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守江必守淮”的說法,你認為淮河的地理位置重要嗎?為何古代南方政權要拼死守衛呢?

陳韜


我認為“守江必守淮”的說法是很重要的,並且也是很正確的。

南京被好多朝代都作為中國的首都,一但突破淮河,南京就會面臨著兵臨城下的境界。

並且長江的中下流的流速較緩,因此可以橫渡的地方有很多,這也使得長江易攻難守。進攻方很容易繞過防守方的陣地,找到渡口並繞到防守方的側面。因此長江作為最後一道防線的作用是十分的有限。

因為在江南無法形成有效的戰略縱深,就只能在江北尋找縱深。長江以北就有一條很重要的河流----淮河。從淮河到長江是淮南地區,也就是守江必守淮的淮,大體上包括了泗陽、蚌埠、合肥等地。

古代的淮河,泗水等水系比現代的要發達,水網發達對於北方的軍隊來說是一個障礙,作為進攻方,複雜的水系避免了直面北方騎兵的衝擊,同時可以從後方不斷地向前線輸送支援。

以上就是我認為的觀點,歡迎補充


歷史中的故事


“守江必守淮”,這裡主要指江淮平原。這個說法自然有其道理,一方面源於長江防線的天然漏洞,另一方面則源於淮南地區的重要戰略地位。自古以來,只要能夠守住淮南地區,南方政權便可偏安一隅,甚至北上爭雄,如東晉;而一旦丟失淮南地區,南方政權通常只能有招架之功,如東吳。

為什麼“守江必守淮”?只因長江防線並非萬無一失

北方政權想要渡過長江南下,無非長江上、中、下游三種選擇,走長江上游就是攻打四川盆地,但是需要突破秦嶺、劍門關等天險,道路崎嶇南行、關隘眾多難攻,並非最優選項,因此大多數政權南下統一都會選擇長江中下游地區作為突破口,而南方政權想要完全守住長江中下游,則有以下兩個問題:

△江淮地區周邊形勢

1、長江中下游防線漏洞太多。長江中下游地區綿延數千裡,江面雖然寬闊無際,但並非全是水流湍急的天然屏障,有許多地方都是易攻難守的突破口,如採石磯、瓜州、田家鎮等地。如果南方政權想要沿長江一線設防,如果處處設防,兵力根本不夠,難以防守;可如果僅在重要地區設防,北軍又可隨意尋找水流較緩的地區作為突破口。更何況長江北岸同樣有很多之流匯入長江,北方軍隊便可乘船由此入江,如此一來,顯然是防無可防、防不勝防的尷尬局面。

△南方重要城市距離長江過近

2、南方經濟政治中心距離長江太近。如上圖所示,南方政治經濟中心基本都在長江邊上,亦或是距離長江並不遠的地區,且長江中下游以南地區並無天險可供扼守,一旦長江防線被突破,江南政權將根本沒有緩衝,北軍可迅速殺至城下,隨之而來的就是政權的全面崩潰,從南唐到南宋再到南明無不如此。

因此,南方政權想要劃江而治,不論是求存,還是意圖爭霸,僅僅駐守長江防線是根本不可能。在長江以南無法獲取緩衝區的情況下,南方政權便只能選擇將防線北移。

淮南地區的重要戰略作用,襄陽、合肥、揚州為何如此重要

在古代,淮河水量同樣極為充足,寬闊的河面同樣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且江淮平原支流密佈,南軍可以利用密佈的水道遲緩北軍的進攻,再輔以遊兵騷擾,這將會使以騎兵、步兵為主的北方軍隊叫苦不迭。等北軍客服千難萬險來到長江邊上,早已是強弩之末,而南方政權則可以依靠就近補給,從而形成一定程度的反撲。

當然,駐守江淮地區同樣有輕重緩急,一般情況下北軍想要突破江淮防線,襄陽、合肥、揚州乃是重中之重。

△襄陽的重要性

襄陽-隨棗走廊:北軍不善水戰,想要先渡過淮河,再渡過長江,難度顯然比較大,因此很多北方政權都選擇了從長江中部地區入手,從淮河上游繞行,從南陽盆地迅速南下渡過長江,例如曹操徵荊州、蒙元圍襄陽等。不過由於南陽東北的伏牛山脈並不連貫,形成了很多可以由大軍通過的通道,也就是所謂的“方城夏道”,因而很難把守,於是襄陽和隨棗走廊便成為了南北政權爭奪的焦點,一旦襄陽被攻破,北軍便可迅速殺入江漢平原繼而渡過長江;而一旦北軍通過隨棗走廊,向東則可由信陽殺入江淮地區,向南則可進入江漢平原。

