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初劉邦為了恢復人口用了什麼招數?為何當時的女性苦不堪言?

小小嬴政


生孩子是女人的事情,想要增加人口就得在女人生孩子上面下功夫,如果生孩子太急迫的話,就意味著女人需要開足馬力,肚子很可能是大了小小了大,完全耗在生孩子上面了,雖然現在來說生孩子的風險隨著醫療衛生條件的提高,已經降到了歷史新低。(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但不得不說在古代生孩子對女人來說那就是過鬼門關,一次鬼門關的經歷就足以讓人驚心動魄了,多搞幾次的話,那簡直要生不如死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有兩次著名的戰役,一個是索姆河戰役,一個是凡爾登戰役,這兩次戰役過後,人們對於戰爭的殘酷用了一個很生動的名字――絞肉機。

這裡的肉不是豬肉、羊肉,而是鮮活的生命,一條又一條人命在戰爭機器的運轉下迅速煙消雲散,一句話戰爭是減少人口的終極罪魁禍首,在秦末漢初,戰爭一茬接著一茬,人口數量則在這種賈你殺我我殺你的更替中,從六千多萬迅速下降到一千多萬。


到了漢朝高祖劉邦的時候,天下一統,局勢逐漸穩定下來,劉邦就發現問題了,那就是土地大量撂荒,根本沒有足夠的人口恢復生產,劉邦就想辦法了,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在老百姓的賦稅上下功夫。

當時老百姓基本生活已經都成問題,自然不願意多交哪怕一丁點賦稅,劉邦就規定了,誰家生個小孩,免兩年賦稅。這是在生育上鼓勵,同時對於那些待字閨閣女子,則是儘量的把她們出嫁的時間提前。

徵收人頭稅,這樣那些家裡到出嫁年齡的女子,都拼了命的把女兒往外送,賠點錢都願意,試圖少交或者不交人頭稅。當然這種完全把女人當做生意工具的做法,未免太急功近利,這種做法幾乎剝奪了女子所有其他的權利,而只把她們當做生意工具利用。不過話說回來,現在娶媳婦彩禮這麼高,要是用漢高祖的做法,會不會降低些呢?


歷史三日談


從秦始皇滅六國、徵匈奴、伐百越到陳吳起事再到楚漢相爭不停的戰爭,導致民生凋敝,死人無數,劉邦稱帝。從公元前209年到公元前202年,劉邦經過八年的戰爭實現了從亭長向皇帝的升遷。然而這個皇帝卻是史上最窮的!看看帝王將相多可憐:乘馬車成了坐擁天下的皇帝的特權,諸王將相只能坐牛車,皇帝竟然找不到同色馬。看看黎民百姓多稀少:秦朝統一六國時有3000萬人,漢朝初建有1300萬人,整整減少1700萬的人口!在古代衡量國富民強的一個鐵的標準就是人口,越多越富強!

且看漢太祖劉邦來一手!

劉邦稱帝后三個月——夏五月就下詔:

第一、分田產。因為打仗而逃亡在外的,回來後田產爵位一律物歸原主。

第二、放奴婢。因為戰亂飢餓將自己或家人賣為奴隸或婢女的,一律赦免,恢復其黎民身份。

第三、免徭役。在關中的諸侯子弟,免除十二年徭役;返回原籍的,免除六年徭役。

第四、封食邑。秦楚故吏兵卒一律免罪,無助秦助楚且無爵或不夠大夫爵位的,一律賜為大夫。有大夫爵位的,一律升一級。七大夫以下的,爵位免除徭役。七大夫以上爵位的,一律賞以食邑。

劉邦亮大招——加減法開啟全民造人。

第一、高額的人頭稅——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賦錢,人百二十為一算,為治庫兵車馬(《漢儀注》)。

