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为什么灭不了西夏?

玩味的历史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宋朝是一个打仗不太给力的朝代。

从建立到灭亡,这个王朝从来没有实现过盛唐强汉那般的辽阔疆域,以及对周边异族政权压倒性的优势,相反,先后被契丹人建立的辽国;党项人建立的西夏;女真人建立的金国;蒙古人建立的大蒙古国轮番羞辱。

靖康之难,南渡之惨,全境亡国,是宋朝对外战争的标签。但,宋朝历史上,对外战争也并非完全一无是处。在北宋的晚期,宋朝曾经在西北战场上取得了一场具有战略颠覆意义的超级大胜,一战几乎逆转了北宋和西夏之间的战略形势对比。如果后来不是出了天才皇帝宋徽宗的话,北宋完全有消灭西夏,向更西北的地方发展的可能。

事情要从宋哲宗亲政开始。

宋哲宗是北宋的倒数第三位皇帝,在他亲政的时候,北宋的国际形势已经难堪到了极点。在宋哲宗亲政之前,执掌朝政大权的是他的祖母高太后。这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脾气格外倔,满脑子浆糊但还总觉得自己是王者的老年妇女。

而老年妇女也喜欢用那些暮气沉沉,满嘴之乎者也但拿不出半点真材实料的官僚。这些官僚,以司马光、文彦博为代表,他们都是极力反对王安石变法,害怕变法伤害自己既得利益的守旧派人士。

有这样一帮人主政,北宋不但轮番的被西夏人上门羞辱,甚至还主动把王安石变法期间北宋进攻西夏收复的失地主动还给了西夏人。这帮人的慷慨,让西夏当时主政的汉人外戚梁氏集团日益嚣张。

当时西夏的国母梁太后是一个战争狂人,遇到了高太后这样一个面疙瘩,可以说想捏就捏。

好日子,结束在了宋哲宗亲政以后。这位年轻的皇帝不但在国内彻底肃清高太后所信任的旧党官僚,对外也十分强硬。他任命北宋历史上颇有名气的将领章楶经略西北,给梁太后和西夏的好战集团一次无比沉痛的打击。

章楶的战略构想是,在宋夏双方都绝对不希望对方有所推进的地带,建立一座军城,吸引西夏的主力来打,等他们打的精疲力竭士气枯萎,给他们来一个围歼战。

他选择的地点,在宋朝泾原路,和西夏的重要国防屏障没烟峡之间,他在这里建立了一座坚不可摧的军城,宋哲宗亲自命名为平夏城。这座城建成之日,就是西夏国运走低,梁氏灭亡之时。这座城顶在了西夏的咽喉上,而和比高太后智商高的有限的梁太后,也第一时间着急了。

一切都按照章楶的构想进行,西夏几乎征调了国内能打仗的壮丁,发动了两次平夏之战。

第一次,梁太后派了自己的两个亲信,带着十几万人马进攻平夏城。结果连城门都没摸着,就被章楶利用了地形优势,打了一个埋伏战,俘虏招降了几万人。

第二次,梁太后决定带着自己宝贝儿子西夏皇帝亲自上阵,这次的军力是三十万人。梁太后要如此玩命,正是章楶之前就预料到的,也是他希望看到的。

梁氏是汉人外戚,想在党项人为主的西夏国内站稳脚跟,压制住西夏的皇族,就必须给他们交出满意的答卷,或者说通过不断的战争掠夺去满足他们的利益。

第一次平夏之战失败让西夏国内反对梁氏的浪潮一波又一波,梁太后只能压上更大的赌注。于是,这次她输的更惨,输的一无所有。

什么叫战略高手呢?就是章楶这样,下一步棋想着后面的好几步,给西夏人和梁氏挖了一个巨坑。平夏城的防御体系,可以说是无懈可击的。这座城在西夏几十万人的围攻下,两个多月屹立不倒。而此时此刻,已经快冬天了。

看西夏人快熬不住了,章楶指示西北各路军马主动出击,他们先切断了西夏军团的粮道,然后四处出击,袭击小股的西夏部队,抓到一些俘虏之后放回平夏城下的西夏大本营。

让这些人告诉梁太后,宋朝的大军正在集结,准备包梁氏的饺子。实际上,西北四路的军力也就不到十万人,章楶在诈梁太后。但梁太后很快就吓傻了,她下令全军撤退。虽然宋军兵力不如西夏军队,但以吃饱喝足养精蓄锐的战胜之军,追围城俩月饿着肚子死人无数士气低迷的逃跑败军。

