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师团长是什么级别的官?

血色浪漫8858


这些年来,抗日神剧频频出现在大众眼前,有许多罔顾史实的虚构情节——一支中国独立团竟然可以独立击败日军一个师团?甚至不少观众居然信以为真,众所周知,有些时候谎言重复一千遍之后就会变成某些所谓的正确的道理,有些时候,以讹传讹的多了,却让人越来越远离事情的本来面目了。



事实上与电视剧上截然不同的是,不管是国民党中央军还是杂牌军,多数情况根本不可能几个团乃至几个师就敢独立对抗任何一支日军甲种师团。国民党中央军也好,普通的杂牌军也罢,在电视剧里面大杀四方归根到底都是因为剧情需要,不能当真的,而且由于我们中国在抗战时期损失惨重,使得不少观众对日军被打这种剧情颇为欢迎。

在真实历史上,国民党总裁蒋老板在徐州会战后曾经又痛心又不甘地承认,“我国府调十个师居然还打不过小鬼子他一个师团,娘希匹”。更有国民党高层在南宁之役后的总结大会上非常耻辱的承认:

“南宁大战,我二十余师之兵力,竟被敌寇一个半师团击败败溃。”


至于当时共产党的军队,当然也不可能做到,明证如下——陈诚将军“在运动战时,我们的战士,要一个完整的师勉可对付敌人的一个联队。”

蒋介石、陈诚都是一时人杰,他们言之凿凿:一个师,远远不是日军甲种师团下的一个联队的对手,单独的师和旅等作战单位是不要想了,那如果派上大量的军呢,联合作战呢——忻口战役,完全符合这个要求:国府动了血本,大调兵,一口气整了11个军,按照国军的正常编制,换算下来达到25个师,而日军参战兵力为1个师团,结果是——国军崩溃,大败……

日军师团居然有如此实力,实在让人大吃一惊吧?请不要吃惊,还没完,下面我要给大家举一个更让人吃惊的案例——姑且认为下面这个案例是日军师团战斗力天花板吧!


国军大点兵,又一口气整了2个集团军过来了,日军参战兵力共1个师团又2个旅团。过程十分惨烈,这里就不赘述了,结果稍微说一下此役是为平绥路东段惨败。

看完了上面对日军师团战斗力的分析,我们再来仔细研究一下日军的师团是个怎么回事,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师团”这个日军军队编制。

二战期间,一般情况下,日本的作战部队主力都叫xxx师团,这些个师团还有甲种乙种之分,甲种常备师团为四四制,师团长一般是中将军衔,可能有人觉得这个也不过是中将军衔,没什么了不得的,但是请大家思考这么一个问题,如果真的没什么大不了的,何以一个师团可以战斗力如此夸张?


由于国民党内部军衔过滥,所以可能有人对师团长这种中将军衔没有什么概念,二战时期的缅甸方面军兵力高达30万人,司令官也就是个中将,而在长沙会战时候的冈村宁次、园部和一郎、阿南惟几、冢田攻、横山勇这些中国人民的刽子手在当时都是中将。

以上大概能说明师团长在日军中是一个什么样的级别了。


夏目历史君


日本的师团长就是日本陆军的师团这一作战单位的最高军事长官。师团长为将级军官,军衔是中将,其军衔在日本仅此于元帅和大将,可以说地位不低。在当时的日本陆军战斗序列中,师团长的地位高于旅团长、联队长、大队长、中队长和小队长,而仅只低于军司令官。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没啥可说的。根据以上所说我们就知道日本的师团长级别就是中将,也就是将级军官,想想看作为将军他的地位自然不会太低。当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师团长的级别都是中将,但是他们这之间的地位却不一样,因为在日本师团这一作战单位分有4个等级,分别是甲乙丙丁,这其中甲类师团在军中的地位最高,而丁类军团在军中的地位最低。所以作为这些不同等级的师团的师团长,他们军中的地位也就会不一样。