公元前203年(漢王四年),楚漢之爭到了白熱化階段。劉邦為了籌集軍費以及鼓勵生育,下令徵收人丁稅,那時候叫算賦。算是古代錢幣的計量單位,從15歲到56歲每個人要交120枚(一算)。秦朝用的是半兩錢(一兩重24銖),劉邦感覺秦朝錢過重,就讓黎民百姓自鑄山寨半兩錢。因為其形象榆錢,又叫榆莢錢。榆莢錢也標註半兩,其實只有三銖(重),一銖只有0.65克(《中國古代度量衡圖集》)。120枚榆莢錢能賣3石穀米(摺合現在180公斤),現在大米均價8元一公斤,120枚錢相當於今天1440元人民幣。每戶每年都要交幾千塊,怎麼辦?於是,平民就把不超過15的女兒嫁出去,讓親家交。您想啊,15歲以下的女孩子都嫁人了,她們肯定是哭著離開家的,在誰家都不如在自己家啊!那親家會不會因為人頭稅而不願意要孩子呢?不怕,劉邦還有一手,請看下面。

第二、生孩免稅兩年——民產子,復勿事二歲(《漢書》)。

公元前200年(漢太祖三年)十月,韓王信投靠匈奴。劉邦率軍與匈奴大戰,一開始打的挺好。繼續向北就慘了,北方的天很冷很冷,劉邦的士兵凍掉手指的都有三成,劉邦也就遭遇了白登之圍。在陳平的大招下,解除白登之圍。劉邦回宮後,就規定:多子多福,黎民百姓生一個孩子免兩年的賦稅和徭役。這對家庭尤其是男人絕對是好事,不用交稅就不用那麼辛苦幹活,而且還能多多陪陪親愛的妻子。但對於女人可以就慘了,十月懷胎的苦痛,有些女生還遭遇難產(一屍兩命),帶孩子的辛苦。這個法令,把大漢的美女變成了生育工具,養娃工具。

在歷史上存在感很低的漢惠帝,在鼓勵生育上,下的藥比劉邦都猛——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漢書》)!

公元前189年(漢惠帝六年),為了進一步鼓勵生育。在劉邦的加減法上,又狠狠地加了個乘法。15歲到30歲不出嫁的,每人(適齡女)每年繳納7200元。想“剩女”每年就交7200,生娃一個兩年什麼賦稅都不要了,多多愈善。為什麼劉邦、劉盈沒想到生一個娃獎勵呢?福垊告訴您的是,朝廷也沒錢啊,要不皇帝怎麼才坐馬車呀?不過漢朝還不是女性結婚最早的朝代,女性結婚最早的朝代是北周還有唐中期,年齡只有十三歲。世界上女性結婚最早的國家是伊朗,只有9歲,不過那是2002年之前的事了。

漢朝迅速成為了人口大國,享受著人口紅利。

漢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漢朝人口達到了3600萬,此時的大漢皇朝經濟高度發達,人丁興旺,人才輩出。這為漢武帝南平三越(閩越、東越、南越),北破匈奴,西並西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且劉邦父子的鼓勵生育也為後來帝王所學習。因為他們也希望自己的皇朝能早日像漢武帝的時代一樣地輝煌啊!

謝謝大家!


福垊


劉邦為了提高漢朝的人口,確實下發了一個在現代人看來也非常離譜的政策,描述起來有點困難,但是用現代話說非常簡單,就是收“單身稅”。

先看一下漢高祖劉邦收“單身稅”的成果。

西漢初期,也就是剛剛建立的時候人口僅有1300萬。

大家要注意,經歷過戰國末年秦始皇一統天下的戰爭,再加上秦朝建立以後秦始皇的統治,再到秦朝末年農民起義爆發,一直到漢高祖劉邦一統天下。

人口數量大規模減少是正常的,但是在這其中還造成了一個嚴重的後果,男女比例嚴重失衡。

雖然比較驚訝,但是這也是一個比較正常的現象,因為戰爭、還有各種搖役,大多都是以男性為主力,這期間造成的各種傷亡當然也是由男性來承擔,所以就造成了女性數量遠遠高於男性。

於是漢朝建立以後,一直採用“休養生息”的政策。

“休養生息”也有方法,而不是不管不顧,任憑民間自行發展。

而漢高祖劉邦採用的政策也非常的奇葩,那就是收“單身稅”。

到漢高祖劉邦的兒子漢惠帝劉盈的時候,已經正式形成了法律:“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五算”,大家可能不太清楚“五算”是什麼意思?通俗一點說,“五倍人頭稅”,當時的人頭稅“一算”大概是120錢,“五算”就是600錢,對於尋常的百姓人家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負擔。

