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什麼喜歡到處打仗卻不吞併一寸土地?

茳J魚兒的淡淡心事


1776年7月4日,北美13個殖民地的代表宣佈脫離大英帝國獨立,一個新的國家——美利堅合眾國誕生了。


雖然獨立了,但是領土的面積非常少,只有13個州,領土大概只有80萬平方公里。它的母國英國當然不願意美國獨立,但一番交戰下來,在法國人俄國人的幫助下,英國人輸給了美國人,只好眼睜睜地看著美國的誕生。

剛出生的美國,在法律制度方面很有潛力,框架搭建的很不錯,但他需要發展,發展需要人口,人口需要土地,土地又不太多,於是美國開始了追求土地的過程。

國土這個東西,想獲取也不難,無非是靠搶靠買。

後世美國上千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並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不是搶來的,就是買來的,也有半搶半買的。

先是越過阿巴拉契亞山脈搞西部大開發,鼓勵國民搞圈地運動,跟英國佬對著幹,國土面積擴充近兩倍。


再從法國人手裡的路易斯安納,再度擴充一倍。

好了,終於能看到上帝給美國人安排的新鄰居墨西哥人了,墨西哥當年的土地非常之多,達到460萬平方公里,但是經過美國的幾番操作之後,很快就失去一半以上的土地。美國人的操作方式,除了靠打,就是靠強買。

得知俄國有意要賣阿拉斯加,美國人並不心甘情願地最後以720萬美元收購了阿拉斯加。

夏威夷在1893年被美國佔據,1898年被吞併,1959年正式成為美國的一個州。

進入十九世紀二十世紀之交的美國人更加變本加厲,後來還控制了古巴、菲律賓及巴拿馬運河區來增強自己。

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的進入現代國際體系後,武力不是解決問題的第一選擇了,國際法在那裡擺著,大家要講究一點吃相了。

美國的擴張碰到了老牌帝國主義的勢力範圍。不能再像對待印第安人和墨西哥人那麼簡單粗暴直接上手了。


那後世的老美為什麼喜歡打仗,但卻沒有吞併別人土地呢?有這麼幾個因素。

原因一,強身健體。

19世紀90年代-20世紀初的時候,各大洲基本被瓜分完畢,美國完成位於北美洲的本土的一輪輪擴張後,感覺需要一個調整期。

當時的軍事能力和經濟能力都有限,建立了三權分立的制度之後,採取的是先發展經濟的手段,這時期美國基本放棄對外擴張,加上當時美國國力還不是很強大,不足以支撐他們去搶奪其他國家的領土,因此也就無法搶佔更多領土。

先搞好經濟,強身健體,苦練內功,消化好既得利益和地盤,再說外面地盤的事兒。

原因二,生不逢時。

即便是想搶地盤,美國人放眼一望,也沒有多少能搶到手的地盤了,列強早已瓜分好世界,這一點和新興的德國人和日本人想法是一樣一樣的。我們後來知道,遇到瓶頸的德國人和日本人就走了世界大戰的路數。


美國先發展經濟,成為資本主義強國後,殖民地幾乎已經被分完了,只能採取堅持對外開放的政策,來鞏固自己的經濟實力。

不得不說,美國的經濟發展比較迅速,在工業革命和全球貿易的帶領下,進入二十世紀後,成為世界第一。

精力是有限的,正因為崛起的比較晚,忙於發展經濟,當時世界很多地方都被瓜分了。比如英國法國搶了非洲,英國搶了印度,整個拉美都被西班牙和葡萄牙佔據了,俄羅斯也佔據奧斯曼土耳其不少地區。

美國沒什麼可佔的好地方,再佔領好地方等於和這些列強大動干戈,這對美國來說不是一件好事,畢竟那時美國的軍力和其他國家還有一定差距。

原因三,標新立異。

打又沒把握,還要顧慮國際政策和形式的影響,美國該怎樣惦記別人籃子裡的麵包?

