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觉得朋友圈已经接近死亡?

吉他斋


从2011年1月21日上线至今,朋友圈已经陪伴我们七年了,目前我们对于朋友圈的态度就是“七年之痒”。

甚至很多人几年前就不痛不痒了,直接关闭了“朋友圈”,而我也属于那种万年不更朋友圈的队伍中的一员,距离上条消息是去年十二月份。

那有个问题了,QQ空间从2005年6月6日上线到现在已经13年了,为什么还在呢?而且它们的后台都是同一个,大树底下好乘凉嘛,那么朋友圈是不是可以继续这样存活下去?

QQ和微信最大的区别就在于:QQ的老友多,年份久,而微信里都是些工作上的和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等平时都聊不上天的人。基本上每次能聊得也就那么些个。微信的看点都挤在朋友圈了。

所以让大家彻底讨厌微信的一点就是:微商。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微商满天卷地而来。打广告就打广告吧,你还刷屏,还时不时地就发消息给我。

这样的直接屏蔽就好了,但是最悲伤的是自己的亲戚,好友,工作伙伴也加入了进来。还通知你给她点赞,评论加转发……

本来朋友圈是朋友之间分享好物的,却拿来炫富了;本来是分享幸福的,却晒娃过头。

对此我们是无力吐槽的,所以只能改变自己,不刷朋友圈。

毕竟,凡事都得有个度,我们也没有办法阻止微信好友们不去发那些信息,就算屏蔽了,以后新加的人,还是可能会发相似的信息,让朋友圈都成了各式各样“低俗”,质量不好,用力过猛的东西。

反正我现在朋友圈基本无聊才刷一刷,其他时间都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镁客网


从微信这个强大的社交工具出现以后,微信相关的功能也开始丰富起来,朋友圈就是其中一个逆天的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朋友圈发表文字、图片和视频,同时可通过其他软件将文章或者音乐分享到朋友圈。基于庞大的用户体系,已经发展成为最流行的社交形态。

从2012年朋友圈上线以来,刷朋友圈已成为日常,在其刚刚兴起的时候,分享的内容大都还是生活片段,比如旅游照片、生活趣闻。公众号出现后,也开始有了很多资讯和观点。

在生活工作中,朋友圈也具有一定的价值,熟人之间可以相互了解彼此的生活状态,可以添加陌生人通过朋友圈而变成熟人,从一些人分享的信息中来获取有价值的东西。

这是朋友圈最初的功能,都比较单纯,没有太多繁杂无用的东西出现

当更多功能出现以后,微店、微商等功能的加入,朋友圈开始成为一些人进行盈利的工具,将朋友圈作为一个卖货的广告平台,肆意发布广告,来霸占朋友圈,再加上信息冗余,无价值信息也占据了一定的朋友圈空间,信息和咨询的价值降低,引起很多人的反感。

另外一点,由于加入的人员越来越多,

工作生活开始在其中交叉,导致很多人的朋友圈公私不分,碍于微信好友里有熟人朋友、不太熟的人、同事和领导的面子,而不再愿意发朋友圈。

朋友圈提供价值的流失,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慎用朋友圈功能,虽然也有分组、朋友圈可看时间的限制、屏蔽等功能,但是还是无法回到当初的状态。

其实大家也很明白,朋友圈不是死亡不死亡的问题,而是关于朋友圈的烦恼,根源还是在于微信已经不再是熟人社交工具了,维系一个很大的社交圈子,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

所以从某些方面来说,人们会更加有针对性的发一些东西,对于朋友圈的使用频率可能也会随之降低。当然,对于有些朋友圈重度使用者来说,日常刷屏还会继续,不喜欢的可以屏蔽之,没必要碍于面子而乱了自己的工作生活。