第二次平夏之战,西夏几乎全军覆没。

在代表司马光、文彦博等传统儒生审美观念的《宋史》里,对平夏之战的结果评价只有短短四个字:夏主大骇。但实际上,平夏之战的结果直接逆转了宋夏的战略实力对比。

这一战以后,梁氏集团众叛亲离,而梁太后本人,则一直在怒喷西夏的宗主国辽国不给她援助,喷的久了,辽国的皇帝怒了,他派人到西夏,赐死了梁太后。梁氏集团彻底覆灭。

而重新执掌西夏权柄的西夏皇族,则各个都是和宋派,希望能和宋朝和睦相处,靠宋朝的赏赐过几天好日子。宋朝这边,对西夏采取了一系列的攻势,不但压的西夏皇帝主动求和,甚至,如果后来宋哲宗不是英年早逝,接替他的不是天才的宋徽宗,北宋完全有可能灭掉西夏。

这样,大概就可能不会有后来的靖康之难了。只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煮酒君


前期没能力,后期没时间,当然灭不了。

北宋前期灭不了西夏有一个重要因素:后勤供应问题,没有之一。

其他方面的劣势或战略性失误都比不上这个致命的因素。

太宗和神宗事情的两次大规模的攻打西夏,无功而返,都是后勤保障不利造成的一系列后果。古代的后期补给方式和向导方式都非常的落后,这一只是要命的问题,若是碰到特殊地形更是让人绝望。

神宗时期伐西夏

宋军讨伐西夏的路线主要在陕北,要穿越沙漠、戈壁等,极其容易迷路且半路无法进行补给,途中粮食最多带几十天,到达指定地点后,如果不能迅速占领城池,就会马上断粮。而在戈壁、沙漠地区顿兵坚城是十分不利的,极容易遭打灾难行的后果。神宗五路伐夏失败,后勤运量的民夫死的比士兵还多,可见位置大军的后勤远比军事行动本身消耗更大。而西夏那边只要以逸待劳,能宋军过来时,他们收缩兵力,然后坚壁清野、守住重点城池就行。

神宗后期、哲宗、徽宗时期

神宗后期到徽宗前期,北宋的地堡流浅攻战术掐住了西夏的命门,解决了最为重要的后勤补给问题,尤其收复河湟后对西夏已经形成半包围形态。府州折家军、河东路、环庆路、泾原路、秦凤路、熙河路等几路军队从东北、东、南、东南、西南方向包围了西夏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兴州、灵州一带(西夏称“兴庆府”及“西平府”),那时形式一片良好。

在这样的基础上,继续扩建筑堡、步步为营,再加上大好的包围形式。再给北宋一、二十年时间,灭掉西夏如瓮中捉鳖。因为西夏对筑堡的骚扰效果甚微,加上西夏国力衰落,经不起持久战。

但历史总是跟汉人过不去,一片大好的形式下又出现了海上之盟、靖康之变。陕西精锐被征调勤王,结果还被朝廷的昏招给玩了,然后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后派张浚主持陕西,又出了一次昏招,富平之战直接把陕西给弄丢了,从此之后宋朝与陕西不再接壤。


如果没有这上面的事件发生,宋徽宗可能就把西夏归到宋朝的版图了。而宋徽宗在历史上的评价就会改写,西夏的产马地就属于宋朝的,那真的是大功一件。再修生养息几年时间,宋朝就有大规模的骑兵,把精锐从山西调到河北驻防,在这样的国防力量下,不管是契丹还是女真,都得乖乖在家里没事打孩子玩。

但历史不能假设,宋朝覆灭了。纯正的汉人血统在那个年代已经消亡了。


大国布衣


自李元昊建立西夏国并称帝之后,宋夏之间的战争彻底爆发。在开始阶段,由于宋朝准备不足,西北驻扎的军队战斗力不强,所以,虽然在局部取得过一些胜利,但总体而言,北宋还是被西夏压着打。尤其是好水川之战和三川口之战,宋军更是损失超过万人。

当然,这一阶段的西夏,因为处于崛起时期,所以显得势头很猛。不仅击败了宋朝,同时期西夏还击败了吐蕃部落,甚至连御驾亲征的辽兴宗耶律宗真,也被李元昊打得狼狈不堪,数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李元昊死后,西夏的疯狂扩张期也随之结束。此时宋夏之间出现了短暂的和平期。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宋英宗驾崩,宋神宗继位。宋神宗是一位比较有作为的君主,他任用王安石推广变法,在国力有所增强后,便开始了开疆拓土计划。王韶出兵河湟,拓地千里,之后宋神宗更是派出五路大军讨伐西夏,但由于各路大军之间的通讯出现问题,加上指挥不力,最终酿成了永乐城大败。

哲宗时期,宋军全面出击,在平夏城大败西夏主力,并且向西夏腹地开始修建堡垒,意图慢慢蚕食西夏。到宋徽宗时期的1115年,横山之战后,西夏首都兴庆府已经五险可守,宋军几乎可以一举拿下西夏。然而,此时金国崛起,宋金两国签订海上之盟,宋朝的战略目标从西北转移至东北,西军被调往东北进攻辽国。

