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忠心耿耿的楚人,将灭楚当成毕生事业,投吴助公子光篡位!

楚人伍员也许怎么都想不到,家族的命运有一天会与吴国产生密切关联。

伍员曾祖父是楚庄公的宠臣伍参,在邲之战力排众议,怂恿楚庄王与晋国开战,最终让楚国第一次成为天下霸主。他的祖父伍举因为与王子牟的联姻,卷入了一场权力斗争,被迫逃亡郑国;但出于对楚国的恋恋不舍,后来在蔡国好友的帮助下又回到了楚国。回到楚国后,伍举变得异常小心翼翼:楚灵王弑君篡位,他转而效忠于楚灵王;楚灵王被推翻,他又宣布效忠于楚平王。楚平王对于伍氏家族的才干也十分欣赏,一坐上王位,就任命伍举之子伍奢为太师,专心辅佐太子建。

曾经忠心耿耿的楚人,将灭楚当成毕生事业,投吴助公子光篡位!

作为楚人,伍氏家族之人的才干有目共睹。所以,虽然楚国公室多次发生血腥的权力斗争,但伍氏家族都能在权力斗争的缝隙里保存下来,得到新一代楚王的重用。

伍氏家族世代忠于楚国,从来都想过投靠他国、靠出卖楚国而赢得荣华富贵。伍举之所以要回到楚国,也就是因为这份忠心。

然而,人生选择走哪条道路,却往往不能自主。

公元前522年,太子建的少师费无极突然向楚平王诬告太子建与太师伍奢谋反。对费无极极为宠幸的楚平王居然相信了他,不但将伍奢抓了起来,还派人去杀自己的儿子!

为斩草除根,楚平王派人去召唤伍奢儿子:“如果能来,就免除你们父亲的死罪!”

明知应召就是一条鬼门关,伍奢长子伍尚毅然作出了抉择,对着亲弟伍员说:“你逃到吴国去吧,我将去与父亲同死。我才能不如你,我能去送死,你必定能替我们报仇!”伍尚能如此坚定地前去送死,其实内心深处还抱有一丝希望:希望楚王能看在伍氏一门的忠诚份上,能放过他们父子。

曾经忠心耿耿的楚人,将灭楚当成毕生事业,投吴助公子光篡位!

当伍奢只看到长子前来,不由自主地长叹了一声:“楚国君臣以后恐怕无法按时吃饭了吧!”

见到伍尚已到,楚平王立刻就命人将伍奢父子给杀了!


在逃亡的路上,伍员得知了父兄被杀的噩耗,嚎啕痛哭了一场。在抹去脸上最后一滴泪水后,他对楚国最后一丝依恋也被彻底抹去了——从此后,楚国对于他就意味着仇恨、就意味着复仇!

曾经忠心耿耿的楚人,将灭楚当成毕生事业,投吴助公子光篡位!

吴国是楚国的死对头,伍员满以为凭借自身才干,必定可轻松说服吴人伐楚,替家人复仇。可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就在伍员竭力劝说吴王僚伐楚之时,公子光却突然上前,揭露了他的老底:“伍员不过是为了报仇,并非为吴国着想,可千万不能听他的!”公子光是前吴王夷未之子,在吴国威望甚高。被他这么一阻拦,吴王僚也就客客气气地把伍员给送走了。

伍员的复仇计划,在吴国根本无人理睬!天下之大,有谁能替冤死的父兄作主?

常人遭遇了这么大挫折,往往就会放弃。伍员深知吴、楚二国早已结成世仇,在自己辅佐之下,吴人伐楚必将无往不利。数十年前,正是楚人申公巫臣的帮助,让吴国一跃而崛起成为东周强国,可为何公子光要阻止自己讨伐楚国呢?

其中必有缘由。

出来后伍员四处打听,才得知公子光心有异志:二十一年前,旅居吴国的楚人屈狐庸访问晋国时就曾预言,吴王夷未才是老天注定的国君,他的后代必能拥有吴国。可在夷未死后,因为季札不肯作国君,吴人又改立吴王寿梦的庶长子僚为国君。这样的结局,让公子光心有不甘,时时刻刻都想着篡位。伍员逃到吴国,却想怂恿吴王僚伐楚,成功了对公子光有什么好处?