王长胜


已经听到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说到,现在几乎不太关注朋友圈,已经没有什么动态可以看了,这似乎确实是朋友圈现在的一个现状,但是大家还是会忍不住去刷一下朋友圈,及时并没有太多关于身边朋友的动态更新,但似乎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因为你在早晚高峰的地铁中仍然会看到无数的男男女女在不时的看一下微信朋友圈。为什么会出现朋友圈已亡这种说法呢?可能现在活跃在朋友圈的动态有关,不得不承认大家好像只有特别重大的事项的情况下,才会想到更新朋友圈,日常的朋友圈中活跃的无非就是几种人:一是大家最熟悉的微商,每天在你的朋友圈中最为活跃,而且你也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同学朋友投入了微商的行列之中,这也算是一种生活状态的展现吧;二是喜欢晒自拍的同学,不管什么样的心情抒发或者什么样的时间的情况下,你总能看到他的自拍,这也是在朋友圈中活跃的一群人,发生状态分享生活状态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但是总是自拍似乎又缺乏新意,久而久之大家也就没什么欣赏的感觉;三是转发或是朋友圈各种立flag之人,这种朋友圈往往并不能引起大家的兴趣,因为在微博、今日头条我们同样能获取相应的咨询,除了上述几种大家觉得营养性并不大的朋友圈之外,还是有着很多人在朋友圈中在分享者自己的生活,身边关注的朋友也可以通过朋友圈没有问候,但可以互相了解动态。大家确实对于朋友圈没有了最初的热情,但是朋友圈依然成为我们想让去分享生活的一个最重要的平台。


铅笔道


朋友圈并没有死,只是它的定位慢慢变了

很久很久以前,微信还不是全民应用,那时候能发语音消息还很“潮”,用微信的大多是喜欢新鲜事物的年轻人。这时候微信更像是一款年轻人喜欢的小众应用,微信好友更多的是同龄人,没有父母没有领导同事,这时发朋友圈没有什么顾虑,年轻人可以在朋友圈尽情的放飞自我,所以这时候每个人发朋友圈的频率是很高的

很久以前,随着微信的用户渐渐变多,微信不再是年亲人的专属,而是慢慢的变成了熟人社交,微信的好友大部分都是现实生活中认识的人。这时候发朋友圈就会有所顾虑,现实生活中不能说的话在微信上也不太好说,而且如果你父母或领导加了你,你发朋友圈肯定会更加小心翼翼,甚至直接屏蔽掉他们。你加了老板就不会肆无忌惮的吐槽工上的事情,你加了父母就不能随心所欲的感慨感情上的事情。这种情况下,发朋友圈的频率肯定变少了

现在,微信已经是一款全民应用了。微信好友不仅仅是亲人朋友,还有工作上认识的人,隔壁小区买同样车的邻居,楼下早餐店的老板,饭局上见过一面的陌生人。

现在微信上的人际关系越来越贴近你现实中的生活,朋友圈越来越回归你真事生活。你在现实中过得开心吗?如果你现实中感觉有很多无奈不能表达自我,那么朋友圈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这时的朋友圈已经是人间百态了,现实中的顾虑会平移到朋友圈中,所以发朋友圈的频率也就越来越小了


精致男孩富贵


欢迎在点击右上角关注:「太平洋电脑网」,不定时放送福利哦。

没有,我觉得朋友圈没有以前热,但是依然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朋友圈刚刚出来的时候,大家都很喜欢发朋友圈的。

因为那个时候朋友圈刚刚兴起,大家都觉得比较新奇。而且,人类总是希望自己得到关注的,所以很多新奇的事情都发朋友圈的。

但是,人始终要长大的啊。长大之后,工作又忙了,新鲜的事情自然会接触更少,发朋友自然不多。同时,很多事情已经见过了,也不新鲜了,也没有动力发朋友圈。

还有,成熟之后,害怕别人关注自己。因为低调也是一种本事,别人时时刻刻关注你,你才担心。还是少发朋友圈更好。

同时,成长的不止你一个,还有你的朋友。你的朋友也成熟了,他们和你一样发朋友圈不多了。那么朋友圈的内容也自然不多了。

内容平台的成长

朋友圈本质上是一个内容平台,不过这一个平台是你的朋友用来分享生活的点滴而已。虽然跟其他平台的内容不一样,但是依然是一个展示内容的平台。

不过争抢大家的阅读时间的阅读平台太多了:各种阅读的APP、浏览器的新闻网页、还有抖音、快手等视频APP。朋友圈的时间自然会被分食,大家关注朋友圈自然会少。

但是,朋友圈还是不会死的。因为微信在生活中的作用太重要了,相当于基础设施了。朋友圈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只要微信活着,朋友圈都不会死去,但是没有以前那么热了。


太平洋电脑网


接近不接近死亡还不敢说,不过有一点几乎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朋友圈已经不像它刚刚出现的时候那么热闹了。很多人都已经慢慢地不再在朋友圈里晒自己的心情了,包括照片录像和图文。而朋友圈还是那个朋友圈,甚至随着微信版本的提高,朋友圈的功能还更强大更完善了呢!究竟是什么使然?所为者何?


