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行:氫能源共享自行車即將面世,燃料電池產業迎來“新”發展

儘管風頭正盛,但燃料電池汽車乃至燃料電池行業的產業化一直是令行業頭疼的問題,燃料電池產品與消費者仍有較遠的距離。除了燃料電池汽車、軌道車之外,企業們不斷開發氫燃料電池在交通領域的想象力,以拓寬燃料電池的應用場景。本田和力帆曾分別推出燃料電池摩托車產品,而今,更加貼近普通消費者氫燃料電池共享自行車可能在近期面世。

日前,永安行在互動平臺答投資者問時表示,永安行正在申請多項氫燃料電池自行車相關專利。而永安行,正是國內“共享單車第一股”,這可能意味著,氫能源共享汽車將很快與消費者見面。


永安行:氫能源共享自行車即將面世,燃料電池產業迎來“新”發展


氫雲鏈在“中國及多國專利審查信息查詢”網站上檢索,確實發現永安行申請了四項燃料電池相關發明專利,日期集中在2019年1月30日。


永安行:氫能源共享自行車即將面世,燃料電池產業迎來“新”發展


對比氫能源汽車及其他方式,氫能源共享自行車在推廣上將更加容易,成本更低,消費者對於氫能源的接觸也將更加直接。通過氫能源共享汽車,可以使消費者及相關部門更加自然得了解、學習氫能源相關知識,消除對氫能源這一“危化品”的恐懼。

氫能源自行車誕生已久

儘管氫能源共享自行車還沒有面世,但氫能源自行車並非新鮮事物,國內外有多家曾推出氫能源自行車。

早在2008年,上海攀業曾推出氫能源自行車,車身結構採用鋁合金,車重30公斤,電池功率220W,該車在當年中國國際自行車展上亮相。據悉,攀業公司將20輛氫能源自行車為2008年的西班牙世博會上提供了服務。

法國公司Pragma Industries推出了一款阿爾法自行車(Alpha bike)。這種自行車裝有2公升氫燃料罐,可以使該自行車跑約100公里。在2017年,Pragma Industries已經向包括Saint Lo、瑟堡、尚貝里和巴約訥在內的法國城市銷售了約60輛以氫燃料電池為動力的電動自行車。

永安行:氫能源共享自行車即將面世,燃料電池產業迎來“新”發展


此外,日本公司Iwatani、德國DLR等機構或公司也曾推出過氫能源自行車相關產品。

共享模式助推氫能源自行車

氫能源自行車的優缺點與氫能源汽車接近,最主要的問題同樣是成本與基礎設施,成本過高和基礎設施缺乏阻礙了過去氫能源自行車的推廣。

對比電動自行車,氫能源自行車優點包括:

1、加氫快。加註氫氣只需數分鐘時間,而電動自行車充電則需要數小時。

2、續航長。氫能源自行車續航能夠達到100公里以上,而電動自行車往往只有一半。

而氫能源自行車的缺點也與氫能源汽車的一樣:

1、製造成本。法國的阿爾法自行車的售價高達7500歐元,該公司希望未來能將價格降至5000歐元。這遠高於一般電動自行車的價格,幾乎與小汽車相當。其他公司的氫能源產品價格相對較低,如國內早在2007年展出的產品就大約只需20000元(現在會更低),但仍明顯高於電動自行車。

2、基礎設施。阿爾法公司認為加氫站的價格至少為3萬歐元。儘管考慮到阿爾法公司昂貴的自行車定價,其加氫站定價存在估價過高的可能,但對比電動自行車充電樁仍顯昂貴。同時加氫站的選址和氫氣供應也存在問題。

對比氫能源汽車,氫能源自行車的困難要更加容易解決,隨著技術的發展,燃料電池的成本快速下降,如德國DLR研發了一種專門用於貨運自行車的新型燃料電池模塊,價格與純電池供電系統相當。