伍员要想复仇,要么说服吴王僚,要么帮公子光。吴王僚既然拒绝了自己,那么伍员就只能帮公子光:“我暂且为他寻找得力之士,在吴国等待时机!”伍员一边私下接近公子光,一边四处为他寻访得力勇士。不久后,伍员就结识了勇士专诸,把他引荐给了公子光。

曾经忠心耿耿的楚人,将灭楚当成毕生事业,投吴助公子光篡位!

此后,伍员就隐居在吴国的荒野之外,耐心地等待公子光篡位。


虽然伍员内心时刻都盼望着公子光尽快篡位,但吴国形势却一直没出现大的波折。在吴王僚的率领下,吴国国力蒸蒸日上,对外作战屡屡得胜。

曾经忠心耿耿的楚人,将灭楚当成毕生事业,投吴助公子光篡位!

公元前522年,宋国华氏与向氏作乱,大司马华费遂之子华登逃到了吴国。公元前521年10月,吴王僚决心支持华登,派出军队跟随华登去攻打宋国。吴国派出的这支军队,没能改变宋国内乱的大局,华、向之乱最终在中原诸侯大军帮忙下,得到了平息。但这次出兵宋国,却是吴国第一次向中原诸侯展示自身实力,隐隐有参与中原争霸之心。

对吴人来说,除了强大的晋国,其他诸侯国都没放在眼里。就连近邻楚国,在对阵吴国时都是屡战屡败!

公元前519年秋,吴王僚亲率大军,前往攻打楚国州来(今安徽凤台境内)。楚人丝毫不敢怠慢,联合众多盟国与吴军对抗。在公子光的策划下,吴人先攻破了胡、沈、陈三国,然后又打垮了蔡、顿、许三国,楚国军队甚至还没来得及摆开阵势,就已经被潮水般涌过来的吴国军队给冲溃了!8月,太子建的母亲又将郹(jú)阳(今河南新蔡境内)出卖了给了吴人,吴人不但将郹阳劫掠一空,更是将太子建之母也劫走了!两次作战都失利的楚国司马蒍越,被迫自杀以谢罪。公元前518年冬,在楚平王眼皮子底下,吴军又突然出动,将楚国的巢邑(安徽寿县南)和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给灭了!

曾经忠心耿耿的楚人,将灭楚当成毕生事业,投吴助公子光篡位!

吴国对楚国作战的胜利越多,吴王僚的功绩就越多,那么他在吴国的威望也越来越盛。这对公子光形成了巨大的打击:他就是有异志,但也不敢在此时动手。

伍员对此也无可奈何,不得不压制住内心的复仇怒火,继续在吴国的荒野之外隐居。


公元前516年9月,楚平王去世了。听到仇人去世的消息,伍员是切齿拊心、哀号不已:六年过去了,老天爷什么时候才会给他复仇的机会?

就在伍员最为痛苦之时,吴王僚却突然送给了公子光一个巨大的破绽。

曾经忠心耿耿的楚人,将灭楚当成毕生事业,投吴助公子光篡位!

公元前515年春,趁着楚国国丧,吴王僚命公子掩余、公子烛庸率兵前去攻打潜邑(今安徽霍山东北)。同时,吴王僚又命季札出访晋国,以观察中原诸侯的虚实。吴王僚早已不满足于称霸西南,更想参与中原争霸:吴人祖上离开周国已有五百多年,是时候回归诸夏、光宗耀祖了!