△合肥的重要性

合肥:如果北軍不選擇走襄陽方向,那麼沿大別山北麓向東南方向進軍,或者從淮西地區直接向南,這同樣是一個選擇,如果選擇走這條路線,那麼合肥便成為了重中之重。從地理位置上看,合肥正好處在江淮地區的正中心,不論北軍想要南下還是東進,都必須拿下合肥。

△揚州

揚州:如果北軍選擇淮河下游至長江下游這條線,那麼揚州便成為了重中之重。相對合肥來說,揚州要更為靠近長江一些,但北軍渡過淮河,殺入江淮平原,再殺到揚州城下,再想要攻破揚州城,難度實在太大。

因此,一般情況下,想要守住江淮平原,分別處於上、中、下三個地區的襄陽、合肥、揚州乃是極為重要的三個地區,只要這三個地區不丟,那麼北軍就拿長江防線毫無辦法,而一旦這三個地區丟掉,那麼江淮防線也就喪失殆盡。


香茗史館


守江必守淮,雖然著眼點在淮河,重心卻在長江。

任何一種防禦體系都不會是孤立的堡壘或者防線,而是有著一定的戰略縱深,能夠為一線提供支援和迴旋空間,即使如長城這般蜿蜒萬里,規模宏大的防禦工程,也是有點(長城要塞)、線(九邊重鎮)、面(華北腹地)組成的立體大縱深防禦體系。依靠著這樣的防禦體系,才能最大限度地阻擋遊牧民族的整體南下的衝擊。

(長城防線的背後是華北平原)

長江在中下游一帶流速變緩,渡口眾多,如遊牧民族衝擊長城防線一樣,一旦北軍在江北站穩腳跟,大江南北隔江對峙,千里江防處處都可能對方的突破口。只要北軍在南岸建立一個據點,則大江之險則為敵我共有,所謂長江防線即功虧一簣。歷史上,晉滅吳、隋滅陳、宋滅南唐都是如此。

三國時期的魏吳大戰,是檢驗“守江必守淮”戰略正確的第一塊試金石。吳主孫權意識到長江北岸的淮南對於守衛江東的重要性,可是窮孫權畢生之力,數次帶領十多萬人馬攻打合肥,雖然也佔據了江北的一些城池,卻始終不能將曹魏勢力趕回北方,江淮一帶因此成為兩國拉鋸的戰場。這樣造成的問題是顯而易見的,曹魏只要在淮南保留一支武裝力量,就可以隨時威脅到南京,讓江東時刻處於緊張的臨戰氣氛裡,生產發展大受影響,最終被拖垮。

(逍遙津之戰斷了孫權獨霸淮南的野心)

與長城相比,長江之所以作為防禦前線很是脆弱,以致於不得不為長江防線再上一道保險,主要是因為以山地、丘陵為主中國南部的地形與一馬平川的華北平原有很大不同。長江中下游平原並不是一個連貫的地理區域,而是被分割成了四川盆地、洞庭湖平原、鄱陽湖平原、長三角平原等5個相互區隔開來的地理區域,或者也可以稱之為經濟腹地。這些地方,如果不是因為長江作為水運通道維繫著聯絡和溝通,很容易就會形成地方割據勢力。古代交通不發達,如果長江水運優勢被破壞,單單指望著南軍翻山越嶺,從而實現一體聯動,形成有效的長江防禦體系,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孫權為什麼一定要偷襲荊州?其實背後的原因就是劉備集團佔據著荊州、益州,等於佔據了長江的上游和中游,水陸交便,與東吳共享長江之利,意味著東吳的長江水運優勢被蜀軍破壞,一旦發生戰事,會讓東吳形成被動的“添油戰術”。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後,陸遜一直都擔心劉備會水陸並進,可惜劉備失去荊州水軍後,殘存的水軍被劉備當成了偏師,用來防備江北曹魏,竟然將大隊兵馬移舟上岸,在密林裡紮了營,從而給了陸遜破敵之機。

(東吳背盟偷襲荊州的背後也是確保長江防線)

所以,一旦其他勢力也掌握有長江水運,對於南方政權來說不啻於哽咽在喉。太平天國西征時的主要任務即是佔據江北的淮南地區,用以拱衛南京。安慶、廬州城破之後,南京與蘇錫常一帶日益侷促,形同坐困之局,天國事業江河日下。