以清朝為例,美國來的很晚,搶地盤肯定是來不及,那就謀求利益均沾好了,美國奉行的是經濟利益至上的貿易原則,這樣更符合國民利益。走出了一條迥異於老牌列強的標新立異的道路。

國際法的產生能更好的讓世界上的各個國家好好的相處,它是調整國際關係的重要體系,自17世紀中期開始制訂,後面開始不斷的完善和修改,二戰結束以後,美國發起建立了聯合國,形成了一整套比較完整的國際法體系。

美國在這場國際體系中佔有了主導地位,確立了美元霸權,一直充當著世界的維護者和管理者。

也就是說,該得到的已經得到了,沒有必要再去追求異國土地,那裡不存在新的經濟利益,反而只可能成為累贅。

現在每個國家都有強烈的主權和領土意識,自己的東西神聖而不可侵犯,即便發動戰爭取得勝利,也不能直接將他國的領土據為己有,搶奪別個國家的土地是違反國際法的,必定會遭到世界各國的強烈反對。

以波多黎各為例,雖然是美國的屬地,但卻一直沒有出現在美國地圖上,早年美國還想把它納入,但波多黎各拒絕了美國的提議,後來蘇聯解體,美國越來越富有越無敵,波多黎各倒過頭來強烈要求加入美國,認為自己就是美國的一份子,但這次輪到美國人不同意了。


通過墨西哥人近幾十年來持續對美墨邊境的深入探索,我們也知道,或許大多數墨西哥人也對當年美國人停止了進軍南方的腳步而感到惋惜。


歷來現實


美國並非不喜歡土地,但一個國家不可能無限制的擴張

很多人喜歡拿美國和俄羅斯作比較,認為俄羅斯對土地的貪慾永無止境,而美國卻並不染指他國領土。這種說法確實有一定的根據,畢竟俄羅斯自立國之後就一直不停的擴張,即便是到了今天,俄羅斯依舊對土地充滿著興趣。

目前俄羅斯不僅在2014年吞併了克里米亞,而早在2008年俄軍便通過俄格戰爭控制了格魯吉亞的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地區,這兩個地區現在跟俄羅斯領土沒有任何區別,只是缺個名分而已。並且普京現在仍然在努力促成白俄羅斯和俄羅斯的合併,甚至想聯合中亞國家重建巔峰時期的俄羅斯帝國。

相比於俄羅斯,美國對土地的貪念確實小很多,而在今天就算你想主動加入美國都是不可能的事兒。2017年06月11日,美國的非合併建制領土波多黎各舉行全民公投,根據公投結果,波多黎各人民決定加入美國,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

然而面對著波多黎各人民的熱情期盼,美國方面卻沒有作出一絲的回應,用沉默拒絕了波多黎各的加入,而這已經是美國第二次拒絕波多黎各加入美國了。早在2012年11月6日舉行的公投中,波多黎各便已經決定加入美國了,但那一次美國政府同樣是以沉默作為回應。(波多黎各投懷送抱美國都不要)

美國最後一次接納新的領土是在1959年,那一年位於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正式加入美國,成為美國的第50個州,此後美國領土再未擴張過。

當然,美國並不是不喜歡領土。美國在獨立之初僅僅有大西洋沿岸的13個州,面積不過80多萬平方公里。後來在美英簽署的《巴黎和約》上,英國將密西西比河以東的150萬平方公里土地送給了美國,於是美國在正式獨立時面積為230萬平方公。

這個面積大小如果放到今天,連世界前十都擠不進去。但是到了今天,美國國土面積則高達937萬平方公里,是世界第四大面積大國,也是世界僅有的面積超過900萬平方公里的四個國家之一。這多出來的600萬平方公里土地肯定不是充話費送的,哪家電信公司都不會這麼大方。

美國建國後的一百多年中,美政府國奉行“天命昭昭”理論,許多美國政客不停地向民眾灌輸擴張理念,認為美國的擴張是上帝註定的。於是美國通過購買,脅迫購買,搶奪(主要是搶墨西哥的),將領土從大西洋的一隅之地直接拓展到太平洋沿岸,一步一步的將自己變成一個超級大國。(美國擴張地圖)

不過美國的擴張並不是無休止的,在二戰前後美國相繼放棄了古巴和菲律賓,這一點跟俄羅斯還是有很大區別的。蘇聯在二戰時期則吞併了波羅的海三國,並佔據了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德國、芬蘭、羅馬尼亞等國大片領土,還強行將唐努烏梁海據為己有,要是沒人攔著,整個亞歐大陸都填不滿莫斯科的餓肚子。

其實對於今天的美國而言,本國的領土面積已經足夠大了。目前美國擁有3億多人口,即便是將這個數字翻倍,美國的土地和資源仍舊有能力為美國人民提供高質量的生活,因此美國早已經沒有擴張的動力。(一望無際的美國中央大平原,這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農業耕作地區)

再者,如果美國佔據他國領土,則勢必也要接納土地上的人民,而美國又是一個選舉制度國家,突然接納大量人口必然會稀釋美國白人佔比,動搖白人的統治根基。精明如美國怎麼會去幹這種傻事?