其中一等甲类师团是日军的永久性常备师团,在未发动侵华战争的时候,甲类师团几乎就是日本陆军所拥有的全部武装力量。在当时甲类师团共有17个师团,分为近卫师团、第一师团至第十一师团、第十二师团、第十四师团、第十六师团、第十九师团、第二十师团,这17个师团为日本陆军最精锐的军队,在当时全日本最先进的武器装备都优先装备到这些军队中。



甲类师团人数均超过2.7万人,每个师团都拥有1个野战重炮旅团、1个高射炮联队等,此外有些甲类师团还有着独立的战车联队,如第一师团拥有战车第2联队,可以说从这点可以看出甲类师团的强大。而且在甲类师团中地位最高的非近卫师团莫属,由于这个师团是护卫京都最重要的防卫力量,所以这个师团的师团长几乎都是皇族中人亦或天皇最信任的近臣所担任,也就是如此在当时虽然近卫师团的师团长都为中将衔,但地位显然不是其他的师团长能比。



不过不管如何作为当时日本仅有的17个师团的师团长,他们的地位肯定是最高的,而在当时陆军部、参谋本部等陆军机构的负责人几乎都是由甲种师团的师团长升迁而来的,所以可以想像他们的地位绝非是之后的乙丙丁师团师团长可比的。此外,甲种师团的罪行可谓是累累,在当时除了近卫师团没有直接参与到侵华的战争中,其他的16个甲种师团都曾被派到中国参加过侵略战争。



二等乙类师团是日本在开始侵华战争后极速扩充而来的军团。在当时日本因此前的常备师团已不能满足战争的需要,于是就将那些预备役的人员全部召回,然后组建全新的师团,包括第13师团、第15师团、第17师团、第18师团至第109师团,而这些用预备役组建的师团就被称为乙类师团。




显然作为侵华战争而紧急扩充的部队,乙类师团肯定是不能和甲类师团相比的,它的武器装备和战斗力显然都不占优势,况且它采用的武器大多都是库存的,且较为落后的,所以从中可以看出在地位上,乙类师团的师团长绝对是比不了甲类师团的师团长的。



此外,由于乙类师团内部在待遇上也有着些许的区别。比如序号在20以内的是“新设军团”,序号在30至40之后的是“治安师团”、序号在50以后的是“补充师团”。其中新设军团是乙类师团战斗力和武器装备最强大的。而据可靠记载在当时乙类师团有近70个加入了日本在中国的东北、华中、华东、华南等集团军,并参加作战,而剩下的20个则被调往了东南亚、太平洋等地与美军作战。



三等丙类师团是日军在1943年之后为了应对在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双线作战而增设的部队。在当时由于日军已经快要穷途末路了,再加上连年的两线作战让日本的兵源以逐渐枯竭,所以此时的丙类师团除了部分高级军官是从其他的一等和二等军团抽调而来的,其他的全部都是未经过训练的新兵。



日本将第110师团至300师团以内的师团都划分为丙类师团。由于在当时日本的资源已接近枯竭,再加上是漫无目的的扩充,所以这些丙类师团的装备可以说很差,能够确保每人一支枪已是万幸,重装备如火炮等几乎已全无。所以可想而知丙类师团的地位较之甲类和乙类肯定是低的,而作为丙类的师团长,他们的地位肯定也是要低于甲乙师团长的。



四等丁类师团是日本师团中战斗力最弱的师团,较之丙类师团都要弱上许多。当时的日本300以外的师团都被称为丁类师团,它就是当时日本为了确保在中国后方的占领区的安全而从混成旅团改编而来的,大约只有4900人,几乎没有重武器。

简单的说丁类师团它就是日本大后方的保安部队,所以战斗力很差,武器装备也就更不用说了。那么自然而然作为如此弱的师团的师团长,他们的地位肯定也是最低的啦。



总得来说日本陆军师团长的军衔都是一样的,但是要论地位的话,那肯定是甲类师团长最高,其次是乙类师团长,再就是丙类师团长,最次就是丁类师团长。当然不管怎么说师团长可以说是日军在前线最高的指挥官,他的地位在军中也是非常高的,毕竟在当时日本的各个方面军、陆军省、参谋本部等陆军机构的负责人几乎都是从师团长升上去的。