因此,在漢朝初期,興起了早婚早育的風氣,並且影響深遠。大多數平民家的女子在15歲之前都會嫁人,當然大家都非常清楚,早婚早育對於女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當然漢朝的“休養生息”政策也取得了非常豐碩的成果。僅僅70年後,漢武帝在位期間,人口就已經達到了3600萬,西漢最巔峰的時期達到了6300萬。

當然也產生了非常惡劣的影響。

後世之中,因為戰亂導致人口下降的朝代也有樣學樣,採用各種政策逼迫女性早婚早育。

宋朝時期甚至明文規定,“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女子15歲不嫁人,家裡人就要坐牢,太狠了。

歷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歷史人物。想了解歷史人物,學習歷史知識的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歷史公元


劉邦可謂是歷史上第一位流氓皇帝,說他流氓,不僅僅是因為劉邦的出身,更主要的是他出臺的政策,就比方說恢復人口這個政策,就讓女性的地位一降再降,很多女性對此都苦不堪言!而劉邦針對人口稀缺到底用了什麼招數呢?下面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生孩子給補貼

民產子,復勿事二歲。這是劉邦出臺的第一個政策,就是說生一個兒子可以免除兩面的繳稅。這個政策屬於鼓勵性政策,對女性來說還不算什麼,畢竟都得結婚生子,開枝散葉。

成年人收取人頭稅

劉邦的第二個鄭策就沒有那麼友好了,人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賦錢。這就誅心了,意思是十五歲到五十六歲的要交人頭歲,而當女子到達十五歲或者十五歲之前,孃家就迫不及待的想把她嫁出去,因為這樣可以少交一口人的稅錢。再結合第一條政策,女性簡直就變成了生育工具!



呂雉出臺成年未婚女性收取五倍人頭稅

劉邦的老婆呂雉更狠,劉邦死後,呂雉專權,出臺了一個更狠的政策,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未嫁,五算。意思就是女子在15-30歲沒有嫁出去或者沒有丈夫的,要繳納五倍的稅金。這是連孤兒寡女都算計進入了,那個時候可不提倡守寡了,也不提倡貞潔烈女了。


以上三個政策一出臺,雖然極快的解決了人口不足的問題,但是女性的地位卻一降再降,為了少交一份或者五倍的稅錢,很多不滿十五歲的女子就會嫁人生子,甚至給人家做小妾,所以說那個時候的女性才是真的苦不堪言!

我是歷史白話君,歡迎大家關注我,觀看更多歷史方面的精彩回答!

歷史白話君


中國目前人口達14億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然而,在古代我國人口並不是很多。在秦朝時,全國人口大約在兩千五百萬到三千萬之間,但到了漢初時,因為戰亂和天災等影響,人口只有一千三百萬了。

據悉,劉邦剛稱帝時是很可憐的 :劉邦做為堂堂一國之君,馬車出行時,竟然找不到同色馬。而諸王將相只能坐牛車。

因此,劉邦建立漢朝後,如何讓人口快速恢復,讓經濟快速恢復是當務之急。

為此,劉邦很快上演雙管齊下的應對之策。

第一管:休養生息。

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一是放奴婢。因為戰亂飢餓將自己或家人賣為奴隸或婢女的,一律赦免,恢復其黎民身份。二是分田產。因為打仗而逃亡在外的,回來後田產爵位一律物歸原主。三是封食邑。秦楚故吏兵卒一律免罪,無助秦助楚且無爵或不夠大夫爵位的,一律賜為大夫。有大夫爵位的,一律升一級。七大夫以下的,爵位免除徭役。七大夫以上爵位的,一律賞以食邑。四是免徭役。在關中的諸侯子弟,免除十二年徭役;返回原籍的,免除六年徭役。

第二管:加減法造人。

為了讓人口迅速增長上來,劉邦很快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從女人身上下功夫,下什麼功夫呢?向女性增加稅收,說白了就是要女孩子們早婚,早知什麼時候呢?劉邦在生育上明文規定,女子如果在十五歲之前沒有出嫁,一年便要向國家繳納120錢稅錢,要知道120錢在當時相當時一個人三個月的生活消費了,這是廣大普通農民家庭無未能承受之重。

因此,廣大百姓為了“避稅”,多半早早的將女兒隨便便出嫁了,也不挑姑爺是什麼樣的,甚至有的還把女兒嫁給富貴人家做小妾,委曲求全地過一生。

15歲以下的女孩子這麼早嫁人,肯定不願意。而親家會不會不願意接受這樣的“童養媳”呢?

