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顺和荣禄索要一动一静两个宝贝,荣禄母亲:赶紧辞职,他快完了

如果你刚到一个新单位,一把手隔三差五挑你毛病,给你难堪穿小鞋还和你索要钱财,你会怎么办?这样棘手的问题,在晚清重臣荣禄身上真实的发生过。

荣禄因为家庭的原因,被朝廷优待,十几岁就步入仕途,二十出头就被大臣文祥相中调到了户部当了员外郎,但荣禄初到户部的时候,时任户部一把手的肃顺却和荣禄索要一动一静两个宝贝,荣禄把难题和母亲说了以后,荣禄母亲当即做决定说:赶紧辞职,他快完了。

肃顺和荣禄索要一动一静两个宝贝,荣禄母亲:赶紧辞职,他快完了

荣禄的家庭可谓满门忠烈,父亲和伯父都在战场为国捐躯,所以他能够很早的享受到优待,在17岁的时候就已经是工部主事了,别的满族子弟还当护卫的时候,他已经开始走上仕途了。

后来被户部左侍郎文祥赏识,把他调任都户部当个员外郎,相当于给他升了一级官,而且他才20出头,如此年轻的员外郎,又在户部这种见官大三级的地方,只要不犯错,随便熬个资历就能出去当个一方大员。

年轻的荣禄也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向往,努力工作想成为家里的顶梁柱,但户部尚书肃顺却打碎了他的幻想。肃顺是户部一把手,和文祥这个户部的二把手不和,双方时常明争暗斗。

肃顺和荣禄索要一动一静两个宝贝,荣禄母亲:赶紧辞职,他快完了

当肃顺听说文祥从工部调过来一个小年轻以后,就想通过敲打荣禄来给文祥难堪,荣禄对于户部的这些内部斗争一概不知,还没有从升官的兴奋中缓过来,就被肃顺当面批评了一顿。

荣禄以为自己的工作不够细致,引发了大佬的不满,于是开始谨慎低调行事,但肃顺仍然隔三差五的挑他的毛病,不是说他写错文章,就是记错数字,多次当众批评,还威胁要辞掉他。

后来有人问荣禄,是不是来了户部没有孝敬肃顺去啊,荣禄这才恍然大悟,马上去肃顺府上拜会。

肃顺见到荣禄来访,就对他说,想要荣禄家里一动一静两个宝贝。

这话把荣禄说懵了,他家里的东西是不少,但什么才是一动一静两个宝贝呢?

回到家以后冥思苦想,看到了一个鼻烟壶,这是父亲留下来的宝贝,做工精细价格昂贵,荣禄就像拿着这个去试试,看看肃顺怎么说。

肃顺和荣禄索要一动一静两个宝贝,荣禄母亲:赶紧辞职,他快完了

肃顺收下了鼻烟壶,没有说不行也没有说行,这让荣禄心里没底更加的紧张郁闷,这“静”的宝贝好说,动的宝贝呢?难道把家里的好马送给肃顺吗?这可是他父亲多年征战培养出的优良品种,家里也没有几匹了,但为了仕途,只能忍痛割爱。

荣禄连夜把这匹好马牵到了肃顺府上,结果肃顺连面都没见他,把马收下就打发他走了,回去的路上荣禄还在自我安慰,起码把东西收下了,这事应该就好办了。

没想到这都是荣禄的一厢情愿,肃顺在收了一动一静两个宝贝以后,照样对荣禄挑三拣四,开口就骂,没有一点好脸色。

荣禄感觉到非常的沮丧,回到家里对母亲说了此事,母亲说他太年轻了,行事太冲动,这件事就不应该直接去找肃顺,应该找文祥,让他告诉你该怎么办,而不是自作主张给肃顺送礼。

肃顺和荣禄索要一动一静两个宝贝,荣禄母亲:赶紧辞职,他快完了

荣禄也感到十分的为难,问母亲该怎么办,母亲说“肃顺乃凶人也,必自毙,汝速避”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第一,肃顺当时仗着咸丰的宠幸,为人张狂,不把很多人放在眼里,宫里的许多人对他不满,而且他的人品也不怎样,对荣禄这样一个小官吏也三番五次的刁难,足以见得人品之差,这也是荣禄母亲说的多行不义必自毙。

第二,肃顺为难他,其实是和文祥过不去,荣禄已经成为了肃顺斗文祥的棋子,所谓神仙打架,小鬼遭殃,荣禄母亲认为荣禄夹在中间,最后不会有好下场,当务之急就是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最后荣禄听从母亲的建议,捐了一个候补道员的身份,离开了户部,没过多久,慈禧就掌权了,肃顺的下场正好应了荣禄母亲说的那句“必自毙”,荣禄虽然离开了户部,但也因祸得福走进了军营,开启了带兵生涯,为以后的升迁积攒了重要的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