可是,如果把戰線前移到淮河一線,則情形就大為不同了。雖然淮河比起長江,算不得天塹,但是有長江作為水運通道,就能夠將南方分散的地緣勢力整合到一起,形成合力,源源不斷地供應前線,這樣就形成了點(淮河流域的要塞,如壽春),線(淮河沿岸的要塞群)、面(整個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完備的防禦體系。這樣的一個防禦體系,進可攻,退可守,作為防禦體系來說,才可算完備。

守江必守淮,在嚴格意義上,其實也不算全對,因為在歷史上元軍滅亡南宋就是從長江中游的襄陽、樊城一帶打開了突破口,形成了順流之下的兵家強勢,南宋覆亡只在旦夕之間。所以,守江必守淮的同時,還需要借勢於伏牛山、大別山等秦嶺餘脈的重要關隘,守住長江中游,確保長江水運的暢通。

(宋元襄陽之戰是轉折點)

如果再順流直上,則在長江上游的四川盆地的北部的漢中山地,也藉助地勢打造一條防線,防止北軍從上游突破。南宋與蒙元對峙40多年,所依賴的即是四川、襄樊、兩淮所組成的完善的長江防線。由於蒙古人攻破了大理國,南北兩路夾擊四川防線,因此四川防線丟失的最早,但是依託於三峽複雜的地形,宋軍還是守住了重慶以東的長江防線。直到襄樊丟失,長江中游防線告破,宋朝防禦體系才最終被打破。

所以,作為南方偏安政權,為了能睡個安穩覺,必須要確保長江水運的暢通,從而利用整個中國南部的資源對抗北軍。至於南方政權守住了淮河,形成了穩固的防禦體系,可最終還是落得國破的結局,則涉及到民風、地理、經濟發展等多方面的因素,卻不能因此否認這個說法。


而知而行


守江必守淮這個戰略應該是近代的觀念,南京作為民國的首都,如果僅依靠長江作為防禦是遠遠不夠的,炮彈可以打過江去,快艇也可以迅速通過,所以要擴大首都防禦圈,向北一直到達淮河,在江淮之間設兩條防線,以及徐州、蘇皖主力戰區,為的是增強防禦力。但是在古代是完全可以憑藉長江天險達到防禦的目的,如三國時期的吳國~


拉風的漢子


守江必守淮指的不是淮河,而是淮河流域或江淮地區。為什麼要戰線前推,因為

一是失去淮河流域,長江北岸直接暴露,可隨時造船渡江。只要守住淮河流域,敵人既使倉促打過來,到長江北岸,也因倉促造船或找船而使戰船技術不成熟而失敗,典型如金主亮徵南宋,赤壁之戰等。

二是淮河流域有多條河流直接注入長江,也可從支流造船入長江,典型的如南宋守襄陽。

因此全面失去淮河流域,北方政權統一南方就指日可待了。


水畔人家宋


從軍事角度說,淮河是南北地理的分界線,也是南北文化的緩衝地帶。南方的政權往往建在南京或杭州,這兒經濟繁榮,文化昌盛,是南方政權的政治中心。一旦淮河地區失守,長江以北被敵方佔領,長江以南這裡就很不安全了,所以南方政權必須全力爭奪,以確保有一個戰略縱深的地帶。


清風徐來xzk


守江必守淮本身是沒錯的,但這個說法很容易誤導人,因為南北雙方爭奪其實不是淮河而是淮南,準確的說是壽春。

歷史上北方勢力南下,只要壽春一丟,江淮之間的地區基本就守不住了,北方的兵鋒會直指長江,剩下就是一錘子買賣,南方只要敗一次就是亡國。


三隻腳的大大烏鴉


這個淮不是指淮河,而是江淮地區。看看淮海戰役就知道了,戰役勝利後,老蔣被逼下野。


吳昂霄


不講中上游。單講中下游長江的地理形狀。

從上游九江安慶,到下游蕪湖南京這一段長江走向,實際上是從西南,到東北向的近乎南北走向的陡斜線走向。在木划槳船和木帆船時代,水上越過天塹長江,實際上不是從北向南渡,而是從西向東順溜而下的加速階段,大兵團渡過長江並非難事。為了阻止敵軍靠近江岸組織渡江,因此必須從淮河一線部署防禦。所謂守江必守淮!


一滴入海4322056


增加戰略縱深。擴大回旋餘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