這早就在劉邦的預料之中了,因此,在生育法上還有兩條補充規定,一是條廣告詞,20個字: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多子多福,快樂一生。二是來實際的招數:黎民百姓生一個孩子免兩年的賦稅和徭役。這對男性家庭來說當然是天上掉餡餅的大好事。

公元前189年(漢惠帝六年),劉邦駕崩後,劉盈登基(實際上是呂后執政),為了進一步鼓勵生育。呂后在劉邦的加減法上,又狠狠地加了個乘法。15歲到30歲不出嫁的,每人(適齡女)每年徵收5倍人頭稅,也就是繳納600錢。意思就是說,如果當“剩女”可以,那對不起,每年得交600錢稅錢。而且規定,每生一個娃免兩年賦稅。對此,男家當然很樂意了,只是苦了天下女人,她們這麼早嫁人生子,身心本來就受到了傷害,再加上當時的醫療條件受限,難產的也不少。因此,她們對這生育政策自然是恨之入骨,只是敢怒不敢言罷了。

漢朝皇帝位的努力也沒有白費,奇葩的生育法實施僅僅70年後,到漢武帝時,全國的人口已經增加到了3600萬,此時的大漢皇朝經濟高度發達,人丁興旺,人才輩出。西漢最巔峰的時期甚至達到了6300萬。

當然,話又說回來,漢朝並不是中古代規定女性結婚最早的朝代,在中國歷史上明文規定女性結婚最早的朝代是北周,年齡僅十三歲。在世界上法定女性結婚最早的國家是伊朗,年僅9歲,當然是名副其實的“童養媳”,當然,這都已為了歷史了。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中國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達到了近14億的人,但在古代我國人口也不多,這侷限於當時的農業水平。在秦朝時中國的人口大概在兩千五百萬到三千萬之間,但到了漢初時人口僅僅只有一千三百萬了,這是為什麼?由於秦末各地起義不斷,到處都是戰爭,百姓流離失所。不僅如此,在戰場上拼殺的士兵有的是家裡唯一的頂樑柱和經濟來源,如果他們在戰場上犧牲了,那麼他們的家庭將無法生活下去。所以一到戰爭年代人口數量都會急劇減少。但是在漢朝建立以後劉邦卻用了一個辦法讓漢朝的人口快速恢復了,是什麼辦法呢?

這個辦法就是收稅。在漢朝剛剛建立時劉邦面臨的第一大問題就是國家人口恢復問題,由於大量青狀年都在戰場上犧牲了,導致國家女多男少,這可急壞了劉邦。但是劉邦不愧是“流氓”出身,還是讓他想到一個不近人情的辦法,那就是徵稅,而這個稅只向女性徵收。如果女子在十五歲之前沒有出嫁,一年便要向國家繳納120錢稅錢,120錢相當於當時一個人三個月的生活消費了,這對廣大農民家庭來說就是一個巨大的負擔。在劉邦駕崩劉盈登基後,這個稅錢甚至漲到了600錢,這麼大的數目就是一個非常能幹的青年也得辛苦一年才能賺到,而對於勞動力稀缺的家庭來說就是完全無法承擔的。所以為了不交這個稅,很多父母都早早的將女兒出嫁了,也不挑姑爺是什麼樣的,隨隨便便就嫁了。

這種制度對於女性來說是極其殘忍的。有的人家為了不交稅甚至把女兒嫁給富貴人家做小妾,大家都知道妾室在古代是最沒地位的,做妾還不如嫁給莊稼漢踏踏實實過一輩子。這些委曲求全做妾的女子很多都是在痛苦中度過一生的,這是對女性尊嚴的踐踏。

