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不下10遍,甯浩的一部低成本喜劇,《瘋狂的石頭》好在哪?

今天又看了遍甯浩的《瘋狂的石頭》,真的是不下10遍觀看,的確不錯。我覺得這部影片是甯浩標誌性的作品,至少它可以看到中國電影未來10年的大致走向。

《瘋狂的石頭》講的是一個兵與賊之間的故事,兵是烏合之眾,賊則良莠不齊。兩夥人湊在一起,笑料百出。

時至今日,它仍是值得再鑑賞的好作品之一。

看了不下10遍,甯浩的一部低成本喜劇,《瘋狂的石頭》好在哪?

甯浩電影的橫空出世,不僅向觀眾展示了人們視線之外的小人物的生存狀態,而且電影採用多線索穿插敘事的非線性結構,打破慣有的時空順序,極富懸念。

不論是在敘事結構上,還是表現手法上極具個人特色,都帶給觀眾全新的視聽體驗,既迎合了當下人們的審美需求,又給電影事業的發展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看了不下10遍,甯浩的一部低成本喜劇,《瘋狂的石頭》好在哪?

90年代末,被稱為中國喜劇“時代最強音”的馮氏喜劇走進大眾市場,有趣的故事、市場化的運作模式都讓如《甲方乙方》《不見不散》《大腕》等電影取得了不錯的口碑與票房。當馮小剛開始感慨喜劇電影越來越難拍之後,馮氏喜劇也只能靠著觀眾們的支持一枝獨秀。

直到04年左右,不知道從哪冒出來一個甯浩,《瘋狂的石頭》居然讓很多人驚奇不已拍手稱歎,這真的很難說不是一個小小的奇蹟。

看了不下10遍,甯浩的一部低成本喜劇,《瘋狂的石頭》好在哪?

曾經有人研究好萊塢大片,發現一個前十分鐘規律,即影片前十分鐘必然會有一個大場面來吸引觀眾眼球,然後才將故事情節娓娓道來。

原因就是現代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再也沒有閒情逸致慢慢坐下來等著看影片的發展,他們需要在一瞬間把握住影片的主要故事概況和精髓。

顯然,在這一點上,甯浩完全符合現代人的快節奏標準。

《瘋狂的石頭》讓很多人迷戀它的原因正是因為它能抓住人們的心理,整部影片節奏緊密。圍繞著一塊玉石產生多軌道敘事,分別從多個角度詮釋不同人物的視角,再加上臺詞詼諧幽默,許多讓人意想不到的笑料層出不窮,於是它一出世就成為經典。然而,人們在對故事情節津津樂道的同時卻忽視了最功不可沒的片頭,如果沒有這行雲流水剪輯的片頭,這部片肯定會失色不少。

看了不下10遍,甯浩的一部低成本喜劇,《瘋狂的石頭》好在哪?

前八分鐘的內容,甯浩用多組特寫鏡頭強調,每一個鏡頭持續時間非常短,多用切換的鏡頭組合起來表達一件完整的事,僅僅八分鐘就把事件的大部分主要人物,以及事件多方面的起因交代得清清楚楚。

最重要的是在這八分鐘,所有人的性格以及角色定位已經全部有所交代,剩下的就只是把這些有個性的人物放到事件當中慢慢發展。

由於影片中有著太多戲劇化的巧合,太多預設的幽默包袱,而人物彼此之間又有太多的聯繫,因此在如此龐大的信息量之下故事極易發生紕漏。不過最終甯浩做得非常好,整個故事講得相當嚴密,使影片從頭至尾並沒有出現過明顯的漏洞。這樣一部商業電影絕對是需要精密地反覆推敲過,而並非所謂的運氣爆棚就可以搞定的。

看了不下10遍,甯浩的一部低成本喜劇,《瘋狂的石頭》好在哪?