所以美國並非對領土不熱衷,而是現在已經不需要領土了,目前美國的土地已經夠用了。


千佛山車神


從二戰以後,爭奪領土就不再成為了戰爭的目的了。除非某塊領土非常有價值,否則戰爭一般不是因為領土問題而產生糾紛。

其實美國也並不是在歷史上沒有吞併過其他領土,否則美國從建國時期的13個州發展到現在的50多個州,這些領土難道是白送的嗎?


歷史上的美國曾經和墨西哥,加拿大,西班牙都有過戰爭,從他們手中得到了不少領土。美國聯邦政府所管控的區域也從東海岸的幾個州一直擴大到西海岸太平洋沿岸。後來還從墨西哥手裡奪得了加利福尼亞州和德克薩斯州。

二戰前,美國還出兵攻佔了菲律賓,在二戰前美國確實領土一直處於擴張狀態。

但是當世界的新秩序建立之後,擴張領土就已經不再成為了各國所主要追求的目的。

美國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所發動的每一次戰爭的確都不是為了追求領土,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南聯盟,伊拉克,巴拿馬,阿富汗。包括現在所參與的敘利亞戰爭,美國並沒有從這些國家得到了一寸土地,他主要的目的是為了維護現有的國際秩序以及美帝國主義的霸權。


比如朝鮮戰爭,美國發動朝鮮戰爭是為了防止金日成統一朝鮮維護東亞大陸的美國存在。扶持南越政權,參與越南戰爭,是為了防止蘇聯和中國向東南亞的滲透。轟炸南聯盟是為了向巴爾幹半島地區摻水,擴大北約的影響力。進攻伊拉克是為了防止薩達姆稱霸波斯灣,控制全球石油來源。而進攻阿富汗是為了抓捕本拉登,擊垮塔利班政權。

包括現在美軍深入的進入到了敘利亞戰爭中。也是因為敘利亞作為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橋頭堡,美國為了繼續限制俄羅斯,所以參與到了敘利亞戰爭中。

至於這些國家的領土,美國對他們並不感興趣。

進入了20世紀之後,攫取一個國家的資源的方式有很多。不一定非要靠領土佔領。通過明裡暗裡的商業活動,通過各種各樣的商業公司行為,也可以攫取一個國家的資源。

比如美國從來沒有控制過日本的領土。但在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最嚴重的時候,美國一張廣場協議就可以鎖死日元和美元的匯率,戳破了日本的泡沫經濟,而日本只能默默的接受。


這種經濟上的掠奪,政治上的打擊,而非侵佔領土的行為。最大的好處就是隻有權利沒有義務。因為沒有侵佔領土,所以對於這些領土上生活的人民,美國對他們不用承擔任何公民義務。它可以無限制的掠奪資源,卻絲毫不用考慮這些國家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建設等等。

舉個簡單的例子,八國聯軍進入北京之後,之所以簽訂辛丑條約,而沒有選擇瓜分中國大華清政府,就是因為看中了這一點。清政府可以成為列強在中國的統治工具,保障列強在華的經濟利益,清政府可以成為蒐集資源的工具,它可以為列強帶來數以億計的白銀。而列強在其中幾乎沒有任何收稅成本,也不用建立一個國家機器來從民間攫取財富。


相反的例子就是英國。英國在佔領印度之後,為了將印度在全國各地的資源運輸到港口為印度下足血本,建立了很完善的鐵路網絡。除了鐵路網絡之外,英國還要在印度建立官僚體系。二戰之後英國國力衰微,英國人沮喪的發現,為了維持他們在印度建立的這個龐大而完善的殖民體系,他們付出的已經比收穫的還要多了。所以在1947年英國當局決定了實行蒙巴頓計劃,拋棄了印度這麼大一片殖民地。

看起來似乎很不可理喻,但是對於英國來說,拋棄了印度的殖民地之後,印度依然能給英國帶來利益,但英國則不需要再付出成本,維持他們在印度的殖民體系了。


如果美國現在想要擴張領土的話,世界上有的是國家願意加入美國。遠的不說,如果現在美國與墨西哥加入美國的話,墨西哥全民公投一定能夠。美國的自治邦波多黎各。曾經兩次公投要求加入美國,但都被聯邦政府拒絕了。美國聯邦政府無法接受多出來的這些貧困人口。 所以美國雖然在二戰後沒有侵佔過其他領土,其實並不是它們究竟有多麼尊重他國主權,只不過是掠奪的方式不一樣而已。


小約翰


在1776年7月4日美國獨立,然而美國獨立之處僅僅只有13個洲。在美國政府的四處擴張已經購買的情況下現在美國已經50洲了。然而美國自從二戰以後美國又成立了夏威夷洲,此後美國在世界上打了多少場仗了,但是大家有沒有意識到,美國並沒有吞併其它國家一寸土地。

難道是美國不需要土地嗎?