雖然這種制度往小了看對女性很不公平,但是站在整個國家的角度上來看,這種制度確實對恢復國家人口有很大的幫助,到了漢武帝時期西漢的人口已經達到了三千六百萬,比漢初多了近兩倍,而此時漢朝立國也不過五十多年。

如今的中國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人口增長率也將持續降低,所以現在國家也想增加新生兒的數量,但不管用什麼方法,兩千年前劉邦那種不人道的方法是不會用了。


風塵講歷史


劉邦是歷史第一個逆襲的皇帝,有的人說他是潑皮無賴,當然也有人說他英明神武。不管怎麼說,他僅僅用了七年多的時間,從一個泗水亭長,做到了西漢的開國帝王,確實有很多特殊的手段。而為了恢復漢朝的人口,他的手段更為特殊,讓廣大女性苦不堪言。而他的老婆呂后更是繼承了他的做法,甚至比他還狠。



漢朝建立之初,由於秦末的農民起義和楚漢爭霸戰爭,導致了人口銳減。據後世估計,漢初的人口已經從秦朝時期的2500萬下降到了1300萬左右,人口損失接近一半左右。

由於人口的流失,帶來的危害也是非常嚴重的。漢朝初年生產力極其低下,《史記·平準書》中曾經記載

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齊民無藏蓋。

這也就是說,漢朝初年,劉邦的車駕都不能配備四匹顏色同樣的馬,而大將軍和丞相只能乘坐牛車上朝。最慘的是普通的老百姓,他們家中根本沒有餘糧,吃了上頓沒下頓,很可能會餓死。



漢高祖七年[公元前202年],劉邦在白登山之圍後僥倖逃生後,深深的明白了人口是一個帝國強盛的基礎,於是為了增加人口而頒佈了一則命令;

《漢書·高帝紀》;民產子,復勿事二歲。

這也就是說,百姓如果生了兒子,可以免去兩年的賦稅和兵役。如此一來,雖然有利於增加的人口,但大部分的女性都被束縛在了帶孩子的路上。



當然劉邦除了鼓勵之外,還頒佈了歷史上第一次記載的“人頭稅”,據《漢儀注》中記載;

人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賦錢,人百二十為一算,

翻譯過來就是,凡是15歲至56歲的男女人口需要繳納一算的人頭稅,也就是120枚錢。當時120枚錢可以買到2~4石米穀,據史料記載,漢朝士兵一個月的消耗也不過3石米穀。因此這個賦稅出來之後,很多家庭為了節省開支,所以積極的女兒嫁了出去。



劉邦去世後,他的老婆呂雉玩的更狠,漢惠帝七年時,下達了一個命令;

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面對15歲到30歲不嫁人的女子,呂雉開出了五倍的“人頭稅”。這相當於一個人大半年的收入。迫於無奈之下,很多人開給自己家的“剩女”尋找婆家,很多年輕的寡婦也被迫出嫁,真真實實的上演了一出“宜將剩女追窮男”的戲碼。當然這一做法導致很大一部分女性成為了別人的小妾,極大的降低了女性地位。



劉邦和呂雉的做法雖然看似不人道,但卻真真切切的提升了漢朝的人口,到了漢武帝時期,漢朝的人口達到了3600萬,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到了西漢末年,人口甚至達到了6000萬,足足比200年前的漢初增加了近4倍。

當然這種做法在後世也得到了繼承,歷朝歷代人口流失嚴重的時候,都會採用強制手段讓女性出嫁。這種做法在封建社會的男尊女卑時代也無可厚非,不過在21世紀的今天女性地位超然,自然也就不可能如此行事了。


我是越關


楚漢爭霸長達400年,期間大小戰役甚多,最後以項羽烏江自刎退出歷史的舞臺,劉邦則建立漢朝,他採取的第一個措施就是休養生息,戰亂之後百廢待興,尤其是當他意識到一個更為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全國男子銳減,女子數量居多,據統計,漢朝初期,全國人口僅僅只有一千萬人,秦朝時期都還有兩千五百萬人口。

