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最著名的詩人都有誰?

e小偵探


唐詩是詩歌在歷史上最輝煌巔峰的時期,不管是數量還是質量,都可以用空前絕後來形容,那麼詩人處於那個年代無疑是一種天大幸福。

現存有名的唐代詩人共計2536名,每位都是燦若星辰。

既然要說最著名的,姑且來盤點一下十大著名詩人。

第十名 王昌齡



(698年—757年),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七絕聖手”。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他的邊塞詩氣勢雄渾,格調高昂,充滿了積極向上的精神。世稱王龍標,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稱,存詩一百七十餘首,作品有《王昌齡集》。

《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九名 孟浩然



(689年—740年),字浩然,號孟山人,湖北襄陽人,是唐代第一個傾大力寫作山水詩的詩人。他主要寫山水詩,是山水田園詩派代表之一,其詩今存二百餘首,大部分是他在漫遊途中寫下的山水行旅詩,也有他在登臨遊覽家鄉一帶的萬山、峴山和鹿門山時所寫的遣興之作。還有少數詩篇是寫田園村居生活的。

《春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第八名 劉禹錫



(772年—842年),字夢得,河南洛陽人,劉禹錫及其詩風頗具獨特性。他性格剛毅,饒有豪猛之氣,在憂患相仍的謫居年月裡,感到了沉重的心理苦悶,吟出了一曲曲孤臣的哀唱。但他始終不曾絕望,有著一個鬥士的靈魂。

《秋詞》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第七名 杜牧



(803年-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陝西西安人。杜牧的文學創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詩、賦、古文都身趁名家,喜老莊道學。善於將敘事、議論、抒情三者融為一體,氣格緊健,造句瘦勁。

《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第六名 白居易



(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山西太原人。白居易的思想,綜合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為主導。孟子說的“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是他終生遵循的信條。其“兼濟”之志,以儒家仁政為主,也包括黃老之說、管蕭之術和申韓之法;

《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第五名 李商隱



(813年-858年),字義山,號玉溪(谿)生,又號樊南生,鄭州滎陽人,李商隱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

《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第四名 岑參



(715年—770年),荊州江陵人,唐代詩人。在寫景中抒情,把抒情和寫景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達到情景交融的境界,這是岑參邊塞詩的又一藝術特色。在詩歌中表現情和景的方式多種多樣,最常見的方式是先景後情,情因景生,即景抒情,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第三名 王維



(701年-761年),字摩詰,號摩詰居士。山西運城人。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維是人才”之說,後人亦稱王維為詩佛,此稱謂不僅是言王維詩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維的宗教傾向,更表達了後人對王維在唐朝詩壇崇高地位的肯定。

《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第二名 杜甫



(712年—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湖北襄陽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的詩歌的內容上,作品大多是反映當時的社會面貌,題材廣泛,寄意深遠,尤其描述民間疾苦,多抒發他悲天憫人的仁民愛物、憂國憂民情懷,杜詩有詩史之稱,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

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第一名 李白



(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四川綿陽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詩歌創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無依傍,筆法多端,達到了任隨性之而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於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相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最後附上兩張詩詞寫意圖,都是馬背上的,大家知道分別是那兩首詩嗎!

圖一



圖二




古今史客


1.詩仙李白,2.詩聖杜甫,3.詩魔白居易,4.詩鬼李賀,5.詩豪劉禹錫,

6.詩傑王勃,7.詩佛王維,8.詩狂賀知章,9.詩骨陳子昂,10.詩囚孟郊,

11.詩奴賈島,12初唐四傑楊炯,13.初唐四傑盧照鄰,14.初唐四傑駱賓王,

15.杜審言(杜甫爺爺),16.張若虛,17.張九齡,18.王之渙,19.孟浩然,

20.崔顥,21.王昌齡,22.李頎,23.高適,24.岑參,25.劉長卿,26.張繼,

27.韋應物,28.盧綸,29.李益,30.韓愈,31.張籍,32.王建,33.李紳,

34.柳宗元,35元稹,36.杜牧,37.李商隱,38.溫庭筠,39.杜荀鶴

40.黃巢,41.羅隱,42.韋莊43…………。


hushouchang


1、李白(701年-762年),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朝最有名的,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以“七絕”和“古體詩”稱雄,流傳下上千首詩作。