接下来的事情也就很熟悉了,北宋被势头正猛的金军一举消灭,西夏也趁机收回了被北宋占领的国土。


庭州行者


西夏的领土不大,150万人口左右,立国189年。不但北宋没有灭了他,辽、金、成吉思汗也没灭了他,我来简单聊一聊。

西夏可以说是“以战立国”,实行全民兵役制,高峰时期的兵力约有15到20万。

虽然西夏的农业、手工业总体发展水平远不如北宋发达,但在“以战立国”的国策下,其军工生产水平颇高。西夏占据河西走廊和陕、甘、宁、河套地区的天然牧场,而党项人自古以来,就以善养马而著称,元昊立国时专设有群牧司,以董理养马事业,故西夏骑兵所需的长生马和善马是有充足来源的。

西夏生产的弓和剑,在当时颇享盛誉。如熙宁年间,向宋神宗进献“最为利器”的神臂弓,即是“本党项羌酋”李定所为。庄绰《鸡肋编》卷上说:“西夏兴州出良弓,中国购得,云每张数百千,时边将有以十数献童贯者。”西夏剑更是闻名遐迩,夏人剑曾被宋人誉为“天下第一”。西夏制作的铁甲,“皆冷锻而成,坚滑光莹,非劲弩可人”。由此可知,西夏军队的装备是比较精良的。

西夏的军队给养不如北宋完备,但是西夏有对策。第一,利用边市贸易,用青盐换粮食;第二,劫夺宋军的粮食给养;第三,积极发展农业,尽可能的让人民多提供税粮;第四,挖掘宋方边民的粮食窖藏。

西夏的作战策略。

李继迁叛宋后,百余年之战争期间,不断采和战并用之策。久战力疲,则用和平攻势;战力渐复,则立即进攻。又自始至终,采联辽战宋之策,或为互相声援,东西夹攻;或于久战力疲之后,则邀辽出面以逼和。又延揽宋之失意文人为幕府,或重币收宋所遣散之宫女,以窥测宋朝廷之内情。

在战略方面,则利用广漠原野,宋进则退,宋退则进。宋驻戍不出,则窥破良机,集中绝对优势之兵力,以行局部之歼灭战。战术方面,则以设伏诱敌为惯技。宋之所以屡败,即此故也。


陵西散人


馆主来了,我是無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北宋是可以灭掉西夏的,甚至可以说,在北宋的历史上,可以灭掉西夏好多次。

西夏那是什么鬼地方,看过地图就会知道,除了兴庆府一带,其余都是鬼见愁的不毛之地。

对于北宋来说,根本不屑于去主动攻打西夏,因为实在是负担。

这样的一个国家,文化水平低,经济水平低,包括军事水平,也很低。

是的,没错,西夏的军事水平一点也不高。

印象中的宋朝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都很羸弱,一直在被外族侵略的感觉,但其实宋朝的军力并不弱。如果宋朝的军力真的很弱,宋朝早亡了。

比宋朝军力更弱的是,是宋朝的政治外交。

历史上,北宋和西夏一直在打来打去。

最早的战争都是西夏挑起来的,没办法,西夏穷啊,他要生存,只有往富庶的宋朝去讨好处。

镇守北宋西北边境,防范西夏的是北宋赫赫有名的西北边军。

这支部队是北宋史上最强的军力所在,像水浒传中提到的老种经略相公--种师道就是西北边军的一员。

西夏军队的战力其实不强,但是西夏人狡猾,没有信义,打不过就投降,等事情过去了马上又造反,翻来覆去地折腾,反正就是没皮没脸。

偏偏北宋朝堂那帮大佬,每次只要西夏伏低做小,马上就照单全收,认为已经达到目的,甚至将所得的战果全部归还。

西夏人从来没想到天上还能掉馅饼,失去的城池,在战败的条件下,人家居然还能主动还回来。

就是这个样子,西北军打的遍体鳞伤,但开封的那帮大佬好大喜功,爱充面子,只讲究表面工程。使得西北方面所有的军事行动到头来都是一场空。

最搞笑的是,北宋一直想要西夏臣服,总是赐姓赵,但西夏从来都只姓李!

如果不是朝堂上那帮虚伪文人倒行逆施,西北方面不求一战之功,光是一次次战斗,早就蚕食掉西夏了。

但可惜,北宋文人压武官一头,仁义当头,只重表面不重实利的做法,将北宋一步步带入毁灭的境地。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馆


按照秦始皇划定的标准,北宋都不够格称为王朝,幽云十六州收不回来,辽国永远是心腹大患,隔三差五来打个秋风,搞的东京汴梁的那些王公贵族们欲仙欲死。

辽国好歹有个理由,但西夏是什么鬼?要知道西夏自宋宝元元年(1038)李元昊建国,到保义二年(1227)亡于蒙古,前前后后也支撑了快200年。

北宋为什么灭不了西夏。

还是先说说西夏的历史吧!

