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電影《少林寺》: 一代人的功夫之夢

一部戲火遍神州大地,《少林寺》引發全民尚武。

八十年代電影《少林寺》: 一代人的功夫之夢

八十年代初,一部大型彩色寬銀幕武打故事片《少林寺》在全國上映,這部投資120萬元人民幣的影片,不僅帶給國人空前絕後的轟動,還一舉震撼了國際影壇,觀眾遍及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僅國內的觀影人數就達到了5億人次,在日本的票房收入超過了三千萬人民幣,香港突破功夫片歷史最高賣座記錄,在美國也是一映再映,這部影片一舉讓全世界同時認識到:武術的真功在中國。

八十年代電影《少林寺》: 一代人的功夫之夢

電影裡的少林寺和尚們,救唐王,除奸臣,扶正義,濟窮人,個個身懷絕技。《少林寺》是中國技擊武俠電影中的一部經典之作,它最大的特點是由過去的演員學武打,發展為武術運動員直接上銀幕。

八十年代電影《少林寺》: 一代人的功夫之夢

1980年,在山東濟南的一場武術比賽上,專程趕到為電影《少林寺》挑選演員的導演張鑫炎,從武術運動員、教練員中選出了影片中的主要角色:“覺遠”李連杰,是連續五屆全國武術全能冠軍;扮演“反一號”王仁則的於承慧,是雙手劍創始人;“曇宗”於海,是螳螂拳一代宗師;“悟空”胡堅強,是全國武術邀請賽五項冠軍;“色空”孫建魁是醉棍名家;“半空”杜傳陽是九節鞭冠軍;就連“白無瑕”丁嵐也是河南戲曲學校的刀馬旦。影片可以稱得上是一次精英薈萃、具有世界水平的武術大全,將天下正宗的中國武術功夫系統地再現於銀幕,使觀眾全面地欣賞到中國武術的精粹。

八十年代電影《少林寺》: 一代人的功夫之夢

第一次拍電影的武術隊員們,把拍攝工作當成體委派下的任務來完成,每月拿著30元左右的補貼。劇中共有30多位演員,每個演員都要同時扮演五、六個角色,每場戲以不同的扮相飾演群眾演員。只要機器一架,導演喊開始,大家就開始認真地打鬥,根本不知道這個鏡頭有沒有拍到你,是全景還是特寫。什麼叫表演,什麼叫鏡頭感,這些武術精英當時一無所知。導演只需握住拳頭,大喊一聲‘往這兒看!’就可以了。 然而習武之人身上特有的氣質卻是無法複製的,所以在《少林寺》裡,即使一個全景的武打場面都是無比的真實,後來的武俠影片裡,像這樣的場面再也看不到了。

八十年代電影《少林寺》: 一代人的功夫之夢

一招一式,一步一行,一刀一棍,這是最純粹最真實的武俠經典。沒有替身,看不到吊鋼絲、彈床、替身、快速剪接等特技手段,採用長鏡頭拍攝整段的武打片斷,再也沒有摻了水的花拳繡腿,開創了真功夫電影的先河。從此,武俠電影的潮流轉向反花拳繡腿,開始流行不再使用“非專業的武術演員 + 分鏡頭蒙太奇”構成的武打場面,並尋找啟用武術學院、武術隊的專業武術教師、以及各種全國武術比賽的獲獎武術專業人士擔任影片的主角。

八十年代電影《少林寺》: 一代人的功夫之夢

《少林寺》創下了中國電影的票房奇蹟,創下了同一部電影反覆觀看的最高紀錄,連續看了十幾遍《少林寺》的觀眾不在少數。那個時候,對《少林寺》的熱情是全民性的,口口相傳、婦孺皆知,人們拖家帶口,扶老攜幼,影院門口場面沸騰,由於觀眾不惜一切地去電影院反覆溫習這部影片,《少林寺》僅以當時一毛錢左右的票價,竟然達到了上億元人民幣的票房,實在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那是中國電影市場的黃金時代。

八十年代電影《少林寺》: 一代人的功夫之夢

電影《少林寺》在中國乃至世界影壇掀起了一股新風格武術電影熱潮,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武術狂潮更是經久不衰,開創了中國武俠電影史上一頁頗為輝煌的篇章。

八十年代電影《少林寺》: 一代人的功夫之夢

彷彿是在一夜之間,江湖就來到了人們身邊,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掀起了全民尚武的狂潮。《少林寺》使少林武術名揚四海,不僅在國內興起了一片習武熱潮,同時吸引了國外許多慕名而來的遊客。少林寺成為了中國一大旅遊聖地,至今仍門庭若市。少林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越來越被更多人所熟知。很多人都因看了《少林寺》而萌發了學習武術的夢想,投奔少林寺一時成為當時很多青少年最執著的夢想。雖然這些悄悄收拾行囊去少林寺學習武功的懵懂少年,大多數都在前往河南的路上被中途攔截,但也有少數出走成功的,於是,嵩山腳下常常能見到面色蒼白的少年在汽車站裡發呆,那都是投師不成流落至此的。而當離家出走投奔少林的潮流稍微退去後,男孩們開始紛紛在腿上綁沙袋練輕功,在地上一連跺幾個月的腳練腿腳功夫,這些都來自於一些說不清來歷的傳言,即便在那個資訊並不發達的年代,也能像風一樣一夜之間傳遍全國,單純的少年們由此相信:只要苦練下去,一定會成為身懷絕技的大俠。

八十年代電影《少林寺》: 一代人的功夫之夢

一本名不見經傳的雜誌《武林》突然火爆了起來,以至於有的地方買一本《武林》雜誌必須搭買一本《王老師和小學生談作文》。

八十年代電影《少林寺》: 一代人的功夫之夢

一部《少林寺》引發了新中國武俠電影的“狂飆突進運動”。香港影壇一向以“跟風”為時尚,一部影片成績好,類似的影片在一段時間內,便會接踵而來。導演張鑫炎率原班人馬,緊接著拍攝了一部《少林小子》的喜劇功夫片,由李連杰與前妻黃秋燕領銜主演,加上在廣西灕江邊取景,景色如畫,同時影片的敘事風格十分輕鬆活潑,老幼咸宜,對青少年更是充滿吸引力。藉著《少林寺》的餘威,《少林小子》一舉橫掃港九東南亞,再創票房佳績。

八十年代電影《少林寺》: 一代人的功夫之夢

再後來就是《南北少林》,可以說是李連杰和胡堅強、黃秋燕的電影,導演換成了劉家良。影片除了武術演員精彩的好身手之外,故事也較為出色,很多細節刻畫也做到了精良。但是雖說創下了一千七百萬的票房,但與預期的希望與龐大的投入還是有著很大差距的。

八十年代電影《少林寺》: 一代人的功夫之夢

自《少林寺》轟動世界之後,以國內實景、國內武術運動員實打所拍攝的功夫片層出不窮,雖也在一定程度上廣受歡迎,但沒有一部能超過《少林寺》所帶來的影響。它作為電影史上一頁重要的篇章而永遠的載入了中國武俠電影的史冊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