澳古说历史


我们经常在抗日电视剧中看到日军部队称呼长官为中队长,联队长,旅团长,师团长等,作为吃瓜观众的我们却傻傻分不清他们到底谁的官更大,谁带的兵更多。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他们谁官阶更大。二战时期,日军的编制是与大多数国家采用的编制不同的,日军编制采用了分队、小队、中队、大队、联队、旅团、师团这样一共七级的战斗编制。

师团是日军基本的战术兵团,在日本没有侵略中国之前是日本陆军最高一级的固定战斗编制单位,但是后来因为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他们又改变了军队编制,又在师团之上又增加了军、方面军、总军三个级别。所以在二战时期日本陆军的最高一级固定编制是总军,当时整个日本陆军一共有六大总军,这些就是我们耳熟的中国派遣军、关东军、航空总军等臭名昭著的部队。



总军之下,便是方面军了。日军的一个方面军下辖两个以上的军。比如关东军设有第三(多田骏)和第四(中岛今朝吾)这两个军的番号。


下一级的编制便是师团了。日军一个师团的人数并不是固定的,人数一般从1.1万人到2.8万不等。军队也十分三六九等的,有精锐,自然也就有“水军”。针对战斗水平的高低,日军就分为甲乙丙丁四类师团。甲级师团最优,丁级最劣,他们的人数,武器装备状况都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在战争前期一个甲种挽马师团,满编的人数可以达到2.8万人,人数要远超当时国民党军队的一个师的编制,略少于国民党军队的一个满编军的人数。而到了侵华战争的后期, 由于逐渐减少。日军把一些独立混成旅团扩编成的丁种师团,下面只有三个步兵联队,兵力人员在1.1万人左右,大概和国军一个满编师的人数差不多。

整体而言,日军中师团与师团之间人数相差也是比较大的,所以日本师团长能够指挥1.1万人至2.8万人。虽然他们指挥的人数有多有少,但是他们的军衔都是中将军衔。


军武小咖


先从日军编制开始讲起,二战日军参考旧德国陆军编制,独树一帜的搭建了分队、小队、中队、大队、联队、旅团、师团的编制体系(还有一些独立师旅团编制)。同时仿效一战时期美军师级庞大的单位火力和人数,在整个二战期间显得与众不同。

旧德国陆军师总人数17000名,而一战美军师则强化了火力配置、包括工兵和辎重后勤总计28000人的编制。日军将两者结合,区别于同时期主流三三制体系(从班到军)中不足20000万人的师级单位,摇身一变成了接近3万人的规模。

二战期间日军师团编制随着战场变化做了多次调整,我们以抗战中期编制为准进行分析(这个时间段最长也最接近真实)。

抗战中期,日军师团分为甲乙丙丁四级,甲种师团(挽马师团)编制约3万人,乙种师团(驮马师团)编制约2.5万人 ,丙种师团(补充师团)编制约1.5万人,丁种师团(混成旅团扩编)编制约1.1万人,对应的各级师团长军衔一般是中将到少将。

这是二战时期中日两军职务、军衔对比图,仅供参考。

师团长对应军衔除了上图的正常标准之外,还受其他因素影响,比如毕业院校、背景关系、资历等。正常情况下,师团长的军衔范围在中将和少将之间调整。

给大家介绍一位在我国很有名的陆军中将阿部规秀,1935年8月,任第八师团步兵第十六旅团步兵第三十二联队大佐联队长。1937年8月2日,任关东军第一师团步兵第一旅团少将旅团长。1939年,任华北方面军驻蒙军独立第二混成旅团中将旅团长。这个职务和军衔的对照关系是不是有点不同寻常,但是类似的情况在二战日军中还是存在的。

不过这位被称为“名将之花”的中将衔旅团长,很快就在战斗中被我军迫击炮击毙。


河东三叔


直奔主题,日本的师团长相当于少将和中将军衔,官职也和国军中的军长、师长差不多,但是日本的师团长一般都是少将军衔,要在这支军队中考核一到两年,才可以晋升到中将。不过这也只是走个形式,师团长主要还是中将居多。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二战中的冈村宁次在提升师团长之后就是中将军衔。