问题不是在技术层面的,问题出现在使用者的心理上。朋友圈是微信的一个功能,而微信相对来说是封闭的,只有互相加了好友才能互相看到。也就是说互相的交流空间,限于“朋友”的范围内。好处是信息不外泄,与陌生人无关。但是缺点也是明显的,那就是任何信息都只在熟人圈子里流转,任何一条信息都代表着你认识的一个具体的人的喜怒哀乐和行为习惯日常举止甚至情绪状态。

这固然在一些时候可以增进互相之间的了解,并进而增进友谊,但是还有很多时候是暴露自己并不太愿意公开的隐私的。比如你发了对于花草的好爱,领导看到了会不会觉着你不务正业;比如你发了对某一些事情的看法,可能会立刻形成不同观点的朋友的反感;还比如某国入境要查一下你五年之内的朋友圈言论……

微信和微信朋友圈对个人隐私的这种展示性,正是其逐渐被很多人弃用的一个最主要的症结。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适度也许还好,一旦过度就会出现问题。而适度的这个度,不单单是数量,而更是内容的指向。把握不好,就很可能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也许反而是头条这样,敞开式地指向不特定的广大读者的状态,才更符合信息传播的自然状态。这可能也是头条越来越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东方连话


我认为微信“朋友圈”已经是“广告基地”了。

在我的微信里,已经判“朋友圈”死刑了。我已经5个多月没有看过朋友圈了。

2013年刚换智能手机时,那时的朋友圈全认识的亲朋好友,朋友们偶尔更新一下朋友圈,有晒美食的,有晒旅游的,有转好文章的,有转心灵鸡汤的等等。

2016年初,部分商家看到了朋友圈做广告的免费机会,一直走转发有奖,转发送礼品的活动,那时还可以接受,但转发的也是“有真有假”。我那时也转发过不少,送过烧烤,啤酒(100瓶,就是必须进店喝),送过水上乐玩门票等等。

2017年开始,一些不认识的陌生人开始加好友,他们加好友的目的是为了发他们的广告,让更多的朋友知道他们的产品,并且去购买。那2017年起,微信“朋友圈”逐渐变成了“广告基地”,在2017年12月初,我放弃了看微信朋友圈(之前是每一篇都看,之前的早上醒来先批阅“朋友圈”的奏章)。