而在共享模式加持下,氫能源自行車則能更快地進入普通消費者的市場,在成本較高的早期階段,共享模式能夠降低消費者體驗成本、降低生產成本,加快氫能源自行車推廣速度:

1、解決成本問題。共享模式將為氫能源自行車帶來大量的訂單,氫能源自行車產生規模效應。氫能源自行車的成本集中在燃料電池及儲氫罐上,規模效應將幫助廠商快速降低成本。同時共享模式不需要消費者購買車輛,大幅降低了體驗成本,更容易為消費者接受。

2、加氫站問題。共享電動自行車普遍屬於有樁類型,可以將加氫站與租賃點結合,解決加氫難的問題,同時降低加氫站的建設成本。

3、市場反饋。大量的市場反饋能夠幫助廠商快速改進產品,提升技術。

重要的邊緣應用創新

相對於汽車、發電站,自行車更像是一種被忽視的、處於邊緣的落地應用。

從氫燃料電池被實際應用以來,從航空航天,到發電站,到汽車,到叉車、民用小型發電裝置、無人機等,呈現了逐步從高端往低端應用發展的趨勢。新興產業由於技術原因,在高端和核心應用存在一定困難之時,通過邊緣應用實現技術落地,經過經驗積累和技術發展之後向核心應用滲透,不失為一種發展的方式。不少“源於美國、興於日本”的產業,正是沿襲了這類發展模式。

以液晶面板產業為例。在上世紀60年代發明了液晶顯示技術後,美國人一直致力於應用在電視等尺寸較大的屏幕上,但由於技術問題沒有成功,導致美國放棄該項技術的發展。日本卻從美國人忽視的小尺寸屏幕領域,如手錶、計算器等開始發展,成功地實現了液晶顯示技術的產業化,並通過持續的技術研發,在80年代末實現了大尺寸液晶屏幕的製造,最終在21世紀初實現了對CRT顯像管顯示器的替代。

對於新興產業,企業能夠從市場獲得營收,擺脫單純的投資和補貼,才能真正實現產業化;能夠保持一定生產並持續從市場得到反饋,才能不斷地發現問題並改進技術。

對於氫能源行業可能存在著同樣的情況。從日本氫能源發展歷史看,按照從家用熱電聯產系統ENE-FARM,到產業用燃料電池,再到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方向,由易到難的推進氫能社會的建設。

永安行:氫能源共享自行車即將面世,燃料電池產業迎來“新”發展


而直接從發電站、汽車應用入手的歐洲、加拿大等,其氫能產業發展大多在一陣熱潮之後陷入了低谷,沒有得到像日本一般的持續發展。

由易到難的技術路線有著如下的優勢

1、易於產業化。由於技術難度相對較低,更容易實現產業化,通過規模效益持續降低成本,實現企業可持續的現金流;

2、技術提升。企業產品能夠持續得到市場的反饋,並根據反饋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實現技術的快速改進和經驗積累,併為技術突破做好準備

3、培養使用習慣。從簡單到複雜應用的發展,往往需要較長一段時間。產業可以利用這段時間教育消費者,使之熟悉、接受新興技術。

氫能源共享單車的推動作用

一般而言,電堆都是小功率容易,大功率難,自行車幾百瓦的功率對於企業而言並非什麼難題。目前國內燃料電池產業在技術上已經有一定的積累,對於技術上的反饋作用有限,但對於企業生產和營收卻有著較大的幫助。共享單車/公共單車是個巨大的市場,能夠為企業帶來相當的經濟效益,進一步將氫能源產業推向市場化。

氫能源共享汽車的最主要作用,在於對普通消費者的知識科普,讓普通消費者直接地接觸氫能源,使用氫能源,瞭解氫能源安全技術的原理,消除對氫能源這種“危化品”的恐懼。在公眾能夠普遍接受、瞭解氫能源之後,氫能源的發展阻力將大幅減小,相關標準的制定也將更加的合理,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將氫能源從危化品轉為能源產品管理也花費巨大的力氣,甚至不能保證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