西夏的国土主要分布在今天的宁夏、甘肃、陕西北部一带,是由党项族人建立起来的政权,党项族人被认为是西羌人的一支,西夏国遭到蒙古人的灭绝后,幸存下来的党项人慢慢与其他民族融合,今天的藏族、蒙古族、回族就有一部分是党项人的后裔。

西夏的兴起源于隋唐时期,到了唐朝逐渐形成了八大姓,其中最大的一支拓跋氏在唐太宗时期归附,被赐姓为李,这便是后来西夏李氏皇族的起源。

归顺以后西夏还是很规矩的,唐朝有什么需要他们要钱出钱要人出人,又听话又不作乱,乖的不得了。

北宋建立以后,西夏延续自己乖乖仔的作风,在赵匡胤时期依然相处愉快。

但后来形式就发生变化了。

半吊子王朝的北宋希望可以尽可能的扩大影响力,不仅要西夏归附,还想把西夏从藩国性质的小弟变成直系下属,这种做法得到了一部分西夏人的认同,毕竟那时候中原王朝代表先进生产力,大家怎么跟着混都行。

但有一个人不同意,这哥们就是李继迁。

李继迁是西夏大头领李继捧的堂弟,他不愿意做宋朝的附庸,自己带着一帮小弟另立中央。

刚开始李继迁实力有限,地盘也不大,宋朝也没有当回事。但李继迁自己挺嘚瑟,他先找辽国结成统一战线,得到个夏国王的封号,然后就开始不停的骚扰宋朝。

至道二年(996),李继迁抢了大宋的粮草,还围攻灵武,赵广义大怒,派了五路大军围剿,竟然输了,此后双方打打停停,真宗继位以后,采用绥靖政策,双方将和,北宋割让了一些土地给李继迁,李继迁不在骚扰边界。

此时的西夏虽然名义上没有独立,实质是已经是独立王国。

李继迁死后,李德明继位,他相对老实,但他对内不断改革,到他去世的时候,西夏已经具备了建国基础。

等到李元昊出世,西夏的事情就变得不可收拾了。作为西夏不世出的天才,李元昊雄才大略又野心勃勃。不仅想着自立,还更进一步:称帝建国。

不听话还好办,毕竟宋朝的重心在北方大辽。建国就是大问题了,摆明打老大的脸,外交问题中,打脸比要钱严重多了。

宋朝立马启动惩罚措施,收回赐予的礼物、姓氏,封闭边境时长,还发出通缉令,谁能砍死李元昊,重重有赏。

听起来像幼儿园两个小朋友打架:你不和我做朋友,就把我给你的礼物还给我!

李元昊也不是省油的灯,既然打架不做朋友了,先划清界限,以后宋朝的东西不准用,衣服不准穿,就连发型,也不能用,统统改回本地大光头。

除此以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所有文字改回西夏文,外交文件一律改为汉文西夏文双语。

不好意思,西夏当时还没有文字,不过不要紧,马上发明出来。

于是西夏文诞生了!

西夏要想建国,写几个蝌蚪西夏文是远远不够的,任何一个国家的诞生,必然伴随剑与火!

西夏的剑就这么恶狠狠的砍向老东家:大宋。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双方之间的冲入,那就是三战定江山!

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定川寨之战,李元昊就用一个诱敌深入的套路三次摆平了宋军。

不仅如此,延祚七年(1044),西夏在河曲之战中击败携10万精锐御驾亲征的辽兴宗。

两个大哥被一个小弟给收拾了,二人转变成了三国演义:宋、辽、西夏。

北宋为什么打不过西夏,有多个原因。

第一:西夏经过李继迁、李德明、李元昊三代人的准备,已经具备了挑战北宋的实力,整个河西走廊都在李元昊的控制中,西夏总兵力超过五十万,这在当时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第二:西夏总体属于游牧民族,游牧民族在冷兵器时代战斗力强于农耕民族,且他们居住地域宽广,战略纵深很大,无法毕其功于一役。

第三:北宋战斗力有限。唐宋元明清五代,要说战斗力北宋倒数第一当之无愧,李元昊建国时期,正直范仲淹当政,总体来说北宋军力尚可,但依旧连战连败,可见军事问题十分严重。

第四:北宋的重心在北部大辽。西夏的独立更多是想自立门户,而大辽却时时刻刻想着南侵,所以北宋军事力量都集中在对辽国的防御,对西夏采用战和相结合的策略。

李元昊时期的西夏给北宋带来了巨大的麻烦,但他个人素养实在太差,先是干掉娘舅一家,连带把亲妈一起毒死,后来又把不赞同独立的叔叔一族全部杀光,再后来中了北宋反间计,把三战定江山的两员大将野利旺荣、野利遇乞也都处死了。

