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快5年的“顺丰优选”线下实体店关了,社区生鲜你觉得难吗?

坚守快5年的“顺丰优选”线下实体店关了

坚守快5年的“顺丰优选”线下实体店关了,社区生鲜你觉得难吗?

顺丰优选配送车

顺丰在2014年的时候,开了第一家线下实体店“嘿店”。在16年的时候,把线下实体店“嘿店”统一改名为“顺丰优选”。现在,“顺丰优选”陆续在全国范围内关闭了线下实体店。

按道理说“顺丰优选”这样的社区生鲜实体店,应该是能开得下去的。首先,顺丰有钱;其次,顺丰有很多快递用户,用户到“顺丰优选”门店取顺丰快递的时候,也就为门店带来了流量。这样一个商业模式,似乎很完美。退一步说,哪怕“顺丰优选”存在别的问题,在有这么多资源的情况下,也不至于经营不下去吧。

但是,现实就是“顺丰优选”没有经营下去,现在坚守快5年了,最终还是选择关店。有人说,这是由于“顺丰优选”快速扩张导致的,快速扩张导致运营成本和管理跟不上。也有人说“顺丰优选”里面的东西太贵了等等。在众多原因当中或许“经营”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坚守快5年的“顺丰优选”线下实体店关了,社区生鲜你觉得难吗?

顺丰

顺丰优选在经营上是个难点

如果我们开过实体店就知道,一家实体店最基本的经营包括:货物盘点、货物摆放、需要补哪些货、哪些货需要及时处理掉等等。这些都是细活,而且要做的事情很杂,这就需要门店店长或者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主动性。

尤其是对于生鲜来说,保质期本来就很短,要是一堆货里面,有一两个坏的产品就会影响一堆货的品质。或许公司总部会有很多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员工,及时理货、及时回应客户等等。但是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具体到每一个门店的时候,就更考验员工的经营能力了。

顺丰把快递放在“顺丰优选”门店的最里边的角落上,目的就是为了让用户在取快递的时候,逛一下店,最好是再卖点其它的东西。这个时候,能不能让用户购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店里员工的积极引导。这就是经营能力的体现。如果是自己的店,或许员工还积极些。要是自己只是一个打工的,公司再有制度约束,也管不了员工的内心,也只能管住表面的。

经营,对于很多连锁实体店而言,都是一大难题。难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直营的,要招到能够把自己当老板的员工挺难的。加盟的,很多人加盟对于行业都不了解,他/她的心态是交了加盟费,然后坐等收钱。这种加盟方式要是做了一两年他/她没挣到钱,等着吧要不了多久,他/她就会说你是骗子了。

所有,“顺丰优选”开那么多店,或许在门店经营制度上是很完善的,但是每个门店员工的积极性,这一点就无法保证了。因此,“顺丰优选”在“经营”这种细活上是个难点。

坚守快5年的“顺丰优选”线下实体店关了,社区生鲜你觉得难吗?

生鲜

经营能力比营销能力更重要

有很多人,在营销能力上是一把好手。但是,一旦涉足经营就出问题了。黄太吉的创始人赫畅在16年总结黄太吉失败经验的时候说“经营能力比营销能力更重要”。当初,黄太吉有多火,北京的朋友肯定是比较清楚的,豪车送餐、各种花式趣味文案等等。让黄太吉仅用了1年时间,就做到了700万的营业额,估值4000万。但是,现在呢在哪里。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顺丰优选”注重营销不注重经营,而是为了进一步说“经营”真的挺难的。对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通过小区周边的实体店来验证一下,我们稍微留意下小区的夫妻店跟连锁品牌店,哪个人流量更旺些,哪个开店时间更长些。所以,也有人说为什么社区连锁店干不过夫妻店,根本的原因就在这里“夫妻店是把经营往极致做”,连锁品牌店是“把经营当作营销做”。

社区生鲜的路在何方

说到这里,我们很有必要来关注一下社区生鲜店的路究竟在何方。现在大家统一的共识是“互联网线上流量红利消失”。因此,无论是京东还是阿里巴巴都在往线下社区走,就连苏宁也开了很多的苏宁小店,来卖生鲜。如今,“顺丰优选”在别人往前走的时候,自己选择退场,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究竟社区生鲜应该怎么做。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夫妻店也不是长久之计,社区生鲜连锁品牌店这个方向肯定是没问题的。因为夫妻店与连锁品牌店相比较,在供应链上是没有任何优势的。连锁品牌店,可以从产地直采。但是夫妻店只能去批发市场。

可以确定的是,社区生鲜连锁品牌店,要在经营上下功夫,也就是要先解决员工的积极性问题,采用直营+内部加盟的方式是可行的。如果纯直营,先不说成本高不高的问题,招过来的店长或者员工,很难保证他们的积极性。如果纯外部加盟,加盟商没有行业经验,哪怕就是公司总部给予相关培训,他们自己也很难放心姿态身居一线来经营店铺。因为,他们加盟之后,很大程度上也就把自己当作老板了,都是招募员工替自己干。因此,直营+内部加盟的方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百果园现在就是这么干的。

百果园,内部员工加盟,不收员工加盟费。赠了钱公司、城市管理方、门店三方分钱。最近百果园从水果扩张到其它生鲜品类了。但是,路也长行不行得通现在也不清楚。除了解决员工积极性的问题,剩下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供应链”。

生鲜的“供应链”不是任何一家有钱的公司就能撼动的,这是因为生鲜涉及的品类太多了,而且我们国内的生鲜产地又比较分散。在这样一种客观条件下,如果公司不跟其它供应链公司合作,就得培养大量的采购人员。如果跟其它供应链公司合作,又如何保证品质问题。

总之,社区生鲜确实挺难,方向肯定是社区生鲜连锁品牌店。至于供应链方面这也是一点点在改善,最终的改善还得需要整个行业的上、中、下游多方一起来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