男女比例嚴重失調,他絞盡腦汁、想方設法加快人口的增長,尤其是對男性人口的增長,要知道一個國家,男性比例缺少,如果不採取措施,後果是非常嚴重的,類似二戰時期的日本,戰後男女比例可謂嚴重失調,但是日本僅僅用了十年的時間,人口增長了一千多萬,而且答大大提高了日本男子的平均升高。

他們的措施無非就是鼓勵生育,而漢高祖劉邦也是如此,據歷史記載,漢高祖曾頒佈這樣一條法律“《漢書·高帝紀》:民產子,復勿事二歲。”

這也是劉邦在白登山之圍逃出來之後才意識到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就是說民間百姓女子,生下兒子的家庭可以免去兩年的賦稅和兵役,亦或是減少稅收,鼓勵生育,但是這樣的法律頒佈之後,許多女性可以說從嫁人的那一刻開始,她們的主要任務就是生育。

不說相夫教子,做個家庭主婦,就拿生孩子這事來說,對女性身體造成的傷害也是可以看見的,現如今很多城市地區都有體驗女性生育時的痛苦機器,作為古代女子,她們沒有辦法,只能聽天由命。

這一措施也不能怪劉邦,每個時期都會有不同的政策,況且生與不生也在於她們自己,在那個年代,就算沒有這項法令的頒佈,她們也同樣是一直在生育,而劉邦之所以要男子,也是根據國家當時的情況決定的。

當時西漢初建,匈奴時常入侵中原,燒殺搶掠,但是兵源不足的漢朝,面對這匈奴強大的壓力,也沒有絲毫辦法,唯獨用和親納貢的政策,臥薪嚐膽,在這段時間,漢高祖劉邦極力發展國家經濟文化、農耕事業,增加國家人口。

隨著壓力的增大,劉邦又提出一項政策;

《漢儀注》記載:“人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賦錢,人百二十為一算,年滿15歲女子未成婚,則每年需要多繳納120的稅錢。”

這樣一來可以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二來還可以變相增加人口,因為許多家庭本來就食不果腹,如今增加稅收,只能要求自己的女兒嫁出去,畢竟在家多待一年就要多一年的錢,有學者對比,那時的120錢可以購買2-4石米,而漢朝士兵一個月的消耗也才3石米,有人說那就多交唄,殊不知古代有時候為了生存將子女交於他人的比比皆是。

尤其是在劉邦的兒子劉盈繼位後,他採取了更加有力度的措施

“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將原本多繳納的稅錢120直接增加到600錢,這下就連一些每年能勉強對付120錢的家庭也承擔不起了,他們在等女兒15歲之後只能將女兒嫁出去,懂事的女子甚至不用提醒,15歲之前就嫁出去了,但對於女子來說更加苦不堪言,她們嫁出去都只能是小妾。

雖然對女性不公平,但確實成效卓著,同樣短短十幾年的時間,漢朝人口竟然從1000萬增加到了6000萬,這直接為日後北破匈奴、南征百越、東吞朝鮮、西征大宛做鋪墊,所以有利有弊,任何一個政策都是根據國情決定的。


羽評郡主


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平民皇帝,他最瞭解老百姓的艱辛,也最懂天下太平的好處。可是為了增加漢王朝的人口數量,促進漢王朝的經濟增長,讓廣大女性苦不堪言,事實上,他老婆呂雉做的比他還要狠!

漢朝建立之初,中原大地經歷了秦末農民戰爭和楚漢爭霸,人口從2500萬下降到了1300萬。這樣少的人口數量,必然會導致大量的田地荒蕪無人耕種,牛馬無人飼養,道路防房屋無人修葺,整個大漢王朝萬馬齊喑,令人悲哀。

我們在歷史課本中瞭解到的一個信息,是劉邦的車架都配不齊同樣顏色的四匹馬。於是公卿大臣們上朝之能做牛車。這樣貧困的大漢王朝,絕不是劉邦想要的。當初劉邦看到秦始皇那樣豪華的場面“大丈夫當如是”,當自己當了皇帝才發現,下面跪著的只有這幾個毛人人,真是悲催!