其實不僅僅是美國,在全世界幾乎所有國家都已經將將侵佔土地這一粗暴的方法所摒棄了。20世紀人類已經進入文明社會。由於世界各國的發展差異。有強有弱像二戰前的叢林生存法則已經不適合當今的社會形式。如果美國頂著壓力到處打仗吞併土地。

那麼美國會受到世界各個大國的譴責。最終得不償失。美國明白這一點,例如在1990年伊拉克攻打科威特,想把其變成自己的第十九個省。然而直接招致西方國家的聯合打擊。最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所以美國喜歡到處打仗而不吞併一寸土地。

還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經濟問題。現在美國是發達國家的經濟大國。社會福利好,醫療條件好,然而有很多第三世界的國家存在著貧富差距。有的國家甚至連溫飽都是問題。更別提社會福利了。所有有好多的國家想加入美國。例如傳言美國與墨西哥戰爭後墨西哥議會後通過了加入美國的議案。然而得到了美國的拒絕。

傳言畢竟是傳言,像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一切都得靠稅收解決。像這樣一窮二白的國家想加入美國,美國財政就必須補助他們,勢必會拖美國經濟的後腿。這對美國來說基本上是得不償失了。所以這也是美國喜歡到處打仗而不吞併一寸土地的原因吧。

還有一種可能美國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一。美國雖然是超級大國,但是也有俄羅斯、中國、英法德等強國。所以對於美國來說,要吞併任何領土,都需要這些大國的同意,否則就會產生巨大的阻力。一旦大國聯合反對,群起而攻之了。一旦如此,美國就很危險了。所以,美國心裡也清楚,為了利益可以打仗,但是決不能吞併領土,否則大國地位不保。

然而隨著人類的發展,人類覺得這種侵佔行為非常不道德。所以隨著戰爭時期的結束,各個國家都沒有想過去佔領別國家的土地。不過美國卻換了一種方法,雖然不佔領這個國家的土地,就是在那個地方駐軍。利用好心的“支援”和“幫助”來獲取一些利益,這種方式跟侵略實則一樣。畢竟如果美國用強行佔領的話,必定遭受到各國的譴責。這樣美國就會陷入危險的境地。

那麼為什麼美國喜歡到處打仗惹生是非呢,展望以前,無論是經濟戰,反恐戰爭,貿易戰爭,局勢戰爭。幾乎和戰爭有關係的,美國都會參與。難道僅僅是因為美國是一個好戰的國家嗎?

美國憑藉自己的國際地位與自己國家先進的科技。幾乎處處戰爭,它便是戰勝國。然而勝利後並沒有侵佔土地而是幫助當地重新建設。進行軍火的販賣。從中牟取利益。所以美國的戰爭是越打越有錢。於是就有了美國喜歡到處打仗取不吞併一寸土地的說法。


無筆史官


這個問題有點片面,我想作者應該是看到美國二戰後至今,打過朝鮮戰爭,越南戰爭,阿富汗戰爭,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伊拉克戰爭等得出的結論吧。如果是這樣,那美國確實是沒有通過戰爭吞併別的國家,也沒有佔據別國的土地。但是二戰前可不是這樣。可以說,美國從建國開始,到二戰前,就是一部擴張和征服的歷史,美國通過不斷的戰爭和購買的方式佔據了大片的土地,和英國開戰,和法國開戰,和西班牙,墨西哥打仗,才有了今天美國的版圖。



有人說現代以來,美國沒有吞併別國的土地,是因為美國的自由,民主,文明,還有什麼道義之類,還有說美國是正義戰爭,所以不吞併別國等等,為美國的戰爭行為塗脂抹粉。

那麼,美國為什麼後來打仗不吞併別國土地了,真實的原因是什麼呢?我們就得先來看看戰爭的目的是什麼。歷史上,無論打著多麼冠冕堂皇的旗號,宗教也好,討伐無道也好,主持正義也好,主動發動戰爭的真實目的從來就是掠奪財富,這一點亙古不變。