2、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被後人稱為“詩聖”,擅長律詩,共有約1500首詩歌存世,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在民間傳唱度極高,被後世尊為“詩王”。

4、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唐代詩人中少有的全才,詩詞書畫樣樣精通,存詩400餘首,題材豐富,邊塞詩、山水詩成就極高。

5、王勃,(約650年—約676年),字子安,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為“王楊盧駱”、“初唐四傑”。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為千古名句。王勃的詩現存80多首,雖英年早逝,卻為盛唐詩歌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6、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河南洛陽人,有“詩豪”之稱。以七絕見長,有《陋室銘》《竹枝詞》《楊柳枝詞》《烏衣巷》等名篇,是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


神奇魔方


唐朝詩風盛行,不會作詩的文人都不好意思稱文人!當然這句話是我說的,唐朝人說沒說過我就不知道了。若是論起最著名的詩人,現代所推崇的,無疑就是李、杜、白。李白、杜甫、白居易,此三人被稱為最著名是當之無愧!而唐朝姓李的詩人中,最被人稱道的也有三:李白、李賀、李商隱。杜姓詩人就是大杜、小杜了,他們是:杜甫、杜牧。

緊次於李、杜、白三人名氣的詩人,首推王維、孟浩然!自唐以來,歷代都認為七律詩王維、李商隱是正宗,杜甫為大家。杜甫之後,劉長卿善律詩,特別是擅長五言律詩,但意境往往流於枯寂,風格少變化,思銳才窄是他一大缺點。論詩的骨幹氣魄,他不如劉禹錫,而柳宗元詩風哀怨有節,律中騷體,可與劉禹錫分庭抗禮。

唐詩多以丰神情韻擅長,宋詩多以筋骨思理見勝。五言古詩以陳子昂、張九齡、李白、韋應物、柳宗元為正宗。當然!杜甫作為詩聖般的存在,自不必多說。七言古詩是到了唐代才發展起來的,初唐四傑、王勃、盧照鄰、駱賓王、楊炯雖然辭藻華麗,但還是有齊、梁詩風的影子。直到高適、岑參、王維時才日漸成熟、渾然一體。

絕句以李益、劉禹錫、杜牧、李商隱、鄭谷為佳。但當時有些被讚譽名噪一時的詩,卻不怎麼好,稱不上是上品詩。如:王維的“白眼看他世上人”,曹松的“一將功成萬骨枯”,張謂的“世人結交須黃金”,張祜的“淡掃蛾眉朝至尊”,李白的“楊花落儘子規啼”,李商隱的“薛王沉睡壽王醒”,還有元稹的“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

贊也讚了,噴也噴了,有點對不住古人,莫怪、莫怪!


溥天之下皆王土


這個問題,不同時代的人有不同的回答。

唐代人自己對詩人的評價來看,以王維,孟浩然最高。後世極為推崇的李白,杜甫,地位卻很低。唐代人自己編選的詩集當中,李白與杜甫的詩歌收錄都很少。李白地位相對還高一些,杜甫則是完全不受重視。很多詩集一篇都不熟。原因非常簡單,王維和孟浩然的詩歌,最能反映唐代人的思想氣象,李白的詩歌也有唐代氣象,但是不如前兩者濃厚。至於杜甫,實際上是唐代詩人當中的異類,因此不受本朝人待見也就很正常。

從宋代開始,杜甫的地位陡然升高。這主要是由於宋代人的審美傾向發生改變導致的。杜甫的詩歌,深沉憂鬱,契合了宋代人的審美需求。所以從一個唐代時不受人待見的詩人,一下子成為詩聖。在宋代,對於杜甫的推崇形成了一個高峰,當時有所謂千家注杜的說法。也就是為杜甫詩集作注的人,極其之多,以千計。

宋代以後,中國社會風氣日益保守。杜甫以詩記史的憂國精神,愈發受到儒家正統知識分子的推崇。其地位越來越高。而其他是,包括李白,王維和孟浩然等人,則由於各自的思想傾向受到正統儒家的批判。比如李白有濃厚的道家思想傾向,王維則是虔誠的佛教徒。所以這些人在文壇的地位,就日益衰落。