於是,漢太祖劉邦下令,鼓勵生育!誰家生孩子,給他免除兩年徭役。《漢書·高帝紀》;民產子,復勿事二歲。

這裡面要注意了,女性在漢朝是不出門工作的,所以不存在產假的問題。而古人按照孔子教誨的“三歲不離懷抱”,這三年時間女性是專門帶孩子的。所以,這兩年的徭役免除,實際上是全家的福利。

在漢代,生產生活大都以大家庭為單位,通常來說是兄弟幾個結婚了也不分家。假定這一家有5對夫妻,4對生育年齡,那麼他們兩年生一個孩子,連續生10個,就能免除20年的徭役。沒有徭役的束縛,勤於農事的話,發家致富不是夢!

劉邦的鼓勵生育政策,和北歐國家很相似。北歐的丹麥一直被低生育率困擾,於是他們的鼓勵生育政策簡單粗暴。鼓勵結婚員工帶薪休假免費旅遊,並且補貼情侶房,打出“為丹麥而啪”鼓勵生育廣告。生完孩子後,夫妻兩人可以休產假一年之久,孩子18歲以前的奶粉和牛奶,國家一力承擔。每年每個孩子還有1萬元的津貼。

相對而言,俄羅斯的鼓勵生育政策更加實在——如果一個家庭3個及以上的孩子,那麼可以一次性獲得45萬盧布(約合6840美元)。2007俄羅斯總統普京將11位普通婦女請到克里姆林宮,授予她們“祖國服務”勳章,以表彰她們“養育兒女,繼承發揚家庭傳統”。

劉邦的“計劃生育”政策,不僅侷限於給生育家庭鼓勵,還對剩男剩女進行嚴厲的制裁。據《漢儀注》中記載:人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賦錢,人百二十為一算。

就是說,15歲到56歲的人每年要交“一算”的人頭稅,就是120枚錢。120枚錢,可以買到200-400斤米,大約相當於人民幣1000元。為了少交人頭稅,父母一定會早點把女兒嫁出去,不好好幹活的兒子,也儘量早點分家!

劉邦死後,休養生息的政策繼續延續,就是我們說的“蕭規曹隨”。到漢惠帝七年,直接懲罰不出嫁的剩女們,下達的命令是“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剩男剩女要交五倍的稅收。未婚男子好歹能做農活賺錢,一個沒有工作在家的大齡未婚女子一年能不能掙5000塊,現在要交5000的人頭稅。如果在不嫁出去,父母逼她自殺的都有了。

按照我們今天的看法,對剩男剩女不結婚不生育的罰款,是侵犯人權的。因為生育雖然對國家發展有利,但本質來說是個人和家庭的私事,這是公權侵犯私權的典型案例。可是在漢朝,並沒有這樣的問題,老百姓為了少交賦稅,讓女兒們儘量早嫁出去,客觀上對增加國家人口數量起到積極作用。

也許是學了漢高帝劉邦和漢惠帝劉盈,前段時間擔憂我國人口紅利消減的幾個專家,冒天下之大不韙,提出了建立“生育基金”,向丁克家庭徵稅的餿主意。讓那些不願結婚的剩男剩女,不願意生孩子的丁克家庭交錢,補貼生孩子的家庭。網友紛紛譏笑,這是不僅要給別人養老婆,還要給別人養孩子,關鍵是,還不知道養的是誰家孩子誰家老婆,這個“雲綠帽”太綠了!

漢朝的鼓勵生育政策,讓漢朝70年的休養生息有了對抗匈奴的實力。在當時來說,是一個好政策,可是放在現在,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


歷史知事


從秦王掃六合到陳勝吳廣起義,從楚漢爭霸到劉邦建立西漢為止,中國大地上經歷一次史無前例的人口大衰減。劉邦雖然統一了全國,但他得到的只是一個人煙稀少、萬物凋零的中國。據現代學者統計,秦朝建立時,中國人口近三千萬,西漢建立的時候,人口已不足一千三百萬。短短几十年,中國人口不增反降,縮水一半多!