歷史上,發動戰爭的國家要去佔領別國的土地,那是因為,有土地就有資源,有土地就有人口,有土地就有財富。人口和資源本身也是財富的組成部分。只有佔有了別國的土地,才能最大化的永久的掠奪別國的財富。

但是,進入現代以來,直接佔領別國領土去掠奪財富這一套行不通了。

首先,時代變了,已經不是過去那個拳頭硬就可以到處擴張佔領的年代了。二戰後六七十年代,在亞非拉等前帝國主義的殖民地掀起了波瀾壯闊的民族獨立運動,大英帝國,法國等國的殖民地紛紛獨立,成為主權國家。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不可能再去佔領別國的土地了,一個是國際輿論的指責就受不了,另一個是佔領了也守不住,英國就是例子。



其次,戰後成立了聯合國,這個聯合國正式美國總統倡議下張羅起來的國際組織。聯合國成立之後,越來越多的新獨立國家都加入了聯合國,以至於至今幾乎所有國家都是聯合國成員國。美國不可能再去公然侵佔別國土地,破壞聯合國的基本原則了。而且美國的行動多少都會受到聯合國及其它國際組織的制約,沒那麼囂張了。


最後,發動戰爭,佔領別國領土,可能不僅得不到財富,還要往裡面貼錢,很可能成為賠本的買賣。比如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後,美國至今陷在裡面出不來,美軍還不斷面臨傷亡,國內對政府的壓力都很大。

這個時候,美國如何掠奪財富呢?他有新方法!這就是經濟手段。

一、通過國際貿易中的“剪刀差”掠奪發展中國家財富。

美國低價購買亞非拉等發展中國家的原材料,然後高價出售本國的工業產品給這些國家,這種不公平的貿易,使得美國不用打仗就可以輕鬆掠奪大量財富,這個也被稱為“新殖民主義”。


二、通過跨國公司掠奪他國財富。

美國的跨國公司遍佈全世界,跨國公司將高汙染,高能耗,資源需求量大的產業都轉移到亞非拉這些發展中國家去,在這些國家投資設廠,利用廉價資源和勞動力,為本國企業賺大錢。

三、利用金融手段掠奪財富

美國在二戰後,構建佈雷頓森林體系,通過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WTO等掌握了國際貿易和金融的主導權。並在全球確立了美元的霸權地位,美國憑藉美元的國際本位貨幣地位和優勢,發行紙幣等低成本的美元資產換取他國的商品、勞務和實物資源,獲取直接或間接的國際鑄幣稅收益。他還可通過美元貶值,賺取國際通貨膨脹稅收益等。利用金融手段輕鬆薅羊毛。


所以說,如今的美國並不需要吞併別國領土就可以輕鬆掠奪財富,他之所以還到處打仗,只是為了確保他的霸權地位,以便利用霸權地位更好的掠奪財富!


三開其口


美國和希特勒有一個共同的夢想,即統一世界,天下大同。只是手段各異!

美國能稱霸天下,靠的是發行美元、控制石油、領先的科技和領先的科技武裝起來的軍隊!不過,光憑上面幾點,美國永遠不能如願。

因為,美國輸出的文化,社會制度有先天缺陷,後天根本無法彌補。

舉個例子,人類交朋友,只有那些本著尊重的心態,才能交到真正的更多的朋友。朋友多路好走,這種情況,才算正常。

國家間亦是!

歐洲諸國、日、以、澳等國是美國的盟友,但是這個盟友狀態更多是建立在利益之上。一旦利益受損,就有反目的可能。因為“利益可能受損”,所以這個盟友關係相當脆弱!土耳其就是一個典型。

遠的不談。

二戰以來,明面上,美蘇(俄)爭霸,歐美同氣連枝,因為社會價值觀基本相同。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盟友極少,是因為其嗜血如命,侵略成性。這種狼性,是其地理條件反應,即苦寒~強壯~擴張。

相比之下,俄羅斯人更加自私。

而美國,只需要接受其價值觀,社會制度,文化輸出和其它做事方式並相互友好,他並不會怎樣。而與他背道而馳的國家則需要接受“上帝”的懲罰。

不管是統一世界,還是兩強爭霸,都必須面對兩個現實,一個是經濟的命脈~石油,一個是安全的保障~軍力。所以,中東是永遠的熱點,在美國人眼裡委內瑞拉現政府就是一根刺。

在“統一世界”的路上,俄羅斯是一個無法逾越的坎,所以美國一方面絞盡腦汁的使詐,設絆,搞封鎖,以期他從內部崩塌。一方面又積極消除反美國家,只要決定開戰,總能能找到藉口。

科索沃,伊拉克,敘利亞,利比亞,阿富汗……哪一個不與美國對立?哪一場推翻政權的戰爭的理由是正當的?這個就牽涉到了一個避無可避的做人原則~道德問題。

如果美國足夠強大,以美元和文化侵略,假以時日就可以兵不血刃的完全收服。戰爭的代價就是人道主義災難,說好的“保障人權”呢?難道被侵略國的人民就沒有人權?!