这还不够,他还扒灰儿媳妇没藏氏,搞的儿子宁令哥忍无可忍,一怒拔剑。

雄才大略的李元昊同学45岁那年死在亲儿子手里,不知道是可气还是可笑。

李元昊死了,对于北宋来说,西夏问题消停不少,其实在此之前,西夏已经逐渐撑不住了。因为常年征战,西夏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失去了与中原的贸易,游牧民族单一的生产结构根本经不起长期的战争消耗,所以自李元昊后期,双方重开贸易,西夏对宋重新臣服,只不过对外依旧保留国号。

李元昊死后,西夏内部陷入长期的内斗和混乱中,对北宋威胁不再,双方虽时有冲突,但再非主要矛盾。



日慕乡关


大国博弈

没等赵匡胤坐稳龙椅,辽国便纠集北汉的军队时不时的侵扰宋境。而赵匡胤当时定下的国策是“先易后难,先南后北。”先统一南部的割据小国,再谋夺北方的燕云十六州。他当时交待给卫戍辽境的将官指令是这样的:“来则掩杀,去则勿追。”以防为主是北宋初年对辽国的主要军事策略。

直到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北宋大体完成了统一之后,才开始转防为攻,赵光义携灭北汉之余威,力求一气拿下燕云十六州,但七月的高粱河惨败却让赵光义输得只能骑上一头驴跑路,经过6年的准备,一直表示不服的赵光义再次北伐,结果又是大败而归,损失惨重。

自此之后,北宋便患上了恐辽症,从主动进攻转为被动防守。但双方谁都没能力摆平彼此,你打我一拳,我踢你一脚,就这么尴尬的摩擦了十几年。

都说十八年之后又是一条好汉,果不其然。十八年后,契丹人首先动起了当上好汉的念头,萧太后倾全国之兵南下攻宋,却没有尝到什么甜头,自此双方签订了澶渊之盟,维系了百年的好合。

西夏人的崛起

正当东亚最强的两个国家之间进行较劲顶牛的时候,偏西一带的党项人却闷声发起了大财。西夏的党项人采取两头讨好的策略在两个大国的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一边向辽国称臣纳贡,一边又接受北宋的册封。这一时期的原则就是,凡是不得罪的就不得罪,凡是能讨好的就尽量讨好。

这种策略让党项人在当时的周边局势中占据了有利地位,辽与宋都积极拉拢西夏,以图找到一个强力的盟友来对抗彼此。西夏也正是利用了辽与宋的这种小心理,两边伸手要好处,并利用辽宋的战争迅速扩张着自己的疆域。

随着西夏国力的逐渐强大,党项人的心态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那个以前习惯装孙子的党项人此时也想过把当爷爷的瘾。当西夏与宋辽渐成三国鼎立之势时,党项人的野心也渐渐暴露了出来,加之宋辽两国之间进入了漫长的面和心不合,得过且能过的和平岁月,党项人赚外捞的机会比之以前少了很多,为此,西夏人开始主动进攻宋辽。

正如当年的魏蜀吴,当时最弱小的蜀国在诸葛亮的带领下,那是闹腾得最欢实的一个。西夏当时的处境也大体如此。因为国力最差的西夏在长久的相持阶段中,早晚得被宋辽耗死,可他主动进攻就解决了这个损耗问题,他的进攻成本与国防成本如果算下来差不多的话,那选择进攻或许还能捞点好处,同样也能更大可能的消耗宋辽的国力。这个帐是精明的诸葛亮早早就盘算好了的,西夏人现学现用,前期效果也不错。

新三国鼎立

论起这三个国家的国力,北宋应该是第一等的,辽国其次,最弱的无疑是西夏。那宋和辽为什么都灭不了西夏呢?

我们不妨做这样一种猜测,当宋与西夏交战时,面和心不和的辽国当时是怎样一种心态?是不是恨不得这两个国家就这么死缠烂打下去,直至国破家亡,他来坐收渔翁之利呢?同理,当西夏与辽国交战时,北宋的心态估计也好不到哪?毕竟一千年前的统治者们还没具备维护世界和平,造福全人类的先进思想意识。

可还是有一个大问题没有解决好,假设北宋的小宇宙突然爆发,一下子把西夏打残打灭,吞并了,辽国人肯定要不干。本来就比北宋穷,这下更穷了,竞争力明显下降了,年底的分红肯定得打折扣(辽利用西夏与宋的战争,将岁输改为了岁贡,大幅增加了收入。)所以,辽国人也不会让北宋彻底灭亡了西夏。同理,在西夏与辽国的战争中,北宋也会默默给辽国补上一刀,保护敌人的敌人,就是保护自己。

