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國學 叢守武

什麼是國學 叢守武

2018-11-28 10:32:14


什麼是國學 叢守武


試言“什麼是國學”

叢守武


什麼是國學 叢守武


什麼是國學?在舉國國學熱的同時,這個問題時不時會被人提及。想起我小時候問老師:“什麼是邏輯?”老師比劃著說:“這麼厚一本書。”這個回答讓我記憶到如今。今天面臨“什麼是國學”這個問題,發現不少老師的回答和我小時候的那位老師的回答是同樣的“經典”,只不過把“這麼厚一本書”細分成好幾個部分:書、術、理、藝,等等。書,如四書五經;術,如醫術、武術、堪輿術;理,如儒釋道;藝,如六藝等。這就面對一個大問題,如果我們要知道什麼是國學,要學國學,就必須把有關國學的所有都看一遍讀一遍。

什麼是國學 叢守武


或許我們的學習方法正是如此,學國學從娃娃抓起,從三字經到易經,從孔孟到程朱都誦讀、背誦。幾歲孩子背誦三字經、道德經、易經的典範經常被示之於眾。於是,中華民族就國學了。果然如此,就不會有人再問“什麼是國學”了嗎?不得不斷喝一聲的是:一些講授國學的人把路引偏了。對待任何學問,追求的都是學問的主張、思想及其作用於實踐的意義、效果。我們的一些國學老師們強調的只是國學知識的學習,忽略的是國學的“教義”。正如“還珠買櫝”也者。甚者還存在著對“國學”認識方面的差異,而有人對國學以部分或全盤否定,就更無論“什麼是國學”了。

什麼是國學 叢守武


本人悿為四川省國學文化促進會的副秘書長和四川省社科院中華儒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盛名之下其實難附,但若對“什麼是國學”三緘其口,就令人齒冷了。本人絕不是因為精通國學而在此妄議“什麼是國學”,只是從“結構”方面試著談談自己的淺見,拋磚引玉吧。

任何事物的構成都有形式和內容兩個部分。形式是構架、載體,內容是實質。借國學概念而言,“一陰一陽為之道”。有形無實,謂之“空”,有實無形謂之“散”。在形和實都具備的前提下,方能“一陰一陽”載其道。“道”即“義”。所謂對“國學”的闡釋,也必追尋道義。國學的構成或許暫且歸納為前所言:書、術、理、藝等類,可謂之“形”。讀了書,懂了理,習了術,學了藝,可謂之有了實。而求實還不是學習的最終目的,最終的目的還是求“道”得“義” 。而國學之道不能全靠學生自己去悟。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解惑必須傳道,惑不解,業難立。可見老師最重要的責任在於“傳道”。道雖然在國學中,唯師傳之也。


什麼是國學 叢守武


不管國學是什麼,作為講國學的人,不能只傳其形不傳其神。而不明國學之道,何以傳神,不傳其神,何以解惑,何以授業?嘗聞常見有的國學機構或國學老師,藉國學之名,行經營之道。把國學當成產業,什麼能賺錢就幹什麼。辦書畫班、武術班、搞康養賺錢等等。雖然在國家沒有給你辦國學經費的前提下,此舉無可非議,甚至不失為維持國學推廣良方,卻委實與國學精義相去甚遠。因為即便身體好了,會寫字畫畫了,依然不能“文化強國”。

什麼是國學 叢守武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傳播國學,怎樣告訴學國學的人如何學國學呢?當然不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自己先要明白什麼是國學。

試著談談什麼是國學。廣義上說:有關一個國家歷史文化發展的典籍叫做國學。而我們當下所說的“國學”是特指中國的國學。

那麼中國的國學首先是:“有關中國歷史文化發展的典籍”。

稍微完整一點的說法是:

描述中國歷史文化發展,記錄國民素質的養成和國家強盛的統治之術,能以推動文明進步的典籍”。

例如有關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接下來才說:國學的構成包括:中國古代的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以及中醫學、農學、術數、地理、政治、經濟及書畫、音樂、建築等諸多方面。

再接下來可以說,國學的典籍包括:四書五經、儒釋道等等。還可以說國學的代表人物有:老莊孔孟李杜元白蘇辛程朱王等等。

什麼是國學最後歸納為:

“描述中國歷史文化發展,記錄國民素質的養成和國家強盛的統治之術包含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以及中醫學、農學、術數、地理、政治、經濟及書畫、音樂、建築等諸多方面構成並通過一大批歷史代表人物得以體現,推動過並能繼續推進國家、社會、民眾文明進步的典籍”。

什麼是國學 叢守武


當然,我的表述不是唯一的。觀測的角度和理念不同,表述也就不同。比如中國國學研究院編著的《中國國學通用教材》中關於國學的定義是這樣的:“國學就是一國之學問,中國國學就是中國之學,中華之學,是中華各民族學問的總稱。是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歷史創造的文化,中國國學堪稱中國人的性命之學,中華文化的學術基礎,固本之學,是全面增加文化素養的學問。”或可以此為準。

二零一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晚於成都


什麼是國學 叢守武


叢守武 四川 成都 大眾詩人、作家

接受CCTV_IP頻道《中國影響力人物》、香港衛視、四川人民廣播電臺專訪詩人、學者;

四川省詩詞協會格律體新詩研究會副會長;

四川省國學文化促進會副秘書長;

四川省社科院中華儒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四川省成都市首屆文聯委員;

四川省五個一工程作品獎獲得者;

中國城市文化優秀詩人;

四川省委“立德樹人工程”志願者工作辦公室副主任。

詩詞散見於國內報刊、新華網、今日頭條、世界漢語詩歌、中國詩歌在線、國內各大詩詞網站、加拿大社區報專欄、加拿大《天下華人》網、新西蘭《先驅報》等;

賦在四川、海南有刻錄;

有多首歌詞公開出版發行,並有央視得獎歌手演唱。以其獨自原創的《媽媽的美麗傾國傾城》為封面,徐沛東監製、胡松華為藝術指導的歌碟由中國唱片總公司於2013年公開出版發行。

獨立策劃過成都市政府首屆藍劍啤酒節;雪花啤酒兼併藍劍啤酒系列策劃、實施;策劃促成影視巨星劉德華拜四川變臉大師彭登懷為師活動;

成功策劃三國文化韓國展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