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一战成名,结果沦为俘虏,皇帝为名气差点搭进去整个国家

皇帝是古代最位高权重的人,为了凸显自己的尊贵身份和天命所归,还自称为真龙天子。正常理解中,真龙天子应该是“物以稀为贵”,臣子和百姓应该以当朝皇帝为尊,可是历史中却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今天要说的是两位皇帝,本来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但是在龙椅上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轮换着做皇帝,这两人就是明朝的英宗朱祁镇和代宗朱祁钰。

本想一战成名,结果沦为俘虏,皇帝为名气差点搭进去整个国家

英宗画像

两兄弟都是明宣宗的儿子,朱祁镇为长子,比二弟朱祁钰年长1岁。宣宗去世后,按照明朝立嫡长子继位的规矩,朱祁镇在9岁就成了少年天子。如果朱祁镇能安安稳稳地好好做皇帝,那后面就轮不到他的弟弟了,可明朝的皇帝就是这么任性,当皇帝是天命所归没得选,当成什么样的皇帝可是自己说了算。朱祁镇决定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文治武功天下第一的皇帝,没打过胜仗肯定不行。

本想一战成名,结果沦为俘虏,皇帝为名气差点搭进去整个国家

在身边太监的撺掇下,朱祁镇在22岁时领兵出征,想亲手收拾外敌瓦剌大军。可没想到他这一出征就被扣为人质,不少随军出征的武将还被斩杀。年轻气盛的朱祁镇头一次出征就把自己搭进去了,又赔上了不少人才,这么大的失误还如何找回皇帝尊严呢?

本想一战成名,结果沦为俘虏,皇帝为名气差点搭进去整个国家

代宗剧照

另一方面,朱祁镇被捕后有忠臣提议,赶紧让21岁的朱祁钰做皇帝。如此动荡时机,为了避免敌人趁虚而入,管事的张太后只能答应。于是朱祁钰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登基了,估计他做梦都没想过在已有太子的情况下他这个皇叔居然还有机会当上皇帝。

只能说这次是命运偏向朱祁钰,为了避免“主少国疑”,年富力强的朱祁钰确实是最好的皇帝人选。

本想一战成名,结果沦为俘虏,皇帝为名气差点搭进去整个国家

代宗画像

就这样朱祁钰在危急关头登基上位并重用于谦等护国忠臣。朱祁钰并未采纳朝中一些官员迁都南京的建议,而是让于谦负责京城保卫战,要与瓦剌大军死磕到底,展现明朝皇帝天子守国门的气魄。

在明朝的誓死抵抗下,瓦剌没捡到便宜,最后居然还放回了被关押一年多的朱祁镇。可这回大明朝廷内的君主就尴尬了。新皇帝成功化解国家危机,旧皇帝却全须全尾的回来了,皇位只有一个,该怎么处置?朱祁镇打了败仗自己也被扣为人质,差点把整个大明搭进去,他自然是觉得理亏,没脸面去争皇位,期盼着弟弟能主动归还皇位。

本想一战成名,结果沦为俘虏,皇帝为名气差点搭进去整个国家

英宗剧照

可这是皇位啊,朱祁钰好不容易得到千载难逢的上位机会,自己又表现出色,凭啥就要归还呢?当初力荐朱祁钰登基的于谦也支持他继续做皇帝,于是朱祁钰面前就出现了三个选择:要么忍!要么狠!要么滚!“忍”代表朱祁钰继续做皇帝,但是要容忍哥哥回朝并给他妥善安置,以免落人口实;“狠”是朱祁钰要狠下心,直接除掉哥哥,自己就可以继续安心做皇帝;“滚”就是朱祁钰要自己乖乖让位,把皇位还给哥哥。

本想一战成名,结果沦为俘虏,皇帝为名气差点搭进去整个国家

最终的结果是,朱祁钰对皇位是恋恋不舍又实在狠不下心手足相残,于是就选择了“忍”。他将哥哥尊为太上皇,从此将他幽禁在皇宫中的一个小院子里。为了保险起见还把大门上锁灌铅,就连周边的树都砍了,可见朱祁钰是非常担心皇位被夺。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几年后朱祁钰身子骨不好,开始病重不起。这就给一些居心叵测的人留出了机会,一些大臣和宦官里应外合,“请”出了被幽禁7年的朱祁镇,并推举他重新登基。朱祁镇登基不久,朱祁钰就“病死”了。是真的病重而亡,还是朱祁镇的报复,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但是从朱祁镇复位时间和弟弟去世时间非常相近来看,这锅朱祁镇是背定了。

本想一战成名,结果沦为俘虏,皇帝为名气差点搭进去整个国家

再次做皇帝的朱祁镇老实多了,开始洗心革面,重新做帝。他先是任用贤臣,又平定叛乱,显示了皇帝英明神武的一面。不过朱祁镇对保国大臣于谦却并不感激,复位后不久就处死了于谦。可见他对于谦推举弟弟取代自己仍旧心存芥蒂,可在当时的处境侠如果不推举朱祁钰上位,恐怕他连回朝的机会都没有了。

本想一战成名,结果沦为俘虏,皇帝为名气差点搭进去整个国家

其实多彩认为,朱祁钰与哥哥相比,不论在治国还是在做人上都要更高一级。就说临危继位这件事,在这之前他是一天皇帝都没当过,却能坚定立场任用贤臣,的确值得称赞。而朱祁镇呢,从9岁开始继位,在土木堡之变时已经当了多年皇帝居然还会受小人怂恿而误国,实在是不应该。朱祁钰虽然囚禁了哥哥,但也算仁至义尽。而朱祁镇复位没多久就害得弟弟“病死”,还下令让弟弟的宠妃殉葬,做得这么绝实在是不厚道。

不知各位看官对这两兄弟是如何看待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