由此看来,不是北宋灭不了西夏,也不是辽国灭不了西夏,而是辽和宋都不愿让对方独自灭了西夏,独吞胜利的果实罢了。

西夏这颗果实,最终还是落入了蒙古人的嘴里。而到了那个时候,辽国早没了影子,宋也只吊着那最后一口气,垂死挣扎罢了。

结语

看党项人的建国史,那是一段开拓进取,催人奋进的史诗乐章。而建国后的党项人,却迫于自身的困境,做起了一根无奈的墙头草,时而和北宋如胶似漆,时而和辽国勾肩搭背。一会和北宋拳脚相加,一会又和辽国兵戎相见。

但我们在观察这一段历史时期时,却发现西夏几乎没有同时和辽与宋撕破脸皮,总是拉拢一方打另外一方,活脱脱的搅屎棍子,挑事头子。也正是因为西夏的这种外交政策,让他能在周边大国的高压态势下依然扩地几千里,也差不多算是笑到了最后。

以至于蒙古人在攻陷西夏国都城兴庆府时,面对开城投降的党项人竟毫不留情的下令全部诛杀。其中最主要的理由就是,党项人没有原则立场,一会一个主意,蒙古人不需要这样不按套路出牌的朋友。

有人说党项人的衰亡,是因为他们的无下限。有人却说,党项人的无下限正是他们曾经崛起的唯一原因。

历史已随沧海去,来年只见桑田绿。我们不妨就让这段故事继续传说下去吧,曾经的英雄往事,曾经的那一段辉煌瞬间,只有那个时代的人才能真眼观瞧。


谈艺中国史


对于西夏这个邻居,北宋很是头疼。三天两头就在边境闹事儿,抢钱、抢粮、抢地盘。闹完了,还要逼着北宋承认它的政权合法性,逼着北宋互市。

但就是这么一个讨厌的邻居,北宋却一点办法都没有。当然,不是北宋不想灭了西夏,事实上在宋神宗时期曾五路伐夏,宋哲宗时期也曾主动出击对西夏边境大规模扫荡。但最后北宋的都灭亡了,西夏依旧活蹦乱跳。为什么北宋灭不了西夏呢?我浅谈几个原因。

西夏虽小,但军事实力强悍,并非几场战争就能使其灭亡。

虽说打仗打的是钱,是人,是经济,但军队实力绝对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外在原因。

西夏的征兵制实行的是“二丁抽一”,就是两个成年壮丁中就要有一个被编入常备军队中。以至于只有二三百万的人口的西夏,常备军队一直维持在五十万左右。除常备军外,西夏还有大量的后备役。平时从事生产、训练什么的,战时拿起刀就能上战场。

西夏有两只很特别的兵种,一种是“泼喜跌”,是炮兵部队。将旋风炮放在骆驼鞍上,可以发射石弹。简直就是移动炮台。虽然人数只有区区两百,但战场上可以有效地打击敌人士气。

还有一个特殊的兵种,就是著名的“铁鹞子”。这是一支重装骑兵部队,人数也不多,三千左右。骑士和马身着重甲,一般的刀砍箭射根本无法对其造成伤害。最变态的是,还要用铁链将骑士和马的铠甲连起来。就算骑士死了,也掉不下马去。只要马不倒,就可以一直冲向敌阵,可谓“不死军队”。

另外,西夏还有一种“血夫”政策。西夏时常会在宋夏边境掠夺一些八岁以下的男孩,抓回来后进行封闭式训练。训练内容就是对打搏杀,十分残酷。六七年后,将那些活下来的,已经被训练成战争机器的孩子派到战场上与敌人厮杀。这些“战争机器”往往战斗力极强,不畏生死,勇往直前。

“以战立国”,“以战养战”。

纵观西夏与北宋的关系,西夏对北宋基本奉行“以战养战”的策略。

西夏原本经济基础薄弱,因此在对北宋的战争目的就是掠夺土地、人口和财富。不管战争胜负如何,西夏基本都会向北宋求和。求和之后,西夏可以得到北宋的“互市”和“岁赐”,从中得到莫大的经济好处。

元昊称帝后,通过“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以及“定川寨之战”的胜利,迫使北宋承认西夏现有的领土,并得到“岁赐”七万二千两夏银、十五万三千匹绵帛、三万斤茶。