《瘋狂的石頭》雖然以誇張的手法來製造笑料,但是你絕不能忽視它嚴密的邏輯性,片中很多的笑點的成功都在於預先埋下的伏筆。

比如影片中有一橋段國際大盜模仿《碟中諜》裡下墜盜寶卻發生繩子不夠長,氣得大盜罵了句“奸商”,觀眾觀看仔細的話就會聯想到影片上半段中商人賣10米繩子給大盜的鏡頭;

另外還有一個橋段,謝廠長接到兒子求救的電話卻數番不予理睬,形成這個幽默的契因是影片伊始謝小盟曾被謝廠長發現在廁所教人用綁架蒙他老爸,這個笑點可謂一炮雙響。這樣的巧妙佈局銜接非常之多,雖然誇張但是非常有說服力,足夠使觀眾開動腦子來聯想。

看了不下10遍,甯浩的一部低成本喜劇,《瘋狂的石頭》好在哪?

有人說《瘋狂的石頭》很多地方抄襲《低俗小說》和《兩杆大煙槍》。

可以說,《瘋狂的石頭》剛開始的片段和《兩杆老煙槍》還是有一些相像的。但是總的來說,《瘋狂的石頭》更加花哨一點,而且節奏更加緊湊。最重要的是,《瘋狂的石頭》的人物角色更多,更雜,但是每一個人物都能照顧到,均表現出不同的鮮明的個性,這是其他兩部電影所不匹及的。

看了不下10遍,甯浩的一部低成本喜劇,《瘋狂的石頭》好在哪?

《瘋狂的石頭》全片充滿了新時代的氣息,是一部難得的好片子。而相比當今的喜劇好似走入了一個誤區,一味的裝瘋賣傻反而適得其反。

這部作品在當時是非常接地氣的,結合了大量的本土重慶方言,使作品充滿了鄉土氣息,妙趣橫生。新導演,思路新,膽子大,包袱輕,敢想敢做。正是這種新奇,使這部名不見傳的電影一舉打敗了國內當時許多大導演的作品。

先刨除模仿因素,這部電影確實是成功的,它不需要投入幾千萬的費用去拍攝一些宏大的場面,但卻能深入人心,以一顆石頭引起的鬧劇,卻透漏出當時的真實。

看了不下10遍,甯浩的一部低成本喜劇,《瘋狂的石頭》好在哪?

一個瀕臨的工藝品廠,在翻建公共廁所時,發現了一塊價值連城的翡翠。

選擇公廁,不是甯浩熱愛重口味,而是公廁這地方,勾連著最複雜的生活況味。

謝廠長決定搞個展覽,隆重推出翡翠,以獲點營收,緩解一下廠裡拖欠工資的窘迫。而籌備展覽的安全重擔,落在了包世宏身上。包世宏像我們大多數人一樣,高度敬業,熱情地扮演著螺絲釘的角色。誰知命運難料,那塊翡翠引發的一連串連鎖反應,遠超包世宏的預想。

國際大盜覬覦翡翠,本土盜賊也捲入其中,廠二代謝小萌為獻媚姑娘竟也打起了翡翠的主意,包世宏被一波接一波的意外,折騰得哭笑不得。但儘管被虐千百遍,準下崗職工包世宏大叔,從沒丟失左胸內的那顆上進的心。

看了不下10遍,甯浩的一部低成本喜劇,《瘋狂的石頭》好在哪?

《瘋狂的石頭》是一部純粹的娛樂商業電影,它並沒有想表達什麼過於深刻的主題,僅僅是為了單純的娛樂觀眾。

相比之下,中國電影長久以來相當缺乏趣味性,電影人大都固步自封,多數認定藝術品質才是影片的唯一標準,而大大忽視了電影的產業特性。多年來只有一個馮小剛能夠適時推出合乎觀眾口味的電影,用低成本換回大收益。

而事實證明,中國已經不缺少能夠拍攝高水準藝術片的人才,而恰恰缺少的是能把握市場脈絡拍出成功商業電影的人才。不要以為商業片比文藝片好拍,拍一部垃圾商業片自然很容易,但要拍出一部能讓觀眾喜歡的商業片決非這麼簡單。

看了不下10遍,甯浩的一部低成本喜劇,《瘋狂的石頭》好在哪?