虽然放弃了微信“朋友圈”,但是微信的其他功能我依然还在使用,并且真的很方便,如:微信红包,收付款,微信转账,微信记步,微信发送位置信息等等。


人在风上走


朋友圈从开始什么话都说,到现在,已被微商、集赞、投票等成为了广告圈。


朋友圈,在我看来,已经接近死亡了。


我玩微信那是2013年8月,办公室来了实习的学生,他帮我下载了微信,并教我怎样操作。


当时,我对微信也没多大兴趣,虽会简单操作,但没真正使用过。


记得那年中秋节,我想起了微信,尝试给朋友发了一条节日快乐。



原来,朋友见我注册微信后,曾给我打过招呼。



有次同事请我邦忙,给她请假,曾发微信给我。



这事后,我告诉身边的朋友,有事还是打电话靠谱。


随着微信的普及,我也只能适应潮流,开始用微信聊天,发发朋友圈了。


那个时候的朋友圈,也很简单。


朋友圈常有人说心里话,晒晒照片。养生的、鸡汤文是特别的多。


看到发的鸡汤文,大家一定会觉得发文的人特别孝顺、正直。


记得有年春天,我和同事们到植物园烧烤,及欣赏郁金香。


我在朋友圈发了一组照片,同事们在红色的、黄色的、紫色的的郁金香花尘里灿烂的笑容。


这在当时,确实引来了无数人点赞,大家都寻问这是哪里。


我觉得发朋友圈,就是为了把自己看到的美好,与大家分享。


也不知啥时候起,朋友圈变味了。大家再也不说心里话了。


每天的朋友圈被保险人、微商,还有各种参赛、投票、集赞的,不时刷暴了朋友圈。


后来,朋友圈也有了新的功能,可以分组可见。我是不想分组,也不想花太多的精力来玩朋友圈。


有时只是外出旅游时,晒晒美景。可这些照片把我完全出买了。



公司开年终总结会时,曾玩了一个游戏,每个人对各位说一句心里话。


当时,同事们都对我说,好羡慕你,经常可以旅游。这确实不是我想要的结果。


从此,我不再发旅游照片,不再看朋友圈。


外去旅游时,发的照片,只有自己能看到。我不想,把自己的隐私,全暴露给所有人。


朋友圈的小红点,不再吸引我了。


以前刷一遍朋友圈,随便花费半小时、一小时。


而现在,耳根清净了。我也有更多的时间,看书、锻炼了。


朋友圈己接近死亡,而我的生活,则会变得更加美好!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


有书知道


朋友圈是不是快接近死亡我不得而知,但是现在的我已经基本不用微信了,除了转账或付款外几乎不打开微信,朋友圈也已经有半年没有更新过了,朋友圈状态设置了三天可见。

为什么现在不用微信了也不发朋友圈,因为觉得这东西越来越没有意思了。朋友圈里面找不到自己想看的内容,不是微商的刷屏就有铺天盖地的广告,不是某些人晒吃晒喝晒娃就是心灵鸡汤,一开始还觉得可以接受,但时间长了真的懒得去看了。

朋友圈里发什么其实没有人真的用心在看,那是别人的生活,又与你有几分关系呢?别人的生活再好,我们也只能看看,终究还是要回到自己一团乱麻的生活里。自己朋友圈里发的那些内容真的就是我们真实的生活吗?不是的,那是经过粉饰的假象,发得多了觉得自己很虚伪。

现在的微信,能让我打开的的只有老师在群里发的作业内容,只有在需要转账、付款时我才会去用它。以前看到微信上只要有未读信息的红点就一定要点开它,现在哪怕是99+的未读信息也懒得去看。微信朋友圈对我来说再没有了吸引力,可有可无。

据我所知,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设置了三天可见,我不知道别人为什么这样设置,我这样设置是因为找不到了关闭朋友圈的入口,以前微信有关闭朋友圈功能,升级后找不到了,不知道是不是已经没有了这个功能,如果有,我会选择关闭朋友圈。

发朋友圈对我来说已经毫无意义,看到某些人一天几条朋友圈,一发就是九宫格,我不知道别人是什么心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我却不会这么做。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APP,当你觉得你们之间没有共鸣,它已经对你来说没有意义了,已经变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那么还这么走下去?


墨采薇


呵呵,貌似没几个人说啊,那就我来说两句吧。腾讯公司当然是一个伟大的公司,他们对顾客的心理揣摩得比谁都厉害,不然就不会出现这么多经典的产品。

但是任何伟大的公司,总有着营销思路的盲点,朋友圈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创意,但是被玩坏了。

因为腾讯对于“发布朋友圈消息”的用户心理揣摩得很准,但是对于朋友圈的受众的心思,却没有深入的研究。现在的朋友圈剩下一些啥呢?最大群体就是以下两个:

第一令人讨厌的是各种得瑟刷屏,吃个自助餐的,做了一个菜的,在外面旅游照了一张像的,哎呀呀,都是一大堆这样的玩意。

第二令人生厌的是各种广告和变相广告刷屏,面膜啦,艾灸啦,减肥茶啦,这些具有很大忽悠成分的玩意大行其道。

究其原因还是腾讯公司的营销思路问题:

虽然他们设计了“屏蔽某人”的朋友圈消息,但是根本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谁也不会一天到晚去甄别一个个帐号,然后再一个个处理 ,这样太浪费精力与时间了,于是很多人干脆“我不看那玩意”总可以吧。

如果腾讯想救活朋友圈,只有一个办法:

当有人准备发布朋友圈消息的时候,去一个个选择朋友接受吧。厌麻烦就不要发,发了就应该花一点心思和精力,只有让那些传播垃圾的人懂的“没那么容易”的时候,朋友圈自然而然就恢复了它的价值。

老龚说势,不违心说假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