夏毅宗亲政后,又开始对北宋边境的掠夺。宋神宗即位后,西夏又向北宋请和。北宋接受求和,又赐夏银五百两,绢五百匹。

到了夏崇宗时,西夏一边出兵滋扰北宋边境,一边不停的向北宋上表求和。达成和解后,北宋哲宗又赐西夏银器五百两、衣帛五百匹,同时恢复了中断多年的“岁赐”。

反观北宋,没有优良战马的供给,使得骑兵部队发展缓慢,在对阵西夏军队时处处受制。

在野战中,北宋军队基本上不是西夏人的对手,因此从好水川之战后,北宋开始奉行范仲淹的堡垒推进战术。就是在战略要地修建堡垒,稳步向前推进。

尤其是在宋神宗“五路伐夏”失败之后,更是在宋夏边境修筑军事堡垒,步步为营,稳步将堡垒向西夏境内推进,逐渐蚕食西夏国土。

这种战略措施虽然十分有效,但进程却十分缓慢。

蒙古灭西夏用了22年,成吉思汗都死在了西夏都城兴庆府外。要知道,那是的西夏帝国已经开始走下坡路。而与北宋并立时期,西夏正处在逐步强大的上升阶段。北宋灭不了西夏也是很正常的。


喧嚣平原


北宋之所以无法根除西夏,原因有两点:前期没办法,后期没机会。结合两点,北宋直到灭亡之日,也没有动摇西夏的根基。

所谓前期,指的是宋神宗一朝之前,而后期则指宋神宗之后到北宋灭亡之时。西夏崛起后,迅速对北宋构成了威胁,宋朝巴不得灭了这个党项异姓奴建立的王朝,但是很可惜,不是人家对手。而且强行攻打西夏的话,后勤百分百出现问题,还是北宋的一个硬伤,直到灭亡之日也没有彻底解决。

为什么后勤会出现问题呢,这个在太宗和神宗两朝都应验过,宋军如果攻打西夏,必须穿过陕北,而后还要穿过沙漠地带,这段期间无法得到补给,因此每个士兵必须自身携带不少于10天的干粮,水源也成为一个大问题,到达灵州附近后,士兵不能休息,必须立即作战,目的是快些打破城池,当地进行补给。如果久攻不下,麻烦就来了,缺粮少水,还打什么打。

宋神宗当年倾五路大军讨伐西夏,一路之上押送后勤资源的民夫的数量竟然多过士兵,可结果怎样,五路大军全部失败,民夫死伤过半。而西夏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损失,他们是主场作战,不需要出城迎敌,只需要坚壁清野,防守住城池即可。这些西夏党项人对于打仗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在行,要不然也不会在后来被蒙古人揍成那副模样。主要是他们守城守的好罢了,北宋缺少蒙古人的攻城机械和战马,要是有这些东西,估计揍西夏没啥大问题。北宋如果具备蒙古人的优良战马和骑兵的话,也许历史真的会改写。

再者除了西夏之外,还有契丹这个游牧民族的侵扰,另外吐蕃也虎视眈眈,宋朝又重文轻武,因为培养不出十分杰出的军事领导人,针对这些游牧民族也只能是边打边求和。当然这只是前期的问题,在北宋后期,契丹已经不成气候,他最大的威胁不是北宋,而是女真,这个对手才真正的可怕。但女真很快又成了北宋的对手,并且比契丹人更毒辣。

神宗之后,哲宗、徽宗时期都对西夏进行过战略打击,也许是西夏王朝的气数不如从前了,又或许是北宋的地堡流浅攻战术运用得当,北宋竟然打的不错,如果没有女真崛起的话,再有个二三十年,也许北宋真的会灭掉西夏。

但很可惜,宋朝皇帝太喜欢玩乐了,以至于失去了太多大好良机,加之金国的出现,让北宋彻底没有能力再打击西夏,为了迎击金国,陕西精锐被征调勤王,结果还被朝廷诸多昏招给弄得乱七八糟。

北宋是自己玩死了自己,君王昏庸,奸佞当道,不灭还等啥!


大狮


关于北宋灭不了西夏的原因,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不妥之处,还请多多包涵。

第一个原因,从北宋自身体制方面谈一谈。

  1. 重文轻武,武将地位低下,军事人才逐渐减少。这个很好理解,一个领域,社会地位高、收入可观,自然会有大量的人才流向这个领域,反之,这个领域的人才必然会大量流失。北宋的政权起源于赵匡胤的兵变,所以,对武将的忌惮比其他朝代更加严重,为了预防武将专权,北宋采取了大量的限制措施,造成了所谓的“积弱”。

2.分权过于严重,冗官冗兵现象严重,国家财政日益枯竭。北宋不但对武将进行限制,对文官也采取了分权措施,一个职位有很多人来担当,宰相之间吵吵闹闹,相互扯皮推诿,行政效率非常低下。由于官员增多,按照祖制,北宋又采取高薪养廉的模式,国家财政支付工资都很困难,这就是“冗官”;军事制度僵硬,禁军本来是国家的精锐部队,但兵员却越来越多,越来越滥,缺乏统一的选拔标准,甚至很多农民起义军也被编入禁军,北宋末年,禁军数量的庞大已经令人咋舌,但战斗力却大打折扣,还耗费了国家大量经费,这就是所谓的“冗兵”,国家没有钱,哪里还会大规模兴兵作战呢?

