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手術室的綠衣“鋼鐵俠” 不分晝夜救死扶傷

中國山東網煙臺5月5日訊(記者 景立婷 通訊員 葉杏 邢守林 林琳)這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在煙臺山醫院手術室,由麗波護士長和她的護理團隊與臨床醫生攜手奮戰,在無影燈下,數十萬名病人在這裡遠離病痛;他們匠心獨具,創新手術配合模式和手術器械,讓手術更精準、更微創;他們每天工作至少十餘個小時,為了搶救病人,他們不分晝夜,風雨無阻,他們懷揣“救死扶傷”的夢想,如一縷神聖的光,驅走病魔,讓患者重獲生命之春。

高強度的技術與體力的挑戰

煙臺山醫院手術室共有無菌手術間13間,43 名護士,其中副主任護師4名,主管護師13名,成立了關節置換、創傷、脊柱、腔鏡、外科、運動醫、骨科機器人組等7個專業組,為全院手術的順利進行保駕護航。

人命關天,手術不允許有一絲一毫的差錯,為保障手術的質量、高效與安全,手術室護理團隊苦練內功,每年舉辦“比趕超”技能操作比賽,從中查找不足,持續提高專業技能;在由麗波護士長的帶領下,他們用心觀察每一個配合的細節,對每個操作都精益求精,而且手術室操作規範化、同質化,嚴格考核,人人過關。

烟台:手术室的绿衣“钢铁侠” 不分昼夜救死扶伤

煙臺山醫院手術室由麗波護士長嚴格帶教年輕護士手術操作

早上7點,煙臺山醫院的手術間已經開始忙碌起來。每天有百餘臺手術在這裡進行。每個房間都有至少5臺手術,有的房間甚至達到十餘臺手術,其中高難度、高風險的脊柱側彎矯治手術長達13個小時,這對手術室護士是高強度的技術與體力的考驗。手術室護士長由麗波向記者介紹手術室護士的現狀:“手術室的護士們,每天至少工作十幾個小時,中午吃飯時大家都是趁兩臺手術的間隙扒拉兩口,因為經常吃飯不及時,長時間站立手術,好多護士都有胃病、靜脈曲張。而且護士們為了手術,經常披星戴月,所以我們不僅是綠衣天使,更是‘月亮天使'、‘鋼鐵天使'。”

勇於創新追求手術卓越

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高齡、高難度的複雜手術大幅度增長,因此對手術室護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手術室加強內涵管理,培養護士的臨床批判性思維能力,不斷地發現問題,通過開展品管圈,持續提升護理質量。細化手術護士專業化,培養手術室自己的專科護士,手術護士實現精細化管理;面對手術患者的焦慮緊張情緒,手術室從心理疏導、體位擺放、肢體動作等方面,加強醫患溝通,增進醫患信任。

隨著國際領先的第三代骨科機器人“天璣”的引進,手術室護理團隊立即成立了機器人小組,組織機器人護理技術專題培訓。同時為更好的配合手術,方便手術醫師操作,減少病人的創傷,任少亮自主設計的“患者示蹤器無創固定裝置”“機器人手術足部固定裝置”“外科手術升降支架”均已在臨床應用,使其原來的微創改成無創,得到患者和臨床醫師的好評,並且已經申請了國家專利。至今已配合醫生進行了600餘臺機器人手術。小組的每一位護士身兼數職,變身機器人工程師、放射技師,同時掌握手術護理、機器人操作的理論與實踐知識及放射影像,成功地將股骨頸骨折手術平均手術時間由90分鐘縮短至50分鐘,標誌著手術室護理團隊開啟新紀元。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在國家工信部、衛建委召開的創建國家骨科手術機器人應用中心項目2018年度工作及頒獎會議上,手術室榮獲個人技術創新獎,是全國唯一的護理獲獎。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作為一名手術室護士,加班加點猶如家常便飯。碰到急危重症的手術,經常上班時天還未亮,下班時已是深夜。多少個夜裡,手術一臺接一臺,忙完手術抬頭看看手術室外走廊的天空,朝霞早已將天空印染成一抹溫暖的紅,新的一天又開始了。

烟台:手术室的绿衣“钢铁侠” 不分昼夜救死扶伤

深夜煙臺山醫院手術室潘彥旭配合骨關節科為患者實施膝關節置換手術

無論是舉家團圓的節日裡還是深夜睡夢中,只要急診電話一響,立即穿上衣服衝出家門。一切以病人為中心,把搶救病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讓手術患者滿意,讓手術醫師滿意,是他們一生的承諾。記得2018年大年初一下午15:00左右,煙臺山醫院普外科收治了一位車禍貫穿傷的危重患者,命懸一線,手術室值班人員馬上配合醫生手術,年資最老的趙麗萍一接到電話,立即捨棄家人的團聚,也全身心的投入到搶救當中直到病人轉危為安,10個多小時的緊張奮戰,病人終於轉危為安。趙麗萍到家時已是子時。

每天,手術室的綠衣“鋼鐵俠”們都化身為無影燈下身經百戰的戰士,每一個危重的病人都是要攻克的堡壘,拼盡全力協助醫生一起挽留一個個奄奄一息的生命。每當聽到麻醉初醒的那聲含糊不清的”謝謝你們”,亦或是看到手術成功時同事們會心的一笑時,就是他們無限幸福與滿足的時刻。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這是煙臺山醫院手術室護理團隊不懈的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