有人说二战时期的日本一个装甲师就相当于现如今中国的一个集团军,说这话其

日本的一个师团,最开始是完全效仿德国的师编制,人数大约在18000人,后来随着战事的变化,也一直在变动。

二战时期,日本主要就是以师团作为基本的作战单位,师团长即中将,同时也是日本军队的中流砥柱,他们已经具备了打动局部战争的能力。

日本师团还分为四个级别

甲种师团人数在28200人;

乙种师团人数在24400人;

丙种师团人数在15500人;

丁种师团人数在11000人;

日本的陆军编制中

师团相当于军,对应的军衔是中将或者少将;

旅团相当于师,对应的军衔是少将

联队相当于团,对应的军衔是大佐

大队相当于营,对应的军衔是少佐

中队相当于连,对应的军衔是大尉

小队相当于排。对应的军衔是少尉。

【每天更新,更多有趣的历史新知识,期待您的关注】


羽评郡主


整个二战期间,日军的师团长基本都是中将军衔,不分常备师团、特设师团或者是警备师团,也不分后来的“甲乙丙丁”师团。当然,尽管都是中将师团长,还是要分为三六九等,因为二战期间日本的大将军衔是很难晋升的,所以日本陆军中央的许多重要职务、包括野战部队的军司令官和大部分方面军司令官都是中将,这就有说道了。

(陆相板垣征四郎)

总体而言,二战日军的将级军衔设计过于简单,既没有国军的“一二级上将”,也没有什么“中将加上将”特殊军衔,由此造成了中间多两头少的“葫芦状”。到战争中后期,由于急剧扩军,好些少将旅团长水涨船高升为师团长后,为了师团级别的适配性,匆匆忙忙晋升了中将,但资历和重用度是不一样的。

所谓资历,要考虑这些中将师团长在陆军士官学校、陆军大学(一些人没有)的毕业时间,陆军大学还要拼下是否“军刀组”;所谓重用度,是要看“站队”,因为主管人事的陆军大臣职务,以坂垣征四郎、畑俊六和东条英机这个团伙把持时间最长,板垣和东条又是“哥们”,不被他们所喜的师团长上升空间很小;其它就要综合战功或裕仁的了解程度了。

(陆相畑俊六)

日军师团长以上的职务,虽然也是由陆军省军务局提名,但必须经过裕仁天皇的批准。同时,日本的“总军”级的总司令是大将,但参谋长的适配军衔是中将,比如“中国派遣军”的板垣、南方军的冢田攻、关东军的秦彦三郎等,不过方面军以下司令部的参谋长就是少将了。

一般来说,一等主力师团的师团长(近卫和第一到第六)可以直接回东京任职陆军大臣、陆军省次官、教育总监和参谋次长,这里比较特殊的是“陆军三巨头”的参谋总长,作为日本陆军的头号人物,必须要求是大将军衔,比如载仁亲王、杉山元、梅津美治郎等。但陆军大臣(陆相)和教育总监可以是中将,1938年第五师团长板垣征四郎直接回国出任陆军大臣,而教育总监安藤利吉接手师团长,就证明了这个规则。

在升任军司令官的优先度上,一等主力师团也有特权,隶属于关东军的第二师团,1937到1938年的两任师团长,梅津升任第一军司令官,冈村升第11军司令官。

(首相兼陆相东条)

二等主力师团的师团长(第七到二十师团)选任军司令官和方面军司令官时,优先度仅次于一等,比如《亮剑》里那个筱冢义男,就是从第10师团长的位子上升为华北方面军第一军司令官的,司令部驻太原。再比如第13师团长内山英太郎,差点在陈诚反攻宜昌时切腹,后来升为华北方面军第12军司令官。

其它师团的师团长就没有一定之规了,完全看前述三个条件的满足程度了,而番号100以外的师团长更不受待见,如果得不到晋升,一旦解除师团长职务后回不了陆军中央(军部的二级部长适配少将军衔),也成为不了天皇的“军事参议官”,那就只能转为预备役或直接退出现役。

(最后一任陆相阿南)