當事國是暴政也好,獨裁也罷,人民看在眼裡。而美國所謂的“為民除害”之舉所造成的餓殍遍野、難民如潮,更讓其人民無法釋懷!

所以,更多的人看清了美國國旗後面那張醜惡嘴臉,更多的人討厭甚至憎恨美國的做法,所以911事件是註定的,因果關係,報應不爽。

美國對其他國家開戰,並不是為了開疆擴土,只是為了收服並接受美國輸出的社會價值觀,和控制其所有資源,以防被敵國利用。

不過,在文明社會,叢裡法則已經過時,“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才是王道!




相安麗


雖然幾乎全中國人都在說“美帝”,但真正知道什麼叫“帝國”的,還真沒幾個。

所謂帝國,是西方政治語境下出現的詞,帝國必然有它的征服地,被帝國所征服的地方,就要享受不平等的統治。

這個,就叫作帝國主義。

即,帝國會把國家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是本國,一部分是征服地。

譬如,我們稱英法為帝國主義,這個沒錯,因為英國在印度、香港,法國在越南,派的都是總督,來對這些地區的人們實施完全有別於本土的統治。

征服地的總督是國王直接委命的,而他們本土的首相總統則是通過民選產生的。

前者是集權帝制,後者是民主政治。

這個法理邏輯是極為清楚的。

在梳理清楚帝國主義的概念與統治邏輯之後,我們再來看美國為什麼不強佔土地這個問題。

答案也許很多人不能接受,但事實就是如此:
——因為美國根本不走帝國主義這條路。


美國曾經佔領過菲律賓,但它不願、也沒法讓菲律賓加入進聯邦來,更派不出總督來。

因為如果允許美國總統委任總督,那就等於承認美國大總統不是民主選舉,而是一個集權皇帝了。

從而,把整個美國的立國精神給否定了。

一派總督,它就變成真正的帝國主義了。


所以,最後美國人寧肯把菲律賓主動放棄了,也不肯改變其立國精神。

試想,如果是英法日俄把菲律賓統治了,能像美國這樣說放就放嗎?


強佔領土是要付出成本的,而付出成本之後,又不能獲得實際好處,那麼,強佔領土變變得毫無意義。

所以,正是美國標榜的“自由民主”的立國精神,既嚴格地限制了它走向通往帝國的路,又成功地佔據了世界霸權的地位。

因為,帝國主義必然是要滅亡的。

而自由、開放、平等、民主、法治,才是人類文明與秩序最強有力的呵護者。


當然,有人會反駁說:美國現在的領土及託管地,難道不是強佔來的嗎?

美國現在的領土,主要有三種三源:

一是最初獨立的13州;

二是買來的,如阿拉斯加、路易斯安那等;

三是其他途徑取得。

之所說是“其他途徑取得”,而不說是“強佔”,因為它與傳統意義上的征服強佔完全不同。


事實上,美國人早已經重新定義了對這個世界的主導權,即:

——真正的霸權,早已經不在於控制疆域版土,統治黎民百姓,而在於制定遊戲規則,控制國際秩序。


這與一流企業做標準,二流企業做品牌,三流企業才做產品,而最下流的企業則是做廣告,其實是一樣的道理。


風談天下


美國為什麼喜歡到處打仗,卻不吞併一寸土地?

在我們印象中,只要是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大部分原因都是因領土爭端和資源爭奪而起,隨後打起來過後,打勝的一方要宰割戰敗的一方,基本上都是以割地賠款而告終,而且勝利的標誌也以戰勝國強佔多少戰敗國多少領土為標準。



這也是我們學習近代歷史,經常能夠看到的一幕,如1870年的普法戰爭,法國戰敗,割地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給德國;1905年的日俄戰爭,俄國戰敗,割讓庫頁島南部給日本,並且把自己在中國東北的南滿鐵路權益全部賠給日本。

然而美國自從本土擴張完成後,之後打不少次戰爭,特別是二戰後,打的多次戰爭,如越南戰爭、海灣戰爭、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都不是以領土擴張為目的,也並沒有吞併阿富汗、伊拉克等國家一寸土地,這到底是為何?



