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会拟用10亿元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国民技术“不差钱”

董事会拟用10亿元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国民技术“不差钱”

4月26日,上市公司国民技术一口气披露四十余则公告。在备受关注的2018年年度报告中,国民技术称2018年度实现营收602,059,726.51元,同比下降13.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5,752,620.94元,同比下降160.13%;公司每股收益为-2.26元。

关于收入和利润均下降的主要原因,公司称有四方面。一是报告期内公司收购的斯诺实业原主要客户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出现偿债风险,历史业务产生了大额应收款项。尽管公司对相关应收款项采取了保全措施,同时积极寻求多种渠道收回部分应收款项,但由于应收款项回收期预计进一步延长、不确定性增加,公司在报告期内计提了大额坏账准备。同时对收购斯诺实业形成的商誉因其市场销售不及预期且差距较大,计提了大额商誉减值准备;二是主营业务中金融支付终端、银行卡等应用领域安全主控芯片等产品市场竞争激烈,毛利率降低;三是公司集中精力于芯片、负极材料等主业的研发开拓,显著降低了系统集成等业务比例,收入和毛利较2017年大幅下滑;四是公司对现有产品进行更新换代并加快新产品布局,研发投入增加,新产品因研发周期较长,尚处于研发阶段,还未能产生经济效益。

除了上述的2018年年度报告引人关注外,记者还在国民技术《关于利用闲置自有资金和闲置超募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公告》中看到,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合理利用闲置自有资金和超募资金,增加公司收益,国民技术在召开的第四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中,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拟利用闲置自有资金和闲置超募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其中称公司拟使用不超过50,000万元的闲置自有资金和不超过50,000万元的闲置超募资金适时进行现金管理。在上述额度内,资金可以滚动使用,投资期限自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两年内有效,并授权公司管理层负责具体组织实施,以上议案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对于国民技术拿出数亿元进行现金管理的行为,市场应该并不陌生。早在2017年底,国民技术被私募前海旗隆骗走5亿元投资款的新闻震惊了当时整个国内资本市场,国民技术还因为在此投资环节中没有如实披露信息,遭到证监会的行政处罚。《红周刊》“民间维权”栏目组经咨询律师事务所了解,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于2015年11月27日-2017年12月14日前买入国民技术,并在2017年12月15日之后卖出或仍持有并曾产生一定浮亏(无论是否解套)的投资者,都可发起对国民技术的起诉索赔。有索赔需求,且符合索赔条件的投资者,可将姓名、联系方式与股票交易记录(建议为Excel文件)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参与《红周刊》“民间维权”栏目组组织的索赔征集活动。本次索赔活动最终的获赔条件与获赔金额将以法院认定为准。投资者在未获得赔偿前,无需支付任何律师费用。

如今,在被私募前海旗隆骗走5亿元投资款一年多后,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国民技术就将拿出共计10亿元再做现金管理。市场相信,“吃一堑长一智”,国民技术在此后的现金管理操作中,会规范管理,严控风险,并依法按时披露相关信息。另外,此举也说明,国民技术的现金流相对充裕,至少当前阶段是“不差钱”的。

索赔官司最忌被告没有赔偿能力,这样即便官司赢了也很难拿回受损损失,国民技术如今现金流充裕,这对维权股民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通过起诉索赔来维权,是法律赋予每一个投资者的合法权利,也是目前在遭受证券虚假陈述侵权后,投资者维权的最有效途径。在此,本栏目组建议广大受损投资者,如果符合索赔条件,都可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红周刊》“民间维权”栏目也将对本次案件做持续的跟踪报道,相关投资者可继续关注本栏目。

董事会拟用10亿元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国民技术“不差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