比如阿南惟畿,晋升中将担任陆军省次官时,因为与主官板垣不睦,被板垣打发到山西109师团任师团长,这就是下放,因为是特设师团。畑俊六上台后再拉回陆军省任次官,不久出任第11军司令官,虽然还是中将的位置,但这就是晋升。在杉山元之后,阿南惟畿终于成为陆军大臣,可惜是最后一任,日本很快投降。

还有一些中将衔的“冷板凳”可以成为师团长的去处,比如什么航空总监、兵器总监、陆军士官学校和其它军校的校长等等。

(杉山元等日军高级将领)


度度狼gg


诚邀,如题。二战时期日本军队的建制与世界各国略有差异,比如中国的基本战术单位是军和日本是师团。日本的师团作为其侵略的排头兵,在中国大地上肆意妄为欠下了一笔笔血债,那么日本的师团长究竟是什么级别?他又为何有这么大的权利呢?



实际上,日本师团长确实为中将军衔。 没有军团长的说法,“军”这一级别的军事主官称为“司令”一般也是中将军衔。 日军的旅团长,是少将军衔。 旅团,下面是“联队”联队长为大佐军衔(也就相当于中国的上校)。


介绍一下日军编制楼主可以一目了然了:

1、军,大致相当于中国的集团军

2、师团,大致相当于中国的军或者整编师

3、旅团,大致相当于中国的不辖旅的师(或旅)

4、联队,大致相当于中国的团

5、大队,大致相当于中国的营

6、中队,大致相当于中国的连

7、小队,大致相当于中国的排

而日本一般军人的的最高军衔也就是大将(日军没有上将),一般都是在统帅部任职。元帅是日本资历很高大将的尊称。


以上就是小编的回答,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在战争爆发以前的日本陆军总共也就30个师团,满打满算也就是30个师团长,能够当上师团长的都是少将级别的了。不过呢,由于日本陆军地位比较低,日军陆军的少将比海军少将的含金量低得多。

日本陆军在战争初期有10个甲级师团,20个乙级师团。甲级师团是常备满员的重型师,总兵力高达24000~27000人。这种级别军队虽然挂名师团,但是从人数上看放到其他国家去就是军一级的了,比如苏联的一个军也不过22000人左右;乙级师团人数大约是15000~19000人左右,相对于甲级师团,乙级师团往往会缺编一两个战斗旅,除此之外就是武器装备上的差距了。乙级师团的山炮等重武器数量不到甲级师团的零头,不过重机枪跟迫击炮数量倒是不少。

不过呢,随着战争的进行,日军也在大规模扩编,这时候就出现了所谓的丙级师团以及丁级师团。丙级师团是以一个独立战斗旅为母版扩编出来,这时候这种所谓的师团长其实也就是个大佐。这种部队的山炮数量减半轻重机枪等武器也是减半,不过这种部队对比于当时的我军来说战斗力还是很强的。我们在华北地区碰到的日军实际上都是这种类型的军队(太平洋战争后,日军甲级师团大多调到太平洋参战)。而丁级师团的水平就更差了,这就是一群日本民兵组成的部队,这种部队战斗力不强,略比伪军强一点,这种部队的师团长往往就是个中佐而已,甚至也有少佐当师团长的。


优己


日本当时的固定最高作战单位为师团,为现在的军级单位,一般为中将,师团上面还有临时编制,叫军,也为中将,军的上面为方面军,上将,如关东军,华北派遣军等!一般来说,从高到低有方面军上将,军(集团军)中将,师团(相当于军)中将,旅团(相当于师)少将,联队(相当于团),步兵联队長为大佐,一般的炮兵,骑兵,工兵,运输等联队为中佐等!大队(相当于营),步兵大队長为中佐,其它大队为少佐。中队(相当于连),步兵中队长为少佐,其它中队为上尉。小队(相当于排),步兵排为中尉,其它排为少尉。还有分队相当于班。