具體解析:

(一)美國領土足夠用。

美國本土的領土擴張自從1848年的美墨戰爭後就停止了,美國是一個發展非常成熟的資本主義強國,他的戰爭是為了資本擴張服務的,開始領土擴張是伴隨著資本主義市場擴張而來,當美國領土擴張足夠大,足夠用時,資本主義到了成熟階段自然會停止。之後就是走出本土,與歐洲列強搶奪世界市場。

美國不是日本和俄國這樣帶有濃厚的封建軍事帝國性質,這些相對落後的國家,把土地視為財富,當然是侵佔越多的領土越好了,而美國則把資本和市場視為財富獲取源泉,只要佔領足夠多市場就行。



(二)領土擴張成本太高。

美國本土的張成本其實很小,得益於北美大陸地廣人稀,處於未開發狀態,包括強佔墨西哥的大片國土上,都沒用幾個人居住。然而美國侵佔其他已經成型的國家,那樣統治成本就非常高了。二戰後,由於世界各民族覺醒,導致歐洲殖民帝國都陸續退出殖民地,讓其獨立。其實並不是這些殖民帝國良心發現,而是繼續維持殖民,統治成本太高扛不住,已經不划算了。

而美國人很早就看出來這一點,還是到處擴張市場的更賺錢,這也就是清末時期,美國向在華列強提出“門戶開放”政策的初衷,讓所有的殖民帝國都打開自己的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市場,大家一起做生意。當然作為世界第一工業國的美國肯定是賺盡便宜。



(三)美國戰爭為了經濟利益服務。

美國發動的海灣戰爭、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總體看來都是為了美國的石油美元霸權服務,這是美國核心利益,才不稀罕伊拉克和阿富汗那些破地,那麼窮的地方能夠炸出幾兩油水。即使是伊拉克油田經過戰爭破壞後,也賣不了多少錢,還不夠美國軍費呢。

戰爭主要目的還是為了美國全球經濟利益格局服務,只要穩定住石油美元格局,就能維護住美元世界流通貨幣的地位。才能維持美國的世界霸權的地位,美國世界霸權紅利,那可是每年全世界各國都給美國送錢的,數千億美元購買美國國債,以及美國人可以拿著綠紙美元到處購買(掠奪)全世界人民的財富。



以上就是“大正”對於該問題的看法。


大正看世界


美國到處打仗卻不吞併一寸土地,有兩個原因,

第一,美國是商業立國,American is fuck bussiness,當初美國獨立戰爭的導火索波士頓傾茶事件就是個典型的例子,也就是說美國獨立戰爭的起因是因為商業利益,後來美國領土的擴張和停止擴張都貫穿著商業成本的原則,最初美國是十三個殖民地,不斷通過購買和墨西哥的戰爭擴張到現在規模的領土,這一個時期的擴張主要是因為北美大陸人口稀少,擴張成本非常低,統治成本也非常低,有些類似於俄羅斯在西伯利亞地區的擴張,

但是隨著人口稀少的地區被美國擴張以後,美國國內對於美國進一步領土擴張產生不同的聲音,並且逐漸成為主流,就是擴張成本論,剩下的地方都是人口稠密地區,而且是與盎格魯撒克遜是不同的民族,不管是擴張成本還是統治成本都非常高,給這些地區的投資會拖垮美國,

事實證明美國判斷的準確,拿波多黎各和菲律賓舉例,波多黎各是美國自治領,在中美洲的國民平均收入遠遠高於周邊國家,但是波多黎各的資質稟賦並不特殊,這說明是美國的補貼在起作用,所以有美國議員開玩笑,波多黎各想成為美國領土比月球成為美國領土還要難,再說菲律賓,菲律賓在獨立之前是亞洲最富裕的國家之一,早期香港影視作品裡經常出現菲律賓財團的橋段,菲律賓從美國獨立後經濟大幅落後,淪為窮國,這前後對比同樣說明是美國補貼在起作用,假如菲律賓不獨立,對於美國是個巨大的負擔,

第二,美國在全球推行普世價值,以自由民主為標籤,民族自決也是普世價值的範疇,如果吞併他國土地或者阻止殖民地獨立,豈不違背了自己的價值觀?還有何資格指責其他國家?