可他却没想到,这却激怒了楚人。

吴人趁楚国国丧入侵,让楚人气愤不已,派出了四路大军与吴军对抗:第一路大军由莠尹然与王尹麇率领,直奔潜邑,前往增援;第二路大军则由左尹郤宛、工尹寿率领,进驻潜邑,正面堵截吴军;第三路大军由左司马沈尹戌率领,在穷(今安徽霍邱西南)与吴军遭遇,准备抄吴军的后路;第三路大军则是由令尹子常率领的水军,一直进攻到沙水入淮河之处(今安徽怀远东北),在水路上阻止吴军退军。

各路楚国大军形成了前后夹击态势,让吴国大军进不得、退不得。

公子季札、公子掩余、公子烛勇都是吴王僚的亲兄弟,也是他的最大支持者。三位兄弟都离开了吴国,一时间让吴王僚显得势单力薄起来。

见此情形,公子光大喜:“时机已到,不可失也!”公子光立即拜托伍员找来了专诸,请他出马:“中原有话说得好:‘不劳无获。’我是吴王嗣子,原本就应该作吴王。这次如果成功,就算是季子(季札)回来,也不可能废除我!”专诸深知,自身最大的价值就是卖与帝王家。于是,他毫不犹豫地答道:“要杀吴王不难!可是家中有老母在,我儿子又小,我死后谁能照顾他们?”

曾经忠心耿耿的楚人,将灭楚当成毕生事业,投吴助公子光篡位!

公子光二话不说,立刻拍着胸脯担保:“万一您死了,您的一家老小,我来抚养!”

弑君篡位,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公元前515年4月,公子光在家中地下室设下了重重伏兵,然后盛情邀请叔叔吴王僚来家中赴宴。

对于侄儿公子光,吴王僚早就察觉到他心怀不轨。可侄儿当众请客,吴王僚也不想因胆怯而拒绝。于是,他果断地答应赴宴。

曾经忠心耿耿的楚人,将灭楚当成毕生事业,投吴助公子光篡位!

在公子光请客的当天,吴王僚命人布置下了极为严密的安保措施。从王宫一直到公子光家,沿路都站满了吴王僚的带甲护卫。进入公子光的家门后,各道门边、台阶上、席间都站有吴王僚的亲兵,人人都手持长剑。不光是如此,在宴席正式开始后,每位负责上菜之人,都要先脱光衣服,检查无误后换衣才能进入大堂;进入大堂后,每位上菜者旁边都有两名武士以剑指着身体,才允许把菜端上桌去!

吴王僚的防护措施如此严密,足见他对公子光有多不信任!

见叔叔防备得如此滴水不漏,让任何武器都无法送入大堂,公子光一时间也有些慌张。眼珠子一转,公子光就谎称脚痛离席,来到了预设伏兵的地下室,与亲信们商议该怎么办。突然,有人想出一条计策:可以将匕首藏在鱼肚子里,躲过吴王僚亲兵的搜查!公子光大喜,立刻让专诸依计行事!

专诸双手端着一条整鱼,成功地骗过了侍卫,把菜端到了吴王僚面前。说时迟、那时快,还没等身旁带剑的亲兵反应过来,专诸就迅速抽出了鱼肚里的匕首,用匕首刺杀了吴王僚!吴王僚的亲兵大惊失色,用剑刺进了专诸的胸膛,杀死了他。可这已于事无补,吴王僚已经一命呜呼了!

曾经忠心耿耿的楚人,将灭楚当成毕生事业,投吴助公子光篡位!

吴王僚一死,公子光立刻控制了朝政,自立为王,号称吴王阖闾。

还在潜邑前线作战的公子掩余、公子烛庸一听吴国内乱,顿时慌作一团:公子掩余逃到了徐国,公子烛庸则逃到了钟吾国。出访晋国的公子季札回来后,也不得不承认了公子光的这次政变。

吴王阖闾的篡位大计,终获成功。而伍员的复仇大计,也从这时开始,正式进入了实施阶段。


曾经忠心耿耿的楚人,却把灭楚当成了毕生事业,这对八百年楚国来说,是一莫大悲哀。

曾经忠心耿耿的楚人,将灭楚当成毕生事业,投吴助公子光篡位!

六十多年前,楚人巫臣逃离楚国,在楚人逼迫下成为楚国死对头。结果在巫臣扶持下,吴国迅速崛起,成为楚国最强大的敌人。如今楚人伍员在楚平王逼迫下,也变成了楚国死对头。这一次,伍员更是成为楚国克星,差点就灭了楚国!

这是楚人命中注定的劫难,还是楚国制度上的固有缺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