘他拒不称帝呢?

其实这主要还是因为曾国潘他是有所顾虑的,如题目中所说的,湘军有40万之重,但是这40万军队虽然全部由曾国潘组建,但是并不是由曾国潘一人调度,并且起兵称帝,并非寻常之事,一旦造反这些部队是否还会继续听令于曾国潘这都不得而知。这就成为一个不稳定因素,这只是其一。

第二,曾国潘一旦造反,很有可能面临群起而功之的局面,虽然左宗棠曾经给曾国潘送过书信,写有“神所凭依,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有暗示曾国潘称帝的意思,而另外一位晚清重臣李鸿章还是曾国潘的弟子,但是当曾国潘真的称帝时,这些汉臣是否会响应他,愿意接受曾国潘领导,曾国潘必然也要掂量一下。另外蒙王僧格林沁还有一只强大的骑兵部队,官文还有20万大军驻扎于武昌,一旦曾国潘称帝,这些四方之敌也必须要面对,不然结局可能将和天平天国没什么区别。

第三,即便曾国潘称帝成功,推翻了满清,他将会得到的其实任然只是一个烂摊子,整个中国的局面,其实不会发生更本的变化,反而可能由此导致分裂,战乱,和外来侵略,曾国潘是否有能力彻底改变中国当时的现状,这对曾国潘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旦失败,很可能留下来的就是一个千古骂名,这笔帐也是不划算的。

所以曾国潘拒不称帝,其实从当时的局面来看,这其实是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在无法彻底改变中国局面的情况下,也不至于让局面更加恶化,于曾国潘本人,虽然也许失去一次机会,但是也可能免去接手清朝搞出来的烂摊子,和李鸿章一样去背黑锅了。


玄坤


曾国藩不想,不敢,也没有能力称帝。

很多人吹捧曾国藩是王阳明后的惟一圣贤,千古第一完人,但在清朝皇帝和慈禧太后这个老不死的眼里,他就是一高级奴才。如果他真的称帝造反,就连奴才都不如了。

曾国藩创立湘军,平定太平天国,发起洋务运动,名列“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成就无人可出其右。他不但功高盖世,而且个人修养近乎完美,考虑到晚清那个国家危亡,官场龌龊的环境,曾国藩简直就是出淤泥而不染,称他为当时之“圣人”、"国之砥柱"并不过头。

但曾国藩是不想,不敢,也没有能力称帝的。如果称帝的话,他就不是曾国藩了。

一是不想称帝

且不说曾国藩远远没有达到造反称帝的能力,假设慈禧太后和大清皇帝搞一出禅让制,主动让出皇位给曾国藩,聪明如他恐怕也不会坐这个位置,换做你我也不会,为啥呢?

当时的晚清已是内外交困,摇摇欲坠,在世界列强窥伺之下,无论谁当皇帝恐怕都很难挽救时局,只能乖乖给洋鬼子当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头子,被列强任意欺压凌辱,没有任何力量反抗,充其量不过是从满清皇帝手中接过黑锅,继续当国家和民族罪人而已。

当然,如果你只是想过把瘾就死,做一个昏庸无道,沉溺享乐的皇帝,不管国家危机、民族存亡之类的宏伟目标也就罢了,但曾国藩不是,他绝不会得过且过,却真心无力回天。

与其如此,还不如老老实实做大清的柱石和忠臣,既不用背锅,还可以被万人敬仰。

二是不敢称帝

曾国藩是著名理学家,深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修身律己,忠君爱国,经世致用,是他终生信奉不变的信条,也是他被后世尊为“圣贤”的根本。有人天真地认为,曾国藩若是打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旗号,会赢得汉人支持,推翻满清统治,简直就是开国际玩笑。

虽说满清是异族,但毕竟是中原之主,曾家上溯多少代都是大清顺民,曾国藩又是在满清皇帝信任和支持下,才取得空前成就。若是称帝,一是不感谢组织培养,是为忘恩负义;二是造自己主子的反,是为不忠不孝,严重违反其人生信条和社会规则,不被称为“三姓家奴”就要烧高香了。

权衡一下,与其毁了一世英名,被人唾骂,还不如忠臣做到底,今后名垂青史。

三是没有能力称帝

曾国藩的湘军战斗力颇强,但那是相对无能的满清八旗兵,以及后期战斗力下滑的太平天国军。实际上,湘军人数远远没有40万,充其量10万左右,左宗棠、胡林翼、曾国荃、彭玉麟都不是等闲之辈,未必唯曾国藩马首是瞻,更何况如李鸿章的淮军、僧格林沁的蒙古铁骑等,跟他都不是一路人,实力不可小觑。

何况清廷对曾国藩及其湘军早有防范,让湘军担纲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一定程度也是消耗湘军实力,防止他们趁机做大做强,如果曾国藩据南京造反,很可能坐守而败。

退一步讲,就算曾国藩对清廷占于上风,甚至以攻为守,挥师北京,但以慈禧太后的尿性,哭着喊着向洋鬼子求援,洋鬼子搞出一个“八国联军”来剿灭曾国藩也是很可能的,因为他们只喜欢慈禧这样跪舔自己的人,绝不希望中国有一个大有作为的皇帝,跟他们对着干。


综上所述,以曾国藩的政治头脑,他心里一本账算得清清楚楚,绝不可能造反称帝。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