第二个原因,从地缘政治方面谈一谈。

  1. 北宋的国土面积非常有限,北方有强大的契丹族政权——辽朝,北宋末年,又添上一个崛起的女真人——金朝,如此一来,北宋的防守压力是非常巨大的,轻易抽出大量兵力去攻伐西夏,万一北方战事又起,恐怕有灭国的危险。

  2. 北宋的首都在汴京,也就是现在的开封,这里防守困难,需要长期保持大量的边防军队。这个问题有很多人研究过,北宋由于没有幽云十六州做屏障,北方几乎一马平川,非常适合游牧民族的机动作战,如此一来,北宋必须长期保持警惕,北方的军事防守压力一直很大,不敢掉以轻心。

  3. 西夏位于北宋的西北地区,居高临下,进可攻、退可守,占据了地利之便。看一下地图就明白了,西夏把持着西北一大片区域,北宋要想进攻,一般需要从现在的陕北一带出发才可以,那边地理情况复杂,不利于速战速决。

第三个原因,从军队构成方面谈一谈。

众所周知,北宋对幽云十六州没有控制权,这造成了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缺乏战马。北宋所处的时期正是骑兵无敌于天下的时期,失去了重要的产马基地,北宋只能用步兵来对抗游牧民族的骑兵,长期以来,吃了不少大亏。

反观西夏,占据着河套平原一带,正是放牧的好地方,战马补充起来非常方便,所以,西夏以骑兵为主。北宋用步兵对战西夏的骑兵,防守起来尚且可以一战,但进攻起来就麻烦多了,因为步兵机动能力太差,对后勤的要求也高,要命的是,后勤线还容易被别人机动性强的骑兵偷袭,所以,步兵远征骑兵,绝非易事。

第四个原因,从后勤线方面谈一谈。

打仗就是打后勤,这无需多言,饿着肚皮打仗,即使能胜,也只是侥幸,长期的胜利还是需要强大后勤来做保障的。西夏位于西北边陲,而宋朝的国度却远在开封,后勤供应起来有多难可想而知。有些朋友肯定好奇,为什么非得从开封运送物资呢?这个就得从封建时期的实际情况说起了,从北宋开始,封建时期几乎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都城几乎享有所有的优先权,全国的粮食、工匠、钱财几乎都要先集中到都城才能向边疆供应。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是吸取了唐朝藩镇割据的教训,如果边疆的将军能够自主筹集军需,会有割据的风险,所以,北宋的体制就变成了这个情况。这么一来,不但耗费了不少财力,后勤线拉得太长了,也不容易供应不辍。

而且,深入西夏腹地之后还要保持较长的后勤线,这样,后勤线的安全也不能保障,所以,攻打西夏,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第五个原因,西夏的力量不容小觑。

不要觉得西夏是个弱小的割据政权,如果真的是想象的那么弱小,强敌环伺,西夏早就灭亡了。西夏的军事力量也是令人胆寒的。

  1. 平夏铁鹞子,西夏重骑兵威力巨大。铁鹞子就是披重甲的骑兵,实际上是西夏骑兵的敢死队,骑兵把自己与战马连在一起,即使阵亡也不会落马,如此强大的冲击力,对于以步兵为主的北宋来说,无疑是噩梦。漫说北宋步兵,即使契丹人、女真人也在铁鹞子面前吃过大亏,后来蒙古人灭亡西夏也吃了不少苦头,所以,西夏的重甲骑兵威力不容小看。

  2. 横山步跋子,西夏拥有成熟的山地作战部队。看到这个名称,估计很多朋友都以为这是步兵,但,远远没有那么简单,他们也有马骑,但只是作为代步工具。遇到不适合骑兵作战的地形,他们就会发挥重要作用,翻山越岭搜集情报、搞偷袭,这种战法适合多山的西夏地区。

  3. 泼喜军,西夏的特殊兵种。看到这个名称,肯定觉得古怪,大约是当时的音译,至于究竟是什么意思,很难说准了,只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泼喜军就是骆驼大军的意思。西夏多山、干旱,骆驼的能力就不用我来多做赘述了吧,所以,泼喜军可以长期驻守在干旱的戈壁滩、沙漠旁,而北宋军队却难以达到这样的作战意图。

其实,还有一条重要原因,那就是北宋错失了最佳灭西夏的时机,这一条就不再展开说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留言讨论。

好了,以上就是鄙人的粗知浅见,希望只是抛砖引玉,期待高手能够留言讨论,但谢绝语言攻击哦,再次感谢邀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