日本鬼由于武器,人员等方面因素,师团分甲乙丙丁四类,人员从11000到28000不等,日本军是二二编制,即一师团两旅团,一旅团两步兵联队和其它联队,一步兵联队两步兵大队和其它大队等以此类推。但甲种师团的步兵是三三编制,即一个旅团有三个步兵联队,一步兵联队有三个大队,以此类推,加上其它辅助部队,甲类师团比丙类师团人员多出一倍不止。

日军还有混成旅团,是为特定任务而组成,其人员是其它部队抽出来临时组成,类似独立师,编制没有固定,人员也不固定,有的混成旅团作战力比一些师团还强,有些比一个联队还弱。


叶上茗


二战时期,日军的编制是一种奇葩存在,他们的编制与任何国家都没有可比性,独树一帜。

他们的军队,没有我们熟悉的排,连,营,团,旅等单位,取而代之的是分队,大中小队,联队,旅团,师团。

说起来日本陆军的建军思想,其实和世界各国都一致,都致力于将一个师一级单位战建设成一个完整的战术单位,具有自己的炮兵,侦查,运输等单位,又有独挡一面的能力,只是日军的师团规模比师要大,人员也多的多,独立作战能力似乎更强。   


但是同样是师团,日军的师团还分成三六九等。

日军最强大的师团称为甲等师团,他们是日军的精华,又称挽马师团,下辖两个旅团,工兵,骑兵,炮兵,辎重兵各一个联队,整个师团共有28000多人。

甲等师团的人员配置与同时期国军的一个军相当甚至略高,但是整体的战斗力却相当于我一个集团军。

这种师团火力强劲,士兵精神勇猛,训练有素,他们是是侵华日军中的急先锋,他们所欠下的血债也最多!制造南京大屠杀的兽人兵团——第六师团就是来自熊本的甲等师团。

天幸这支部队在太平洋战场的所罗门群岛被美军歼灭,这些丧尽天良的侩子手,终于得到了上天的审判,美中不足的是为我们讨回他们血债的是美国军人,而不是我们中国军人。

在台儿庄大捷中被我军痛揍的第五师团也是甲等师团。台儿庄一战狠狠打击了日军甲等师团嚣张的气焰。


  

乙等师团是侵华战争开始后日军第一批扩充的师团,他们又被称为驮马师团,是由动员各常备师团的预备役人员组建而成,战斗力远远不如甲等师团,武器也比较落后,尤其是支援火力,整个师团人员也比甲种师团少接近四千人,但是他们种种的这种薄弱都是相对的,参照物是日军甲等师团。与我军的师甚至军相比,火力上还是要略占一些优势,战斗能力也毫不逊色。

万家岭大捷,被民国岳飞薛岳将军险些全歼的106师团就是乙等师团。   

随着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连连吃瘪,而中国战场又牵制了日军大部分机动兵力的情形下,江河日下的日本大本营决定建立丙种师团。

然后丙种师团和甲种师团相比,简直就是后娘养的,丙种师团的兵源全部是从来没有上过战场的新瓜蛋子,装备上更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丙种师团能够保证一人一枪就算很不错了,重炮根本就不存在,别说重炮,重武器都是凤毛麟角。   

丙种师团已经这么磕碜,更不用说丁种师团了。


丁种师团主要存在于中国的日军占领区,很少用到需要血拼的战场上去打仗,他们编制小,武器差,战斗力弱。他们中甚至出现了中械兵团,这些师团在武器上甚至都远远不如我军。

他们的薄弱是真正的薄弱,只能起到看家护院,守备据点的作用,这也充分说明了日本当时兵源吃紧、日薄西山的情形,不过这也和日本重视海军的传统有关系,这也导致了联合舰队将官们压根看不起这些穷酸的陆军马鹿们。

作为一个师团的最高指挥官的师团长,通常都是中将军衔,但同样是中将,地位却不一样。


甲等师团作为日本陆军战斗力担当,他们的主官在军队里更受重视,日本陆军各个要害部门的负责人,都是甲等师团的师团长升迁而来,可以说前途远比其他级别的师团长远大的多,所以他们身上背负的战争罪孽也最为深重。  

抗日战争的烽火虽然已经熄灭七十多年,但是我们决不能忘记这段屈辱历史,侵略者给我们带来的伤痛和教训,都太深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