在明清時期,可以說,杜甫成為詩人的典範,在詩歌寫作上模仿杜甫成為了當時的主流。在紅樓夢中,賈寶玉就明確說自己不喜歡杜甫,這實際上是作者在暗示賈寶玉對於封建教條的不滿。從這個細節也就反映了明清時期,詩歌創作的一個社會主流氛圍。

其實從當代人角度來看,完全不需要遵循這種古板的排名式的論調。從文學角度來看,是不可能真正排名出1234的。古人常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確實如此。從對後世的影響來看,杜甫當然是當之無愧的唐代詩人第1人,而李商隱是後世影響力僅次於杜甫的。李商隱的詩,格律工整,用典有序,模仿起來較為容易,又能體現自己的文化修養,後世的擁躉也不少。而李白,王維,孟浩然三人,雖然詩歌文學藝術成就很高,但是但氣質極為獨特,旁人難以模仿,因此後繼乏人。賈島孟郊兩人,是著名的苦吟詩人。從藝術成就上講,在唐代詩人當中難成一流,但是其寫作方法,卻很受推崇,在後世也有不少影響力。白居易的詩雖然通俗易懂,實則功力深厚,看似好學,卻極容易走上歧途,所以後世模仿者寥寥,但詩風難以傳承。韓愈,柳宗元二人,在後世以古文聞名天下,詩歌的影響力反而被掩蓋了。而兩人詩歌創作上面,也有古文風格,意境深遠,宋代哲理詩一派,受其影響較深,但明清時期,文人眼界愈發閉塞,哲理詩的傳承也就難以為繼。劉禹錫和杜牧兩人的詠史詩,別有新意,在後世也有一定的推崇和模仿者。不過後世模仿者,只得皮毛,未得其髓,只有悲嘆,沒有深思。


zyb38537240


初唐四傑:王勃,洛賓王,盧照鄰,楊炯。

盛唐有著名詩人:王維,孟浩然,李白,杜甫,高適,岑參。

中唐:柳宗元 ,孟郊 ,韓愈, 白居易 ,盧綸 ,李賀,李益, 劉禹錫 ,賈島 ,張繼 ,韋應物 ,李坤,元稹 ,張祜, 杜秋娘 ,張籍, 戴叔倫 ,顧況。

晚唐:李商隱 ,杜牧。

詩聖----杜甫,詩仙----李白, 詩鬼----李賀。

四明狂客-----賀知章,七絕聖手----王昌齡。

苦吟詩人----賈島, 詩豪----劉禹錫。


吉祥三寶140747048


唐代最著名的詩人有許多。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李高隱,孟浩然,孟郊,韓愈,柳宗元。韋應物高適,王之渙,韋莊,賈島。元稹,劉禹錫,岑參。駱賓王,王昌齡。





66662847755忠誠衛士


李白,李坤,李賀,李益,李頎,李商隱。杜甫,杜牧,杜秋娘,杜審言,張繼,張藉,張旭,張祜,張久齡,張若虛,王勃,王維,王灣,王昌齡,王之渙,劉禹錫,劉長卿,韓愈,韓翃,韋莊,韋應物,盧綸,盧照鄰,駱賓王,賀知章,孟浩然,柳宗元,溫庭筠,陳子昂,宋之問,戴叔倫,楊炯,崔顥,高適,丘為,元鎮,元吉,錢起,顧況。


陳年往事1222


李白,王勃,賀知章,孟浩然,王之渙,王昌齡,王維,高適,杜甫,劉長卿,杜牧,白居易,柳宗元,李商隱,…


風鈴1375388


唐代最著名的詩人有:

李白,張九齡,杜甫,王維,孟浩然,王昌齡,丘為,常建,岑參,元結,韋應物,柳宗元,孟郊,陳子昂,李頎,唐玄宗,王勃,駱賓王,杜審言,宋之問,王灣,劉長卿,錢起,戴叔倫,盧綸,劉禹錫,強籍,杜牧,李商隱,溫庭筠,韋莊,崔顥,祖詠,高適,韓翃,皇甫冉,白居易,王之渙,元稹,賈島,張旭,杜秋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