萬事皆空70


美國從建國至今,就不斷的對外擴張,而且憑藉戰爭不斷髮展起來,又是歷史上通過戰爭獲利最多的國家。……

美國通過北美獨立戰爭(1775——1783年)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走上發展資本主義道路。1776年發表《獨立宣言》宣告美國誕生,頒佈1787年美國憲法,確立聯邦制下總統制共和制。成為三權分立的資本主義近代代議制國家。

美國通過南北戰爭(1861——1865年),廢除了黑人奴隸制,維護了國家統一,為美國的經濟騰飛奠定了基礎。

美國建國後不斷進行領土擴張,通過戰爭、低價購買、吞併等方式,到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使美國領土由大西洋沿岸擴張至太平洋沿岸,由最初的13個州發展成50個州,構成了當今美國的版圖

所謂的西進運動與美國的領土擴張和工業革命相伴隨,更是一部印第安人的血淚史,加速了工業革命的進程,美國成為發達的資本主義工業化、近代化強國。也日漸成為世界科技中心、金融中心、經濟中心……

兩次世界大戰中,美國都是在戰爭初期,保持中立,大發戰爭橫財,後期加入戰爭,又都是戰爭的勝利者,都在戰後的世界格局中,處於優勢地位和主導地位。

如一戰後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二戰後的美蘇兩極格局,1989和1991年蘇東劇變,兩極格局結束,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形成“一超多強”的局面,世界多極化趨勢進一步加強……

二戰後,朝鮮戰爭、越南戰爭、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敘利亞戰爭等……美國唯一戰敗的戰爭,就是朝鮮戰爭,被朝中人民所打敗……

而且都是為攫取、維護世界領導權,都有地緣政治因素,控制經濟資源等因素的影響……

在16世紀新航路開闢時代,早期殖民擴張時代,是赤裸裸的武裝搶劫、欺詐性貿易為主,主角是西班牙葡萄牙,以及荷蘭、英國、法國……

第一次工業革命後,工業資本主義發展,要求商品輸出,伴隨著炮艦政策和殖民戰爭,主角是英法,美國是追隨者……

第二次工業革命後,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和完善,要求資本輸出,和經濟上瓜分世界,美德趕超了英法逐漸成為主角……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列強把世界瓜分完畢,世界日益成為密不可分的整體……

美國作為後起之秀,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中日漸崛起,特別是兩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獨領風騷,成為世界科技中心,金融中心,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世界霸主……

美國的對外政策,是伴隨美國國家實力的變化和國際局勢的變化而不斷調整。由大陸政策,門羅主義(1823年,針對美洲大陸),到門戶開放政策(1899年,針對中國),再到一戰後特別是二戰後的全球戰略,攫取世界領導權……


二戰後,帝國主義殖民體系崩潰,帝國主義世界體系崩潰,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多邊國際外交的發展,以世貿組織、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自由貿易金融體系的發展……

特別是蘇聯解體,兩極格局結束,雖然是“一超多強”,美國作為唯一的超級大國暫時佔據優勢。但是,經濟全球化趨勢和政治民主化趨勢進一步發展,多極化趨勢進一步加強……歐盟、東盟、亞太經合組織等不斷髮展……

多極力量相互制約如美國、俄羅斯、中國、歐盟、日本,以及地區大國伊朗、以色列、沙特、印度等………

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潮流,霸權主義,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日益不得人心……

美國作為最大的和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更關注的是如何維持其世界霸主地位,並憑藉世界霸主地位,掌控世界局勢,遏制現實的競爭對手和可能的潛在競爭對手,以獲取最大的經濟政治利益,維護美國的國家利益……

美國的對外政策,全球戰略,既取決於美國綜合國力的發展程度,是其內政的延續,也受地緣政治,國際資源等因素的影響,還受時代潮流和國際局勢的制約。……

因此,在當前(當代)新的時代背景之下,作為最大的最發達的資本主義民主國家的美國,看上去,喜歡到處打仗卻不吞併一寸土地!……

……(當今的時代,是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是互聯網+的時代,是資本在全球範圍內新一輪擴張深化的時代,是多極化趨勢進一步加強的時代。

也是叢林法則仍然通行的時代,更是平等互利、合作共贏、共商、共建、共享以及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理念日漸成為共識的時代。

大國之間的合作競爭並存,較量妥協並存,矛盾摩擦不斷,致力於掌握世界領導權、海洋權、話語權;致力於遊戲規則的制訂、國際資源的掌控、國際分工的有利地位;

致力於自身結構的調整優化、知識產權的掌控與創新、文化權的引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