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APP估值10億,成為獨角獸?逼得“滅霸”打了個響指


毒APP估值10億,成為獨角獸?逼得“滅霸”打了個響指



4月29日,由36氪報道,球鞋交易平臺“毒”完成新一輪融資。

投資方是DST(其在中國的投資項目包括美團點評/小米/滴滴/字節跳動/阿里巴巴等,可以說是爸爸們的爸爸了)。

毒APP估值10億,成為獨角獸?逼得“滅霸”打了個響指


據披露,毒的本輪投後估值高達10億美元,進入獨角獸行列。以“球鞋鑑定”為核心服務,打造球鞋社區及售賣平臺,王思聰也曾為其微博站臺宣傳過(小聲BB:國民老公投資的公司持有毒APP股份,2%),當時他說:毒上買潮鞋和鞋子保真而且便宜。

但經過了高潮期後,也許因為毒APP影響力長期限於球鞋領域,所以也遇到瓶頸,用戶量自去年2018年12月開始趨於飽滿,月活140萬。然而毒APP也相繼被曝涉嫌售假。有用戶爆料,"毒APP"賣假貨,還給了300元封口費,這跟王思聰當時推薦的口號還是有點“打臉”的意思。

毒APP估值10億,成為獨角獸?逼得“滅霸”打了個響指


從早期球鞋為單純的運動用品,到如今衍生出了鞋市。

真假問題一直是二級市場裡存在的。

很多年輕人為買一雙正品AJ,可以全國各大電商平臺來回問,就連代購、商場都無法完全放心。毒APP作為二級市場裡的一員,樹大招風,引來爭議也正常。

但大家需要了解的是,這些第三方交易平臺,一般是買家在APP上看到商品後下單,由商家寄出給毒鑑定後再寄出的。也就是說經過毒APP鑑定後,一般是給了正品的口頭承諾,但是最近發生的漏網之洞,可以看出口碑是下滑的。

毒APP估值10億,成為獨角獸?逼得“滅霸”打了個響指


有網友表示,自己在毒APP上購買了一雙Nike Air more液態銀,收到貨後去“get”(一個潮流運動裝備社區)上進行了鑑定,沒有想到鑑定結果居然是假的。消息一出,引起網友的熱烈討論。

更有烏龍出現,毒APP上有一款Nike和Reigning Champ的聯名鞋,但是最後卻發現,兩個品牌並沒有此項合作,這款聯名鞋也並不存在。不過,目前該聯名鞋也都下架了。

這個過程,它就如同一個紐帶,通過平臺的模式集合了本來零散的買賣雙方,就如鞋類“淘寶”細分領域。

縱看潮牌的發展,即使在美國,StockX、GOAT先後都完成了B輪、C輪的融資,二級市場的機遇與挑戰是並存的。交易平臺的大規模湧現,預計2025年全球的運動鞋市場規模將超過950億美元。


毒APP估值10億,成為獨角獸?逼得“滅霸”打了個響指


潮鞋渠道的多元化,多種選擇下,真假問題就成了關鍵。

球鞋市場利潤的迸發,盈利空間的不斷擴大,讓假鞋販子們看到了“高仿”的暴利。就如4月25日的萬雙名牌鞋被查,查獲近萬雙假名牌運動鞋,涉及阿迪、耐克、匡威、NB等運動品牌,差點以假亂真流入市場。

上年6月,中國警方破獲史上最大假鞋事件,查獲地點是位於安徽蚌埠地區,一間名為金豐鞋業的假鞋製造工廠,50 萬雙假鞋,獲利金額超過 6 億元人民幣。

這樣的新聞,已成老生常談的話題。


毒APP估值10億,成為獨角獸?逼得“滅霸”打了個響指



鑑定平臺的概率沒有100%存在

線上交易成主流,就連知名球鞋節目《Sneaker Shopping》邀約的明星都在談論假鞋問題,如今球鞋鑑定平臺的出現,也讓鑑定師也成了熱門職業。


毒APP估值10億,成為獨角獸?逼得“滅霸”打了個響指


虎撲的「裝備區」,孕育了早期的球鞋鑑定,每日上千張求鑑定的帖子,平均下來 1 分鐘會有 3-4 個鞋迷需要為自己的鞋子鑑定。

鑑定師一天看上千雙鞋是正常工作量,疲勞看漏也是存在的。(就如編輯寫錯字,一天寫個幾千字,有錯別字是正常的吧)只是看錯了,鑑定師或平臺就得承擔失誤成本。

所以說“過了鑑定師”這關就一定是正品,這種說法絕對是有誤區的。只不過大家需要知道的,真假問題若然消失,那麼鑑定平臺的價值也會逐漸消失,只剩交易了。毒APP就曾遭受過部分賣家自發的抵制,在鑑定這一環節,各級平臺都得做到規範,能否避免都有待商榷。


毒APP估值10億,成為獨角獸?逼得“滅霸”打了個響指



交易市場雲譎波詭,撲朔迷離

最好的時代也會是最壞的時代,球鞋二級交易平臺在國內剛剛起步在交易流程、手續、鑑定機制、售後服務方面都存在較多弊病,競拍、鑑定和服務機制的不完善終會給球鞋賣家及玩家帶來困擾。

來自底特律的StockX是球鞋轉賣市場裡的早期入局者,但無奈本土的毒更勝一籌。明星帶貨成了決定一款鞋能否走向主流,阿里巴巴就發佈了《明星消費影響力報告》,僅去年7月-9月,就有超4億人次在淘寶上搜索“明星同款”,平均下來每天有超過450萬人次搜索。

毒APP估值10億,成為獨角獸?逼得“滅霸”打了個響指



球鞋的火爆程度也由“限量版”決定,物以稀為貴。漫長的抽籤排隊和“假鞋之都”莆田,假貨的水很深,但交易平臺眼下最難的部分還是,還是與“假鞋”之間的奮鬥。如今,一些平臺也正面槓上,在佣金上減少,以此爭奪流量。


毒APP估值10億,成為獨角獸?逼得“滅霸”打了個響指


(來個真相,如上圖)


隨著二級交易平臺的多番入局,球鞋玩家喜聞樂見。

但是“假鞋”也是目前各平臺最不想遇見的“滅霸”吧。

毒APP估值10億,成為獨角獸?逼得“滅霸”打了個響指


毒APP估值10億,成為獨角獸?逼得“滅霸”打了個響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