從影片《瘋狂的石頭》投放市場的回報來看,甯浩真正表現出一匹黑馬的潛質。

從成本300萬元到最終票房2300萬,真真正正的一部逆襲的低成本高回報之作。

事實上從不少院線按排的檔期和放映時間段來看,這部電影其實被大片排擠到了角落,它的成功靠得是觀眾的口口相傳與媒體的讚譽。

因為是低成本影片所以在宣傳上並無太大動作,而且影片的演員陣容也缺少大腕,導演甯浩更是不為人知,所有一切決定影片沒有任何其他賣點,真正吸引觀眾的,恰恰是電影本身帶來的。

看了不下10遍,甯浩的一部低成本喜劇,《瘋狂的石頭》好在哪?

甯浩令人驚豔的黑色幽默在《瘋狂的石頭》中得以最好的掘取,中國特色犀利的巧融,荒誕在小人物們那行雲流水般自然的演繹下,得以忍俊不禁的歡樂。

即使說電影對《兩杆大煙槍》有以諸多不可規避的引見之嫌,但的確這是一部足夠接地氣的國產佳作。

看了不下10遍,甯浩的一部低成本喜劇,《瘋狂的石頭》好在哪?

另一個必須要說的地方是影片中廟門口那條三叉路口的作用被使用到了極致,在那場摩托車搶包撞飛汽車門的戲裡,暈暗泛藍的光線下,用三角構圖的方式來表現三個人物之間的獨立和交叉情節,氣氛烘托恰到好處。

節奏感也是相當的強,不斷回切的鏡頭組合成了這一情節的強調作用,為故事接下來的高潮部分作了很好的鋪陳。

最後交待出的地下那個倒黴傢伙還有撥打電話的鏡頭,造出了非常難得的喜劇效果。

並且這樣的拍攝手法,非常令人信服地傳達出電影獨特的表現魅力。

從這部電影裡可以看出甯浩有意在結構表現上作出嘗試,《瘋狂的石頭》採用了局部結構的手法,無疑也是一個成功且理智的做法。

看了不下10遍,甯浩的一部低成本喜劇,《瘋狂的石頭》好在哪?

就整部電影來說,它是一部嚴肅製作的電影,每一個細節的處理都非常用心,片中的幽默元素毫不做作,完全是由劇情推動所帶出的笑聲,並非如一些拙劣的喜劇片,採用類似相聲的誇張肢體,抖語言包袱等等來製作笑料。

如果非要說不足之處,那就是結尾部分仍有一點略嫌不足,兩個反面角色在短短的兩分鐘之內死亡,這種突然其來的突兀讓80分鐘延續的輕鬆怪異風格嘎然而止,或者應該將此段情節處理得更隱性一些。

比如鏡頭內不出現血跡。好在導演似乎注意到了這個,最終部分讓觀眾保持在笑聲中結束。

但總的來說,在人人聲討的中國電影大環境下,冒出能稱為奇葩的小花,總是令人欣慰的。甯浩想必對拉丁風格電影有偏愛,受到西班牙意大利經典藝術片影響較大,尤其拉丁八九十年代的許多手法在《瘋狂的石頭》裡都有不錯的表現及應用。

看了不下10遍,甯浩的一部低成本喜劇,《瘋狂的石頭》好在哪?

這是一部反映小人物生活的電影,小人物的生活中已經充滿了苦難,唯有這些幽默的鏡頭和詼諧的對白才能讓我們這些和劇中角色一樣的小人物,能夠暫時忘記生活中的種種酸楚。

《瘋狂的石頭》也是很標準的城市電影,寫的是城市中人被慾望帶來的瘋狂。

影片的可愛恰恰是成功地刻畫了幾位真實的賊,他們在謊言中獲得生存的立足點,又在巧合中走向善惡終極的命運報應。我覺得甯浩的成功是在寫意中描繪出生活的真實。

看完《瘋狂的石頭》之後,突然覺得《天下無賊》中被馮小剛藏著的偽善。

看了不下10遍,甯浩的一部低成本喜劇,《瘋狂的石頭》好在哪?

但如果以這部片為起點,中國電影在以甯浩這一代新生導演裡能走出更多更廣的派系出來,那無疑是中國電影人之大幸,中國觀眾之大幸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