那個時候,皇帝出行都配不齊六匹顏色相同的馬,不得不以牛車代之;那個時候,極少有人家父親和兒子、哥哥與弟弟共同活在人世。那是一個殘酷的年代,也是一個英雄建立功業的年代。譬如劉邦,他在爭霸的過程中贏了項羽,而如今他君臨天下,他面對的是一個萬物亟待復甦的世界。面對此情此景,作為中國的最高統治者,他將何去何從?

劉邦是農民出生,他深知人口才是第一生產力。打匈奴要人,修復國家要人,種糧食也要人,哪裡都要人,但哪裡都缺人。所以,劉邦對於整個帝國的改造,首先從恢復人口開始。那麼,劉邦做了哪些事恢復人口呢?他的繼位者又是如何繼承他的遺志的呢?

第一,劉邦為了召回因為戰亂而流離失所的人民,首先進行了土地改革,只要迴歸故鄉的人,在歸還原來土地的基礎上,或多或少再分配一些田地;

第二,因為戰亂而被家人販賣成為奴僕的那些人,劉邦下令將他們一律赦免,放回故里,恢復公民身份,分給田地,從事農業勞動;

第三,由於秦末徭役很重,致使很多人因此不能參與農業生產,劉邦建立西漢後便下令,免除關中諸侯子弟十二年的徭役。願意返回家鄉生活的,免除六年徭役。同時,對於那些生產恢復比較慢的地區,給予一定期限的徭役免除;

第四,對於原來秦、楚的舊官吏和士兵一律免罪,無大罪的但又夠不上大夫爵位的,一律封為大夫;對於已經是大夫爵位,而又沒有幫助過秦、楚的,一律爵位升一級;劉邦還規定,一定級別的爵位以下免除徭役,以上的賜以食邑。

以上政策有利於社會安定,也可以促進生產恢復,從而刺激人口增長,但是需要的時間長,效果也不明顯。劉邦當然知道這一點,於是劉邦又想了個辦法,快速直接地讓人口爆發式地增長。劉邦想到的是什麼辦法呢?



第一,人丁稅。

劉邦下令,凡是十五歲以上五十歲一下的人,必須繳納一百二十枚錢的人頭稅,以充作軍費開支。那個時候一百二十錢可不是個小數目,足夠買兩三百斤大米了,老百姓為了少交人丁稅,紛紛在女兒不滿十五歲的時候就將她嫁出去,這樣人頭稅就不用自己出了。女人出嫁的年齡早,自然生產的概率大,生產的週期也變長,這對於多生娃是很有好處。劉邦這一招聲東擊西之策,可以說是相當聰明的;

第二,生孩子免稅。

除了變相逼迫女子早嫁,劉邦還出臺一條政策,那就是百姓只要生一個孩子,就免除兩年的徭役和賦稅。這對於不管是新婚還是舊婚老夫老妻來說,吸引力是很大的。因為只要有了孩子,男人就有了更多時間在家裡撫養孩子和抓農業生產,也有了更多地時間和老婆待在一起,還不用交稅。劉邦的這一招確實厲害,讓結婚和生子形成了良性循環。

劉邦得這一系列政策出臺之後,西漢的人口增長很快,農業生產也逐漸能夠滿足社會所需,社會逐漸安定下來。劉邦死後,其子劉盈繼位為漢惠帝,為了在劉邦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效果,漢惠帝下令全國:女子凡是在十五歲到三十歲沒有出嫁的,必須繳納600錢的人丁稅。這足足是劉邦時期的五倍!劉盈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當時有很多家庭已經出得起120錢的人丁稅,所以很多女性到了十五歲還沒出嫁。提高人丁稅是為了進一步促進來百姓早點將女兒嫁出去!


想想看,十五歲,還是花季的年齡,就要嫁人生子,開始負擔起家庭的負擔,沒有享受人生的時間,何其悲哉!劉邦和劉盈的法令,令天下的女性都變成了造人機器,雖然在事實上增加了社會的人口數量,但對於女性來說,是很不人道的。

到了漢武帝時期,漢朝人口才恢復到秦朝建立時期的水平。也正是經過漢武帝之前幾位皇帝的不懈努力,漢朝無能是在人口還是經濟都發展得不錯,漢武帝才能夠以此為基礎東征西討,建立千秋功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